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跑步為什麼會分泌多巴胺
跑步為什麼會分泌多巴胺?運動上癮,其實早有科學研究。據美國馬薩諸塞州塔夫斯大學的研究者凱娜里克稱:「鍛煉只要不對一個人生活的其他方面產生干擾,就對身心健康有好處。但過多跑步跟吸毒一樣,會上癮。」
美國科學家做過實驗,讓長期堅持健身運動的人停止健身運動,同時把日常體力活動降低到最低限度。試驗的第二天起,被測試者開始變得緊張、焦慮、沮喪,但恢復運動後,他們的消極情緒得到消除,又變得愉快起來。
研究認為,人體有一種獎勵機制,運動中愉悅的體驗,一次次出現在大腦,大腦就會下達再次體驗的命令,這就是致癮性。
就長距離跑而言,很顯然,這種愉悅的體驗指的就是那種度過極限後的心理滿足感。
那麼為什麼有的人能夠克服耐力跑中極度枯燥的過程呢?科學家認為,運動會產生內啡肽和多巴胺,這些腦垂體分泌的物質能使人部分消除疲勞感、疼痛感,但強大的意志力還是最主要的因素。
不過浙江體育醫院的許易副院長認為,人的機體各異,台州極限跑發燒友能夠長年累月堅持長距離跑而並沒有運動損傷,說明他們的機體能夠適應強度,並不能說他們的運動方式就是過度的。不過超長距離跑畢竟屬於極限運動,多數人還是應該量力而行。
B. 每天鍛煉有助於帕金森恢復嗎
帕金森患者堅持鍛煉,對身體有一定益處,對於此病的防治,也有一定幫助。患有帕金森病後,患者的身體機能有所下降,動作減少、動作遲緩,甚至表現為震顫、強直,起床、翻身存在一定困難。患有此類疾病後可伴發焦慮、抑鬱等情緒,導致患者不願意動,從而形成惡性循環,會致較多的並發症。
堅持運動可以有助於帕金森病患者的功能恢復,同時運動可以使人分泌多巴胺,對抗焦慮、抑鬱情緒。如長期卧床不起,容易發生並發症,比如肺部感染、壓瘡,同時還容易形成深靜脈血栓。因此適度的鍛煉不易出現帕金森病常見的並發症,對於預防深靜脈血栓有一定幫助。
但如果過度鍛煉運動,可能對身體有害,可能使帕金森患者增加跌倒,以及骨折的風險。因此運動對帕金森患者有一定好處,但應避免過度運動,應在醫生和健康管理師,以及康復師的指導下,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運動療法,是比較科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