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腳崴了多長時間可以揉
腳崴了以後建森李議立即冷敷,正常情族春簡況下兆褲12小時以後可以進行熱敷的,熱敷的時候可以揉,但是假如很嚴重建議就醫
『貳』 腳扭了能揉嗎
1.分辨傷勢輕重。輕度崴腳只是軟組織的損傷,稍重的就哪謹可能是外踝或者第五跖骨基底骨折,再重的還可能是內、外踝的雙踝骨折,甚至造成三踝骨折。輕的可以自己處置,重的就必須到醫院請醫生診斷和治療。所以,分辨傷勢的輕重非常重要。
一般來說,如果自己活動足踝時不是劇烈疼痛,還可以勉強持重站立,勉強走路;疼的地方不是在骨頭上而是筋肉上的話,大多是扭傷,可以自己處置。如果自己活動足踝時有劇痛,不能持重站立和挪步,疼的地方在骨頭上,或扭傷時感覺腳裡面發出聲音,傷後迅速出現腫脹,尤其是壓痛點在外踝或外腳面中間高突的骨頭上,那是傷重的表現,應馬上到醫院去診治。假如限於條件一時去不了醫院,也可以暫時按照下列辦法處置,然後盡快到醫院診斷治療。
2.正確使用熱敷和冷敷。熱敷和冷敷都是物理療法,作用卻截然不同。血得熱而活,得寒則凝。所以,在破裂的血管仍然出血的時候要冷敷,以控制傷勢發展。待出血停止以後方可熱敷,以消散傷處周圍的瘀血。
細心的讀者一定要問,怎麼才能知道出血停止了沒有呢?橋緩侍原則上是以傷後24小時為界限,還可以參考下面幾點:一是疼痛和腫脹趨於穩定,不再繼續加重;二是抬高和放低患腳時脹的感覺差別不大;三是傷處皮膚的溫度由略微高於正常部分,變成相當差不多,這些都可作為出血停止的依據。
3.適當活動。在傷後腫脹和疼痛進行性發展的時候,不要支撐體重站立或走動,最好抬高患肢限制任何活動。待病情趨於穩定時,可抬高患肢進行足踝部的主動活動,但是禁做可以引起劇痛方向的活動。等到腫脹和疼痛逐漸減輕時,再下地走動,時間宜先短一些,待適應以後慢慢增加。
4.正確按揉。在出血停止前,以在血腫處做持續的按揉為宜,方法是用手掌大魚際按在局部,壓力以雖疼尚能忍受為宜。時間是持續按壓2~3分鍾再緩緩松開,稍停片刻再重復操作。每重復5次為一階段,每天做3~4個階段較合適。出血停止之後做揉法,用大魚際或拇指指腹對局部施加一定壓力並揉動,方向是以腫脹明顯處為中心,離心性地向周圍各個方向按揉,每次做2~3分鍾,每天做3~5次。
5.合理用葯敏吵。出血停止以前,不宜內服或外敷活血葯物,可用「好得快」噴灑傷處,內服雲南血葯。出血停止以後,則宜外敷五虎丹,內服跌打丸、活血止痛散等。後期可用中草葯熏洗。如果手邊沒有中成葯,也可以把麵粉炒黃,用米醋調和敷在患處,來代替五虎丹,效果也比較理想。用一小撮花椒,一小把鹽煮水熏洗,代替中草葯效果也不錯。
『叄』 腳踝扭傷腫了多久能揉
揉它幹嘛,不需要揉。扭傷的時候需要冰敷,24小時後可以活血,貼止痛膏什麼的,就是熱脹冷縮的原理,一開始扭傷的時候毛細血管滲血,需要冰敷讓毛細血管收縮減少滲血量減少腫脹,24小時後開始活血,加速淤血的消散,你實在忍不住要揉的話也要24小時以後,當然你還要排除骨折才行,不然萬一有骨折再揉的話容易移位
『肆』 腳崴了幾個小時後可以推拿不。
腳崴到了注意傷腳少運動,24小時之內,採用冷敷處理,收縮血管,消腫止痛。用冰袋,或冷毛巾敷於患處15分鍾,6小時一次。24小時之後,採用熱敷處理,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消散傷處周圍瘀血的速度,減輕疼痛。
傷害剛發生,不可以貼膏葯.得待24小時之後.這是因為人體組織受到外力損傷後即呈現炎症反應 ,液體大量自血管內滲出到扭傷處 ,局部慢慢出現腫脹 ,繼而壓迫神經引起疼痛。這種反應在 24小時內可以達到頂峰 ,如果在此期間貼上傷濕止痛膏 ,其活血作用會使局部血液循環加速 ,自血管內滲出的液體也會增多 ,局部腫脹疼痛也會加重。因為膏葯具有活血散瘀的作用 ,傷後即貼不能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服用活血化瘀的葯物,如雲南白葯。受傷的腿部盡量抬高,促進血液的循環。
『伍』 當腳扭傷後能不能對受傷部位進行按摩啊
在日常生活中,因走路不慎腳被扭傷是經常發生的,該怎樣州陪治療它呢?
一、分清傷勢的輕重。如果腳扭傷後能持重站立,勉強走路,說明扭傷為輕度,可自己處置;如果腳扭傷後足踝活動時有劇痛,不能持重站立或挪步,按著疼的地方在骨頭上,並逐漸腫起來,說明可能扭傷到骨頭,應立即去醫院攝片診治。
二、正確使用熱敷和冷敷。扭傷初期,破裂的小血管在流血,此時可用冷敷,使血管收縮凝血,控制傷勢發展。24小時後,破裂血管流血停止,這時可用熱敷,促使扭傷處周圍的頃悄淤血消散。
三、正確按揉扭傷局部。扭傷初期,以在血腫處做持續的按法為好;24小時後做揉法,以腫處為中心,向周圍各個方向擦揉。
四、適當進行活動。在扭傷初期,腫脹和疼痛逐漸加重,應停止活動,抬高患肢。待病情趨於穩定後,只要不是很痛,可逐步加大足踝部的活動。
五、合理用葯。扭傷初期,不需內服葯,不宜外敷活血的葯物,以免血流更多,腫脹更大,必要時用點「好得快」噴灑傷處,會感到舒服點。24小時後,內服些雲南白葯、跌打丸、活血止痛散,再外敷五虎丹,消腫後就不必內服和外冊乎蠢敷葯物了。
六、如扭傷傷到骨頭,醫生給打上石膏後,一定要注意:
1、剛上石膏約10、20分鍾內,不能隨便移動患足。因為此時石膏還未發硬,易變形。
2、上好石膏的最初24小時內,應注意石膏的松緊。
3、足部上石膏後,一般不宜著地行走。
4、夏天上石膏,足應放在涼爽處,防止足汗過多而積聚在石膏內。
5、冬天上石膏,就注意患肢保暖,在石膏外的足端不能凍傷。
6、如上石膏後疼痛加劇應及時請醫生檢查。
『陸』 腳扭了多久才能活動
足踝扭傷後怎麼辦呢?常見一些人先是使勁揉搓腫起來的地方,把淤積起來的血揉開搓散;接著是用熱毛巾敷,以活血消腫;最後強忍著疼痛走路、活動。但是,實踐證明這樣做是型塌不妥當的,因為,局部的小血管破裂出血橋判後,會形成血腫,一般要經過24小時左右才能恢復,停止出血。
如果扭傷後立即使勁揉搓、熱敷、強迫活動,勢必會在揉散一部分瘀血的同時加速出血和滲液,甚至加重血管的破裂,形成更大的血腫。足踝扭傷之後正敏租改確的自我醫護是怎樣的呢?
第一
、要分辨傷勢的輕重。一般來講,如果自己活動足踝時雖然疼痛,但並不劇烈,大多是軟組織損傷,可以自己醫治。如果自己活動足踝時有劇痛,不能站立和挪步,疼在骨頭上,扭傷時有聲響,傷後迅速腫脹等,是骨折的表現,應馬上到醫院診治。
第二
、要正確使用熱敷和冷敷。熱敷和冷敷都是物理療法,作用卻截然不同。血遇熱而活,遇寒則凝,所以在受傷早期宜冷敷,以減少局部血腫;在出血停止以後再熱敷,可加速消散傷處周圍的瘀血。一般而言,受傷24小時後始用熱敷。
第三
、葯物治療。傷處可敷消腫散,其配方是:芙蓉葉30克,赤小豆10克,芒硝粉3克,研成細末,加蜜或白酒調成糊狀,敷在患處,2-3天換1次。還可內服跌打傷葯。
第四、局部按摩。敷葯前可按揉傷足,用雙手拇指輕輕揉動傷處,揉動方向是從足至小腿,這樣既能止痛又能消腫。
『柒』 扭傷了腳,可以揉嗎
不可以,
揉的話會加重水腫。扭傷的24小時內可以先冷敷,並要減少受傷側腳踝運動,避免慢性損傷及再度扭傷,使傷情進一步加重。而且你不斷活動的話,加重組織滲液,只會頃旅加重水腫,使痊癒後受傷關節增粗、變弱,無法恢復到傷前狀態。可以用雲南白葯噴霧劑或奇正貼等跌打損傷葯物外用,卜乎旦可以止痛消腫。再就是熱敷,沒事的時候患肢抬高,幫助血液迴流,減輕水腫。要減少患側腳踝活動。最後象這樣的慢性損傷的恢復,需要的就是時間。要有點耐心,不會幾天內痊癒。所以不要著急去嘗試用力。欲型擾速則不達。祝早日康復!
『捌』 崴腳了怎麼辦可以揉嗎正確的處理方法是什麼
在崴腳之後應該立即停止活動,崴腳之後可能會出現疼痛的情況,如果不是特別嚴重的話,可以選擇用手輕輕的揉一下,如果非常嚴重的話,可能是因為骨折引起的,最好不要去亂動,一定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治療。因為崴腳之後銷薯,腳踝處的軟骨脂就會受到損害,這個時候就會出現脹痛的情況,如果想要快速的緩解疼痛,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方式去進行治療,可以選擇冷敷,或者是熱敷,按摩也是可以的,但是也要注意手法,如果沒有這方面經驗的話,也是不可以亂按的。在崴腳之後也可以通過一些葯物來進行治療,在崴腳處塗抹上一些葯物,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緩搜埋解作用。
在剛扭傷的時候是不可以立即熱敷的,這樣會很容易讓腫痛變得更加嚴重,最好是先冷敷,再選擇熱敷,順序一定不要導致,否則可能會對腳踝造成更嚴重的損傷。因為冷敷是可以促進血管更快收縮的,能夠減少出血,緩解腫痛也會非常的有效,所以在扭傷之後應該先冷敷。
『玖』 腳扭傷一般多久能好
那要看你扭傷程度了,如果扭傷輕微,外擦一些活血化淤葯,在家休息10來天可自行康復了,但如果扭傷嚴重,治療就不這么簡單了。 因為腳扭傷後,都很容易傷到關節內的軟組織,軟組織損傷局部就會出現腫、酸痛、彎曲活動受限等現象,軟組織再生能力弱,自身修復慢,如果得不到及早正確的治療,一般是很難自愈的,隨著時間的延長和平時的過多活動,尤其是強行鍛煉彎曲關節,更容易造成軟組織的損傷。 軟組織損傷後需要的是積極的治療,能讓這些損傷的組織在短時間內快速生長修復才是最佳的治療,那些簡單的熱敷、冰敷、消腫止痛對於軟組織的損傷沒有什麼大的幫助,長時間下去只會耽誤早期治療。 建議選用專業接骨續筋,活血化淤的中葯(胡氏接骨散)外敷修復,一般早期一個月內的軟組織損傷治療在40至45天左右可基本康復。耽誤時間太長的,治療則比較困難。 沒有治療前,多休息少活動,不宜過多活動關節,以免加重損傷。 胡氏骨科(居士)祝你早日康復!
求採納
『拾』 腳崴了十幾個小時了,已經腫了,能按摩嗎
最好不要動,像現在按摩,只有加重損傷。
首先,傷後要避免繼續負重或行走,切忌由同伴在傷痛局部手法按揉。
可以用綳帶或寬膠布將患側足踝背伸90後輕度外翻位包紮固定,限制行走,並送醫院處理。
第二、對於症狀輕者,可在傷後即用冷水或冷毛巾外敷並抬高患肢。此時冷敷能使血管收縮,減輕局部充血,降低組織溫度,起到止血、消腫、鎮痛的作用。因此在急性扭傷後,應施行局部冷敷,並且越早越好。抬高患肢可加快血液、淋巴液迴流,不至於使血液瘀積於血管損傷處。
冷敷方法:將冷水浸泡過的毛巾放於傷部,每3分鍾左右更換一次,也可以用冰塊裝入塑料袋內進行外敷,每次20~30分鍾。夏季則可用自來水沖洗,沖洗時間一般在4~5分鍾左右,不宜太長。
第三、如果踝部扭傷已超過24小時,則應改用熱敷療法。此時熱敷能改善血梁梁液和淋巴液循環,有利於傷處淤血和滲出液的吸收。
熱敷方法:將熱水或熱醋浸泡過的毛巾放於傷處,5~10分鍾後毛巾已無熱感時進行更換。每天進行1~2次,每次熱敷約30分鍾即可。
關節扭傷後應及時處橘芹理,原則是制動和消腫散瘀,使損傷的組織得到良好的修復。關節積血較多者,應在無菌技術下及時抽出,以免後遺關節內粘連。韌帶斷裂橡伍運或撕脫骨折而影響關節穩定者,需行手術復位修補,以免引起反復扭傷,關節軟骨損傷和創傷性關節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