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產後腹直肌分離的恢復方法有哪些
在市面上,修復腹直肌分離的方法是有很多的,比如微創手術、運動方式、綁腹帶、理療等,但對於產後媽媽來說,她們大多數會選擇腹式呼吸、電刺激修復和綁腹帶。
1、 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是呼吸運動的一種形式,一般情況下,2-3個月左右即可見效,不過這也是因人而異的。常練腹式呼吸,在修復腹直肌的同時也可以修復盆底肌、促進腸胃蠕動、提高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等,但如果媽媽們每天長時間做腹式呼吸,可能會不利於氣血平穩、肺部器官的恢復。
總體來說,以上修復腹直肌分離的3種方式,寶媽們對此還是認可的。所以,無論媽媽們選擇哪種方式修復腹直肌分離,我們都要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並結合醫生或專業產後修復機構的建議進行選擇哦。
⑵ 單靠運動能恢復產後腹直肌分離嗎
一般情況下,不是很嚴重的腹直肌分離,是通過正確的運動可以恢復的。如果是非常嚴重的,或者經過正確運動也依然沒有恢復的,那就要考慮手術了。
說到腹直肌分離有些人可能有些陌生,但是對於它的症狀表現我們並不陌生,其症狀表現就是產後表現為腹壁鬆弛膨隆,長期不能恢復。
一般情況下,堅持鍛煉,並且採取的鍛煉是正確的話,基本2-3個月就能看到效果。
如果採取這些訓練方式,也不能使腹直分離恢復,那麼就是需要考慮手術處理了。手術是將腹白線變窄、分離的腹直肌重新靠攏。
手術可以通過開放手術和腹腔鏡手術兩種方式實現。
⑶ 產後腹直肌分離如何康復 腹直肌分離鍛煉方法
很多女性在生完寶寶之後都會面臨腹直肌分離的情況,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在產後一定要做腹直肌修復鍛煉,平時可以做卷腹、抬腿或者藉助一些器械來鍛煉。
產後腹直肌分離如何康復
仰卧起坐、卷腹、平板支撐等。
主要是鍛煉腹直肌、腹內外斜肌、腹橫肌等所有腹壁肌肉。不過,在腹直肌分離仍大於兩指寬(約2cm)的情況下只能進行上述腹式呼吸、Pull-Ins、SplintedCurlups運動,只有當分離小於兩指寬後才能進行這些常規的腹部運動,否則會加重腹直肌分離程度。總之,產後恢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運動量應逐漸增加,切不可因急於恢復身材而過量運動。
產後腹直肌分離鍛煉方法
1、仰卧收縮腹橫肌訓練
仰卧屈膝雙腳平放在地上,雙手至於肚臍兩側稍靠下的位置。輕輕收縮你的腹部,感覺肚臍下沉貼向後背,腹部整個收進去,雙手輕輕下壓感受腹部收緊。腹部保持收縮的狀態10-15秒,然後放鬆休息5秒,再重復以上動作。每組保持3-6次,做3組,整個訓練過程中正常呼吸,不要憋氣。
2、仰卧骨盆後傾訓練
仰卧屈膝雙腳平放在地上,雙手至於身體兩側,收縮腹部將骨盆向上捲起(後傾),腹部下沉,骶骨輕輕抬離地面,然後慢慢還原。骨盆向上捲起時呼氣,慢慢還原時吸氣,一定要與呼吸配合好,每組15-20次,做3組。
3、駱駝式訓練
從四足支撐位開始,雙手在肩膀正下方,膝關節在髖關節正下方,收縮腹部將脊柱向前彎曲,背部像個駝峰一樣拱起至最大幅度,注意這個過程在呼氣。吸氣時將背部還原至初始位置,脊柱回到中立位,注意調動腹部深層的肌肉將肚臍向上頂起來,體會腹圍縮小的感覺。每組15-20次,做3組。
4、超人式訓練
從四足支撐位開始,雙手在肩膀正下方,膝關節在髖關節正下方,將腹部向上提起,保持脊柱中立位,避免腰部下沉塌陷。交替伸展對側的手腳(左手右腳,右手左腳)至與背部呈一條直線,然後慢慢還原至初始位置。注意在動作過程中軀干不要出現晃動,脊柱始終保持中立位,如果感覺難度較大,可以先伸展手臂再伸展下肢,每組10-15次,做3組。
產後腹直肌分離是什麼意思
女性在妊娠過程中,隨著宮內胎兒逐漸增大,腹壁皮膚、筋膜、腱膜、肌肉等被極度擴張,同時由於激素的作用,腹白線鬆弛,連接力量下降,導致腹白線越來越寬,腹壁張力很快超過腹白線的彈性極限,結果左右兩邊的腹直肌被迫分開,形成腹直肌分離。
怎麼預防腹直肌分離
1、孕前必須經過體育鍛煉,腹部的肌肉鍛煉,可以增加腹部肌腱的韌性。
2、孕前、孕中,乃至孕後,飲食需要均衡,不要過份食用高甜高熱量的食物,而魚、肉、豆、蛋奶這些利於肌腱的蛋白質則需要豐富。
3、孕中要進行體重控制,不能狂吃狂長膘(營養是給胎兒的,不是給你肚皮肥肉的)。
4、孕期也需要進行家務或運動。適量健身,增加心肺功能、為胎人增加輸氧運氧能力的同時,也能減少自身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