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運動資訊 » 心衰的病人可以適當做運動嗎
擴展閱讀
ppt表格怎樣加寬 2025-08-14 07:41:46
運動後可以捶肌肉嗎 2025-08-14 07:33:46

心衰的病人可以適當做運動嗎

發布時間: 2023-05-12 06:54:38

⑴ 心衰患者記住哪五件事,可以遠離「意外」

心力衰竭是現在比較常見的問題,過去是一些老年人會有問題,但近年來,很多年輕人也會有心力衰竭,這與目前的發展、不良習慣、刺激血管、使心臟有問題有很大關系。

適當的運動,可以減輕心臟的負擔,大家都知道,運動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那也有利於心臟,注意工作和休息的結合,鍛煉時不要做太劇烈的運動,簡單的有氧運動可以。老年人可以去公園玩太極,或者跳舞,總之可以讓身體動起來,不能一直躺下來,對身體的恢復不好。

平時喜歡抽煙喝酒的人應該注意。心力衰竭後,你需要戒煙戒酒。對於正常人來說,煙酒對身體的損害是比較大的,更不用說那些有心臟病的人了。如果他們繼續抽煙喝酒,會對心臟產生刺激,導致不正常的收縮,這可能會導致一些意外,有害和無益。所歲神激以我希望你能戒煙喝酒,減輕你身體的負擔。

心力衰竭給人體帶來很大的損害,如果不注意調理,隨時可能發生事故。因此,我們必須注意後期的調理,養成規律和良好的生活習慣,減輕一些負擔,使身體能夠更好地運作,避免出現異常情況。

⑵ 慢性心衰患者如何安全過冬

慢性心衰發病率和死亡率極高,心衰是多種心血管疾病最終的歸宿,即使能及時治療,預後仍然很差,尤其是在嚴寒冬季,一定要做好護理工作,避免病情進一步加重。

慢性心衰患者冬季需注意什麼?

1、合理運動和休息
心衰患者病情穩定以及心功能良好的狀態下可適當選擇緩和的運動,如練氣功打太極拳、散步等,運動必須有家屬人員陪護,每天運動30分鍾,每周持續3~4次即可,不過運動過程中需防止肌肉關節損傷。運動的目標是提高體力,改善精神狀態,完成最基本的生活能力。若活動後心率和血壓稍微升高,停止活動後能快速恢復,這說明活動量正好。期間需保證有足夠睡眠,不能讓身體過度勞累,精神上避免受到刺激,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和心情舒暢。
2、調整好飲食
心衰患者必須採取低鹽飲食,每天的吃鹽尺橡量在2~3克,堅決不能吃腌制和高鹽分食物,少吃含鈉量過高的香菜和芹菜等,同時也要避免吃辛辣刺激性或過涼過熱的食物,以免對胃腸道帶來刺激,避免吸煙喝酒,更不要喝濃茶以及濃咖啡。合理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B1以及適量的無機鹽,能有效保護心肌組織和心肌細胞。補充適量的鈣可維持心肌正常活動;也不能忽略鉀,可保護心臟,因為低血壓症可導致心律失常。同時要限制水分攝入,每天的喝水量不能超過旁滑2000毫升。

3、及時糾正營養不良問題
大部分慢性心衰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當有惡心嘔吐早飽等症狀時,需採取少量多餐原則,必要時聽從醫生建議,合理補充營養劑。

4、監測和控制好體重
患者每天都要監測體重,能及早發現水鈉瀦留的情況,只要三天內體重超過4斤,需第一時間就醫治療。

5、積極預防感冒
冬季是流感高發期,盡量接種流感疫苗或肺炎疫苗。多關注天氣預報,根據天氣變化增加衣服,避免受到寒冷刺激,刮風下雨下雪等惡劣天氣不要出門。一旦有發熱咳嗽、感冒以及腹瀉等症狀,需立馬就醫。

6、做好心理和精神上的調理
精神過度壓抑焦慮以及恐懼等會使得病情加劇,同時也會加快死亡速度。家屬要多跟患者溝通和交流,必要時尋求心理醫生疏導,合理用抗抑鬱葯,這樣才能改善心功能狀態。

7、定期做復查
心衰症狀會反復發作,因此需多留意身體上的異常症狀,如胸悶胸痛,頭痛頭暈腹脹和四肢無力等症狀加重,需第一時間治療。每兩個月去醫院復查一次,在醫生指導下調整好運困臘用葯量。
溫馨提示
感染和勞累是導致心衰的主要因素,因此需積極預防感冒和呼吸道感染,流感高發期不能去人口密集的場所,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出門時必須戴上口罩。遵循低脂低鹽、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原則,多吃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瘦肉奶類,蛋類魚肉等,每頓飯只吃七分飽即可,不能暴飲暴食,以免增加心臟負擔,從而導致病情加重。

⑶ 心臟病患者可以進行慢跑鍛煉嗎

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是防治心臟病的有效手段之一。慢跑或原地跑步亦可改善心功能。至於慢跑的路程及原地跑步的時間應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不必強求。對於高血壓病、心臟病等都有較好的防治作用。一般而言,體力較好的患者可練老式太極拳,體力較差者可練簡化式太極拳。可控制的心臟病危險因素包括糖尿病、血脂異常、高血壓、缺乏運動、吸煙等。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及葯物治療,可降低心臟病風險。作為2020影響目標的一部分,美國心臟協會設置了七個理想健康指標:不吸煙、正常的體重指數(BMI)、鍛煉、健康飲食、正常的膽固醇、正常的血壓和正常的空腹血糖。

⑷ 不是所有的心衰患者都適合運動!哪些運動最適合心衰患者

心衰是一種不斷進展的疾病,對於我們來說日常需要做一些措施來延緩心衰的發展,很多人覺得有心衰的人就不適合運動了,其實並不是如此,適當的運動還會對病情有很好的幫助,今天就和大家來詳細講解一下適合心衰患者的運動有哪些。

5、游泳

游泳能鍛煉心肺,有利於緩解心衰患者心肌功能衰退。除了常規的游泳姿勢,水中漫步和輕水健身操也是不錯的選擇。但需要注意的是,心衰患者游泳時必須有家人及專業運動醫師陪護,出現胸悶等要馬上停。

溫馨提示:心衰也有很多分級的,具體要做什麼運動還要看患者目前的病情,最好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運動鍛煉,並且要注意要適度,應在不感到勞累為基礎上進行運動。

⑸ 心衰病人通過鍛煉身體會不會減輕

心衰病人通過鍛煉身體,增強心臟的能力,心衰症狀會減輕,但必須要注意:

①避免劇烈運動項目。要選擇緩慢不過分用力的運動,如步行、慢跑、氣功、太極拳等。對長期卧床的病人,要經常做深呼吸運動,並幫助和鼓勵作肢體活動,特別是下肢活動,以預防肌肉萎縮。體育鍛煉前,最好經醫生全面體檢,了解情況,以便合理選擇運動項目和掌握適度的運動量。

②鍛煉要循序漸進,隨時調整運動量。開始運動量要小,適應後,逐步增加強度,要量力而行。運動過程中,應了解自己的心率情況,更具個人特點及運動中出現的問題(如胸悶,呼吸困難等),控制運動量的大小,並隨時調整。
③ 集中注意力,認真鍛煉,按時鍛煉,持之以恆。練功,打太極拳,全神貫注,准備活動和整理活動,也應認真做。
④ 保持輕松和舒暢。老年人易感疲勞,在活動中應有張有弛,注意使氣氛輕松,活動後精神愉快,心情舒暢。

⑹ 心臟不好的人適合做什麼運動

1、適度快走。目前最推薦的有氧運動是適度快走。美國心臟病協會(AHA)曾表示,適度快走和快速跑一樣能強健心肌,調控血脂。

(6)心衰的病人可以適當做運動嗎擴展閱讀:

心臟病人運動原則:

大量研究證明,有規律的運動對心臟病有積極的預防和治療作用。《柳葉刀》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對那些糖耐量低的患者來說,如果他們每天多走2000步或進行約20分鍾的適度步行運動,一年下來,患心臟病的風險就會減少8%。目前建議,心臟病患者運動應遵循「1、3、5」原則。

「1」指運動時的心率不超過170減去年齡數。運動處方通常包括運動強度、頻率、時間和類型等方面。拿運動強度來說,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情和心肺功能測定結果,制訂一個「靶心率」,即運動時所要達到的心率。

但一般來說,運動時的心率不超過170減去年齡數。此外,運動前後要數脈搏,以運動後增加不超過20次/分鍾為宜。

「3」指每天步行約3000米,時間在30分鍾左右。一般情況下,運動要定量,避免運動強度過小或過大。很多時候,心臟病患者剛開始運動時,也許僅能維持5~10分鍾,隨著心功能的恢復,運動時間會慢慢延長到30分鍾或更久。

臨床上認為,合適的運動量應是運動後微微出汗、呼吸略快但感覺舒暢,無明顯疲勞感,第二天睡醒後心率仍然穩定。

「5」指中枯初始運動每周不超過5天。最開始的時候,依據個人情況,每周活動最好別超過5天,隨後可增加至每天都活動。

大家要將運動變成生活中的固定環節,就好像吃飯一樣。要知道,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效果,可能比干坐著賣戚洞不動更糟糕。

⑺ 對於心臟病患者而言,平時能不能運動呢

心臟病的種類確實太多,每一種心臟病對運動的限製程度真不一樣,有很大的差別,即使是同一種心臟病,在不同人身上也是有差別的,所以說不能一概而論。

對於有心臟問題的朋友,應該多鍛煉加強心肺功能,還是應該多休息,避免持續心跳過速,心律失常等風險?確實是很值得探討和深思的問題,實際上,對於大多數的心臟病患者來說,合理的運動,是有益於心血管健康的,但同樣的,對於某些心衰較嚴重或有運動禁忌的心臟病患者,不該運動的情況下,也不要強行運動,這樣反而會加大疾病風險。

適度的運動鍛煉,除了對於增加身體免疫力,提高身體力量等方面有益外,對於身體內部的一個大的健康獲益就是:對心肺功能的增強。

心血管疾病患者,進行適當強度的鍛煉,並且能夠堅持運動鍛煉

心臟不好的人,運動強度一般都不能太高,所以建議選擇一些簡單易行的低強度有氧運動,比如散步、慢跑、太極拳、跳舞、騎自行車等。曾有研究表明,跳舞是比較適合心臟病患者的一種運動方式,可以去跳跳廣場舞。

想要提高心臟功能,首先在飲食上要堅持低脂、低鹽、低糖的飲食原則,高鹽飲食會造成血壓增高,增加心臟負荷。另外,要注意規律運動,積極進行有氧運動,這樣能夠使心臟功能得到改善和鍛煉,增加肺活量,還要避免過度勞累,保持愉悅心情,規律作息,改善睡眠質量。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治療原發性心臟疾病,如果原發疾病沒有控制,無論如何鍛煉或者吃葯都是沒有效果的,心臟疾病大多都是慢性疾病,需要常年服用葯物治療。

⑻ 有心臟病的人能鍛煉身體嗎

有心臟病的人能鍛煉身體嗎

有心臟病的人能鍛煉身體嗎,隨著全民健康運動熱潮的掀起,於是有更多的人加入運動鍛煉,現在運動鍛煉可以說是十分流行,而且鍛煉對人體有很多的好處。 那麼有心臟病的人能鍛煉身體嗎?

有心臟病的人能鍛煉身體嗎1

心臟病患者適度鍛煉利於身體恢復

鍛煉要有運動處方對於住院治療(比如做過支架手術等)的患者來說,出院之後,醫生會對患者進行運動心肺功能測定,來評估患者身體所能承受的最大消耗是多少,並據此來制訂運動處方。此類患者最好按照運動處方鍛煉,如果自行運動,很可能出現運動過量或運動方式不當,導致病情惡化。

對於病情較輕的心臟病患者來說,可以根據自身感受(不出汗、無胸悶氣喘),以及心率(低於100次7分鍾),自己制訂運動處方,並根據情況隨時調整。處方包括運動強度、頻率、時間、類型四個方面,最好選擇能長期堅持的有氧運動。

鍛煉宜自下而上一項研究發現,在同樣輸出量的情況下,上肢活動時的血壓比下肢活動時高一些。比如,啞鈴、拉力器、單雙杠、網球、羽毛球等運動項目,更容易引起血壓升高,加重心臟負擔。這是因為上肢肌肉活動時,肌肉血管舒張,而其他活動量小的肌肉血管則會收縮,從而引起血壓升高。

另外,上肢的血液供應增加,更容易分流心臟的血液,加重心臟負擔。因此,心臟病人在鍛煉時,最好從下肢鍛煉開始,步行就是比較好的方法,如果症狀較重,可以慢速行走(30~50步/分鍾);如果症狀較輕,可以快速行走(超過90步/分鍾)。堅持鍛煉3~6個月之後,可以進行有上肢運動的鍛煉,比如慢跑、跳交誼舞、打太極拳、做廣播體操等。

鍛煉應避開「早高峰」心臟病發作有明顯的時間規律,每天上午6~9點是發作的「早高峰」,尤其是心絞痛和猝死往往發生在上午9點左右。

主要原因是,早上人體相對缺水,血液黏稠,易形成血栓。同時,上午的血壓在一天當中最高,容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脫落或破裂,導致急性心腦血管事件發生。因此,心臟病患者的鍛煉,最好避開這個高峰時段,以安排在下午或晚上為宜。需要提醒的是,對於心臟病初愈的患者來說,越早進行康復鍛煉,恢復的效果越好,一般在發病一周後即可開始鍛煉,且至少堅持6個月以上。

鍛煉要有規律一項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不能堅持規律運動的心臟病患者,其疾病復發率超過40%。而長期堅持規律運動的患者,血壓下降幅度可達15毫米汞柱,讓復發率大大降低。運動有規律,首先要定量,每周最好運動3~5天,運動後心率控制在不超過110次7分鍾(無胸悶氣喘)為宜。

其次,不妨按照以下三個步驟進行鍛煉。先做准備活動5~10分鍾。然後開始正常運動,如步行、慢跑等,持續15~30分鍾(也可以根據心率適當延長)。最後進行10分鍾的放鬆活動,讓心跳慢慢恢復到正常程度。

有心臟病的人能鍛煉身體嗎2

有心臟病的患者一般是能健身的,但是需要注意:如果患者既往患有心肌病或者心肌炎,但是病情已經穩定了,一段時間內也沒有明顯的氣短、呼吸困難,活動耐力下降的症狀,是可以進行適量的`運動。另外既往有冠心病、心絞痛的患者,如果近期沒有胸悶,心絞痛發作,也是可以適量的進行運動。

建議患者適量的進行有氧運動,比如慢跑,快走,騎自行車或者太極拳等,注意不能進行劇烈運動。、

心臟病是否可以運動,關鍵是看心臟病的類型以及心臟功能是否正常。

患者只要心臟功能在正常狀態是可以運動的。運動的強度要注意,不能劇烈的運動,也不能過度勞累。這樣可以增加心臟的負擔,引起心臟功能不全。

如果患者心臟病出現了心臟功能不全,不管是左心衰,還是右心衰,這種情況下,就不適合運動。而是要多休息,通過積極治療,等心臟功能恢復正常以後,再逐漸恢復活動。所以心臟病的炎症程度不一樣。心腦功能處在不同的階段,運動也不一樣。

患者不管是哪一種類型的心臟方面的疾病,都不能進行劇烈運動鍛煉。如果心臟病患者的心臟功能還是比較好,可以進行一些有氧運動鍛煉。比如太極、步行,甚至可以進行快步走,慢跑等。如果患者出現心臟功能衰竭可進行太極、步行,甚至只能做散步等運動。

因為運動強度一旦升高,就可能誘發心臟功能不全,甚至心衰。而且患者在運動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觀測自己的心率。患者運動過程中心率不超過170減年齡這個數值。如果運動過程中心率超過這個數值,或者在運動過程中出現任何不舒服的症狀,也應該停下來休息。

心臟病患者在運動的時候一定要去熱身,給身體各部位一個信號。讓患者有足夠的心理准備。而且在運動的時候,如果感到不適,出現一些身體報警的信號,比如說心突然跳得特別快或胸悶,一定要立刻停下來,不要勉強支撐,以便不適當的運動導致病情發作

有心臟病的人能鍛煉身體嗎3

一個人如果沒有了運動,就像魚兒沒有了水,是不健康的,這樣反而不利於心臟病的恢復。所以心臟病的患有心臟病的病人可以適當干一些可以身體能接受的運動,對身體沒有影響的運動

有心臟病的人可以做哪些運動

散步。

散步有利於增強心臟病病人的心肌收縮能力,並且能可以向外擴張血管有利於增強心機的能力,預防心血管疾病和冠心病,同時呢,也可以減少血壓。對於有心絞痛的病人而言,進行散步可以有利於改善病情,並且使心絞痛的發病機會和幾率少一些。每次散步的時間要長,要二十分鍾到一個小時,一天要走一次或者兩次,每天都可以走800米或者是2000米。大家可以在自己的身體允許情況下增加步數和增加時間,因為散步是一個好的運動。

慢跑。

慢跑或者是原地踏步走,有利於改善心部的功能。至於慢跑的路程和時間,則應該根據病人自己的身體情況所決定。身體健康條件好的人,可以多跑幾公里。但是如果身體條件素質不好的人跑幾下就行了,保持一下身體的身心放鬆和日常的體育鍛煉進行就行了。

打太極拳。

打太極拳不僅對高血壓,心臟病有較好的防治功能。除此之外,大太極拳也可以增加患者的身體素質,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和抗病功能。打太極拳只是一個態度,並沒有要求心臟病病人打的有多好,如果說記憶力差的人可以打自己會打的部分,不一定需要免強自己去打整套的太極拳。

跳舞。

根據美國專家科學研究表明,跳舞是心臟病人最佳的運動方式。跳華爾茲,不僅可以改善心臟病的心血供養情況,還有血液中的脂肪代謝,初次之外還可以提高患者的工作能力和心臟的代謝能力,不僅安全、方便,還可以提高心臟病病人對生活的熱情度和嚮往度,一個人只有心情好了,才能更好的面對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