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運動資訊 » 肩關節可以做啥運動

肩關節可以做啥運動

發布時間: 2023-04-29 05:28:05

⑴ 肩關節肌肉鍛煉方法有哪些

肩關節肌肉鍛煉方法有哪些

肩關節肌肉鍛煉方法有哪些,關於肩部的訓練,相信很多健身人士都非常熟悉,練習肩部不僅能夠加強肩部的肌群,使身體的線條變得更加迷人,那麼現在肩關節肌肉鍛煉方法有哪些。

肩關節肌肉鍛煉方法有哪些1

一、立姿肩部推舉練習

練習部位:前三角肌,上斜方肌和三頭肌

動作要領:

1、雙膝微曲;

2、腹部緊縮,腰身挺直;

3、脊椎保持穩定,手臂上抬時,下背勿彎曲。

起始動作:

1、兩腿站直,雙手緊握啞鈴;

2、挺胸,收腹,提臀;

3、將啞鈴舉過肩膀,手心向前;

4、上臂應與軀體成90度,雙肘也應彎曲成90度。

結束動作:

1、伸直雙臂,慢慢越過頭頂,肘部延耳朵向上,向內抬升;

2、練習中盯前斗,肩膀前部肌肉緊綳,慢慢還原。

二、側平舉練習

練習部位:前三角肌,後三角肌

動作要領:

1、勿將雙臂向上擺動,練習中肢體不可移動;

2、上身挺直。

起始動作:

1、緊握啞鈴,手心相對;

2、雙腳分立,稍比肩寬;

3、挺胸,收腹,提臀,上至直立不動。

結束動作:

1、手臂先向外,接著向上抬起,大約與肩同高;

2、以同樣的速度舉起手及肘部;

3、手臂上抬時勿翻轉;

4、練習中,手臂及肘部應始終向外及向上。

三、坐姿肩部推舉練習

練習部位:前三角肌

動作要領:

1、雙腳平放地面,位於膝蓋正下方;

2、保持脊柱挺直,腹部收緊;

3、舉起雙臂時勿拱起下背部,保持脊椎固定。起始和結束動作可自行指導。

肩關節損傷是一個比較常見的損傷性外傷,肩關節損傷的治療的難度並不太大,但是此病的辨別是有一定的難度的,運動的時候注意肩周的反應,如果有任何疼痛和不良反應的話,要及時的停止,並且檢查自己的肩關節健康情況,採取一定的處理和保護措施。

幾種鍛煉肩部肌肉的方式方法

1、啞鈴側平舉

啞鈴側平舉的動作能夠非常好地鍛煉到肩部的肌群,同時對於手臂的肱二頭肌和三頭肌也能起到刺激鍛煉的作用。

具體練習方式:人體自然站立,兩悔明腳分開與肩同寬,兩臂垂直於地面,雙手各持一啞鈴,利用手臂以及肩部的力量將啞鈴向一側向上慢慢抬起,抬至最高點時保持一秒鍾,再還原成立正姿勢。

練習注意事項:在做這個動作的過程中,應盡量保持上半身的穩定性,由於是側平舉,所以能夠很好地鍛煉到肩部的上束部分。

2、啞鈴交替上凱磨舉

啞鈴交替上舉的動作也是在克服啞鈴重力的前提下來刺激肩部的肌群,能夠有效地鍛煉到三角肌的中束。

動作要領:在人體站立的前提下,兩手各持一啞鈴,兩臂彎曲,將啞鈴抬至肩部的高度,利用手臂以及肩部三角肌的力量將啞鈴交替上舉,在上舉至最高點時,保持一定的時間,再緩慢下落。

練習重點:啞鈴交替上舉的動作主要是練習肩部的肌群,所以在上舉的過程中,除了手臂積極地發力以外,練習者也要能積極地運用肩部的肌群力量。

3、俯立繩索直臂下壓

俯立繩索直臂下壓的動作能夠很好地幫助肩部的肌肉進行塑形,與此同時對於三角肌的下束能起到很好地刺激鍛煉作用。

練習方法:人體面對肩部訓練機,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左手攀扶在器械的把手處,右手抓住繩索的末端,同時保持直臂的狀態,接著利用肩部以及手臂的力量將繩索做下壓的動作練習。

在做這個動作的過程中,應該始終保持手臂伸直的狀態,左右手可輪流交替進行。

4、啞鈴肩部環繞

啞鈴肩部環繞的動作能夠對於肩部的上束、中束,下束起到非常好的塑形作用,也能夠幫助肩部肌肉增長。

動作步驟:兩腳打開與肩同寬,挺胸拔背,雙手各持一啞鈴,兩臂向兩側打開,以肩關節為軸,做順時針和逆時針的環繞動作。在做這個動作的過程中,速度不宜過快,要充分體會到肩部被牽拉的感覺。

肩關節肌肉鍛煉方法有哪些2

一、主動活動范圍鍛煉

1、爬牆法: 是肩關節鍛煉的最常用方法,首先患者面向牆壁,雙臂緊貼在牆面上,然後手指帶動手臂逐漸向上做爬牆的動作,一點點用力地向上爬,盡量達到更高的高度,建議患者每天爬到某個高度之後在牆上畫一條線,每天進步一些,直至達到正常范圍;

2、畫圈法: 可以上下方向畫圈,也可以左右方向畫圈,通過畫圈的動作,達到增加肩關節活動度的目的,建議每次畫10-20圈,每天練習3-5次,根據患者疼痛的情況以及患者的體力逐漸加量;

3、梳頭法: 患者雙手交替去摸自己的`前額、頭頂、枕後以及耳後,向前縱向繞頭1圈,就像梳頭一樣,每次練習10-20下,每天練習3-5次;

4、器械鍛煉: 可以使用小區或公園中的鍛煉器材,鍛煉肩關節,如使用能夠上下拉伸的器材,進行肩關節周圍肌肉的拉伸鍛煉,從而達到增加肩關節活動范圍的目的。

二、被動活動范圍鍛煉

1、被動前屈上舉: 患者平卧,用健側手用力將患肢上舉達,盡可能達到最大角度,在患肢不用力的情況下,維持該角度2分鍾;

2、鍾擺練習: 患者彎腰90°,患側上肢下垂,以健側手扶住患側手腕,健側手用力推、拉患側前臂,使患側肘關節劃圈,可以逆時針劃20圈,順時針劃20圈,在患側前臂能達到的最大的活動范圍內活動;

3、被動內旋: 患者站立,健側手背在腦後,患肢背在背後,兩手握住一條毛巾的兩端。健側手握毛巾盡力將患手向上拉,患肢不用力,達到最大限度時維持2分鍾;

4、被動體側外旋: 患者平卧,患側肘關節緊貼在體側,屈曲90°,健側手用木棒頂住患側手掌,盡力向外推患側手,並維持患側肘關節緊貼體側,維持此動作2分鍾。

另外,肩關節的鍛煉還可以做體前內收、被動外展位外旋、等長肌力鍛煉、等張肌力練習、外展牽拉、抗阻內旋等的鍛煉。患者肩關節的活動度恢復正常後,要進行一些肌肉力量的鍛煉,比如鍛煉三角肌,三角肌是肩關節外展的主要肌肉

鍛煉力量時可以適當加入一些對抗的阻力運動,同時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在鍛煉時也應兼顧,可以做等長肌力鍛煉,功能鍛煉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通過堅持鍛煉,關節功能可逐漸恢復。

⑵ 左肩關節炎平時可以在家怎麼鍛煉

肩關節功能鍛煉,對肩關節炎症狀的緩解及預防復發都有很好的功效,具體措施如下:

1、早期:關節由於疼痛和肌肉痙攣,肩關節的活動減少,在此時應該加強肩關節的外展、上舉、內旋、外旋等功能活動;

2、中期:粘連期患者肩關節粘連,不能活動,在此期要進行反復的外展、上舉、內旋、外旋、前屈、後伸、環轉等功能活動,比如內外右旋、擦手托上、手拉滑車、手指爬牆等,都是很好的運動鍛煉的方法;

3、緩解期:疼痛和粘連基本恢復,肌力減弱,可以做一些肌力加強訓練和鍛煉,比如做引體向上,可以藉助啞散悄態鈴做一些肌肉的增強訓練,可以很好地起到治療肩周炎和預防復發的作用。但要注意患者功能鍛煉必須酌情而行,循序漸進,持之以恆,久之方可見效果,否則操之過運灶急,有損無益。

肩周炎在臨床上可以分為三期,急性期約為1個月,主要表現為肩關節的疼痛和活動受限。粘連期的病程約為3-6個月,主沖源要表現為關節粘連,活動受限。緩解期肩關節的疼痛和粘連逐漸的消失,主要表現為肌力的下降和活動功能的障礙,運動鍛煉是治療肩周炎的一個重要方法。

⑶ 肩周炎患者平時多做這8個動作,堅持一段時間後都得笑了

肩周炎患者會感覺到肩關節的活動受到限制。有時候,連洗臉這樣的日常活動都進行不了。通過鍛煉,可以改善肩關節的活動范圍,緩解肩周炎的症狀。那麼,肩周炎平時可以做什麼鍛煉?

肩周炎患者平時可以進行以下鍛煉來改善肩部的情況:

1、活動肩關節

肩周炎患者應該多活動肩關節。每天進行10分鍾的大幅度活動,可以防止肩關節粘連、肩部軟組織的拘緊、痙攣、萎縮等。如果肩周炎患者的病情較輕,通過活動肩關節可以緩解或者消除症狀。

2、彎腰畫圈

以肩膀為中心,由前向後(或者由後向前)轉動雙肩,重復該動作多次。也可以甩動手臂,帶動肩關節活動。

3、後伸下蹲

站在桌子前,背對著桌子,雙手扶住身後的桌子,慢慢下蹲,重復該動作多次。該動作對肩關節的後伸活動有幫助。

4、爬牆

面對著牆壁站好,雙手扶著牆壁,手指慢慢向上移動,在該過程中,保持身體不要動。每天都進行該動作,手指上移的高度會慢慢增加。

5、肩胛骨內收運動

站立或者坐著,肩膀放鬆,然後兩邊的肩胛骨慢慢的向內、下用力,使得肩胛骨相互靠近。在該過程中,不要聳肩。

6、鍾擺運動

站立或者坐著,肩膀放鬆,手握著礦泉水瓶。手臂先向前擺動,後向後擺動。擺動的幅度慢慢增加。該方法可以使肩關節放鬆。

7、木棍運動

平躺,雙手的掌心朝上,握著棍子的兩端,然後慢慢向上舉起,直到極限為止,保持該姿勢10秒後,雙手放下。或者,雙手掌心朝上,握著木棍的兩端,手肘彎曲90度,移動至受限的角度,保持10秒後放鬆。

8、肩關節外展運動

坐著,肩膀放鬆,患側手臂放在桌上,彎曲手肘,呈90度。然後慢慢的向上抬起前臂,抬至受限的角度後保持該姿勢10秒,放鬆。

肩周炎患者的肩關節已經發生病變,所以在運動時,需要注意運動量以及力度、速度的問題。盡量以溫和、放鬆的運動為主。肩部不可進行力度大的運動,以免造成二次傷害,所以打網球、打羽毛球、打籃球、打排球、游泳等運動不可進行。

總結一下,以上提及八種適合肩周炎患者進行的運動,患者平時可以嘗試一些。在做這些運動時,做的力度不可太大,速度也需要控制一下。

⑷ 肩膀疼痛,肩關節難受不舒服,做什麼動作能改善


很多時候我們的肩膀會感覺到很疼痛,肩關節不舒服,酸酸的抬不起來的感覺。這也是生活中常遇到的事,雖然不是什麼很大的事,但還是挺累人的。其實這種情況是可以改善的,可以試著做以下動作改善這種情況。

第三個動作晃晃手臂,就是把手臂舉起來,慢慢的活動一下。這樣可以讓你的手臂迅速的放鬆下來,並且感覺猜型神清氣爽。而且這個動作簡單易做,是誰都可以做得到的,非常適用。春升
除了做這幾個動作,在平時的生活中也要注意,別太過勞累,透支自己的身體,這是非常扒兆老不可取的。平時也可以多按摩按摩自己的肩膀,讓肩膀不那麼酸痛。


⑸ 簡述肩關節的組成及運動形式

肩關節(隱慧shoulder
joint)由肱骨頭與肩胛骨的關節盂構成,是典型的球窩關節。

關節盂小而淺,邊緣附有盂唇;關節囊薄而鬆弛,囊內有肱二頭肌長頭腱通過;關節囊外有喙肱韌帶、喙肩韌帶及肌腱加強其穩固性,唯有囊下部無韌帶和肌加強,最為薄弱,故肩關節脫位時,肱骨頭常從下部脫出,脫向前下方。

所以對於有粘連的患者,活動宜輕柔,注意過猶不及,因為過度活動會導致周圍組織的水腫,引起局部疼痛,念握反而不利於次日的繼續鍛煉。

2、鍾擺式運動

把好胳膊放在桌子上,彎腰,受傷的上臂自然下垂,前後擺動,然後畫圓運動,圓由小逐漸變大。

3、爬牆鍛煉

面對牆站立,受傷側的手指爬牆達到最高,記錄最高點,每天爭取夠得更高一些。然後轉身,受傷側肢體面向牆站立,重復爬牆運動。

⑹ 肩關節的肩關節的運動

肩關節運動:

1、全程運動

坐著、躺著、站著做肩關節運動,前屈、搭肩、上舉、外展以及向後置於後背(即梳頭、搭肩和擦屁股),極限性活動,每個方向活動每天至少1次。對於活動受限和肩關節骨折患者,活動范圍以稍微加重點疼痛為宜,這提示存在關節周圍組織的粘連。

所以對於有粘連的患者,活動宜輕柔,注意過猶不及,因為過度活動會導致周圍組織的水腫,引起局部疼痛,反而不利於次日的繼續鍛煉。

2、鍾擺式運動

把好胳膊放在桌子上,彎腰,受傷的上臂自然下垂,前後擺動,然後畫圓運動,圓由小逐漸變大。

3、爬牆鍛煉

面對牆站立,受傷側的手指爬牆達到最高,記錄最高點,每天爭取夠得更高一些。然後轉身,受傷側肢體面向牆站立,重復爬牆運動。

(6)肩關節可以做啥運動擴展閱讀

肩關節損傷防治七招

1、肩部保暖很重要

避免關節受涼,生活中要避免晚上睡覺時受涼,冬天可圍圍巾、穿高領毛衣來保護肩關節。

2、抓取高處重物要小心

日常抓取高處重物需要注意:一要正確估計物品重量,做好充分准備鍵搏州;二要改變拿重物的姿勢,可以把單手提重物改為雙肩背;三要提高肌肉力量來盡量避免損傷;四要遇到特殊情況時要及時松開重物以防止肩關節損傷。

3、選合適的活動方式

棒球、網球、吊單杠、自由泳等,還有一些運動的特殊動作,如羽毛球中的劈殺動作、乒乓球中的拉弧圈動作等也容易導致肩關節損傷。因此,在運動時,要掌握正確的運動姿勢,避免不必要的損傷。

4、避免手提重物

手提重物時,壓力會集中在上肢及肩部,正常情況下會引起自身肌肉對抗,抵消肩關節壓力,但長時間就會導致肌肉勞損,這時就容易造成肩關節損傷。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應盡量避免單手提重物,可改為用推車或多次搬運來減少重量。

5、增強肌肉力量

可以通過強化肩關節周圍肌肉力量來增強對肩部的保護,尤其是肩袖肌群的力量訓練。平時需在工作學習之餘進行專門的肌肉訓練,其力量增強可以提高肩關節穩定性和維持肩關節正常活動功能。

6、注意保護頸椎

頸椎和肩關節關系密切,非常多的肌肉同時連接頸椎和銀畢肩關節使其相互影響。頸椎不好,肩關節也會連帶出問題,反之肩關節問題也會牽連頸椎。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在保護肩關節的同時也要注意保護頸椎。

7、調整姿勢減少拉傷

日常生活工作中要保持「站如松、坐如鍾、行如風」的正確姿勢,挺胸抬頭,使肩關節回歸正常位置,減少其損傷的可能。

⑺ 肩關節屈伸運動的方法有哪些

肩關節是典型的球窩關節,能繞三個基本運動軸運動,
繞額狀軸可做屈伸運動
繞矢狀軸可作外展、內收運畝橡動
繞身垂直軸可做內迅模旁旋外旋運動

此外尚可碼鋒做水平屈伸和環轉運動。

⑻ 肩關節運動形式

一、肩關節的運動方向:肩關節是一個典型的球窩關節,能繞三個基本運動軸運動:
1、繞額狀可做屈伸運動;
2、繞矢狀軸可做外展、內收運動;
3、繞身垂直軸可做內旋外旋運動。
此外尚可做水平屈伸和環轉運動。
二、肩關節的活動范圍
1、屈曲-伸展
運動發生在圍繞橫軸的矢狀面上,伸展的運動范圍小,有45°—50°;屈曲的運動范圍大,可達到180。
2、內收:內收運動發生在從參考位置(完全內收)開始的冠狀面,但由於軀體的存在,在力學上不可能實現。只能結合以下運動,才有可能從參考位置開始內收:
①結合伸展運動:內收范圍很小;
②結合屈曲運動:內收能達到30°—45°。
3、外展:外展運動發生在冠狀面上繞前後軸而運動。當手臂逐漸垂直於軀幹上方時,外展范圍是180°。
①外展0°—60°,僅僅發生於肩關節;
②外展60°—120°,需要肩胸關節參加;
③外展120°—180°,涉及肩關節和伴有軀干向對側屈曲的肩胸關節。
4、內旋—外旋
內旋可達100°—110°,僅在前臂到軀干後,同時肩部輕度後伸,才能達到這個內旋度。
外旋可達80°,不會超過90°。臂貼於身體側下垂時更少能達到80°旋轉。

⑼ 簡述肩關節結構及運動方式

肩關節肩胛骨關節盂和肱骨頭構成,屬球窩關節,是上肢最大、最靈活的關節。關節囊較鬆弛,附著於關節盂周緣和解剖頸。關節腔的滑膜層穿經纖維層膨出,形成肩胛下肌滑液囊及包裹肱二頭肌長頭腱的結節間滑液鞘。

肩關節運動包括肩胛骨的運動及盂肱關節的運動。

一、肩胛骨的運動包括上提、下拉、內旋、外旋、前伸、後伸。

1、上提:四個肌肉可上提肩胛骨,斜方肌上部纖維可提肩胛骨外角;肩胛提肌及大小菱形肌上提肩胛骨脊柱緣。

2、下拉:胸小肌、鎖骨下肌、背闊肌、斜方肌下部纖維、前鋸肌、胸大肌都參與該動作。只前鋸肌有使肩胛骨下角外旋作用,其餘均有使肩胛骨內旋作用。

3、閉塌外旋:指肩胛骨下角外旋,由斜方肌及前鋸肌協同完成。

4、內旋:指肩胛骨下角內旋,主要由菱形肌、肩胛提肌提升肩胛骨內側緣,而胸大肌、胸小肌、背闊肌及上肢的重力作用使肩胛骨外角下降共同完成。肩胛骨內旋多伴有肩胛骨下降動作以協助上肢向下伸的動作。

5、前伸:指肩胛骨沿胸壁向前外側移動,由前鋸肌、胸大肌、胸小肌共同完成。

6、後伸:指肩胛骨沿胸壁向後內側移動,向運慶脊柱靠攏。斜方肌中部纖維或全部纖維同時收縮可使肩胛骨後伸,大小菱形肌、背闊肌也轎悄圓有使肩胛骨後伸的作用。

二、盂肱關節的運動包括前屈、後伸、內收、外展、內旋、外旋。

1、前屈:肩關節前屈主要由三角肌前部纖維、胸大肌鎖骨部、喙肱肌、肱二頭肌完成,其中三角肌前部纖維最明顯。

2、後伸:肩關節後伸的肌肉主要有三角肌後部纖維、背闊肌、胸大肌的胸肋部、大圓肌和肱三頭肌長頭,其中三角肌後部纖維作用最大。

3、內收:主要有胸大肌、大圓肌、背闊肌、喙肱肌、肱二頭肌長頭,此外三角肌前後部纖維也有內收作用。

4、外展:肩關節的外展由三角肌(主要是其中間束)及岡上肌完成。當肩處於內旋或外旋位置時,三角肌在最外側的部分是外展的主要肌肉,當肩外旋時外展肌力要更強些。

5、內旋:內旋肌主要是肩胛下肌,當肩關節處於特定體位時胸大肌三角肌前部纖維、大圓肌及背闊肌也有一定的內旋作用。

6、外旋:肩關節的外旋肌有岡下肌、小圓肌及三角肌後部纖維。

肩關節最重要的功能

肩關節最重要的功能為使上肢上舉,因此對目前這一動作有詳盡的研究。研究的重點在於,在上肢上舉的過程中,盂肱關節及肩胛胸壁關節各自的運動范圍有多大,也就是經常說到的肩胛骨、肱骨節律的問題。

在上舉的前30°內,盂肱關節的運動范圍占較大比例,而在最後60°上舉活動中,盂肱關節和肩胛胸壁關節的運動度是基本相等的。最終,在整個上臂上舉的過程中,盂肱關節和肩胛胸壁關節的總運動角度的比例約為2:1。

另外從側方看隨著上肢的上舉,肩胛骨相對於胸壁亦有前後方向的旋轉運動。在上舉的前90°內,肩胛骨相對於胸壁旋前約6°;在隨後的上肢繼續上舉的過程中,肩胛骨又向後旋轉16°。因此,在上肢極限上舉時,肩胛骨處於相對於靜息位向後旋轉10°的位置。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肩關節

網路-肩關節運動學

⑽ 肩關節功能鍛煉方法有什麼

肩關節功能鍛喊橋拿煉方法有什麼

肩關節功能鍛煉方法有什麼,肩關節屬於一種軟組織。而不合適的鍛煉可能會對肩關節造成危害,而肩關節功能鍛煉要根據個人的體質來確定,來詳細了解肩關節功能鍛煉方法有什麼。

肩關節功能鍛煉方法有什麼1

1、前後擺動練習:患者身體前屈(即彎腰),兩側上肢下垂,並盡量使肩關節周圍肌肉、韌帶放鬆,然後做雙側上肢前後擺動動作,可逐步擴大擺動范圍,連續做30~50次;直立休息後,可繼續做持重物下垂擺動練習。

患者彎腰,手持重物(0.5~2kg)做前後擺動。值得注意的是,開始練習時重物不宜過重,可逐步增加重量,練習以不產生疼痛或肩部肌肉痙攣為宜。

2、畫圈練習:患者身體前屈,上肢下垂。以肩部為中心,甩動患肢,即做由里向外或由外向里的畫圈運動,以臂的甩動帶動肩關節活動。運動時,幅度應有效到大,但以不產生疼痛或肌肉痙攣為宜,反復做30~50次。

3、雙手爬牆練習:患者面向牆壁站立,雙手上抬,並用雙側手指沿牆緩緩向上爬動,使雙肢盡量達到上舉最大限度。然後緩緩向下返回原處,反復進行,並逐漸增加高度。

4、側身單手爬牆練習:患者取側位站向牆壁,用患側手指沿牆壁緩緩向上爬行,使患肢盡量上舉並達到最大限度,在牆上做一記號。然後緩緩向下爬動的,以回到原處。反復進行,並逐漸增加高度。

進行功能鍛煉是好的,但是要是不注意方法的話,不僅沒有好的作用還會對關節造成傷害的。要是出現了肩關節水腫或者是疼痛的話,

則就有必要去醫院進行治療了,而且在做功能鍛煉的時候,還必須要要做好護理保健的工作,通過按摩促進血液的循環。

肩關節功能鍛煉方法有什麼2

肩關節如何做功能鍛煉

無論是肩周炎還是肩袖損傷,大多需要進行功能鍛煉,以改善血液循環,減輕肌肉粘連,減輕不適症狀,常見的肩關節的鍛煉方法如下:

一、主動活動范圍鍛煉

1、爬牆法: 是肩關節鍛煉的最常用方法,首先患者面向牆壁,雙臂緊貼在牆面上,然後手指帶動手臂逐漸向上做爬牆的動作,一點點用力地向上爬,

盡量達到更高的高度,建議患者每天爬到某個高度之後在牆上畫一條線,每天進步一些,直至達到正常范圍;

2、畫圈法: 可以上下方向畫圈,也可以左右方向畫圈,通過畫圈的動作,達到增加肩關節活動度的目的,建議每次畫10-20圈,每天練習3-5次,根據患者疼痛的情況以及患者的體力逐漸加量;

3、梳頭法: 患者雙手交替去摸自己的前額、頭頂、鄭搭枕後以及耳後,向前縱向繞頭1圈,就像梳頭一樣,每次練習10-20下,每天練習3-5次;

4、器械鍛煉: 可以使用小區或公園中的鍛煉器材,鍛煉肩關節,如使用能夠上下拉伸的器材,進行肩關節周圍肌肉的拉伸鍛煉,從而達到增加肩關節活動范圍的目的。

二、被動活動范圍鍛煉

1、被動前屈上舉: 患者平卧,用健側手用力將患肢上舉達,盡可能達到最大角度,在患肢不用力的情況下,維持該角度2分鍾;

2、鍾擺練習: 患者彎腰90°,患側上肢下垂,以健側手扶住患側手腕,健側手用力推、拉患側前臂,使患側肘關節劃圈,可以逆時針劃20圈,順時針劃20圈,在患側前臂能達到的最大的活動范圍內活動;

3、被動內旋: 患者站立,健側手背在腦後,患肢背在背後,兩手握住消碧一條毛巾的兩端。健側手握毛巾盡力將患手向上拉,患肢不用力,達到最大限度時維持2分鍾;

4、被動體側外旋: 患者平卧,患側肘關節緊貼在體側,屈曲90°,健側手用木棒頂住患側手掌,盡力向外推患側手,並維持患側肘關節緊貼體側,維持此動作2分鍾。

另外,肩關節的鍛煉還可以做體前內收、被動外展位外旋、等長肌力鍛煉、等張肌力練習、外展牽拉、抗阻內旋等的鍛煉。

患者肩關節的`活動度恢復正常後,要進行一些肌肉力量的鍛煉,比如鍛煉三角肌,三角肌是肩關節外展的主要肌肉,鍛煉力量時可以適當加入一些對抗的阻力運動,

同時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在鍛煉時也應兼顧,可以做等長肌力鍛煉,功能鍛煉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通過堅持鍛煉,關節功能可逐漸恢復。

肩關節功能鍛煉方法有什麼3

肩關節功能訓 練方法有哪些

肩關節功能訓練是比較辛苦的,每次練習的時候,肩關節會有明顯牽拉感覺,甚至會出現疼痛症狀。鍛煉的強度一定要控制好,以免鍛煉以後持續性出現疼痛症狀,這樣只會對肩關節造成更大損害,

1、鍾擺練習

可以先彎腰90度,患側上肢下垂,再用另外一側的手把患側手腕扶住。肩關節不需要用力,由健側手用力推拉前臂,這樣能使患側肘關節在最大的范圍內劃圈,每次要逆時針和順時針畫圈20次左右。

2、被動前屈上舉

先平躺在床上,把患側上臂伸直,健側手把患側手肘部位扶住。在患肢不用力的情況下,由健側手上舉患肢,並且要維持兩分鍾左右,再恢復到原來的樣子。

3、被動體側外旋

先躺在床上,彎曲患側肘關節90度,要貼緊身體側邊。再用健側手抵住患側手掌,維持患側肘關節緊貼身體,健側手盡可能向外推患側手,達到最大限度的時候,要保持兩分鍾左右。

4、體前內收

保持站立的姿勢,把健康一側的手扶住患側肘關節,用手抬高患側上肢,將肘關節向胸前拉扯,越貼近胸越好,要保持兩分鍾左右。

5、被動內旋

要保持站立姿勢,患肢背在身後,健側的手背放在後腦,兩個手分別握住毛巾兩端,在患肢不用力的情況下,用健康的手來拉扯毛巾,盡力向上拉,然後保持兩分鍾左右。

肩關節功能訓練方法就是以上這些,正確訓練可以讓關節處不舒服的症狀得到改善,如果訓練方式不正確,可能會讓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平時要避免外傷,做好關節防護措施,也要養成定期去醫院做身體檢查的習慣。檢查過程中如果發現疾病不斷發展,就要及時採用對症方式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