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協調性訓練30個動作
協調性訓練30個動作如下:
縱跳、前後跳、側跳、方形跳、轉向跳、跳躍轉向、側向交叉步、手腳反向動作、站蹲撐立、平衡步、樹式、向上抬手、上犬式、穿針引線、折回跑、停起練習、持球8字擺振。
站立拋接球、坐拋接球、拋球向前後跑向前接球、蹲互推、站立跳起互推、站蹲撐立接球、坐蹲立接球、翻滾接球等、陀螺翻滾、左腳內曲用右手碰、單雙跳、弓箭步跳、深蹲跳。
之後就是鍛煉身體使其有足夠的對反應作出的相應機能。再次就是練習反應神經。最後當然就是需要多方面適應各種情況。(因為只通過一種方式鍛煉反應是有局限性的,要知道人在習慣一種事務之後,對其的熟悉程度越高,下意識的成分就越高,這能提高該項目的能力,但是對於其它的應激的提高就會打折扣。比如,一個打乒乓球的,反應能力不一定比同樣反應能力下打羽毛球的,要知道運動習慣也會左右結果。)
經常鍛煉協調性有什麼好處
鍛煉身體協調性不僅增強體制,還讓你的人看上去更協調,更精神有氣質。平時我們打球跳舞時,能更流暢不容易受傷。是運動員,模特都要練的一項項目。
B. 有什麼可以鍛煉全身協調性的訓練嗎
做一些納稿全身性的運動可以鍛煉到各處的肌肉,而且可以訓練身體的協調性,這樣的運動有很多,有氧運動比如跑步、游泳、健身操、攀岩、輪滑等等;其他洞前孝像籃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也是不錯悔租的運動。
C. 協調性訓練動作有哪些
1、平衡步:提高身體平衡性以及四肢協調性。
起始姿勢抬起雙手至與肩同高;將一隻腳放在另一隻腳前方的方式沿直線走;向前走,抬起後腿,然後暫停1秒,接著每條腿邁20步。
2、樹式:提高身體平衡性,強化小腿與軀干協調性
豎直站立,將足底放在對側大腿內側,保持腹部收緊,雙手成祈禱的姿勢,保持10~30秒換對側重復此動作。
3、向上抬手:提高肩部,胸部頸部背部整體協調性。
站立,手臂放與身體兩側,吸氣從兩側抬起你的手臂,伸直軀干繼續抬起手臂直至手臂位於頭部正上方。向上延展你的手臂且掌心相對,保持10~30秒。
4、上犬式:打開胸部,強化肩部腹部協調性,增肌後背柔韌性。
起始於低位平板支撐。向上抬起你的軀干且臉朝向前方。足背放在地面且伸直手臂,保持膝蓋和大腿抬離地面,保持這個動作10~15秒。
5、穿針引線:提高肩背部協調性。
起始於四足中立位,背部放平放鬆呼吸。一隻手臂從胸部下方穿過並向對側延展,同時旋轉手臂。接著換對側手臂,重復此動作30~50次。
D. 最簡單的什麼戶外運動可以增加身體的協調
最簡單的協調身體的戶外運動就是跳繩。而且跳繩在室內也可以。花式跳繩更能鍛煉身體的協調性。
E. 身體協調能力不好,哪些動作能有效改善
平板支撐的動作還有就是敏捷梯側向移動跳扒陵的動作,可以有效改善身體協調能碰磨力不好春吵戚,然後運動完畢後進行好好休息。
F. 哪些運動可以鍛煉協調性的
跳繩是身體協調性最好的運動項目,其次是跑步。
跳繩因為上肢要甩繩,下肢要跳繩,四肢及身體必須很好的配合,才能持續的完成。
跳繩雖然簡單,但要跳好,還是非常要難度的。
如果每天能,跳30分鍾左右的繩,半年下來可以行動敏捷,身輕如燕了。
G. 如何鍛煉協調能力
1.縱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 2.前後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前與後跳。 3.側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左與右跳。 4.方形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方形位置跳。 5.轉向跳:方法要領同上,但跳起後轉向180度著地身體與雙手要去維持平衡,可向左與向右跳。 6.跳躍轉向:方法要領同上,但是以單腳跳。 7.側向交叉步:有左交叉與右交叉兩種。 8.手搜吵遲腳反向動作:單腳立雙手與提起腳作方向相反。 9.站蹲撐立:先站立後蹲,然後雙手撐地雙腳向後蹬直,雙腳再收回原地,世李最後站起。 此為一組循環。其它有10.陀螺翻滾、11.左腳內曲用右手碰、12.持球8字擺振、13.站立拋接球、14.坐拋接球、15.拋球向前後碰沒跑向前接球、16.蹲互推、17.站立跳起互推、18.站蹲撐立接球、19.坐蹲立接球、20.翻滾接球等。 當然,協調性訓練在於要求速度與時間和動作之配合下完成,亦即動作越復雜學習效果越佳。
H. 常做什麼樣的運動可以提高身體協調性
協調襪旅性訓練方法五例 靈敏協調素質是指人體在各種突然變換的條件下,答頃迅速、正確、協調改變身體運動的能力,是人體的一種綜合素質,是體育鍛煉中不可缺少的身體素質之一。靈敏協調性的提高,對其他素質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學中我通過多種練習方式,每次課練習5分鍾的「課課練」手段,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學生體能以及自我鍛煉的能力,效果較好。介紹如下。一、單個動作系列重復練習法 1. 肩繞環:由直立雙臂上舉開始。一臂直臂向前、向下、向後、向上劃圓擺動,同時另一臂向後、向下、向前、向上劃圓擺動,均以肩關節為軸。依次進行。 2.縱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 3.前後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但向前與後跳。 4.轉向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但跳起後轉向180度著地身體與雙手要去維持平衡,可向左與向右跳。二、動作組合式練習法 1.立卧撐跳起轉體360° 由俯卧撐姿勢開始,雙腿屈膝抬大腿,成全蹲。起立後即刻雙腳蹬地全力、快速縱跳,雙臂積極上擺,在空中轉體360°。銜接下一個動作時要迅速屈膝下蹲,在雙手即將撐地的同時,雙腳向後伸蹬,成俯卧撐。連續進行。 2.全身波浪起 由雙腿左右稍開立開始。先做直腿體前屈,然後依次進行向前跪膝(收腹、含胸、低頭)、向前挺髖(收腹、含胸、低頭)、向前挺腹(含胸、低頭)、挺胸、抬頭,成反的「S」形波動,兩臂在體側劃圓,連續做。 3、身體不協調動作組合練習 上右步的同時右手上舉,上左步的同時左手上舉,右步後退右手叉腰,左步後退左手叉腰,變換節奏。三、條件刺激練習法1.變方向跑練習(1)做向前5米沖刺,接後退3米,左沖5米後右沖3米的練習。(2)在地上劃一邊長為10米的正方形,做順逆方向跑的連續練習。2.移動中的躲閃練習 用小體操墊設置障礙,練習者利用前滑步及左右滑步躲閃過小體操墊向前快速繞行前進。3.快速轉體練習 聽教師口令,做向前疾沖中突停,然後向後疾沖的練習。四、游戲練習法 1.追逐練習把練習者分為兩人一組,一方任意先跑,另一方追逐,開始前保持3-5米間距,追上拍肩後交換練習。 2.推拉練習把練習者分為兩人一組,站在直徑為2.5米圓圈內,雙方允許使用推拉辦法,一腳出圈者為清好陸負方。5-15次為一組,練習2-3組 3.觸摸練習把練習者分為兩人一組,規定在一定的范圍內用手觸摸對方肩部,可以利用步法移動躲閃。五、持器械式練習法 1.練習者自然站立,由兩名以上同學手持排、籃球練習者投擲,練習者勁力躲閃,避免被投擲中。練習15-20秒為一組,重復3-5組。 2.練習者持網球或彈性球,距牆壁2米站立,向牆壁投擲網球或彈性球,待彈回時用手迅速接住,練習時雙腳要不停地前後左右移動,練習15-20秒為一組,重復3-5組。 總之,提高靈敏協調素質的訓練方法很多,盡可能豐富訓練手段,消除學生練習倦怠,以保證練習取得良好的效果。 這是我幫你查到的。希望對你有用。
I. 有什麼簡單運動可以鍛煉身體協調性
跳繩是身體協調性最好的運動項目,其次是跑步。
跳繩因為上肢要甩繩,下肢要跳繩,四肢及身體必須很好的配合,才能持續的完成。
跳繩雖然簡單,但要跳好,還是非常要難度的。
如果每天能,跳30分鍾左右的繩,半年下來可以行動敏捷,身輕如燕了。
J. 什麼運動(方法)對提高身體協調性最有幫助
1、影響協調性因素 影響協調性因素有: (1)交互抑制—支配動作反面肌肉的神經沖動之抑制或阻止。 (2)力量--反面肌肉的放鬆與收縮。 (3)耐力—疲勞的出現對精緻動作有影響。 (4)心智練習—心智練習可以提高精神集中力而改善。 (5)本體感受器(proprioception)—對位置肌肉關節的張力感受。 2、協調性訓練理論 協調性(coordination)指身體作用肌群之時機(timeing)正確、動作方向及速度恰當,平衡穩定且有韻律性謂。在各項體能中,協調性訓練可說最困難,因影響協調性除了遺傳、運動員心理個性外,尚有肌力與肌耐力、技術動作純熟度、速度與速耐力關系、身體重心平衡(關系肌力與肌耐力)、動作韻律性(技術動作要純熟方可)、肌肉放鬆與收縮,甚至還有柔軟度等。 協調性訓練法大概有以下九種亂老手段:1、不習慣動作之各種身體練習;2、反向完成動作;3、改變已習慣動作速度與節奏;4、以游戲方式完成復雜動作;5、要求創造性改變完成動作方式;6、采不習慣組合動作,使已掌握動作更加復雜化練習;7、改變動作空間范圍;8、利用各器械或自然環境做各種較復雜練習;9、適時用信號或有條件刺激以使運動員做改變動作之各種練習。 協調性訓練法之頻率愈是基層要愈高,當然坦陪模,如果是兩公尺以上長人,動作讓緩仍不協調,頻率也要高。在准備期每星期之頻率以二到三次較佳,動作項目最少十項,每項動作最少練習三次到五次。 協調性訓練處方之安排,由於它是一種強化訓練,所以在准備期與鍛練期中,必需打好基礎,在調整期與比賽期中,就沒有專項的協調性訓練。在處方安排上,可依據上述訓練法所列的二十個項目,再加上教練另編項目來操作。強度以七十%,頻率以每星期三次。動作如下: 1.縱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 2.前後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前與後跳。 3.側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左與右跳。 4.方形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方形位置跳。 5.轉向跳:方法要領同上,但跳起後轉向180度著地身體與雙手要去維持平衡,可向左與向右跳。 6.跳躍轉向:方法要領同上,但是以單腳跳。 7.側向交叉步:有左交叉與右交叉兩種。 8.手腳反向動作:單腳立雙手與提起腳作方向相反。 9.站蹲撐立:先站立後蹲,然後雙手撐地雙腳向後蹬直,雙腳再收回原地,最後站起。 此為一組循環。其它有10.陀螺翻滾、11.左腳內曲用右手碰、12.持球8字擺振、13.站立拋接球、14.坐拋接球、15.拋球向前後跑向前接球、16.蹲互推、17.站立跳起互推、18.站蹲撐立接球、19.坐蹲立接球、20.翻滾接球等。 此為協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