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運動資訊 » 十一歲髕骨脫位治療後可以運動嗎

十一歲髕骨脫位治療後可以運動嗎

發布時間: 2025-08-18 22:08:51

Ⅰ 髕骨首次脫位保守治療後能進行劇烈運動嗎

1、大部分髕骨脫位的病人一般有自身的解剖異常,如全身性的關節囊鬆弛、高位髕、膝關節外翻(X形腿)等表現。脫位後,髕股關節內側的穩定結構,包括髕股關節內側支持帶、股內側肌、內側髕股韌帶等可被撕裂或者發生撕脫骨折,導致膝關節腔內血腫和創傷性滑膜炎;在自行復位過程中,髕骨內側面與股骨髁外側面撞擊,會引起髕骨、股骨滑車的軟骨損傷或切線骨折。
2、有報道稱,急性髕骨脫位後骨軟骨或軟骨損傷發生率為71%,故建議完善X片及MRI檢查。
3、不建議再進行劇烈運動,避免變成復發性髕骨脫位。

Ⅱ 髕骨脫位多久能運動

髕骨脫位後多久能運動,主要取決於治療方式和恢復情況

  1. 單純脫位並手法復位成功

    • 外固定保護11.5個月:在此期間需要拍片或核磁共振復查,確認無周圍韌帶或半月板損傷。
    • 11.5個月後開始運動:如果復查結果良好,無其他損傷,基本上可以在外固定保護11.5個月後開始運動。
  2. 伴有韌帶或半月板損傷

    • 治療及康復時間延長:如果存在韌帶或半月板損傷,運動時間需要往後推遲,甚至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 36個月後進行劇烈運動:加上後期的功能康復鍛煉,可能需要36個月左右才能夠進行劇烈的運動。
  3. 保守治療

    • 卧床休息及外固定:採用石膏托、支具或小夾板等外固定,配合物理療法和活血化瘀葯物。
    • 恢復時間因個體差異而異:保守治療恢復時間因個體差異而異,需根據復查結果判斷何時可以開始運動。

注意事項: 在開始運動前,一定要做好膝關節的熱身運動,避免突然的大運動量導致新的髕骨脫位或形成習慣性脫位。 如果保守治療無效,應及時考慮手術治療,以避免病情惡化。

Ⅲ 髕骨脫位多久能走路

髕骨脫位後多久能走路,主要取決於患者的治療方式

  1. 初次急性脫位

    一般情況:初次急性脫位後,一般建議患者使用支具保護6周左右。但具體時間可能因醫生習慣和病人病情而異。

    康復鍛煉:在支具保護6周後,需根據醫生指導進行關節周圍肌肉的康復鍛煉。

    恢復行走:康復鍛煉後,患者可逐漸恢復行走。

  2. 手術治療

    內側髕骨韌帶手術:如果進行了內側髕骨韌帶手術,通常在手術23周後,患者可在佩戴支具的情況下行走。此時,負重情況和關節活動限制會逐漸改善。

    截骨手術:如果手術涉及截骨,行走限制的時間可能會更長。

總結:髕骨脫位後恢復行走的時間因治療方式而異。對於初次急性脫位,通常需要支具保護6周並進行康復鍛煉後才能逐漸恢復行走;而對於手術治療,恢復行走的時間則取決於手術類型和術後康復情況。因此,患者應根據醫生的建議和指導進行康復,以確保安全有效地恢復行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