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羽毛球單人打和雙人混合打有什麼規則嗎
要看那個線 一個是雙人線 一個是單人線 要分清楚 1.1 發球員的分數為0或雙數時,雙方運動員均應在各自的右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 1.2 發球員的分數為單數時,雙方運動員均應在各自的左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 1.3 如「再賽」,發球員應以該局的總得分,按規則首纖1.1和1.2的規定站位。 1.4 球發出後,由發球員和接發球員交替對擊直至「違例判遲」或「死球」。 1.5.1 接發球員違例或因球觸及接發球員場區內的地面而成者沖仿死球,發球員就得一分。隨後,發球員再從另一發球區發球。 1.5.2 發球員違例或因球觸及發球員場區內的地面而成死球,發球員即失去發球權。隨後,接發球員成了發球員,雙方均不得分。
⑵ 羽毛球單,雙,混賽的規則是什麼
羽毛球比賽規則 單打
1. 在一局比賽開始時(比分 0 : 0)或發球方得分為偶數時,發球方在右半場進行發球。當發球方得分為奇數時,在左半場進行發球
2. 如果發球方取得一分,那麼下一回合其繼續發球
3. 如果接發球方取得一分,那麼下一回合其成為發球方
羽毛球比賽規則 雙打
1. 與單打一樣,發球方得分為偶數時,發球方在右半場進行發球。當發球方得分為奇數時,在左半場進行發球
2. 如果發球方取得一分,那麼下一回合其繼續發球,且發球人不變
3. 如果接發球方取得一分,那麼下一回合其成為發球方
4. 當且僅當發球方得分時,發球方的兩位選手交換左右半場
羽毛球比賽規則 三打三
謂三對三,顧名思義就是三個人對三個人,因此在發球、站位以及一些打法等方面有特別的規定和要求
發球接發球的站位等基本原則仍要遵循羽毛球的雙打規則,如得分為偶數時發球一方站在右半區發球,得分為奇數時發球一方站在左半區發球
1. 比賽前每悉橋隊確定第一、第二、第三發球隊員和接發球隊員,分別為A隊(A1、A2、A3)、B隊(B1、B2、B3)
2. A1發球,B1則接發球
3. B1發球,A1則接發球,以此類推
4. A1發球得分後,換由本方A2發下一個球,即若為A方發球,則A1,A2,A3依次發球
5. B1發球得分後,換由本方B2發下一個球,即若為B方發球,則B1,B2,B3依次發球
羽毛球比賽規則 計分
1. 21 分制,3局2勝為佳
2. 每球得分制
3. 每回合中,取勝的一方加 1 分
4. 當雙方均為 20 分時,枯陸培領先對方 2 分的一方贏得該局比賽
5. 當雙方均為 29 分時,先取得 30 分的一方贏得該局比賽
6. 一局比賽的獲勝方在下一局率先發球
賽間休息與沒唯換邊規則
1. 在一局比賽中,當領先的一方達到 11 分時,雙方有 60 秒休息時間
2. 在兩局比賽間,雙方有 2 分鍾的休息時間
3. 在決勝局的中,當領先的一方達到 11 分時,雙方交換場地
⑶ 乒乓球和網球的選手可以單雙打兼項,為什麼羽毛球選手不可以
我認為乒乓球和網球可以單雙兼項是因為並不影響比賽的性質,而羽毛球羽毛球單打和雙打其實是兩項運動。
第三,羽毛球雙打運動員的特點和弱點極其明顯,羽毛球單打和雙打的發揮原則、意識和身體要求有很大的不同。基本上,因為羽毛球的單雙性質不同,所以羽毛球單打和雙打是兩項運動。羽毛球單打和雙打的場地和戰術存在明顯差異,對技術和運動員素質的要求也存在較大差異山拆櫻。單打主要以拉吊為主,要求全場跑回更多的正手反手;雙打的速度更快,需要更多的平移、後場重殺、平檔抽技術,雙打本身對前後場球員的要求也不同。單打和雙打運動員的思維和技術習慣明顯不同,這在高水平比賽中並不容易。總的來說,羽毛球可以兼打,但是對運動員的體力和技術要求很高,所以兼打非常不劃算。
⑷ 羽毛球混和雙打的一般戰術規則
規則
計分
羽毛球比賽包括男女單打、男女雙打和混合雙打。雙打比賽以兩名運動員為一方,單打比賽以一名運動員為一方。有發球權的一方叫發球方,對方叫接發球方。發球員和接發球員都必須站在斜對角發球區內發球和接發球,腳不能觸及發球區的界線,兩腳必須都有一部分與地面接觸,不得移動,直至將球發出。發球方如果讓球落在對方場區,發球隊員就直接得分。如果球落在了己方場區,交換發球權。 羽毛球比賽是3盤2勝制。雙打和男子單打先得15分的一方勝一局,女子單打先得11分的一方勝一局。13平或14平(女子單打9平或10平)時,先獲得13分或14分(女子單打9分或10分)的一方,可以選擇「再賽」或「不再賽」。這一選擇只能在規定分數第一次出現,下一次發球發出前作出。如在13平(女子單打9平)時不選擇「再賽」,在14平(女子單打10平)時先獲14分(女子單打10分)者仍可選擇「再賽」。選擇「再賽」後先獲17分(女子單打13分)的一方勝該局。下一局開始時由上一局的勝方先發球。
比賽前,雙方應擲挑邊器。嬴的一方將在接發球和選擇場區間作出選擇,輸方在餘下的一項中作出選擇。
發球
發球時任何一方都不允許非法延誤發球
發球員和接發球員都必須站在斜對角發球區內發球和接發球,腳不能觸及發球區的界線;兩腳必須都有一部分與地面接觸,不得移動,直至將球發出(規則2.4)
發球員的球拍必須先擊中球托,與此同時整個球要低於發球員的腰部
擊球瞬間,球拍桿應指向下方,從而使整個排頭明顯低於發球員的整個握拍手部 發球開始(規則2.2)後,發球員的球拍必須連續向前揮動,直至將球發出
發出的球必須向上飛行過網,如果不受攔截,應落入接發球員的發球區內
一旦雙方運動員站好位置,發球員的球拍頭第一次向前揮動即為發球開始
發球員須在接發球員准備好後才能發球,如果接發球員已試圖接發球則被認為已做好准備
一旦發球開始(規則2.2),球被發球員的球拍觸及或落地即為發球結束
雙打比賽,發球員或接發球員的同伴站位不限,但不得阻擋對方發球員或接發球員的視線; 在羽毛球比賽中,單打與雙打比賽譽棚閉的發球規則很不相同
單打
發慶裂球員的分數為0或雙數時,雙方運動員均應在各自的右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
發球員的分數為單數時,雙方運動員均應在各自的左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
如「再賽」,發球員應以該局的總得分,按規則3.1和3.2的規定站位
球發出後,由發球員和接發球員交替對擊直至「違例」或「死球」
接發球員違例或因球觸及接發球員場區內的地面而成死球,發球員就得一分。隨後,發球員再從另一發球區發球
發球員違例或因球觸及發球員場區內的地面而成死球,發球員即失去發球權。隨後,接發球員成了發球員,雙方均不得分 雙打
一局比賽開始和每次獲得發球權的一方,都應從右發球區發球
只有接發球員才能接發球;如果他的同伴去接球或被球觸及,發球方得一分
自發球被回擊後,由發球方的任何一人擊球,然後由接發球方的任何一人擊球,如此往返直至死球
自發球被回擊後,運動員可以從網的各自一方任何位置擊球
接發球方違例或因球觸及接發球方場區內的地面而成死球,發球方得一分,原發球員繼續發球
發球方違例或應球觸及發球方場區內的地面而成死球,原發球員即失去發球權,雙方均不得分 每局開始首先發球的運動員,在該局本方得分為0或雙數時,都必須在右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得分為單數時,則應在左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
每局開始首先接發球的運動員,在該局本方得分為0或雙數時,都必須在右發球區接發球或發球;得分為單數時,則應在左發球區接發球或發球
上述兩條相反形式的站位使用於他們的同伴
發球必須從兩個發球區交替發出
任何一局的首先發球員失去發球權後,由該局首先接發球員發球,然後由首先接發球員的同伴發球,接著由他們的對手之一發球,再由,另一和轎對手發球,如此傳遞發球權 運動員不得有發球順序錯誤和接發球順序錯誤,或在同一局比賽中連續二次接發球
一局勝方中的任一運動員可在下一局先發球,負方中的任一運動員可先接發球
死球
下列情況為死球
球撞網並掛在網上,或停在網頂
球撞網或網柱後開始在擊球者這一方落向地面
球觸及地面
其它規則
羽球落在邊界線上認為在界內
發球過程中球觸網,如果落在發球區內,此球有效
除發球外,球過網後掛在網上或停在網頂,應重發球
發球員在接發球員未做好准備時發球,應重發球
發球時,發球員和接發球員同時違例,應重發球 比賽時,運動員故意分散對方注意力的任何舉動,如喊叫、故作姿態等應判違例
每場比賽的第一局第二局之間允許有不超過90秒的間歇,每場比賽的第二局第三局之間允許有不超過5分鍾的間歇
設備
球場
球場應是一個長方形。單打:13.4米5.18米,雙打:13.4米6.1米;
場地線的顏色最好是白色、黃色或其他容易辨別的顏色
從球場地面起,網柱高1.55米。網柱必須穩固地同地面垂直,並使球網保持緊拉狀態,網柱應放置在雙打的邊線上
球場中央網高1.524米,雙打邊線處網高1.55米
離網1.98米處是發球線
羽毛球
羽毛球可由天然材料、人造材料或用它們混合製成。只要球的飛翔性能與用天然羽毛和包裹羊皮的軟木球托製成的球的性能相似即可
羽毛球應有16根羽毛固定在球托部
羽毛長64毫米至70毫米。但每一個球的羽毛從托面到羽毛尖的長度應一致
羽毛頂端圍成圓形,直徑為58毫米至68毫米
羽毛應用線或其他適宜材料扎牢
球托直徑25毫米至28毫米,底部為圓形
羽毛球重4.74克至5.50克
非羽毛球製成的球
用合成材料製成裙狀或羽毛
球的檢驗
驗球時,站在端線外,用低手向前上方全力擊球,球的飛行方向須與邊線平行。
一個具有正常速度的球,應落在離對方端線530-990毫米之間的區域內。
非標准球
只要球的一般式樣、速度和飛翔性能不變,經有關國家組織批准,可以變通以上條款。
由於海拔或氣候等條件不宜使用標准球時
如情況特殊,必須更改才有利於開展比賽時
球拍
球拍由拍柄、排弦面、拍頭、拍桿、連接喉組成整個框架
拍柄是擊球者握住球拍的部分
拍弦面是擊球者用於擊球的部分
拍頭界定了拍弦面的范圍
連接喉(如果是這樣的結構)連接拍桿與拍頭
拍頭、連接喉、拍桿和拍柄總稱拍框
拍框總長度不超過680毫米,寬不超過230毫米
拍弦面應是平的,用拍弦串過拍頭十字交叉或其他形式編織而成。變質的式樣應保持一致,尤其是拍面中央的編織密度不得小於其他部分
拍弦面長不超過280毫米,寬不超過220毫米
不論拍弦用什麼方式拉緊,規定拍弦伸進連接喉的區域不超過35毫米,連同這個區域在內的整個拍弦面長不超過330毫米
球拍不允許有附加物和突出部,除非是為了防止磨損、斷裂、振動,或調整重心的附加物,或預防球拍脫手而將拍柄系在手上的繩索;但尺寸和位置應合理 不允許改變球拍的規定式樣
⑸ 羽毛球混合雙打規則是什麼
羽毛球的比賽規則 [編輯本段] (一) 羽毛球喚逗場地、器材 1. 場地:羽毛球場成長方形,各條線寬均為4厘米,場地上空12米以內和四周4米以內不應有障礙物。球場中央網高1.524米,雙打邊線處網高1.55米。 2. 器材 球重4.74克~5.5克,由16根羽毛插在半球型軟木托上,球高68-78mm,直徑58-68mm,分為1-10號。球拍框總長度不超過68厘米,寬不超過23厘米,拍弦面長不超過28厘米,寬不超過22厘米。 (二) 羽毛球比賽方法及主要規則簡介 1. 比賽的項目: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雙打、混合雙打、男子團體、女子團體。 2. 【新制】比賽的計分方法及規則: (1)類似曾經的乒乓球記分方法,採用21分制,即雙方分數先達21分者勝,3局2勝。每局雙方打到20平後,一方領先2分即算該局獲勝;若雙方打成29平後,一方領先1分,即算該局取勝。 (2)新制度中每球得分,並且除特殊情況(比如地板濕了,球打壞了),球員不可再提出中斷比賽的要求。但是,每局一方以11分領先時,比賽進行1分鍾的技術暫停,讓比賽雙方進行擦汗、喝水等。 (3)得分者方有發球權,如果本方得單數分,從左邊發球;得雙數分,從右邊發球。取消(單打)後發球線。在第三局或只進行一局的比賽中,當一方分數首先到達11分時,雙方交換場區。 (4)雙打規則修改較多,文字不容易表述,而暫時不能貼圖,所以在此省略。 3. 【舊制】比賽的計分方法: (1)除非另有商定,比賽應以三局兩勝定勝負,團體賽多採用5盤3勝制 (2)只有發球方才能得分 (3)雙打和男子單打先得15分的一方為勝一局。 (4)女子單打先得11分的一方勝一局 ①雙打和男子單打,13平或14平(女子單打9平獲10平)時,先獲13分或14分(女子單打先獲9分或10分)的一方,可以選擇「再賽」或「不再賽」。②這一選擇只能在規定分數第一次出現,下一次發球發出之前做出。③13平(女子單打9平)時不選擇「再賽」,在14平(女子單打10平)時先獲14分(女子單打10分)者仍可選擇「再賽」。 (5)選擇「再賽」後從「0比0」開始報分,先獲「再賽」分數的一方勝該局。 ①13平再賽到一方先到5分。②14平再賽到一方先到3分。③9平再賽到一碼鏈做方先到3分。④10平再賽到一方先到2分。 (6)在下一局開始由上一局的勝方先發球。 3. 比賽中的站位: 單打: (1)發球員的分數為0或雙數時,雙方運動員均應再各自的右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 。 (2)發球員的分數為單數時,雙方運動員均應再各自的左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 (3)如「再賽」,發球員應以該局的總的分數來確定站位。若總分為15分(單數),雙方運動員均應再各自的左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若總分為16分(雙數),雙方運動員均應再各自的右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 (4)球發出後,雙方運動員就不再受發球區的限制而自由擊到對方場區的任何位置,運動員的站位也可以在自己這方場區的界內或界外。 雙打遲衡: (1)一局比賽開始和獲得發球局的一方,都應從右發球區開始發球。 (2)只有接發球員才能接發球;如果它的同伴去接球或被球觸及,發球方得一分。 ①每局開始首先發球的運動員,在該局本方得分為0或雙數時,都必須在右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得分為單數時,則應在左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 ②每局開始首先接發球的運動員,在該局本方得分為0或雙數時,都必須在右發球區接發球或發球;得分為單數時,則應在左發球區接發球或發球。 ③上述兩條相反形式的站位適用於他們的同伴。 (3)任何一局的本方發球員失去發球權後,由該局首先發球員發球,然後首先發球員的同伴發球,接著由他們的對手之一發球,然後再有另一對手發球,如此傳遞發球權。 (4)運動員不得有發球錯誤和接發球的錯誤,或在同一局比賽中有兩次發球。 (5)一局勝方的任一運動員可在下一局先發球,負方中任一運動員可先接發球。 (6)球發出後就不再受發球區的限制了。運動員可在本方場區自由站位和將球擊倒對法場區的任何位置。 4. 比賽規則: (1)交換場區 ① 以下情況運動員應交換場區: Ⅰ、第一局結束。 Ⅱ、第三局開始。 Ⅲ、第三局中或只進行一局的比賽進行至一方達到11分時。 ② 運動員未按以上規則交換場區,已經發現立即交換,以得分數有效。 (2)合法發球: ① 發球使任何一方都不允許非法延誤發球。 ② 發球員和接發球員都必須站在斜對角線發球區內發球和接發球,腳不能觸及發球區的界限;兩腳必須都有一部分與地面接觸,不得移動,直至將球發出。 ③ 發球員的球拍必須先擊中球托,與此同時整個球必須低於發球員的腰部。 ④ 擊球瞬間球桿應指向下放,從而使整個球框明顯低於發球員的整個握拍手部。 ⑤ 發球開始後,發球員的球拍必須連續向前揮動,直至將球發出。 ⑥ 發出的球必須向上飛行過網,如果不受攔截,應落入接發球員的發球區。 (3)羽毛球的違例 ① 發球不合法違例。 ② 發球員發球時未擊中球。 ③ 發球時,球過網後掛在網上或停在網頂。 ④ 比賽時: Ⅰ、球落在球場邊線外。 Ⅱ、球從網孔或從網下穿過。 Ⅲ、球不過網。 Ⅳ、球碰屋頂、天花板或四周牆壁。 Ⅴ、球碰到運動員的身體或衣服。 Ⅵ、球碰到場地外其他人或物體(由於建築物的結構問題,必要時地方羽毛球組織可以制定羽毛球觸及建築物的臨時規定,但其國組織有否決權)。 ⑤ 比賽時,球拍或球的最初接觸點不在擊球者網的這一方(擊球者擊球後,球拍可以隨球過網)。 ⑥ 比賽進行中: Ⅰ、運動員球拍、身體或衣服觸及網或網的支持物。 Ⅱ、運動員的球拍或身體,以任何程度侵入對方場區。 Ⅲ、妨礙對手,如阻擋對方緊靠球網的合法擊球。 ⑦ 比賽時,運動員故意分散對方注意力的任何舉動,如喊叫、故作姿態等。 ⑧ 比賽時: Ⅰ、擊球時,球夾在或停滯在拍上緊接著又被拖帶。 Ⅱ、同一運動員兩次揮拍連續擊中球兩次。 Ⅲ、同一方兩名運動員連續各擊中球一次。 Ⅳ、球碰球拍繼續向後場飛行。 ⑨ 運動員違反比賽連續性的規定。 ⑩ 運動員行為不端。 (4)重發球: ① 與不能預見或意外的情況,應重發球。 ② 除發球外,球掛在網上或停在網頂,應重發球。 ③ 發球時,發球員和接發球員同時違例,應重發球。 ④ 發球員在接發球員未做好准備時發球,應重發球。 ⑤ 比賽進行中,球托與球的其他部分完全分離,應重發球。 ⑥ 司線員未看清球的落點,裁判員也不能做出決定時,應重發球。 ⑦ 「重發球」時,最後一次發球無效,原發球員重發球。 (5)死球: ① 球撞網並掛在網上,或停在網頂上。 ② 球撞網或網柱後開始在擊球這一方落向地面。 ③ 球觸及地面。 ④ 「違例」或「重發球」。 (6)發球區錯誤: ① 發球順序錯誤。 ② 從錯誤的發球區發球。 ③ 在錯誤的發球區准備接發球,且對方球已發出。 (7)發球區錯誤的裁判方法: ① 如果錯誤在下一次發球擊出前發現,應重發球;只有一方錯誤並輸了這一回合,則錯誤不予糾正。 ② 如果錯誤在下一次發球擊出前未被發現,則錯誤不予糾正。 ③ 如果因發球區錯誤而「重發球」,則該回合無效,糾正錯誤重發球。 ④ 如果發球區錯誤未被糾正,比賽也應繼續進行,並且不改變運動員的新發球區和新發球順序。 羽毛球應有16根羽毛固定在球托部,羽毛長64毫米至70毫米,但每一個球的羽毛從托面到羽毛尖的長度應一致。羽毛頂端圍成圓形,直徑為58毫米至68毫米,球托直徑25毫米至28毫米,底部為圓形,羽毛球重4.6克至5.50克。而對於非羽毛製成的球,我們則要求製成裙狀,質量、性能不得超過10\%的差距。對於比賽用球,必須經過檢驗才能用,正確方法是:站在端線,低手向前上方全力擊球,球的飛行方向與邊線平行,一個合格的球,應落在離對方端線53~99厘米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