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運動資訊 » 50歲女人可以做仰脖子的運動嗎
擴展閱讀
可以看腐漫畫的app有那些 2025-08-14 02:01:46
e表格怎樣把表序調小 2025-08-14 01:54:37

50歲女人可以做仰脖子的運動嗎

發布時間: 2023-04-10 06:13:37

1. 50歲女性,一年前突發嘔吐性眩暈,(有輕度頸椎增生,當天經按摩師按摩頸部)住院治療兩月好轉。

你好;
你的症狀就是頸椎的毛病.你用拔罐治療就好了.
中醫對頸椎骨質增生如何辨證論治?
中醫在辨證分型上,一般主張分為虛實兩大類,虛包括肝腎陰虛和氣血虛弱型,實包括風濕寒邪侵襲,痰濕內阻和氣滯血瘀型。
(1)外邪痹阻
中年以後,肝腎不足,氣血漸虛,衛外不固,風濕寒邪乘虛入侵,導致氣血瘀滯,搏仿嘩宏結於頸項筋骨,經脈不通,筋骨肌肉失於氣血的溫煦和濡養而致。
症見:頭頸肩背和四肢疼痛,痛有定處,喜熱惡寒,頸部僵硬,活動受限,後頸部可觸及到條索狀物和壓痛點,上肢沉重無力,伴有頭沉、胸悶、納獃等症狀,舌質正常或發黯,舌體肥胖或蘆塌有齒痕,脈沉遲或弦滑。
治法:祛風散寒、舒經通絡除痹。
方葯:蠲痹湯加減。羌活15g,防風12g,當歸12g,炙甘草6g,赤白芍各12g,炙黃芪15g,片姜黃12g,生薑6g,蘇木10g。
本方益氣和營,祛風利濕,為風邪偏勝,麻木較重者而設。若疼痛劇烈、寒邪較盛者,加制川烏、附子、細辛、桂枝以散寒止痛;若濕邪偏勝者,可加海桐皮、�薟草、路路通祛風除濕,通經活絡。
(2)痰濕阻滯
中年以後腎氣漸虛,氣化無力,水不得化氣,即停蓄而為痰飲;且體虛易招風邪侵入,風痰相搏,阻滯頸部經絡而發病。
症見:頭項強痛,肩臂酸脹不適,肢體沉重,伴有頭重腦脹,胸脘滿悶,少食多寐,苔白膩,脈沉滑。
治法:燥濕化痰,理氣通絡。
方葯:指迷茯苓丸加味。茯苓12g,黃芩10g,陳皮12g,五味子10g,桔梗6g,姜半夏9g,白芥子10g,地龍12g,膽南星10g。
本方燥濕化痰,理氣通絡。若兼見瘀阻經絡者,可酌加三七、穿山甲、地龍以助其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之力;若兼見有風寒者,可酌加桂枝、羌活、靈仙等以祛風濕,止痹痛;若兼見眩暈者,加天麻、白術;兼見胸痹者,加丹參、瓜蔞、鬱金。
(3)氣滯血瘀
由於外傷和勞損,使椎體緣組織間隙出血而成瘀,瘀血阻滯經絡發為本病。
症見:頭頸肩背及四肢麻木、刺痛、痛有定處,拒按,夜間加重,伴有頭暈眼花,視物模糊,失眠健忘,驚惕不安,胸悶胸痛,煩躁,面色不華,舌質紫黯,或有瘀斑,脈多細澀和弦澀。
治法:活血化瘀,疏通經絡。
方葯:化瘀通痹湯加味。當歸18g,丹參30g,雞血藤21g,制乳沒各9g,元胡12g,葛根18g ,透骨草21g,姜黃12g,穿山甲10g,地龍12g。
本方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偏寒者,加桂枝、制川草烏、細辛;偏熱者加敗醬草、丹皮。若氣虛者加黃芪;若兼見痰濕者,加白芥子、膽南星;若兼有胸痹者加薤白、鬱金、瓜蔞、半夏。
(4)氣血虛弱
年老體弱,氣血衰少,氣虛則腠理不密,風濕寒邪乘虛侵襲,經脈閉阻,氣血運行不暢,血虛筋骨失去濡養皆可致病。
症見:頭項酸痛不適,肩臂麻木不仁,少寐多夢,自汗盜汗,頭昏目眩,心悸氣短,面色少華,女性患者每於月經後症狀加重,或經期紊亂,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治法:益氣養血,通絡行痹。
方葯: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黃芪15g,赤白芍各12g,桂枝10g,鹿角粉6g(分吞),雞血藤1 5g,生薑6g,大棗4枚。
本方益氣溫經,和營通痹。若兼風濕者,酌加靈仙、透骨草、葛根、羌活、炒蒼耳子等,以祛風濕、止痹痛;若兼瘀血者,酌加地龍、桃仁、紅花、當歸尾等以助其活血化瘀之力;若兼有腎虛者,酌加淫羊藿、菟絲子、狗脊等,以補腎陽、通督脈。
(5)肝腎虧虛
腎藏精、主髓;肝藏血、主筋。年老體弱,肝腎精血日漸虧少,筋骨失去滋榮而致。
症見:肩頸不舒,頭腦備冊脹痛,眩暈耳鳴,不可轉側,伴神疲乏力,健忘少寐、腰膝酸軟,舌體瘦、質紅絳、少苔或無苔,脈弦細。
治法:益精補腎,滋陰熄風。
方葯:左歸丸加味。熟地15g,山葯15g,山茱萸12g,枸杞子15g,菟絲子10g,生白芍12g,生石決明15g,當歸9g,炙甘草9g,黃精24g。
本方能滋補肝腎真陰而熄風。若兼有風濕者,加靈仙、�薟草、鹿銜草祛風濕止痹痛。

治療頸椎骨質增生有哪些中成葯?
(1)抗骨質增生丸
葯物組成:熟地3份,肉蓯蓉2份,鹿銜草2份,骨碎補2份,淫羊藿2份,雞血藤2份,萊菔子 1份。
功效:補益肝腎,通經活絡,強筋健骨。
主治:退行性頸椎病。
用法用量:每次5g,每日2~3次。
(2)骨刺丸
葯物組成:熟地、骨碎補、炙馬錢子、雞血藤、肉蓯蓉各60g,三七、乳香、沒葯、川芎各30g。
功效:補益肝腎,通經活絡。
主治:骨質增生。
用法用量:每次1丸(9g),早晚各1次。
(3)天麻丸
葯物組成:天麻、木香、人參、赤茯苓、羌活、白芷、天蓼木、川芎、當歸、麻黃、烏蛇、白附子、龍腦、鹿角膠、菊花、生地、細辛、牛黃、麝香。
功效:益氣祛風,宣痹止痛。
主治:虛損傷風,手足無力,肢體乾燥,風痹不仁。
用法用量:丸如梧桐子大,每次10丸,每日3次,溫酒下。
(4)六味地黃丸
葯物組成:熟地、山萸肉、山葯、澤瀉、丹皮、茯苓。
功效:滋養陰精,補益肝腎。
主治:肝腎陰虛,腰膝酸軟等症。
用法用量:每次1丸(9g),每日3次。
(5)虎潛丸
葯物組成:龜板、熟地、黃柏、知母、虎骨、鎖陽、乾薑、陳皮。
功效:補益肝腎。
主治:肝腎不足,筋骨痿軟。
用法用量:酒或粥糊為丸,桐子大,每次10丸,每日3次。
(6)舒筋活絡丸
葯物組成:當歸、木瓜、川芎、桂枝、桑寄生、秦艽、威靈仙、地龍、獨活、赤芍、川烏、骨碎補、防風、天麻、虎骨膠、五加皮、膽南星、乳香、沒葯、熟地。
功效:舒筋活血,祛風通絡。
主治:風濕寒痹,筋骨疼痛,麻木拘攣。
用法用量:每次6g,每日3次。
詳情你可看該網頁:
http://www.zgxl.net/sljk/ybjb/yundong/jzgzzs.htm
參考資料:http://www.zgxl.net/sljk/ybjb/yundong/jzgzzs.htm
備紗布口罩一個、熱水袋一個(可容500毫升水)、山西陳醋(越陳越好)300毫升。先將陳醋加熱,然後把口罩置入陳醋內浸泡15分鍾後撈起稍擰干(以不滴水為度),再把浸濕的口罩敷於頸椎最疼痛的部位,再將裝有70~80℃熱水的熱水袋覆蓋於口罩上,敷30~40分鍾,使熱力透過口罩直達頸項深處。如此每日進行一次,如果患者頸椎部疼痛比較明顯,頸部活動受限,且有頭昏等症狀者,每日進行兩次,早晚各一次。10天為一療程。堅持使用2~3個療程,可有顯著效果。

經臨床實踐證明,採用陳醋局部濕熱敷治療頸椎骨質增生具有獨特療效,時間短,見效快,且無任何不良反應及副作用,能延緩骨質增生的發展,在短時間內能明顯改善頸椎骨質增生患者的症狀,並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頸椎病是指頸椎骨質增生,刺激和壓迫了頸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和頸部的交感神經等而引起的一種症狀復雜的綜合癥候群。臨床常表現為頸、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區疼痛,臂手麻木,肌肉萎縮,甚則四肢癱瘓。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以 40 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為多。肩周炎是指肩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退行性改變所引起的肌肉、肌腱、滑囊、關節囊等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的廣泛慢性炎症反應。其主要特點為肩部疼痛和肩關節活動受限,是常見病、多發病。頸椎病、肩周炎具有發病率高,治療時間長,治療後極易復發等特點。目前國內多採用手術、理療等治療方法、效果都不理想。常規葯物治療中多以抗炎為主,停止用葯後復發率極高。

祖國醫學經過了數千年實踐,留下了大量的醫學著述,其中也包含與頸椎病、肩周炎臨床表現有關的理論及治療經驗。古人經過大量的實踐,細致的觀察,詳細地記錄了和我們今天所述頸椎病、肩周炎的各型病變相似的症狀和治療方法。頸椎病、肩周炎的頸、肩、臂痛等症多包括在祖國醫學痹證中,中醫認為,本病系外感風寒濕邪,阻滯經絡,以致氣血阻閉不通,不通則痛。氣血阻滯則經脈失養,發生頭昏頭痛,上肢麻木等。

武當保健枕頸肩型根據益氣養血、活血通絡,散風止痛的原則,精選武當名貴中草葯精製而成,按君、臣、佐、使配伍,共達溫經通絡,驅風除濕,活血止痛的目的。

首先武當保健枕肩頸型通過口腔、鼻咽腔粘膜和皮膚對葯物的吸收,達到疏通氣血,消除臨床症狀的預期效果,起到內治作用。

其次葯枕作為一種頸部葯墊,起到托扶支撐頸部的作用,可使頭稍自然後傾,頭部重力向後、向下,特別在睡眠狀態下,頸部肌群鬆弛,形成微妙的頸椎牽引力。通過症狀的緩解證明,可能使頸椎間隙拉寬,減輕頸椎病變對局部神經的壓迫,亦解除白天工作、學習長時間低頭、前傾帶來頸部不平衡而出現的疲勞感,起到外治作用。

武當保健枕肩頸型內外結合,可迅速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消除局部無菌性炎症,有助於解除頸部及肩關節軟組織粘連現象,有效的恢復頸椎及相關組織的正常生理功能,可在最短的時間內快速解除病變部位的無菌性炎症,減輕頸肩枕後等部位的疼痛、酸脹、麻木等。有效解除脖子發僵、發硬、疼痛、頸部活動受限、肩背部沉重、肌肉變硬、上肢無力、手指麻木、肢體皮膚感覺減退、手裡握物有時不自覺地落下、頭痛、頭暈、視力減退、耳鳴、惡心等頸椎病症狀。並有效解除肩部疼痛、壓痛、活動不便、睡覺時不能壓迫肩部,有時夜間痛醒、肩關節粘連,活動功能明顯受限、局部肌肉有僵硬、緊張或肌肉萎縮現象等肩周炎症狀。最終去除頸椎骨質增生及頸椎間盤突出,使疾病得到根除。

武當保健枕能為您解決頸肩部的各類病患,我們為能向您提供這樣的優質保健枕感到榮幸和自豪。

怎樣正確有效地防治頸椎病
【來源】 本院 【時間】2005-11-23 16:08:22【閱讀】 383

不知道您注意到沒有,在一天的生活和工作當中,當你的腿累了的時候,坐下或蹲下片刻可使雙腿得到休息;當你的雙臂勞累時,將雙臂停止活動或放在沙發扶手上休息一會,疲勞很快
就得會到緩解。惟獨你的脖子不論你坐、立、蹲、行都處於工作狀態,至到你上睡覺之前,一天中很少有機會能讓你平卧、給脖子一個休息的時刻。這就是說人的脖子於工作狀態的時間相對於人體其它運動部位來說要長的多,尤其是隨著現代工業、科技和文明的發展,室內和腦力勞動越來越多,體力力勞動和運動減少,然而脖子的活動一點沒少,既即你坐在那兒聽課、開會、甚至靜靜地思考時,頸椎的肌肉也必須全力做功,以維持頭部的適當位置,使你能專心於所做所學。如果你的工作需要不斷的左右轉身、抬頭仰頭的話,那麼脖子的工作量就更大了。如果你再把脖子的肌肉骨骼與大腿、胳膊的肌肉骨骼相比,那你會發現脖子是多麼的弱小!這么弱小的頸椎卻要持續長時間的工作,以保持頭顱的位置,保證人體的各種活動需要。以上事實說明一個問題:經過日復一日的生活和勞動,人的脖子的確是太「辛苦」了,因而也太容易勞損和出問題了。假如勞累一天後,你再不給它一個良好的支撐(枕頭和床)和體位在夜裡休息,這卻不是雪上加霜,更加劇它的勞損和退化了嗎?可見頸椎就象一台機器中的某些部件,關鍵、靈巧又最易磨損。
人的脖子(頸椎)的結構是與人體的需要相適應的,為了保證頭部活動的靈活性以適應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坐立行走的需要,頸椎骨的結構輕巧而復雜,頸部的肌肉眾多但纖細。這使得頸椎成為脊椎中活動范圍最大的一段,既能前屈後仰、左右側偏和旋轉,又可以做各種復合運動。與此同時,為了保護人體的最高指揮機構(頭顱內的大腦)的安全和通訊暢通,頸椎不但要承負頭顱的重量,緩沖行走、彈跳等活動時對大腦的震盪,而且要確保位於其橫突內的椎動脈等不受壓迫,以給予大腦充足的血氧供應,同時保證其椎管內通往全身的脊髓和神經的正常結構和功能不受影響。這就又使得頸椎成為脊椎骨中構造最復雜、功能最重要的一段。頸椎最上兩節(環樞椎)具備最大的旋轉活動。其它頸椎橫突中具有一個小孔,兩根椎動脈就從中穿越而上,以供應大腦的養料(血液和氧氣)。人們都知道大腦是人體的最高司令部,全身的一切活動都要由它指揮。而傳輸大腦命令的組織(脊髓和神經)都要從頸椎穿越而過。因而頸椎受傷不僅會造成脖子痛,還會由於影響了大腦中樞對肢體感覺和運動的指揮而出現大小便失禁,肢體癱瘓、麻木等遠端症狀。從這些特殊的解剖結構來看,不難理解頸椎在人的生活和生命中是多麼的重要,也不難理解為什麼頸椎有病後不僅會出現局部的症狀,而且會影響到全身其它部位,包括遠離頸椎的雙足和雙手。考慮頸椎的復雜結構,也不難理解頸椎病變的復雜性、多樣性。比如,頸椎骨刺向椎管後方長的較大,那就可能出現雙腿發緊,行走困難,形成脊髓型頸椎病。如果骨刺偏於側後方,就更易刺激頸神經根而出現手指麻木等症狀,形成神經根型頸椎病。假如在頸椎椎體側方長了骨刺就易於刺激旁邊的椎動脈而出現頭暈、卒倒等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症狀。如果頸椎的病變影響到交感神經,還會引起頭痛頭昏,視力障礙和心慌心跳等交感型頸椎病的症狀。不過單純型頸椎病少見,兩種類型合並存在的混合型頸椎病最為常見。從中也可以看出頸椎病是多麼的復雜,影響是多麼的廣泛。它對生活和工作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這么看來僅僅頸椎骨刺就可以造成頸椎病,但實際情況要比這復雜的多。骨刺的形成是人體老化情況下的一種代償性自我保護,中年以後幾乎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骨質增生,但絕大多數人並沒有任何不適的感覺,即使照相看到了骨質增生也不能診斷為頸椎病。只有當頸椎發展到了無力代償的情況下,頸椎各個部件出現了一系列的病理性改變,例如,頸椎間盤的脫水變薄,頸椎小關節的增生肥大、松動失穩,鄰近韌帶的肥厚鈣化和頸部肌肉的勞損萎弱等多種變化下,骨質增生才會在發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上述頸椎骨骼關節椎間盤等的病理改變就是所謂的頸椎內平衡紊亂,而頸部肌肉韌帶等軟組織的改變就是所謂的外平衡失調。正常情況下,內外平衡,一硬一軟,相輔相成,共同維持頸椎的功能正常。二者單一或合並失調是頸椎病發生的概括性原因。
那麼,是什麼因素引發了這種頸椎平衡的失調呢?除了本文開頭說到頸椎的結構、功能等因素外,尚與人們生活習慣、工作性質、飲食結構的改變有關。例如,科學的進步使人們的體力勞動大為減少,但人們坐在辦公室的電腦前或伏案工作時,頸椎的做工卻沒有減少(實際上是相對增多了),反而由於全身的活動減少,影響到頸部骨骼肌肉的協調鍛煉,使它們變得相對更弱、更易勞損了。首先是影響肌力,由於長時間處在單一姿勢下做工而易勞損變得萎弱無力,無法很好地維護內平衡的穩定(頸椎骨的正常排列、負重和活動),就會造成頸椎生理曲線的改變,頸椎小關節的紊亂以及頸椎負重力學的改變。這種不良的力學改變又增加了頸椎肌肉的負擔,加劇頸椎平衡的失調,二者相互影響,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人們運動的減少,飲食結構的不合理,葯物的濫用(特別是激素類葯物),形成了體內鈣質的減少和骨密度的降低。這樣就形成了頸椎骨退化的內在基礎。新的研究表明;頸椎間盤組織的自身免疫性改變也起重要的作用。這些表明,頸椎病的發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綜合性的。
知道了這些之後,就不難理解如何去防治頸椎病。從治療方面來講,表面上看是醫生的事,但實際上,對大多數的頸椎病人來說,病人的自我治療和預防更為至關重要。具體怎麼做呢?
1.首先,如果你有脖子酸困、疼痛、手指發麻、頭暈惡心、心慌心跳、雙腿發緊、行走困難,甚至卒然摔倒等症狀時,要及時就診,讓醫生檢查是否得了頸椎病。早期及時的治療十分重要,延誤治療不但是效果上的差異,更會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害。例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早期治療可能會避免形成肌肉萎縮;頸動脈型頸椎病的及時治療可以預防突然發病而卒倒,造成可怕的意外。脊髓型頸椎病的早期發現和治療,可能會用非手術治療而控制病情,避免一場較大的手術治療。這里強調的是早期診斷、及時治療的重要性。
2.其次,頸椎病已經是目前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在對待該病的態度上,要防止兩種情況的出現。一種是有的病人一聽得了頸椎病,就大為恐慌,害怕會造成癱瘓。其實,脊髓型頸椎病占的比例很少(約佔10%),其中發展為癱瘓的病例更少,關鍵是早發現,早治療。另外一種傾向是滿不在乎,治療不夠重視,病情稍一好轉就,就停止了治療,致使症狀常常發作,逐漸加重。為此,要特別強調堅持治療的重要性,不要治治停停而前功盡棄。
3.因為頸椎病既有內平衡(頸椎骨、關節、椎間盤等)結構的退變、增生、錯位、炎症及自身免疫性反應等病理改變,又有頸部肌肉、韌帶等外平衡的失調。在治療時要同時兼顧,內外同治。具體地說,就是要採用綜合性治療。實踐證明,單一治療的效果較差。常用的治療方法有理療、推拿按摩、封閉、牽引、葯物及手術等,每種治療對每個人的效果不同,對甲有效的治療對乙往往無效。因此,要注意試找對自己最有效的辦法。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有的人對牽引效果很好,而另一些人在牽引後不但無效,反而更不舒服。中國中醫研究院骨傷科研究所(北京東直門內北新倉18號)設有專門的頸椎病研究室,長期從事頸椎病的研究和治療,在中西醫結合治療頸椎病方面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頸椎病的治療效果。
4.表面上看,頸椎病是脖子局部的病變,而實際上,它是一個全身病變的局部反應。在防和治上,都要從全身著手。平時要增加一定的體育活動,從整體上提高體質水平。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合理搭配,增加一些富含鈣質和舒筋壯骨,滋補肝腎的食品。例如,山葯、桂元、黑芝麻、木瓜、排骨等。從祖國醫學觀點和近年的研究結果來看,通過滋補肝腎、強筋壯骨可以起到延緩退變,抑制增生和延年益壽的作用。
5.平時要注意頸椎的姿勢和鍛煉。對於那些長期從事低頭工作的人,例如,會計師、文秘、編輯、作家、繪圖員、計算機使用人員等,一要注意自己的坐姿和桌椅高度的調節,二要避免過長時間的持久工作而引發頸椎勞損。有效的辦法是增加工間操,並在每工作60分鍾後,停下片刻,雙手十指交叉抱於脖子後面,在向前抱拉脖子的同時,主動地將脖子向後伸展,與雙手前抱的力量對抗用力,連作30-50次,以鍛煉頸部肌肉,增加外平衡的穩定性。有的人甚至包括一些「氣功大師」等非專業醫務人員讓病人做大幅度環轉頭部的鍛煉,盡管有人做後感到暫時的舒服,但這樣做是不合理的,甚至是有害的。猶如一台機器的軸承,經過長期的運轉後已經造成了嚴重的磨損,如果再採用過度地、大幅度地頸椎旋轉等不當的鍛煉方式,只能加重頸椎的磨損程度,利少弊多。這種鍛煉後感到的舒適是短暫的,它帶來的損害卻是持久的。對於復雜的人體頸椎來說,更易造成頸椎的磨損和失穩,甚至引起頭暈、卒倒等嚴重並發症。同樣的道理,不是每例頸椎病都適合按摩或反復多次地搬動、旋轉脖子來治療,有的病人可能由此「成癮」或形成習慣性的頸椎錯位,治的快,壞的也快。此外,脊髓型頸椎病的病人更要慎重,不當的手法搬動會造成脊髓的壓迫和扭傷等嚴重後果。這類並發症時有報道,應引起高度的重視。
6.正常頸椎有一個弧度向前的生理彎曲。當頸椎勞累了一天後,晚上睡眠時繼續維持這一生理性的彎曲,不僅是保障頸部肌肉得以充分休息的基本條件,而且也是預防和治療頸椎勞損的關鍵因素之一。你如果計算一下就會大吃一驚,一個人一生當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這就決定了睡姿和枕頭合適度的重要性。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了這一點,市場上種類繁多的葯枕,也間接地證明了這一點。一個合適的枕頭不僅有助於預防頸椎勞損,而且也是治療頸椎病的有效辦法之一。
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對頸椎病的認識會越加深刻,頸椎病的預防或延緩發生是完全可能的。一旦得了頸椎病,只要持之以恆地正確治療,效果也是相當滿意的。但你要記住,一顆歡快的心和堅強的信念是首要條件,是最有效的治療,一切其它的療法都要在此前提下發揮作用。相反,精神抑鬱不振,常會抑制肌肉的活力,造成肌肉的緊張和僵硬,其結局是增加了頸椎的負擔和疼痛不適。本文的目的只有一個:願您健康快樂或早日從頸椎病的痛苦中解放出來,盡享人間美好的生活。

2. 日常如何做頸部運動

日常如何做頸部運動

頸椎有毛病一直對上班族而言是個大問題。為了能夠保持頸椎的健康狀態,平時就要進行一些頸部的運動進行預防。例如上班時間進行脖子的微運動,為頸部的健康進行瑜伽運動的調理,從多方面運動改善頸部健康狀態。

日常如何做頸部運動1

當我們眼睛疲勞的時候,往往我們的後腦勺、脖子和肩膀一帶也常常會感到酸痛。這種情況下,我們在眼部肌肉放鬆之前要先解除脖子和肩膀的緊張酸痛,否則我們的眼睛視力恢復也不會從根本上有所好轉。

第一步:先吸一口氣,然後一邊呼氣一邊向左側扭脖子,在一邊呼氣一邊把脖子扭回體前。

第二步:接著以同樣的方法向右扭,一邊呼氣一邊向右側扭脖子,在一邊呼氣一邊把脖子扭回原位。

反復做3次,向哪邊扭比較費勁,就著重向那邊多扭幾次。

做完左右伸展運動再做前後伸展運動

我們要先把脖子向前屈,再使勁的向後彎。向後彎的時候,最好輕輕地一張一合地活動。

脖子左右伸展運動法是一種隨時隨地都可以做且解決視力疲勞行之有效的方法,掌握這種方法,也就相當於掌握了一把解開怎麼恢復眼睛視力

日常如何做頸部運動2

頸椎病症狀

1、頸椎部位的酸痛或者僵硬

2、頭部周邊、肩膀及手臂感受到連接的疼痛

3、手指有時常的麻木感或刺痛感

4、頻繁的頭痛或者偏頭痛

5、頭暈、惡心、寢食難安

我們把將頭向前俯彎稱為彎曲,將頭向後仰稱為伸展,你的脊椎盤會隨著這些移動而牽拉或者被壓縮。當我們轉動頭部時,你的頭會以頸椎的一部分為軸轉動。當你的頭部向側邊傾斜時,頸部中央的三個脊椎骨會提供最大的彎曲,在頭傾斜過去的那一邊的脊椎孔會變小。

頸部的'疼痛與僵硬的原因,通常可以是生活與工作很多的不良姿勢,或者是情緒上的壓力造成的,比如:我們最常見的不良姿勢,就是頭過度前伸,許多人可能是看書,或者是打電腦的關系,頭會不自主的向前伸,伸久了之後,頭就回不來了,造成頸部關節無形當中就定了型,時間一久,身體由於缺乏活動,刻意死板的身姿令頸部的弧線會向前凹,這樣就會使頸部肌肉收縮以支持重量頗重的頭部,這會使頸部肌肉疲倦且感到酸麻、脹痛。再比如:當你在生活上因為一些情況而有壓力時,你頸部及肩膀的一些肌肉會緊縮,當頸部肌肉維持在收縮狀態時,你的頸部就會疼痛。

我們可以瑜伽的練習來調整做一些來改善你的姿勢及減除壓力,並得到緩解與治療

效果良好的身形姿勢練習:靜坐自然盤腿,雙手交叉在腹,手心朝上,所有意識集中在頸椎和肩的周圍,開始吸氣,交叉雙手抬起到胸;呼氣緩慢開始,雙手心向外向前緩緩推出到盡頭,頭頸隨著手推進梢向下收,呼氣嘴微微張開念動音輪母音---嗡{ ong }----------!音要比動作保持長一點,意思就是手和頭做到位,不動了,音若能夠繼續發出,讓音流繼續震盪意識停留的部位,進行有效的按摩,促進血液循環。音完畢,吸氣雙手自然回收到胸,頭抬起,呼氣雙手回到腹部。

可活動范圍的瑜伽運動會伸展頸部肌肉,在做以下這些動作時要有好的坐姿, 放鬆並溫和地移動

1、緩慢轉動你的頭至最舒服的一個點,保持這個點的頸部情況下,保持自然呼吸輕安三-到五秒鍾;繼續轉動,找到最疼痛的點,持這個點的頸部情況下,保持自然呼吸輕安三-到五秒鍾。

2、低頭找到呼吸最暢通的點,持這個點的頸部情況下,保持自然呼吸輕安三-到五秒鍾,然後抬頭回直立的姿勢。

頸部會因用力移動超過正常的可活動范圍而受傷,因此,我們練習瑜伽時,或者日常某些工作時,過度或者調整不當,都會使頸部的肌肉和韌帶會過度伸展及撕裂,我們把這種情形稱為扭傷;其它的頸部受傷可以發生在頭向前撞到東西時。總之,若當你頸部有嚴重受傷的情況時,請立刻去看醫生以得到診斷並有適當的治療。

3. 每天仰脖子有什麼好處

你好,每天仰脖子可以舒緩頸部的肌肉,例如做米字操,但是前提是沒有嚴重頸椎病的人才能做。

4. 女性50歲還可以做仰卧起坐

完全可以。

這巧局不伏冊,孝廳讓60歲以上都可以做,還給出了具體的優劣標准。

5. 頸部運動保健操及注意事項

一、頸部運動保健操

第一套

1、頭向兩邊轉,轉左再轉右,來回10次。

2、低頭向下望,再向上望,來回10次。

3、面向前,側頭,耳朵盡量貼向肩,來回10次。

4、面向前,收入下巴,維持10秒,然後放鬆,重復10次。

5、手指交叉放於後腦,手與頭用力維持5秒,重復10次。

6、手指交叉放於前額,手與頭用力維持5秒,重復10次。

7、繞肩運動,前後各10次。

8、低垂手臂,肩向前打圈10次,再向後打圈10次。

9、縮起脖頸,維持5秒,放鬆,重復10次。

第二套

雙手交叉抱於頭後,頭用力的向後仰,用雙手的力量向上托住頭,練習的時間為每小時進行一次,動作可堅持三十秒左右,一次為六組。

這是一組更為簡單的頸椎保健操,同事也不覺得你的動作奇怪,還以為你在思考問題!而其實你已經在鍛煉頸部肌肉,放鬆頸椎骨骼間隙從而解除了頸椎疲勞。

居家的頸部健康操

第1節:正面仰卧床上,後腦勺用力的下壓枕頭,注意枕頭不套太軟,也不要太高,10~15cm就可以),然後翻身俯卧,額頭用力的下壓枕頭。期間的呼吸要保持均勻。

第2節:俯卧,將頭抬起,盡力後仰,保持這一姿勢15秒鍾左右。接著分別以左側卧,右側卧和仰卧的姿勢重復這一動作,頸部向身體兩側拉伸。

完成以上兩節後,起床並坐在凳子上,兩腿平放,雙手自然下垂,繼續完成下面的動作。

第3節:脖子向前探,並努力使下巴靠近胸部,然後將頭大幅度後仰,連續做2至6次。

第4節:肩關節連續由前至後做劃圓動作,然後反方向由後至前做劃圓動作,注意速度不要太快,重復4次至6次。

第5節:從右到左旋轉頭部,然後反方向旋轉,2至6次。

第6節:頭向左偏,努力接近左肩,再換方向,重復4到6次。

第7節:將右手側向上舉,越過頭頂去摸左耳,再用左手以同樣姿勢去摸右耳,連續4次。

第8節:模仿自由泳動作,手臂伸直,以肩關節為軸,大臂向前繞環6次,然後再向後繞環6次。

第9節:模仿蛙泳姿勢,雙手向身體前方伸出,交叉,臉正對手背,接著手朝兩邊伸展開去,最後於胸前合攏,重復6遍。

每次練習之後,最好加做一次呼吸訓練,坐在椅子上或是站立做都可以,通過鼻子吸氣,嘴呼氣,這對頸部脊柱很有好處。可以從以下幾種呼吸法中任選一種。

將手掌置於腹部,吸氣時想像腹內氣體膨脹,呼氣時,意念中腹部收縮。

吸氣時雙手分開,吐氣時則雙手交叉於胸前,將自己緊緊抱住。

用手指按住肩頭,呼氣時大臂上抬,肘部與肩平,呼氣時手臂自然下垂。

二、頸部保健運動都有哪些

獅子搖頭

將頭部進行前後左右作緩慢搖晃,搖晃時的動作幅度與力度開始要越小越好,然後逐漸加大,同時頸部肌肉不要緊張,盡量放鬆。

頸部按摩

用雙手按揉頸部後側,力量要適中,以自覺略有酸脹感為度。先按中間部位,後按兩側肌肉。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如此反復按揉15至20次,每天做2至3遍。

轉頸環顧左右

取直立姿勢,也可雙手撐地,向左右兩側轉頸環顧,注意轉頭回顧時,重在轉動頸部,以看到自己的左、右肩為度。每次各左右轉動10至15次。

仰頭觀天

垂直站立,緩緩仰頭,達最大限度後,頭部向左、右兩側轉動各5至10次,然後恢復原來姿勢,可反復進行多次訓練。

旋轉頭部式

從左到右旋轉頭部,然後反方向旋轉,重復2~6次。

左右偏轉頭部式

頭向左偏,努力接近左肩,然後換方向,重復4~6次。

摸耳式

將左手側向上舉,越過頭頂去摸右耳,再用右手以同樣姿勢去摸左耳,連續4次。

仿蛙泳式

雙手向身體前方伸出,交叉,臉正對手背,接著手朝兩邊伸展開去,最後於胸前合攏,重復6次。

仿自由泳式

手臂伸直,以肩關節為軸,大臂向前繞環6次,然後再向後繞環6次。

三、頸部保健操的注意事項

1、過程中要專注

頸椎是人體非常薄弱的部分,因此在做頸部的鍛煉時必須要專心,不能分心,分神,以免因為運動的不當而造成新的頸椎損傷。

2、全身適當放鬆

運動時頸部肌肉一定要放鬆,盡量不用力,使肌肉各關節得到舒展,促進氣血流通,加快康復。

3、動作切記緩慢

由於頸椎病人的頸部肌肉活性度很低,如果轉動過急,力度過大,容易拉傷肌肉或韌帶。另外,某些患者出現了骨質病變,過快地轉動頸部,可能會導致骨刺突然對血管或神經的壓迫加劇而導致暈倒。

因此,做頸椎操時一定得緩慢,一旦出現疼痛難耐或有眩暈的感覺時,應該馬上停止。

4、保證鍛煉強度

有的患者成天搖頭晃腦,但就是不見有什麼實質的效果,這是因為鍛煉的強度過低所致。在做操時,一定要到頸部微微發熱的時候才停止,這樣才能起到實質的鍛煉作用。

5、動作要做到位

無論哪一種頸椎操都有一套規范的動作,因為每一個動作都要到達運動的終止位置時,才能使頸部得到最充分的鍛煉。

6、長期堅持最重要

大家都知道,久疏鍛煉的人,稍微運動就會導致肌肉酸痛。做頸椎操也是一樣,第一次強度適中的'鍛煉,可能會加劇頸部的局部疼痛或不適。但堅持每天進行,長期下來,就能真正地遠離疼痛了。

四、頸部的按摩手法

頸部按摩Step1

在椅子上挺直身體,雙手沾取適量按摩精油,然後雙手交叉。交叉的雙手食指頂在下巴上,使下巴與頸部呈垂直。

然後用大拇指的指腹從頸部的下部向上均勻按摩整個脖子,最後在耳下稍加按壓放鬆。拇指按壓要稍稍有力量,過輕的話就達不到按摩排毒、去皺的效果。

頸部按摩Step2

抬高下巴,沾取少量按摩精油,雙手四指靠攏,脖子的正面由雙手的指腹由下向上多次按摩,側面和後面可用單手輪流地按摩。

每個按摩的動作做10次,動作的幅度盡量加大,指腹的按摩也要有力,這樣才能促進頸部毒素排除,有限延緩肌膚衰老。

頸部按摩Step3

身體放鬆保持直立,雙手垂於身體兩側,將頭慢慢向後仰,直到最大限度,然後復原。同樣的方法向前、向左右運動。

仰頭的動作能夠拉伸頸部,一方面拉伸頸部的肌肉,起到塑形的作用,另一方面頸部在拉伸運動過程中消耗了頸部的脂肪,減少頸部贅肉堆積。

頸部按摩Step4

雙手四指並攏,四指從耳後一直向下推至鎖骨處,這個按摩動作的主要功效是可以放鬆排毒。頸部是很多淋巴結匯集的地方,從耳後開始按摩淋巴腺,經常性的按摩能使淋巴腺減少毒素堆積,達到美肌嫩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