① 鍛煉心臟的3個動作
鍛煉心臟的3個動作
鍛煉心臟的3個動作,心臟就像人體的「引擎」,心臟也是很脆弱的器官,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心臟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所以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好好保養心臟,下面是鍛煉心臟的3個動作。
鍛煉心臟的3個動作1
鍛煉心臟的3個動作:
1、下蹲:許多人坐著後突然站起來時會感到頭暈,這是血容量不足引起的。經常做下蹲運動可以改善人體的血管功能,蹲下起立的過程會增強心臟血液的流動性,增加血液循環的動力,完成對全身各臟器的有效供血,下蹲增加了心臟的負荷,也鍛煉了心臟的抗壓能力。
2、轉腳踝:腳踝上分布著近十個重要組織,如淋巴管、血管、神經等,同時還有商丘、昆侖等重要的穴位。經常轉動腳踝,或者做一些伸展、鉤住的動作,可以促進全身血液的順暢流動,還可以穩定壓力,緩解便秘。
3、快走:快走是介於慢跑和散步之間的一項運動,是一項非常好的運動。快走可以促進人體血液循環的功能,而且對身體的某些新陳代謝也有一定的促進效果,尤其是心臟。
心臟不好有哪些表現:
1、呼吸困難:很多死於心臟猝死的患者死前都有體力下降的情況,比較明顯的就是呼吸困難。如果患者在休息或睡覺時出現呼吸困難,甚至感到窒息,千萬不要低估這個情況,因為這可能意味著心臟出現了問題。
2、全身疼痛:有些患者常常感覺身體某些部位無緣無故地疼痛,比如肩膀、背部,甚至是全身疼痛。這可能是由於心臟缺血導致的,因為心臟缺血會通過神經傳遞疼痛信號。
心臟病人難道不能運動?
當然不是,心臟病患者適當的進行運動對於健康有益,這些心臟病患者不建議進行運動。
第一種:不穩定的心臟病患者
正在發病的心絞痛、急性冠脈綜合征,或者是一些活動會出現心絞痛、心律失常的情況,部分可能還會在運動後出現運動型猝死。這類型的人群一定不能去進行運動,特別是劇烈的運動,一定要避開。
第二種:心功能不全不能代償的患者
患有心臟病之後導致心功能不全,且心功能不全處於不能代償期間,在這個時候去進行運動只會加重本身的病症,所以不能運動。
第三種:經評估不適合運動的患者
進行評估後心肺無法耐受運動或者是合並一些其他疾病、尚處於急性期的患者,都可能會在運動之後出現並發症,所以這些人群也不建議進行運動,一定要聽從專業醫生的指導去進行運動。
除了上述的幾類患者不適合進行運動以外,其他的患者是可以適當進行運動的,運動可以給身體帶來不少好處:可以增加心肺儲備功能,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運動可以促進側支循環的形成;幫助改善血小板聚集的現象,降低患上心梗和中風的幾率。
鍛煉心臟的3個動作2
動作一:下蹲
下蹲這個動作有助於提高心臟血液的路i同行,而且能夠供應頭部血液,能夠讓心臟的負載提升,從而能夠鍛煉心臟的應激反應。經常練習下蹲動作還可以減少姿勢性低血壓的發生。不過對於膝關節不太好的老人訓練下蹲要適度,不可以過猛。
動作二:轉腳踝
腳踝可以說是人類的第二心臟,經常轉轉腳踝有助於推動全身血脈,有助於穩定血壓。因為腳踝上面的血管神經是特別豐富的,而且還和身體內的各個器官練習密切。要注意轉腳踝的.動作練習,可以圍繞一個中心軸內旋轉和外旋轉,也可以做一下回勾練習,但是要注意老年人轉腳踝的時候力度不可以過大,防止出現扭傷。
動作三:推拿內關穴
每天可以用左手的拇指按壓右胳膊的內關穴,要注意按摩的力度,力度適中,不可以太大,按摩的時候感覺到酸脹就可以了,每次按摩2-3次,每次5-10分鍾即可。經常按摩內關穴有助於保護心臟,還可以起到寧心安神、理氣止痛的作用。對於平時心臟不太好的人通過按摩內關穴可以起到緩解功效。
鍛煉心臟可以每天進行這三個動作的練習,除了每天進行一些保護心臟練習之外,也可以服用輔酶q10。輔酶q10是一種脂溶性氧化劑,在激活人體細胞還有細胞能量營養方面有很好的作用。輔酶q10通過及時補充可以控制心慌、心肌衰竭、心悸以及心絞痛等心臟疾病的發生
心臟病人適合哪些運動?
下面來介紹幾種心臟病患者適合的運動。
(1)散步
散步是一個非常適合心臟病患者進行的運動,運動強度相對較低,不會給心臟帶來過大負擔。但是卻可以給身體帶來不少好處,可以增強心功能、降低血壓、預防冠心病等。
(2)慢跑
慢跑相比較於散步來說強度會大一些,也可以起到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心臟病患者慢跑一定要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去進行,路程、速度也要量力而行。
(3)太極拳
太極拳是一個非常舒緩的運動,對於一些身體較弱的患者可以打半套或者是練幾個動作,隨著體力變好可以慢慢增加動作,直至練全套。
鍛煉心臟的3個動作3
鍛煉心臟的三個運動通常是指慢跑、散步、打太極等,另外還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健康的飲食方式。
慢跑屬於一種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目的主要是以較慢或中等的節奏跑完一段較長的距離,來達到熱身、鍛煉的效果,尤其是針對心臟康復人群比較合適,建議每天慢跑至少20分鍾,對於鍛煉心臟起到輔助作用。
散步包括普通散步法,速度以每分鍾60~90步為宜,主要適合高血壓、冠心病的老年人群;還包括逍遙散步法,針對老年人群飯後適當的散步,可疏通筋骨,有利於增強記憶力,強健體格。
通常適當的打太極拳,可以增加胸腔容量,提高通氣量,促使各個器官組織獲得充分的氧氣,來提高心肺功能,對心臟具有一定的鍛煉作用。
日常生活中除了適當的鍛煉以外,還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規律作息,避免熬夜;保持健康的飲食方式,如少食多餐,避免攝入過於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
TIPS:心臟病患者運動提醒
心臟病患者在進行運動時,要注意以下的要點:
對於一些沒有症狀的慢性冠狀動脈患者,進行運動之前要進行運動負荷實驗、功能成像確認,如若沒有出現心肌缺血的現象,則可以進行所有的運動;病情穩定的心衰患者可以進行中等強度的娛樂性運動;一些做過心臟搭橋手術的患者,也要進行運動試驗,沒有出現心肌缺血的情況下,可以進行一些休閑的運動。
簡單來說,心臟病患者進行運動對於健康有益,但是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適合進行運動。選擇進行運動之前一定要進行運動評估,適合自己的情況下再去進行運動,不然只會起到反效果,甚至會威脅到生命安全。
② 患有心衰的患者可以做什麼運動
目前對於心衰的患者來說,推薦有氧運動,適度的快走。也可以選擇在家人的陪伴下進行游泳。游泳運動能鍛煉心肺。還可以騎自行車,對於心力衰竭的患者又很有利,尤其是對於那些超重的病人。如果患者的體力上課可以打乒乓球,適度的打乒乓球,能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性發作風險。
③ 心臟不好的人適合做什麼運動
1、適度快走。目前最推薦的有氧運動是適度快走。美國心臟病協會(AHA)曾表示,適度快走和快速跑一樣能強健心肌,調控血脂。
(3)心衰患者可以做什麼運動擴展閱讀:
心臟病人運動原則:
大量研究證明,有規律的運動對心臟病有積極的預防和治療作用。《柳葉刀》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對那些糖耐量低的患者來說,如果他們每天多走2000步或進行約20分鍾的適度步行運動,一年下來,患心臟病的風險就會減少8%。目前建議,心臟病患者運動應遵循「1、3、5」原則。
「1」指運動時的心率不超過170減去年齡數。運動處方通常包括運動強度、頻率、時間和類型等方面。拿運動強度來說,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情和心肺功能測定結果,制訂一個「靶心率」,即運動時所要達到的心率。
但一般來說,運動時的心率不超過170減去年齡數。此外,運動前後要數脈搏,以運動後增加不超過20次/分鍾為宜。
「3」指每天步行約3000米,時間在30分鍾左右。一般情況下,運動要定量,避免運動強度過小或過大。很多時候,心臟病患者剛開始運動時,也許僅能維持5~10分鍾,隨著心功能的恢復,運動時間會慢慢延長到30分鍾或更久。
臨床上認為,合適的運動量應是運動後微微出汗、呼吸略快但感覺舒暢,無明顯疲勞感,第二天睡醒後心率仍然穩定。
「5」指初始運動每周不超過5天。最開始的時候,依據個人情況,每周活動最好別超過5天,隨後可增加至每天都活動。
大家要將運動變成生活中的固定環節,就好像吃飯一樣。要知道,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效果,可能比干坐著不動更糟糕。
④ 不是所有的心衰患者都適合運動!哪些運動最適合心衰患者
心衰是一種不斷進展的疾病,對於我們來說日常需要做一些措施來延緩心衰的發展,很多人覺得有心衰的人就不適合運動了,其實並不是如此,適當的運動還會對病情有很好的幫助,今天就和大家來詳細講解一下適合心衰患者的運動有哪些。
5、游泳
游泳能鍛煉心肺,有利於緩解心衰患者心肌功能衰退。除了常規的游泳姿勢,水中漫步和輕水健身操也是不錯的選擇。但需要注意的是,心衰患者游泳時必須有家人及專業運動醫師陪護,出現胸悶等要馬上停。
溫馨提示:心衰也有很多分級的,具體要做什麼運動還要看患者目前的病情,最好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運動鍛煉,並且要注意要適度,應在不感到勞累為基礎上進行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