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薑糖水一般熬幾分鍾
薑糖水一般熬5-10分鍾。正常情況下,熬煮姜湯時間不能太久,不能超過10分鍾,通常5-10分鍾就可以。
熬姜湯一般會選擇比較老的姜,老一點的姜的味道比較辛辣,里邊所含的生薑醇比較豐富。把老薑洗干凈之後,切成片或者是切成末,再煎煮,一般要把蓋子蓋上,防止姜裡面的油性揮發掉,蓋著蓋子煮3-5分鍾就可以。煮姜湯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口味放紅糖,也可以放些棗一起煮。
熬姜湯注意事項
1、首先在食材的選擇上,姜湯可以選用老薑,也可以選用生薑,但是從效果來說的話,還是老薑的要好一些。一般要選擇表皮完整和顏色鮮艷、膨脹狀態的新鮮姜,不要選擇發乾的乾薑。
2、如果有的人喜歡辛辣的口感,那麼生薑也可以多放一點;如果不太能接受生薑的刺激口感,那麼可以在姜湯里加入紅糖,來中和這種辛辣刺激的口感,讓它更易入口;當然如果覺得姜湯里的姜渣影響口感,也可以先把生薑先用果汁機或者攪拌機打碎,過濾之後,再加熱口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薑糖水
B. 姜湯可以經常喝嗎
生薑既有營養價值,又有醫療作用。民間流傳的「冬吃蘿卜,夏吃薑。」,「早上三片姜,賽過喝參湯。」,「嘔家聖葯」,等俗語都是對生薑功能形象而精闢的概括。夏吃薑正當時,不過關於生薑的諸多常識不可不知,只有了解生薑的性質和功效,才能取其利,避誤區,達到科學養生的目的。
夏季暑熱,多數人食慾不振。鮮姜中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腸粘膜,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並對心臟和血管有一定刺激作用,能使心跳加速,血液循環加快,汗毛孔張開,隨著汗液排泄,帶走體內的余熱,對於防暑度夏有一定益處。因此「冬吃蘿卜夏吃薑」是有科學依據的。
夏吃生薑七大好處 1.抗氧化,抑制腫瘤
生薑中所含的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類化合物的結構均具有很強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抑制腫瘤作用;吃薑能抗衰老,老年人常吃生薑可除「老人斑」。 2.開胃健脾,促進食慾
在炎熱的夏天,因為人體唾液、胃液分泌會減少,因而影響食慾,如果飯前吃幾片生薑,可刺激唾液、胃液和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腸蠕動,增進食慾。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冬吃蘿卜,夏吃薑」,「飯不香,吃生薑」的道理。
3.防暑、降溫、提神
在炎熱的時候有興奮、排汗降溫,提神作用。對一般暑熱表現為頭昏、心悸、胸悶惡心等的病人,適當喝點姜湯大有裨益。我國傳統的防暑中成葯——人丹就含有生薑成分,其作用就是健胃、提神、醒腦。 4.殺菌解毒
科學研究發現,生薑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尤其是對沙門氏菌效果更好。在炎熱的夏季,食品容易受到細菌的污染,而且生長繁殖快,容易引起急性胃腸炎,適量吃些生薑可起到防治作用。生薑提取液具有顯著抑制皮膚真菌和殺來頭陰道滴蟲的功效,可治療各種癰腫瘡毒。另外,可用生薑水含漱治療口臭和牙周炎。 5.防暈車,止惡心嘔吐
有研究證明,生薑乾粉對運動病之頭痛、眩暈、惡心、嘔吐等症狀有效率達90%,且葯效可持續4小時以上。民間用吃生薑防暈車、暈船,或貼內關穴,有明顯的效果,因此而有「嘔家聖葯」之譽。 6.促進血行,驅散寒邪
由於著涼,引起感冒,喝些姜湯水,可增加血液循環,使全身發熱,有助於驅逐體內風寒。
7.減少動脈硬化發生
有研究表明,生薑提取物能阻礙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清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減少動脈硬化的發生。
夏天食用生薑應注意四點
我國傳統中醫以為,生薑性溫而味辛,能健脾胃、散風寒,有「姜能疆御百邪,故謂之姜」之說。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人體輕易內生乾燥之氣。生薑不僅能夠刺激人體發汗,而且具有暖胃、祛痰、驅風、散寒、解毒等功效。
生薑的好處的確很大,但夏季服用同樣要注意適可而止。由於生薑中含有大量姜辣素,如果空腹服用,或者一次性服用過多,往往輕易給消化系統引起很大的吸收壓力,還輕
易刺激腎臟,引起口感、喉痛、便秘、虛火上升等諸多症狀。因此夏天食用生薑應注意以下四點:
一、並非多多益善。夏季天熱,人們容易出現口乾、煩渴、咽痛、汗多等熱症。生薑辛溫屬熱性食物,根據「熱者寒之」的原則,不宜多吃。
二、凡屬陰虛火旺者,或患有肺炎、肺膿腫、肺結核、胃潰瘍、膽囊炎、腎盂腎炎、糖尿病、痔瘡,以及夏季好發的癤瘡、痱子等病人,都不宜長期食用生薑。
三、從治病的角度看,生薑紅糖水只適宜於風寒感冒或淋雨後的畏寒、發熱,不能用於暑熱感冒或風熱感冒,更不能用來治療中暑。服用鮮薑汁可治受寒引起的嘔吐,其它類型的嘔吐則不宜使用。
四、腐爛的生薑會產生一種毒性很強的有機物——黃樟素,它能使肝細胞變性,並會誘發癌症。所以,有人認為爛姜可以吃,「爛姜不爛味」,其實是錯誤的。
生薑皮亦是一味良葯去皮與否有講究
許多人在食用生薑的時候,將生薑皮去掉。殊不知,生薑皮也是一味良葯。
中醫認為,生薑味辛、性溫,具有發汗解表、止嘔解毒的功效;而生薑皮味辛、性涼,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因此有「留姜皮則涼,去姜皮則熱」的說法。
用生薑治療疾病時,是否去掉生薑皮則要看具體情況。比如說風寒感冒以及脾胃虛寒引起的嘔吐、胃痛等,喝生薑紅糖水可以緩解,此時的生薑最好去掉皮,因為生薑皮有礙於生薑充分發揮其辛溫解表的作用。相反,如果是治療一些熱性疾病或水腫,如便秘、口臭等,最好單獨用生薑皮,而不要用整個生薑。
在烹飪中使用生薑則建議最好留皮以免上火。通常情況下,加入菜餚中時生薑皮最好不要去掉,這樣可以保持生薑葯性的平衡,充分發揮生薑的整體功效。只在一些特殊的時候,才建議將生薑皮去掉,如脾胃虛寒者,或在食用苦瓜、螃蟹、綠豆芽等寒涼性菜餚時,應去掉姜皮。
中醫認為:生薑辛溫主發散最佳早晨中午吃
「晚上吃生薑,猶如吃砒霜」的說法流傳廣泛,那麼真相如何呢?
一天之中有陰陽之分,從午夜開始,自然界的陽氣逐漸上升,至中午陽氣最旺;午後陽氣逐漸衰弱,直至午夜陽氣最弱而陰氣最甚;午夜過後,陽氣逐漸恢復。中醫認為天人相應,白天陽氣旺盛的時候應該多活動,溫補性質的葯物吃下去就可以幫助陽氣生發,可以攝人適當的陽性(溫性)食物,例如生薑等;晚上陰氣逐漸旺盛時,陽氣就要收斂起來,不能再像白天那樣亢奮,這時如果攝人過多的溫熱食物或補品,會影響睡眠、影響身體合成代謝,不利於勞累後機體的自我修復,對身體有害。因此通常情況下,白天吃薑有益,晚上則不宜吃薑。
中醫理論認為,人的體質有寒熱之別。熱盛的人,經常感到身體有各種熱的表現,這類人無論白天、晚上都不宜吃薑,而應該多吃寒涼的食物;寒氣大的人,經常感到全身有各種冷或怕冷的表現,晚上如果能有姜湯驅寒,則身暖眠安,平時也適宜多吃溫熱的食物。
因此,所謂「晚上吃薑等於吃砒霜」的提法並不完全准確。食物、葯物的使用都有相應的適應證,用得恰當就是良葯,用之不當則猶如砒霜。
C. 姜湯可以用電紫砂鍋煮很久嗎 煮三四個小時或者兩個小時怎麼樣
姜湯一般不用煮那麼久,
姜湯的製作過程中,姜的選用很有講究。
姜的葯用有鮮姜、乾薑、炮姜之分,它們各具不同的葯性。鮮姜是指其鮮品,味辛性溫,即可發散風寒又可止嘔;乾薑為鮮姜的乾燥品,味辛性熱,專治脾胃虛寒;炮姜經過炮製,辛味減輕,溫經止血是其所長,多用於虛寒性出血症。因此在姜的選擇上以鮮姜最合適。鮮姜大致可以粗分為兩大類,新姜和老薑。新姜是指帶葉部分的姜,老薑是指根部的姜。以葯效來說,老薑比新姜要好。老薑的姜塊有光澤,充分膨大老熟,肉質堅實緊綳,纖維較多,辛辣味濃。即民間諺語所說的「薑是老的辣」。
姜湯的熬法有很多種,這里介紹一種簡單而且較為普遍使用的紅糖蔥姜湯:
[原料]紅糖20克,老薑4片,蔥白3段,水適量。
[做法]
1、砂鍋內加入老薑和水,上火煮10分鍾。
2、加入紅糖、蔥白小火再煮5分鍾。
3、去掉姜蔥後服用。
[特點]
湯甜辣適口,趁熱喝下,可去風寒、止嘔吐。姜的作用我們上文已經提到,另外兩種原料,蔥白有發汗解表、解毒散結的功效,紅糖有補血散寒、祛瘀的功效,和姜配合起來,效果頗佳。姜湯喝完後最好躺在床上蓋好被子捂一下,讓身體發汗,如此,風寒感冒就會隨著汗出而愈。當然,出完汗要記得盡快擦乾身體哦。
姜湯的做法是:
取新鮮的生薑洗凈,(有些人要去皮,我建議不要去,因為生薑吃多了會上火,而姜皮正好是去火的),切成薄片,放進適量的水(水要浸過薑片一點點),煮沸後轉小火再煮十分鍾,然後加紅糖再煮一兩分鍾。
做好了。
1.老薑一塊(二塊蒜瓣大小),剁成末;
2.蒜瓣一瓣即可,剁成泥;
3.小蔥二棵,切成小段;
4.紅糖一湯勺(一定要用紅糖);
5.一起放在口杯中,沖入剛燒開的白開水,蓋上蓋2-3分鍾,然後攪勻,趁熱喝下.
6.出汗良品,治感冒猶佳,飲二三次即可治癒.
D. 生薑煮水時間越長越好嗎
一般來說熬姜湯的情況下等水沸騰後文火煮5-10分鍾就可以了。
許多人覺得薑糖水越辣實際效果越好,因此刻意煮久一點,這類念頭是錯的。新鮮的姜里有很多姜醇,姜醇能夠協助血液循環系統,因此中醫基礎理論中覺得姜有祛寒的作用,但這類物質會因為高燒蒸發,因此久煮的薑糖水是失效的。好的薑糖水中辣就可以,太辣的薑糖水不但可能會令人不適感,有的人乃至會因此咽喉發痛。因此熬姜湯的情況下一定不必熬長時間。
E. 姜湯能長期喝嗎
姜湯可以長期喝。
喝姜湯是民間普遍使用的驅寒、防治感冒的辦法。說起姜湯的好處,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主任於康教授說:「其實姜湯的妙用遠不止於此。乍一入冬,高血壓病人因為身體不適應,血壓容易升高,在血壓升高時,可以在熱姜水裡把雙腳泡上15分鍾左右,可有助於血液循環,利於血壓控制。」熱姜湯泡腳不僅驅寒、促進血液循環,還對腳臭的人大有幫助:在泡腳時加點鹽和醋,泡完擦乾,再抹點爽身粉,臭味便可消除。
除了感冒,咽喉腫痛也是入冬人們常愛犯的毛病,如果用熱姜水加一丁點兒食鹽當茶飲,每天喝上2~3回,經常服用有助於化解炎症。對於患有神經衰弱的人,中醫認為,每天早、晚空腹喝上1碗熱姜湯,並且堅持飲用,可收到補氣、提神、改善睡眠之效。口腔潰瘍的人,如果堅持用熱姜湯每天漱口2~3次,長期堅持有助於潰瘍面的收斂。
熬姜湯一般要挑選表皮沒有裂口,顏色鮮艷、柔軟,外形飽滿的新鮮姜,不要選起皺紋、發干發黑的。姜皮中有較多營養成分,熬湯時,應該少去皮或不去皮,避免養分的流失。不過,生薑性味辛溫,凡屬陰虛火旺、目赤內熱者,不宜長期食用。中醫認為,生薑性溫熱、辛,可疏風解表、散寒。其特有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腸黏膜,使胃腸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強,能有效地治療吃寒涼食物過多而引起的腹脹、腹痛、腹瀉、嘔吐等。
參考資料:人民網http://health.people.com.cn/n/2013/1125/c14739-23642865.html
F. 姜可以反復煮姜湯水嗎 姜能不能反復煮姜湯水
1、姜不可以反復煮姜湯水;
2、姜水不要反復著喝,因為姜里含有將辣素,姜在反復煮的情況姜辣素會被破壞掉,是沒有營養的。還有就是開水煮沸之後再次預熱的話裡面的活性元素變淡了,多煮幾遍會沉澱成有害物質的,對人的健康非常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