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腹股溝突出
您這是腹股溝疝氣.我小時候就有這病,也在右邊.一般情況下如果不疼的話沒什麼問題,但是感覺到疼痛的話,就要去做手術.我在20多歲時做了手術.沒事的.
腹股溝疝是指腹腔內臟器通過腹股溝的缺損向體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稱"疝氣"。腹股溝區是位於下腹壁與大腿交界的三角區,其間有腹壁下動脈。根據疝環與此動脈的關系,腹股溝疝又分為斜疝和直疝。從該動脈外側突出來的為斜疝;從該動脈內側面突出的是直疝。斜疝多發於兒童及青壯年男性,直疝多發於老年男性。發病率以腹股溝斜疝占絕大多數。
在胎兒發育過程中,睾丸從腰椎旁逐漸下降,經過腹股溝內環處將腹膜向前推移形民腹鞘突,然後睾丸與其前方的鞘突一並降入陰囊。正常時,嬰兒生長不久,鞘突腔即自行萎縮閉鎖成為一條索狀組織。如果鞘突腔不閉合或閉鎖不全,則鞘害與腹膿相通,遇有小兒啼哭等腹內壓增加因素的作用,腹腔器官即可滑入其中,形成先天性斜疝。由於此部肌肉薄弱、收綜力差、遇腹內太驟增,如慢性咳嗽、習慣性便秘、長期站立、從事重體務勞動等原因,腹內器官可由松馳的深環(內環)經腹股溝管突出體表而成斜疝,稱為後天性斜疝。腹股溝斜疝,多為右側,也可兩側發病,一般發病早期無明顯症狀;僅在腹股溝區出現一個梨形或橢圓形包塊,可有墜脹感覺,隨後包塊經常反復出現。當成人長久站立、行走或體力勞動,兒童玩耍腹內壓增高時,包括出現;休息或平卧後腹內壓降低時包塊又消失。病程較長時包塊往往可以墜入同側陰囊內。一般包塊容易用手托回腹腔內而消失,還納時可聽到或感覺到咕嚕聲,這種疝又稱為"易復性疝"。少數患者可形成巨大疝且疝內容物難以還納入腹腔者可稱為"難復性疝"。當疝塊被嵌、勒、卡住而完全不能還納,伴有明顯疼痛者則稱為"嵌頓疝",這種疝危害性不在於疝本身,而在於引起嚴重的腸梗阻,如果長時間嵌頓則可導致疝內容物的腸管發生壞死,形成所謂"絞窄性疝",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腹股溝直疝好發於男性老年人,該部位無先天性潛在通道而系組織薄弱的緣故。其包塊呈球形,不進入同側陰囊,由於疝塊基底部寬,一般很少發生嵌頓。
腹股溝疝的治療,1歲的嬰兒可用疝帶壓迫6個月,隨肌肉漸增強有可能治癒。難以耐受手術的年老體弱者可佩疝帶,其他患者原則上均應採取手術治療。因為手術可以修補腹股溝區使腹股溝疝獲得根治,一般復發者較少(兒童復發率稍高)。以易復性疝應選擇適當時期進行手術,對難復性疝則應限制在短期內手術,對嵌頓性疝和絞窄性疝必須採取急診手術治療,以免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㈡ 我家男寶寶四十多天,在腹股溝處長了疝氣,越來越大現有核桃大,用手可回納,請問除了手術有沒有其他方法
葯房有出售的疝氣袋,可以使用一段時間,效果不好,可以考慮手術治療,避免孩子哭鬧等引起負壓升高,而至包塊頻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