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腰間盤突出8種鍛煉方法
腰椎間盤突出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它的治療是一方面指侍,但是後期的保養和鍛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很多醫生都忽視了後期的鍛煉治療,雖然在醫院里治好了以後洞帶,它的症狀會得到緩解,但是不注意後期保養,它會很容易復發。
因此患者在後期一定要加強鍛煉。比如說,病人唯顫吵行站立位置,雙手搓腰,彎腰旋轉,雙手下腰、插腰踢腿,這些動作都是腰椎的鍛煉方法。還建議在床上的一些運動,比如說床上平板支撐、五點支撐等。還有一些戶外的鍛煉方法,比如說經常游泳、倒走,這些是非常好的鍛煉方法。
後期的保養和鍛煉,對於防止腰椎間盤突出的復發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在後期可以行站立位置、雙手搓腰、彎腰旋轉、雙手下腰、插腰踢腿等動作。還可以在床上進行一些運動,比如平板支撐、五點支撐等。還有一些戶外鍛煉方法,比如游泳和倒走。
Ⅱ 有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的人適合做哪些健身活動
肩周炎的康復運動主要是通過肩膀和手臂的運動來實現,腰間盤突出的恢復運動則主要通過腰腹部的運動來實現。
這兩種疾病基本上都是由於長時間處於同一動作導致,而且其中以久坐低頭居多。所以除了以上的運動以外,建議有肩周炎和腰椎間盤突出的渣脊人經常起來走走,甩甩胳膊踢踢腿,避免久坐和長時間低頭。
Ⅲ 腰間盤突出患者,每天堅持做哪5個小動作,疼痛可以得到緩解
對於腰間盤突出這一普遍的骨科疾病,有許多人都了解其不但會引起痛疼出現,若病情惡化得話,甚至還會繼續導致患者喪失行動能力,也恰好是因腰突的痛疼,因此有很多人患者都是會覺得該病症需要安心靜養、應避免運動。殊不知,卻不知道若是長期欠缺運動,其實並不不利腰突的恢復,腰突患者若要本身所出現的痛疼能夠得到緩解,確實需要能夠堅持進行一些小動作,例如下面這5種。
5、打太極
前邊早已提及,腰突患者不但不得不運動,與此同時也不能進行抗壓強度比較大的運動,因此打太極也完全可以變成腰突患者進行康復訓練的一項運動。其實打太極是一項全身運動,其能夠合理進行對身體健康的拉申,而在拉伸的歷程中則能夠極大緩解腰椎間盤對部分的壓迫。
根據以上閱讀,相信大夥兒對於每日堅持哪5個小動作,能夠推動腰間盤突出患者的病況恢復早已得到一定的掌握,主要包括:俯卧挺身運動、挺腹動作、腰部迴旋動作、踢腿動作及其打太極。對於腰間盤突出患者來講,抗壓強度過高的運動確實會使其椎間盤發生進一步受損,但以上這5個動作的抗壓強度並不算太大,若患者每日能夠堅持到底,那麼腰突病症則一定會得到緩解。
Ⅳ 腰間盤突出做踢腿運動有好處嗎
病情分析:你好,腰間盤突出注意平時的站姿,坐姿,勞動的姿勢以及睡姿的合理性,糾正不良姿勢和習慣,加強鍛煉,增強體質,尤其加強腰背肌的功能鍛煉,因為適當的鍛煉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增加肌肉的反應性和強度,松解軟組織的粘連,糾正脊柱內在平衡與外在平衡的失調,提高腰椎的穩定性,靈活性和耐久性,從而達到良好的治療及預防作用, 意見建議:建議在寒冷潮濕的季節應注意保暖,防止本病的復發.
Ⅳ 後踢腿是不是可以治療腰痛
後踢腿不能夠治療腰痛。
1、引起腰痛病的原因很多,約有數十種,比較常見的有腰部骨質增生、骨刺、椎間腔缺盤突出症、腰椎肥大、椎管狹窄、腰部骨折、椎管腫瘤、腰部急慢性外傷或勞損、腰肌勞損、強直性脊柱炎等。在傳統觀念中,在一般檢查排除疾病因素後的慢性腰痛常被當做「腰肌勞損」,其實,有4成腰痛者患的是慢性骨筋膜間隔綜合征,散臘但由於得不到對症治療而長期受腰痛困擾。
2、如果是肌肉拉傷而言,短期三周內都需要避免劇烈運動,一切誘發疼痛的動作,自己多按摩,熱敷,外擦葯酒,內服跌打丸,而後期運動鍛煉而言,循序漸進加大運動負荷,綜合起來沖圓滑才能好轉恢復。
3、以輔以中醫的針灸、按摩手法宜輕柔,以揉法為主,嚴禁用力過大。受傷局部可適當活動,但幅度不要太大。
Ⅵ 得了腰椎盤突出怎麼辦
腰椎康復做好10節操 目前由於人們運動量少,致使腰背部肌肉鬆弛,輕易引發腰椎間盤突出症。10節腰椎康復操對腰椎間盤突出症急性期、後期和病程較長的患者都非常有效。 假如在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急性期進行練習,採用適應性牽拉活動和放鬆活動來解除腰部肌肉痙攣,改善血液循環,就可以促進炎症消除和防止神經根粘連;假如是在後期,則可以進行增加腰背肌力量和改善腰腿功能的鍛煉,以矯正腰部不良姿態,增加腰椎的穩定性,預防復發。 對於病程較長,患側下肢有肌肉萎縮或肌力下降,腰背肌力量有減弱或兩側不平衡的患者,也可通過這10節操來改善這些症狀。 ——床上運動—— 第一節:伸腿運動。仰卧位,雙下肢交替屈膝上抬,盡量貼近下腹部,重復10~20次。 第二節:挺腰運動。仰卧位,屈雙膝,兩手握拳,屈雙手置於體側,腰臀部盡量上抬,挺胸,緩物局培慢進行10~20次。 第三節:後伸運動。俯卧位,兩臂及兩腿自然伸直,雙下肢交替向上盡力抬起,各重復10~20次。 第四節:船行運動。俯卧位,兩肘屈曲,兩手交叉置於腰後,雙下肢有節奏地用力向後抬起、放下,同時挺胸抬頭,重復10~20次。 第五節:俯卧撐。俯卧位,兩肘屈曲,兩手置於胸前按床,兩腿自然伸直,兩肘伸罩唯直撐起,同時全身向上抬起,挺胸抬頭,重復10~20次。 ——豎立位運動—— 第一節:顛腳運動。豎立位,雙腳並攏,腳跟有節奏地抬離地面,然後放下,如此交替進行,持續1~2分鍾。 第二節:踢腿運動。雙手叉腰或一手扶物,雙下肢有節奏地交替盡力向前踢,後伸。各持續10~20次。 第三節:伸展運動。雙手扶物,雙下肢交替後伸,腳尖著地,盡力向後伸展腰部。各持續10~20次。 第四節:轉腰運動。自然站立位,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上肢肘關節屈曲平伸,借雙上肢有節奏地左右運動,帶動腰部轉動。持續1~2分鍾。 第五節:懸掛運動。兩手抓住單杠或門框,兩腳懸空,腰部放鬆或作收腹、挺腹運動,盡臘塵量堅持,但不要勉強。 如何自查是否患有腰椎間盤突出?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康復鍛練操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經常會有腰部的側彎,這種腰椎的一種保護性現象,當經過治療以後,這種現象可以不治自愈。
Ⅶ 腰椎間盤突出症緩解期該做些什麼運動
在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急性發作緩解期或已經緩解僅有輕微症狀的患者,可適當參加體育運動,但要緩慢地進行運動並適當控制活動量,循序漸進。切忌突然地、劇烈地運動,且要對運動項目進行選擇,初期應選擇腰部活動和負荷相對少一些的運動項目,並在運動時採取佩帶寬腰帶或腰圍等保護措施。
緩解期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基本上已經解除了急性症狀,生活可以自理,在沒有腰部負重和用力及過度勞損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工作、學習和生活。但是由於急性期長期卧床休息,對機體的氣血循行有一定的影響,這時候我們建議患者進行適量運動。在力所能及范圍內的適度運動,可以增強體質,促進局部氣血流通,增加腰椎的靈活度,促進椎間盤的血液供應,為開始正常的生活做好適應性訓練。這一時期的適合運動方式有:
(1)倒行也稱為倒著走,就是連續向後退著走路。這種方法可以加強腰背肌群力量,增強腰椎的穩定性及靈活性,矯正腰椎生理曲度變直或後突。在退著走時腰部肌肉有節奏地收縮和舒張,可使腰部血液循環得以較好的改善,有助於腰部組織新陳代謝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倒著走動作簡單,容易掌握,尤其適合中老年人採用,運動量可根據各人的年齡和體質靈活掌握,一般每次運動後要休息一下。行走的同時可用雙掌按摩腰眼處或擺動雙臂。鍛煉時應選擇平坦、安全的場地,挺直腰部並盡可能後抬大腿。
(2)船形運動早晨起床前或晚上睡覺前,俯卧在床上,兩手交叉放在腰上,雙下肢有節奏地用力向後抬起、放下,同時挺胸抬頭,重復30~50次。可有效增加腰部伸肌群的肌力,加強對腰椎的保護。
(3)踢腿運動適合疾病初愈以及辦公室工作或學生課間,雙手叉腰或一手扶物,雙下肢有節奏地交替盡力前踢後伸,連續做30~50次。
(4)散步唐代著名醫家孫思邈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行三里二里,及三百二百步為佳,令人能飲食無百病。」這說明在很久以前我國人民就已經把散步作為一種健身的方法了。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雖有些誇大其詞,但說明了散步對健康確實有很大的益處。散步具有簡便、易行、有效的特點,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來說,是一種再好不過的鍛煉方法了。長期堅持輕快的有節律的散步,可使血液循環加強,血管的容量擴大。散步還可以鍛煉腰臀部及下肢的肌肉力量,增強四肢與軀干運動的協調性,保持腰椎的生理曲度。那麼選擇什麼樣的散步方式最好呢?這也很有講究。不同體質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要選擇不同的散步方式,一般來說,腰椎間盤出症患者最好採用慢速(每分鍾60~70步)或中速(每分鍾80~90步)擺臂散步(即步行時兩臂用力向前後擺動),每次30分鍾到1小時。一般剛開始時可從500米、1000米、1500米的距離中任選一種,以自我感覺良好而定。散步最好選擇在戶外空氣新鮮的地方進行,在散步時,切忌匆忙,步履應該放輕松,從容和緩,狀如閑庭信步,這樣周身的氣血才能調達平和、百脈才會通暢。此外,散步還須注意循序漸進,量力而為,做到形勞而不倦,否則過勞耗氣傷形,也就達不到散步的目的了。
Ⅷ 到底做什麼運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
生活中的腰背痛是腰椎間盤突出症是一種常見的骨科疾病。那是因為您的腰椎間盤突出症而不能運動嗎?特別是對於喜歡運動的朋友,這種擔憂尤為明顯。如果您可以運動,什麼運動可以緩解呢?#腰椎間盤突出#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可移動的,適合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鍛煉是鍛煉腰椎,放鬆腰椎,減少神經的局部粘連,從而減輕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症狀。
運動
但是,建議不要進行劇烈運動以使突出的椎間盤滿意,而應進行運動以減輕下背部的症狀。
1.向後走:
向後行走時,身體的重心向後移動,從而減輕了腰椎間盤的壓力。自然擺動雙手,拉直腰板,然後每天後退60分鍾。行走時,保持身體盡可能地向後,但要避免過度運動,以免加重背部疼痛或跌倒的症狀。
2.弓腰:
可以加強鍛煉腰部肌肉,特別是深部肌肉。首先將雙腿並攏並筆直站立,然後將您的腰部和臀部向前擠壓至最大,然後再回到筆直的位置。重復大約15-20次。
平板支撐
應該注意的是,運動是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雙刃劍,它可以加快疾病的恢復過程,還可能導致疾病惡化。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急性發作期間絕對禁止運動。
Ⅸ 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怎麼鍛煉的
.1 下肢肌力鍛煉 防止神經根粘連、下肢肌肉萎縮及深靜脈血栓的發生 [2] 。包括:(1)直腿抬高式:術後第二天開始。患者仰卧位,膝關節伸直,腳上舉,鼓勵其主動抬高至最大幅度,他人協助進一步抬高,幅度以30°為宜,雙下肢交替進行。(2)踢腿式:取仰卧位,主動屈髖屈膝後再伸腿放下,左右腿交替伸屈,次數不限,以患者不感到疲勞為宜。(3)伸腿式:取俯卧位,交替後伸雙下肢,保持膝關節不屈曲。(4)展腿式:取側卧位,下肢伸直位外展,復原,完成2次後轉對側卧位並進行相反肢體鍛煉。雙下肢交替進行,保持膝關節伸直位 [3] 。(5)局部關節鍛煉:屈伸患側膝關節、踝關節和各趾關節,並可行抗阻力鍛煉。 2 腰背肌功能鍛煉 術後第10天開始進行腰背部肌群功能鍛煉,以提高腰背部肌肉的力量,增強脊柱穩定性、靈活性、耐久性和促進髓核回納。包括(1)五點支撐式:取仰卧位,屈膝。吸氣,用頭、雙肘及雙足作撐點,弓形撐起肩、背、腰、臀及下肢,使脊柱處於過伸位,盡可能抬高至最高幅度後,呼氣,還原。重復多次。(2)三點支撐式:仰卧屈膝,雙臂置於鬧空胸前,吸氣,頭及雙足撐起全身,使全身離床,呈弓形,呼氣,還原。(3)挺胸式:取仰卧位,兩腿伸直並攏,屈肘,同時向上挺腰,呼氣,還原。(4)頭胸後伸式:俯卧位,雙上埋遲肢置於體側,吸氣,抬頭挺胸,雙臂後伸,使頭、頸、胸及雙下肢離床,呼氣,還原。(5)飛燕點水式:俯卧位,吸氣,頭、頸、胸及雙下肢同時抬高,兩臂後伸,僅腰部著床,使身體呈反弓形,呼氣,還原。 3 腹肌鍛煉 [3] 包括:(1)抱膝彎彎李式:仰卧位,主動屈膝屈髖至最大程度。(2)呼吸縮腹式:仰卧位,雙下肢伸直,吸氣時盡量縮腹,呼氣時放鬆。 4 床邊腰肌鍛煉 手術4周後進行鍛煉。(1)坐起式:側卧位,屈膝屈髖,使小腿置於床邊,他人協助坐起,兩小腿垂於床邊。(2)蹲-站式:坐起數分鍾無其他不適後,他人協助漸漸由床邊下滑,雙足著地並分開與肩同寬站立位,然後慢慢下蹲,保持腰部伸直位,再慢慢恢復站立位。重復數次。(3)扶床行走:起床活動後第二天用腰圍保護,在他人協助下扶床緩步行走,3~4次/d,每次數分鍾。扶床行走適應後可在室內由他人陪護獨立緩步行走,患者挺胸直腰,雙手叉腰扶住兩側髂部,以增加腰部的穩定性。室內行走兩天後可到室外緩步行走,行走方式逐漸改為自然行走,倒步行走與快步行走,行走距離逐漸加長,堅持每天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