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說明關節的屈伸,外展內收,旋轉三種運動的基本形式
關節的屈伸、外展內收、旋轉三種運動的基本形式如下:
1. 屈伸 定義:屈伸是關節繞額狀軸在矢狀面內進行的運動。 具體表現:向前運動稱為屈,向後運動稱為伸。但需注意,膝關節及其以下關節的運動方向與此相反。
2. 外展內收 定義:外展與內收是關節繞矢狀軸在額狀面內進行的運動。 具體表現:關節末端遠離身體正中面為外展,靠近正中面則為內收。
3. 旋轉 定義:旋轉是關節繞自身垂直軸在水平面內進行的運動。 具體表現:前內旋轉稱為內旋,前外旋轉則稱為外旋。
以上三種運動形式是人體關節運動的基礎,它們共同構成了人體復雜多樣的關節運動體系。
B. 膝關節、踝關節組成結構特點和運動方式
肩關節由肱骨頭與肩胛骨的關節盂組成。結構特點是頭大盂小,關節面相差較大,有盂唇加深關節窩,關節囊薄而鬆弛,下壁更為薄弱,關節囊內有肱二頭肌長頭腱通過。運動方式為三軸性運動,圍繞冠狀軸作屈、伸,矢狀軸作收、展,垂直軸作旋內和旋外,以及環轉運動。
髖關節由股骨頭與髖臼構成。結構特點為髖臼邊緣有髖臼唇加深關節窩,使股骨頭深嵌於窩內;關節囊堅厚,一端附於髖臼周緣,另一端達股骨頸,關節囊內有股骨頭韌帶和髖臼橫韌帶。運動方式為三軸性運動。
膝關節由股骨內、外側髁,脛骨內、外側髁以及髕骨組成。結構特點為關節囊堅韌,韌帶多,囊內韌帶有前、後叉韌帶,囊外韌帶有髕韌帶、脛側副韌帶、腓側副韌帶和腘斜韌帶。關節腔內有二塊半月板,外側關月板呈「O」形,內側半月板較大,呈「C」形。關節運動方式主要為屈伸,在屈膝時可作旋轉運動。
踝關節由脛、腓骨下端和距骨滑車組成。結構特點是關節面前寬後窄,關節囊前後松馳,兩側有側副韌帶加強,內側為三角韌帶,外側為外側副韌帶。運動方式為一軸性作背屈(足尖向上)和跖屈(足尖向下)運動。
肘關節由三部組成,包括肱尺關節、肱橈關節和橈尺近側關節。運動方式為一軸性屈伸。前臂旋前和旋後運動由橈尺近側關節和橈尺遠側關節完成。橈腕關節由橈骨腕關節面、關節盤與舟骨、月骨、三角骨構成。拇指腕掌關節由大多角骨與第1掌骨底構成,為人類及靈長目動物所特有。
C. 下列幾種關節中活動范圍最大的是
膝關節的活動范圍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最復雜的關節之一,又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和髖骨構成.
屈膝動作約有0°~130°,膝在彎曲狀態下,小腿可以圍繞垂直軸旋轉,內旋0°~30°,外旋0°~40°.
肩,上臂的活動范圍.
肩部的運動是一種復合運動,胸鎖關節,肩胛骨,鎖骨都參與其活動,以兩側肩峰的水平線為軸線,以胸骨上緣為軸心,肩部的上提和下降可以約有0°~20°的活動范圍,前屈和後伸也分別有0°~20°的活動范圍.
從頂視圖看,手臂在冠向內彎曲約有0 135°的活動范圍,水平向外伸展約有0°~45°的活動范圍.
手臂向後伸展約有0°~60°的活動范圍,手臂上前伸約有0°~180°的活動范圍,7,下列幾種關節中活動范圍最大的是?
A、膝關節 B、肩關節 C、髖關節 D、指關節
要說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