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該如何鍛煉身體,讓自己變的結實點啊
1:心肺功能訓練計劃:(心肺功能的提高對增肌很有利) 每周2-3次,每次30-60分種 心率控制在(220-你的年齡)x80%左右 2:力量訓練計劃參考 A.慢跑熱身10分鍾 B.伸展目標肌肉(採用靜態拉伸) 第一天腿部腹部訓練:腿部訓練有利於全身肌長 坐姿腿舉 4組x10-12次 史密斯深蹲 4組x10-12次 腿彎舉 4組x10-12次 仰卧起坐 4組x15-20次 斜板仰卧起坐 4組x15-20次 仰卧轉體起坐 4組x15-20次 (練習腹斜肌動作) 懸垂舉腿 4組x15-20次 第三天胸肩部訓練: 平卧杠鈴推舉 4組x10-12次 平卧啞鈴推舉 4組x10-12次 上斜啞鈴推舉 4組x10-12次 上斜啞鈴飛鳥 4組x10-12次 坐姿啞鈴飛鳥 4組x10-12次 坐姿啞鈴推舉 4組x10-12次 立姿啞鈴飛鳥 4組x10-12次 立姿啞鈴側平舉 4組x10-12次 第五天背部訓練 羅馬椅挺身:4組x10-12次 T型桿劃船 4組x10-12次 寬握引體向上 4組x10-12次 屈腿硬拉 4組x10-10次 頸前下拉 4組x10-12次 第七天二頭和三頭訓練 坐姿啞鈴交替彎舉 4組x10-12次 單臂啞鈴頸後臂屈伸 4組x10-12次 E-Z杠杠鈴彎舉 4組x10-12次 繩索下壓 4組x10-12次
土豆網上有一教學片子《男子健美》(共3集)講的就是器械健身你參考一下
一個完全的健身方案應當包含吃(飲食),練(訓練),睡(睡眠)三個方面,而練則由心肺,力量,柔韌三個主要部分組成。有鑒於此,本人給出的訓練計劃是:開始時用5-10分鍾有氧熱身,最後用5-10分鍾拉伸放鬆,中間是40-50分鍾的力量訓練。力量訓練主要有:1)背部:引體向上(頸前下拉);2)胸部:平板卧推(坐姿推胸);3)腿部:杠鈴深蹲(史密斯蹲);4)肩部:杠鈴推舉(啞鈴推舉);5)臂部:杠鈴彎舉(啞鈴彎舉);6)腹部:仰卧起坐(仰卧舉腿)。
訓練備註:訓練一周3次,隔天進行,每次1小時左右,練全身,每個部位一個動作,括弧里的動作備用,一個動作3組,每組8-12次,動作與動作之間間隔2分鍾,組與組之間間隔30-60秒,用力時呼氣,放鬆時吸氣,動作要穩要慢。必須用逐漸增加重量來使肌肉的適應力增大,從而對訓練產生反應。使用自由調節重量的器械進行訓練。這可以使肌肉對器械產生的反抗力起到更好的反應。因為它可以使更多的肌肉都能參與到運動中去。做動作時,無論是舉起還是放下,都要控制好動作,這樣就可以集中用力,避免借力。
飲食方面:少吃多餐,適量多攝入蛋,奶,肉。每日食譜為:適度的蛋白質、較少的脂肪、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3種主要營養素的比例應為25∶20∶55左右。饅頭、面條、米飯等主食及山芋、燕麥、土豆等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非常高,可作為首選。蛋白質是肌肉增長最重要的營養源,健美訓練者蛋白質的攝人應以非脂或低脂食品為主,如脫脂牛奶、蛋清、魚、去皮家禽、牛排等。
睡眠方面:每天晚上最好睡足8小時,中午若有時間可再午睡30分鍾。對了,訓練時間盡量安排在下午至傍晚時段,因為人體在此時段體力和柔韌性都處最佳狀態。最後祝您早日健身成功!
增大肌肉塊的14大秘訣:
大重量、低次數、多組數、長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動一致、頂峰收縮、持續緊張、組間放鬆、多練大肌群、訓練後進食蛋白質、休息48小時、寧輕勿假。
1. 大重量、低次數:健美理論中用RM表示某個負荷量能連續做的最高重復次數。比如,練習者對一個重量只能連續舉起5次,則該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增粗,發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長不明顯;10-15RM的負荷訓練肌纖維增粗不明顯,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長進;30RM的負荷訓練肌肉內毛細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顯。可見,5-10RM的負荷重量適用於增大肌肉體積的健美訓練。
2. 多組數:什麼時候想起來要鍛煉了,就做上2~3組,這其實是浪費時間,根本不能長肌肉。必須專門抽出60~90分鍾的時間集中鍛煉某個部位,每個動作都做8~10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時肌肉需要的恢復時間越長。一直做到肌肉飽和為止,「飽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適度的標準是:酸、脹、發麻、堅實、飽滿、擴張,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顯粗壯等。
3. 長位移:不管是劃船、卧推、推舉、彎舉,都要首先把啞鈴放得盡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舉得盡量高。這一條與「持續緊張」有時會矛盾,解決方法是快速地通過「鎖定」狀態。不過,我並不否認大重量的半程運動的作用。
4. 慢速度:慢慢地舉起,在慢慢地放下,對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別是,在放下啞鈴時,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讓性練習,能夠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視了退讓性練習,把啞鈴舉起來就算完成了任務,很快地放下,浪費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時機。
5. 高密度:「密度」指的是兩組之間的休息時間,只休息1分鍾或更少時間稱為高密度。要使肌肉塊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頻繁地刺激肌肉。「多組數」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礎上的。鍛煉時,要象打仗一樣,全神貫注地投入訓練,不去想別的事。
6. 念動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經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動員更多的肌纖維參加工作。練某一動作時,就應有意識地使意念和動作一致起來,即練什麼就想什麼肌肉工作。例如:練立式彎舉,就要低頭用雙眼注視自已的雙臂,看肱二頭肌在慢慢地收縮。
7. 頂峰收縮:這是使肌肉線條練得十分明顯的一項主要法則。它要求當某個動作做到肌肉收縮最緊張的位置時,保持一下這種收縮最緊張的狀態,做靜力性練習,然後慢慢回復到動作的開始位置。我的方法是感覺肌肉最緊張時,數1~6,再放下來。
8. 持續緊張:應在整個一組中保持肌肉持續緊張,不論在動作的開頭還是結尾,都不要讓它鬆弛(不處於「鎖定」狀態),總是達到徹底力竭。
9. 組間放鬆:每做完一組動作都要伸展放鬆。這樣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還有助於排除沉積在肌肉里的廢物,加快肌肉的恢復,迅速補充營養。
10. 多練大肌群:多練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僅能使身體強壯,還能夠促進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長。有的人為了把胳膊練粗,只練胳膊而不練其他部位,反而會使二頭肌的生長十分緩慢。建議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復合動作練習,如大重量的深蹲練習,它們能促進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長。這一點極其重要,可悲的是至少有90%的人都沒有足夠重視,以致不能達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訓練計劃里要多安排硬拉、深蹲、卧推、推舉、引體向上這5個經典復合動作。
11. 訓練後進食蛋白質:在訓練後的30~90分鍾里,蛋白質的需求達高峰期,此時補充蛋白質效果最佳。但不要訓練完馬上吃東西,至少要隔20分鍾。
12. 休息48小時:局部肌肉訓練一次後需要休息48~72小時才能進行第二次訓練。如果進行高強度力量訓練,則局部肌肉兩次訓練的間隔72小時也不夠,尤其是大肌肉塊。不過腹肌例外,腹肌不同於其他肌群,必須經常對其進行刺激,每星期至少要練4次,每次約15分鍾;選三個對你最有效的練習,只做3組,每組20—25次,均做到力竭;每組間隔時間要短,不能超過1分鍾。
13. 寧輕勿假:這是一個不是秘訣的秘訣。許多初學健美的人特別重視練習重量和動作次數,不太注意動作是否變形。健美訓練的效果不僅僅取決於負重的重量和動作次數,而且還要看所練肌肉是否直接受力和受刺激的程度。如果動作變形或不到位,要練的肌肉沒有或只是部分受力,訓練效果就不大,甚至出偏差。事實上,在所有的法則中,動作的正確性永遠是第一重要的。寧可用正確的動作舉起比較輕的重量,也不要用不標準的動作舉起更重的重量。不要與人攀比,也不要把健身房的嘲笑掛在心上
做俯卧撐(把腳墊高,讓身體呈45度,做的時候以慢、到位為標准)或者面向前方,雙手後撐在椅子或沙發上,雙腳平放在椅子上做臂彎伸;用啞鈴進行卧推(一定要重的,要不就用杠鈴)都可以有效地練胸大肌。 做仰卧起坐簡單有效練腹肌,你還可以平躺在床上用雙手摸自己的雙腳尖(抬起身體),做的時候一定要慢,快了就會有慣性,就會影響效果,一定要做到底、做到位。或者可以雙手抓住單杠,將身體懸空,然後平抬雙腿,反復。
反做仰卧起坐有效地練腰肌,面向地面,上半身探出床邊,下半身不動,以腰為軸,反復抬起上半身。
用啞鈴(一定要重的)進行卧推或在單杠上進行引體向上都是練背闊肌非常好的方法。
手臂主要是小臂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三角肌四部分。肱二頭肌主拉,1、你可以用大臂進行啞鈴曲伸就可以了,伸的時候不要放到底,讓二頭肌始終受力,還有,你可以採用史瓦辛格的方法,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21響禮炮,就是在你在做啞鈴大臂曲伸的時候,因為從伸直到彎曲一共是180度,你可以分三步進行,第一步下方90度做7下,第二步上方90度做7下,第三步,180度做7下,可以根據你啞鈴的重量決定數量。2、在單扛上做引體向上。肱三頭肌是主推的,1、俯卧撐;2、卧推、3、在雙杠上做臂屈伸;4、頸後單臂啞鈴臂曲伸。在做以上運動的時候都可以練到小臂,手握啞鈴時加大點握力。三角肌分前、中、後三束。前束做俯卧撐和卧推就可以練到;中束,雙手抓住啞鈴,垂於雙腿兩側,然後做90度平抬,反復;後束,單手抓住啞鈴,身體向前彎90度,手臂向後上方抬起,反復。
深蹲(最好有負重),練大腿肌肉非常好的方法。
提踵,用腳尖站立,抬起後腳跟,使勁向上提自己的身體。可以在台階上進行。奧林匹亞先生們常用的健小腿肌肉方法。
每次做到肌肉有酸痛感為宜。切記不要每日都做,每次你做無氧運動是要盡可能地破壞你的肌肉組織,然後用充足的時間和養份去修復破損的肌肉組織,讓其生長,說白了肌肉是在你做完無氧運動休息的時候長的。
健身期間多吃一些高蛋白食品,如:蛋、奶、魚、牛羊肉等。
科學健身,才會擁有強壯的身體和完美肌肉
② 無氧運動健身,那些部位需要休息48小時以上,哪些部位可以天天做
無氧運動健身,大肌群要休息48小時以上(胸背腿肩等),小肌群要休息72小時以上(肱二肱三肌二等)。腹肌因耐疲勞程度比較強,可以每天練。
③ 以前我每天早上5000米,晚上5000米最近胃疼停了半個月休息前幾天跑步還可以今天跑步怎麼這么累
慢慢會恢復的,身體需要一個恢復的過程,不要急。
相關跑步的知識如下:
最適宜跑步的時間
理論最佳時間14:00~19:00,人體活動受生物鍾的控制,按生物鍾規律來安排運動時間,對健康更有利。冬季健身在下午的14:00~19:00之間比較理想。此外,室外溫度比較高時,人體自身溫度也比較高,體力也比較充沛,這個時候很容易興奮,比較容易進入運動狀態。
下午(14:00~16:00):是強化體力的好時機,肌肉承受能力較其他時間高出50%。
黃昏(17:00~19:00):特別是太陽西落時,人體運動能力達到最高峰,視、聽等感覺較為敏感,心跳頻率和血壓也上升。
晨跑夜跑的優劣
晨跑的優劣:晨跑會成為一種愉悅的經歷,喚醒你沉睡中的身體,促使神經興奮,讓你的身體變得更加靈活,思維更加敏捷,這將給您帶來滿足感及成就感。晨跑不宜過早,清晨人體各臟器的運轉仍處於較低水平,胰島素水平較低,調節功能也不太穩定,這時候運動,對於心血管功能較差的人來說是比較危險的。清晨空氣中二氧化碳指數最高,而且前一天懸浮在空氣中的塵埃也並沒完全消失,這時的空氣質量遠不如晚上的好。
夜跑的優劣:黃昏時分,大氣內的氧氣濃度最高,人的感覺最為靈敏,協調能力也比較強,體力的發揮和身體的適應能力最強,並且這時候的血壓和心率較平穩,比較適合跑步。夜跑時要注意安全,晚上路燈光線較暗容易崴傷腳,還要注意人身安全和交通安全,同時晚上跑步不宜過量,防止過度興奮影響睡眠。
上班族如何安排跑步時間?
建議根據自己周圍環境和工作時間來安排適合自己的時間。對於大對數正常體質的人來說,只要避開飯前半小時,飯後一小時以及睡前兩小時,其他任何時間都可以進行的。
老年人如何選擇合適的跑步時間呢?
忌不好的天氣跑步,雨天跑步易著涼感冒,誘發多種疾病,霧天跑步,由於霧滴含污染物,易吸入大量污染的空氣,可引起呼吸道疾病和各種過敏反應。同時不要迎風跑。建議老年人可迎風時走,側風和背風時再跑。
晨跑不宜過早,經過一夜的時間,污染物在空氣中堆積比較多,太陽出來之後,這些污染物在空氣中進行一定的稀釋分解,空氣質量就會相對好一些。
空腹時不宜跑步,最好跑步前吃點東西,過半小時再開始熱身跑步,但也不要吃過飽,防止運動時身體各部位供血不足。
晚飯後不要立刻跑步,吃過晚飯後不宜立刻跑步,那時候血液集中在腸胃進行消化工作,立刻活動影響消化,吃過晚飯半小時後活動為宜。
青少年跑步最佳時間
青少年跑步的時間最好安排在下午,早晨跑步容易導致學生疲勞犯困,影響聽課。同時需要尊重青少年自身意願,根據學生自身情況來選擇,否則容易在青少年中造成逆反心理。
跑步減肥最佳時間
晨跑是跑步減肥最佳時間。早上進行長時間跑步,在沒有足夠糖源補充的情況下,能夠調動更多脂肪給身體功能,從而達到減肥的效果。為什麼晚上不是跑步減肥的最佳時間呢?因為人體經過一天食物補充後,能夠通過補充的食物給減肥者提供能量,這樣對於調動脂肪分解功能就相對較少,所以夜跑減肥相對於晨跑的減肥效果差一點,不是跑步減肥的最佳時間。上述原因只是普遍規律,具體到個人身上則另當別論。因此,最佳的跑步鍛煉時間應該是自己最有鍛煉慾望的時間,而不必拘泥於理論建議。
④ 長跑有什麼技巧我上次練習的時候,跑了1300米就開始胃痛。是不是因為用嘴呼吸如何避免這種胃痛呢
你好!
中長跑講究在跑的過程中要勻速。一般情況下都是勻速跑成績最好但也不排除最後要沖一下。根據自己的訓練水平,在比賽起跑時,都要猛沖一下,不要慌,沖幾十米就會慢下來。然後,保持自己的速度,最好是跟隨跑,就是跟上一個與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注意呼吸,要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就是向前跑三個單步,一直保持吸氣,再跑三個單步,一直呼氣。如果氣短,做不到,就改成二步一呼二步一吸。注意:嘴不要張的太大,否則,進冷氣會肚子痛。如果是400米標准場地,就是2圈,在最後200米時,要用盡全身力氣,向前沖,這時可以大口呼吸,直到沖過終點。一定能取得好成績。
根據你的能力,應該採用勻速跑戰術:除起跑後加速跑和最後沖刺跑外,途中基本上採用較高速度的勻速跑。呼吸方法 中長跑過程中,人體消耗能量大,對氧氣的需要量也大,因此,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是很重要的。中長跑途中,為了加大肺通氣量,呼吸時採用口鼻同時進行呼吸的方法。呼吸節奏應和跑步節奏相配合,一般採用兩步一呼、兩步一吸,或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呼吸時要注意加大呼吸深度。 七、極點」和」第二次呼吸」 中長跑時,由於氧氣的供應落後於身體的需要,跑到一定距離時,會出現胸部發悶,呼吸節奏被破壞,呼吸困難,四肢無力和難以再跑下去的感受。這種現象稱之為極點」。這是中長跑中的正常現象。當,「極點」出現後,要以頑強的意志繼續跑下去,同時加強呼吸,調整步速。這樣,經過一段距離後,呼吸變得均勻,動作重又感到輕松,一切不適感覺消失,這就是所謂的第二次呼吸狀態。在中長跑運動中,多因准備活動不充分,容易發生腹痛情況,主要是由胃腸痙攣引起,此時學生切不可緊張,可用手按住痛的部位,減慢跑速,多做幾次深呼吸,堅持一段時間,疼痛就會消失。
或者採用跟隨跑戰術:出發後,始終跟隨在領先者或小集團後面,力爭在最後沖刺階段超過對手,率先通過終點。
還有跑步的動作:要注意的就是跑步時一定要放鬆、協調。這就要求建立在正確動作的基礎上,腳的著地應用全腳掌著地,屈膝緩沖過渡到前腳掌蹬地。上體正直放鬆,兩臂自然有力的擺動。
另外在提幾點建議:
首先,比賽前《從今天到賽前三天》少吃或不吃含糖食物,到賽前三天開始多吃高塘食物,比賽當天吃飯八成飽,要好消化,比賽前30 --40分鍾可以飲200ML葡萄糖水濃度40%。另外吃三片維生素C。不要吃巧克力。
2、認真做好運動前的准備活動。田徑運動很容易造成肌肉、關節和韌帶損傷,尤其下肢受傷的機會更多。防止的唯一辦法是賽前的准備活動。准備活動越充分越不容易受傷。可在慢跑的基礎上對肩關節、肘關節、背腰肌肉、腿膝踝關節等部位進行活動,強化肌肉韌帶的力量,提高機體的靈敏性和協調性,從而防止受傷,就可提高運動成績。
4、運動或比賽前,學生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體力的積蓄,賽前應控制過多的飲食和飲水,更不得飲酒。
5、運動或比賽後,應做好放鬆活動,以盡快恢復體力和肌肉的力量。其方法是對身體各部分進行放鬆性的抖動、拍打,雙人合作互相按摩等。
6。等全身發熱時才脫外衣,長跑結束後應立即披上外衣,以防傷風感冒。長跑時所穿的鞋襪應柔軟和腳,
祝你成功!分享給你的朋友吧:i貼吧 新浪微博騰訊微博QQ空間人人網豆瓣MSN
對我有幫助
8回答時間:2010-11-18 21:27 | 我來評論
向TA求助 回答者: 3256872 | 二級採納率:2%
擅長領域: 暫未定製
參加的活動: 暫時沒有參加的活動
推薦答案 1)說實在的1500米很難跑,你試試這樣可以嗎,就是前兩圈別掉隊跟住第一集團,在第三圈將自己調整到一個合適的位置,最後300米用毅力去一個一個的超越對手。
二、飲食
1.賽前30分鍾喝一些高濃度的葡萄糖水(葡萄糖是單糖可迅速消化吸收直接作用於肌肉),不要喝其他飲料,口渴可喝白水,賽前30分鍾之內不要吃任何食物。切記!!
2.比賽當天絕對不能吃巧克力等甜食,吃了比賽時嗓子會發粘。
3.用嘴和鼻子同時呼吸,舌頭頂上顎,讓空氣從舌頭兩側通過,可以濕潤空氣,也避免涼空氣直吹嗓子。
三、准備活動
1.先慢跑微出汗就可以。
2.做壓腿、壓腰、轉體、抻肩等活動,將相關的關節、韌帶、肌肉都活動開。
3.做2、3個30米的加速跑。
以上內容在比賽前20分鍾做完。
以後的時間
1.上跑道後做幾次原地的縱跳,提高一下興奮。
2.這段時間要注意保持體溫,不要使身體涼下來。
2)1500米屬於中跑,也是比較難跑的項目。說實在的,沒有又省力又快的方法。首先是要知彼知已,了解一下對手的情況。誰的水平高,誰的成績好,做到心中有數。其次是自己做好充分准備。准備一套穿著舒適的運動服,切記運動鞋不能穿新的,易磨腳。比賽的前一天要休息好。賽前的飲食不可過飽,賽前半小時,不要再喝水。起跑不要過快,只要保持在中間就可以,也不要被落在後面,被落太多就不好追了。比賽過程中有兩種戰術可以選擇:一種是跟隨跑,找一個成績好的運動員,一直跟著他,最後沖刺時再超過他。另一種是領先跑,如果體力好,就在前面跑,把其他人落下後他們也不好追。比賽不一定都能拿第一,但要跑出自己的最好成績,不留遺憾。比賽中,一定要均速跑。這樣跑也是最省力的,起跑稍快,沖刺盡全力,其他時間一定要保持均速。比賽開始後,起跑時有的人沖的非常猛,這樣的人都得不了好成績,不要亂跟。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在跑了三分之一距離之後,會感覺到非常難受,呼吸困難,不想再跑了,這是生理現象,叫「極點」優秀運動員也會出現,只不過他們出現的晚,而且不太明顯罷了。這時候一定要堅持下去,一會兒就好了。就說這么多吧,祝你跑出一個自己滿意的成績。
3)第一在思想上要教育學生讓他們知道長跑運動是一項比毅力、比耐力的運動,貴在堅持,不要「一暴十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只有「冬練三九,下練三伏」,長期不間斷的堅持下去,才能獲得預期的效果,教育學生不僅在課上跑步,也要堅持在家裡進行長跑鍛煉。(要選擇安全、環境優雅、沒有污染的地方進行鍛煉)
第二就是要注意長跑的動作要領,其中要注意的有呼吸的方法:一般我們採用嘴和鼻同時呼吸,不單用嘴呼吸或鼻呼吸。有呼吸的節奏:一般採用「三步一吸,三步一呼」或「兩步一吸,兩步一呼」這看各人的運動能力和水平(呼吸的節奏可在原地練習,來感受一下這一方法)。還有跑步的動作:要注意的就是跑步時一定要放鬆、協調。這就要求建立在正確動作的基礎上,腳的著地應用全腳掌著地,屈膝緩沖過渡到前腳掌蹬地。上體正直放鬆,兩臂自然有力的擺動。
第三要注意的是「極點」它是中長跑中的術語,它是由於內臟器官的惰性使氧氣的供應暫時落後與肌肉活動的需要,再加上肌肉活動產生的大量代謝產物得不到及時的運走,因此,跑一段時間後,就會不同程度地出現呼吸困難、胸不發悶、四肢無力、跑速下降,產生難於繼續跑下去的感覺。在這時候就應該以頑強德意志堅持跑下去,同時加深呼吸,調整呼吸的節奏,在調整跑速,便會克服「極點」。
第四要注意的是長跑前的准備運動和鍛煉後的整理放鬆運動。上面提到的內臟器官的惰性,這是客觀存在的。這就要求我們在運動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備運動,把身體充分的調動起來(我們通常所說的熱身),把身體各關節韌帶活動開來,這樣可防止運動損傷。運動後要做好整理放鬆,這樣肌肉得到放鬆,可使身體迅速的恢復過來,把肌肉活動產生的代謝產物運走,使身體更加的健康。
第五長跑要注意體育衛生:衣著,不要圖省事而致著涼,特別是冬季長跑時,應等全身發熱時才脫外衣,長跑結束後應立即披上外衣,以防傷風感冒。長跑時所穿的鞋襪應柔軟和腳,以免引起腳傷。不要帶病(傷)蠻練,及時調整運動量和運動強度。還要注意加強營養,注意休息,不要過度勞累,跑的距離和速度要適當,循序漸進,有小到大,逐漸增加,不要急於求成,以免產生不良的反應
4)1500米是一個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跑呢,是一個很長的距離了。跑1500米要每天的堅持訓練,以培養自己的耐力。關於1500米,我可以給你幾點建議:(1)盡量跟著你的對手跑。跟著別人跑會給你一個固定的目標,這樣無形中會給你減輕些壓力。(2)合理的分配自己的體力。就400米的賽道來說,1500米就是4圈不到的路程,在這4圈的路程里,合理的分配好自己的體力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盡量採取跟隨跑。(3)熬過疲勞期。400米以上的跑步都有一個疲勞期,所以你要努力的克服自己的疲勞期。要記住。你累的同時,你的對手也是很疲憊的,只要你咬牙堅持了,你就會笑到最後。(4)最後300米逐漸加速。都跑了3圈了,想必是在疲勞已經慢慢的適應過來了,那麼就希望你在最後的300米可以逐漸的提高自己的速度,到最後200米的時候盡自己的全力去沖刺。相信你會有收獲的! 5)1:比賽前吃飯最好只吃8分飽,便於消化.
2:跑前30分鍾前喝200ML葡萄糖(含糖40%)[注意:盡量控制在30-40分鍾左右,因為這樣可以跑的時候出現效果;我那天就是因為時間亂變,4:30又說5:10分..後來我喝了也是白喝了,所以在這里特別提醒!]
3:跑前5分鍾做做熱身(不要太劇烈).[在離比賽的30分鍾內一定不要試跑或者怎麼樣的浪費體力;我那天就是之前浪費了很多體力,雖然我體力不錯..但是對比賽後面的沖刺有影響)
4-->跑時注意:
-- 跑步姿勢要注意: 目視前方,放鬆,兩肩往後挺,腳步(用前腳掌瞪地,然後整隻腳都碰地).
- 呼吸: 前兩圈 3步/呼 3步/吸 第三圈:2步/呼 2步/吸 在前3圈用鼻子呼吸,加上嘴巴微呼(記住,是微微呼出) 要放鬆,要放鬆!深呼吸! 最後3百米可以張大點嘴巴呼吸.
5. ::::開始跑咯::::
----->跑前50米沖! 不要沖太多.(保持在第二/三名,不要管別人怎麼說,前50米是要沖的.)
然後前3圈+100米 保持!
最後200米,再次沖刺(不過這時候提力有點難,靠的就是自己不同的體力了)
最後提醒:跑的時候務必放鬆
6)1500米練習,提出幾點體會,
一、變速跑、間歇跑是體育考生1500米練習的主要手段
1500米跑是一種有氧無氧跑的典型項目。對有氧供可以和無氧供可以的要幫求都很高,因此,練習既要改善心臟和循環系統功可以,增強有氧供可以可以力;又要改善肌肉工作可以力,增強無氧供可以的可以力。
變速跑的生理效果,首先是增加心臟容量,改善跑的過程中心臟對循環系統的泵血可以力,從而更好地向工作中的肌肉提供血液,提高有氧代謝可以力,即提高了耐久可以力。
間歇跑的生理效果,是引起肌肉中的血液的「過度酸化」,為了消除「過度酸化」對肌肉工作可以力的影響,就要幫求血液中有大量的鹼儲備,發揮中和作用。運動員有了更好地反抗較長時間「過度酸化」和供氧不足的可以力,便提高了無氧供可以可以力,即提高了速度耐力。
勻速跑(或定時跑)也有變速跑同樣的生理效果,經常採用,會對肌肉收縮的生物化學變化發生影響,使肌肉中肌糖元增多,有氧分解產生可以量供給肌肉收縮的可以力提高,而相反地使發揮速度所需要的無氧分解可以力,因得不到鍛煉而相對削弱,所以會影響速度,進而影響其他專項成績,因此不適宜體育考生的1500米練習。
體育考生1500米練習, 第一階段多採用變速跑練習;第二階段變速跑和間歇跑練習交替採用;第三階段多採用間歇跑的練習。
中長跑講究在跑的過程中要勻速。一般情況下都是勻速跑成績最好但也不排除最後要沖一下。根據自己的練習水平,在比賽起跑時,都要猛沖一下,不要慌,沖幾十米就會慢下來。然後,保持自己的速度,最好是跟隨跑,就是跟上一個與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注重呼吸,要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就是向前跑三個單步,一直保持吸氣,再跑三個單步,一直呼氣。假如氣短,做不到,就改成二步一呼二步一吸。注重:嘴不要張的太大,否則,進冷氣會肚子痛。假如是400米標准場地,就是3.5圈,在最後200米時,要用盡全身力氣,向前沖,這時可以大口呼吸,直到沖過終點。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績。
根據你的可以力,應該採用勻速跑戰術:除起跑後加速跑和最後沖刺跑外,途中基本上採用較高速度的勻速跑。呼吸方法 中長跑過程中,人體消耗可以量大,對氧氣的需要量也大,因此,把握正確的呼吸方法是很重要的。中長跑途中,為了加大肺通氣量,呼吸時採用口鼻同時進行呼吸的方法。呼吸節奏應和跑步節奏相配合,一般採用兩步一呼、兩步一吸,或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呼吸時要注重加大呼吸深度。 七、極點」和」第二次呼吸」 中長跑時,由於氧氣的供給落後於身體的需要,跑到一定距離時,會出現胸部發悶,呼吸節奏被破壞,呼吸困難,四肢無力和難以再跑下去的感受。這種現象稱之為極點」。這是中長跑中的正常現象。當,「極點」出現後,要以頑強的意志繼續跑下去,同時加強呼吸,調整步速。列樣,經過一段距離後,呼吸變得均勻,動作重又感到輕松,一切不適感覺消失,這就是所謂的第二次呼吸狀態。在中長跑運動中,多因濁缶雀活動不充分,輕易發生腹痛情況,主要是由胃腸痙擄除起,此時學生切不可緊張,可用手按住痛的部位,減慢跑速,多做幾次深呼吸,堅持一段時間,疼痛就會消失。
或者採用跟隨跑戰術:出發後,始終跟隨在領先者或小集團後面,力爭在最後沖刺階段超過對手,率先通過終點。
還有跑步的動作:要注重的就是跑步時一定要放鬆、協調。這就要幫求建立在正確動作的基礎上,美腳的著地應用全美腳掌著地,屈膝緩沖過渡到前美腳掌蹬地。上體正直放鬆,兩臂自然有力的擺動。
另外在提幾點推薦:
首先,比賽前《從今天到賽前三天》少吃或不吃含糖食物,到賽前三天開始多吃高塘食物,比賽當天吃飯八成飽,要好消化,比賽前10 --20分鍾可以飲200ML葡萄糖水濃度40%。另外吃三片維生素C。不要吃巧克力。
2、認真做好運動前的濁缶雀活動。田徑運動很輕易造成肌肉、關節和韌帶損傷,尤其下肢受傷的機會更多。防止的唯一辦法是賽前的濁缶雀活動。濁缶雀活動越充分越不輕易受傷。可在慢跑的基礎上對肩關節、肘關節、背腰肌肉、腿膝踝關節等部位進行活動,強化肌肉韌帶的力量,提高機體的靈敏性和協調性,從而防止受傷,就可提高運動成績。
4、運動或比賽前,學生應注重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體力的積蓄,賽前應控制過多的飲食和飲水,更不得飲酒。
5、運動或比賽後,應做好放鬆活動,以盡快恢復體力和肌肉的力量。其方法是對身體各部分進行放鬆性的抖動、拍打,雙人合作互相按摩等。
6。等全身發熱時才脫外衣,跑結束後應立即披上外衣,以防傷風感冒。跑時所穿的鞋襪應柔軟和美腳.
跑前熱身,調整好關節與心態:我就是最好的,第一就是我的。相信自己。
2.在起跑線上那一刻,深呼吸,不要看比你強的對手。只想你自己是最好的。
3.起跑很關鍵:最好先他人起跑。一定記得起跑時張開雙肘,不然其他人會擠倒你。這樣可以擋一些人在你後面。
這樣你起跑已經有優勢了,自信心已經確立起來了。
4.起跑後加速一段,確保自己在前幾位。
5.跟在第一後面,勻速跑。呼吸均勻,採用較深的呼吸。兩臂自然有力擺動。
6.在最後的二三百米,試著超過第一,到最後一二百米,竭盡全力,沖刺!就算沖出終點倒下也無所謂!
7.跑前不可多吃多喝。穿雙舒適的鞋。最好帶點班或者橡膠釘的那種。
另外,跑一段時間會覺得腹部不適,這是正常現象,你可以試著調呼吸,用手按著不適處,跑一段後就好了。不要遇到點挫折就沒了信心。
心太最重要,你不能緊張,沒有必要緊張。你就想這很平常,沒有什麼大不了。平常心對待,往往會事半功倍。
一、步驟
0.熱身准備
可在慢跑的基礎上對肩關節、肘關節、背腰肌肉、腿膝踝關節等部位進行活動,強化肌肉韌帶的力量(前後、左右弓箭步壓腿、牽拉腿部肌肉和韌帶),提高機體的靈敏性和協調性,從而防止受傷,就可提高運動成績。
1.*賽起跑時,都要猛沖一下,不要慌,沖幾十米就會慢下來。
2. 保持自己的速度(勻速)
【心理】跟隨跑戰術:出發後,始終跟隨在領先者或小集團後面,力爭在最後沖刺階段超過對手,率先通過終點。
【呼吸方法】節奏 和跑步節奏相配合,四步一呼吸為宜,並盡量始終保持這一節奏。在呼吸方式上,以鼻呼、口鼻混合吸較好(嘴不要張的太大 加大呼吸深度)。加速時以3步吐氣、3步吸氣,耗氧量大時以2吐2吸為原則。
3.在最後200米時,要用盡全身力氣,向前沖,這時可以大口呼吸,直到沖過終點。一定能取得好成績。
4. 漫步幾百米
======================================================================
*** 「極點」和「第二次呼吸」 :中長跑時,由於氧氣的供應落後於身體的需要,跑到一定距離時,會出現胸部發悶,呼吸節奏被破壞,呼吸困難,四肢無力和難以再跑下去的感受。這種現象稱之為「極點」。這是中長跑中的正常現象。當,「極點」出現後,要以頑強的意志繼續跑下去,同時加強呼吸,調整步速。這樣,經過一段距離後,呼吸變得均勻,動作重又感到輕松,一切不適感覺消失,這就是所謂的第二次呼吸狀態。在中長跑運動中,多因准備活動不充分,容易發生腹痛情況,主要是由胃腸痙攣引起,此時學生切不可緊張,可用手按住痛的部位,減慢跑速,多做幾次深呼吸,堅持一段時間,疼痛就會消失。
***良好的身體姿勢(Posture):良好身體姿勢的先決條件是具備適當的肌肉力量。一些可以強化肌肉力量的運動如:仰卧起坐、伏地挺身、交互蹲跳、引體向上等都對維持良好的身體姿勢以及獲得有效的跑步動作有益。 標準的跑步姿勢是,頭部與軀干保持正直,身體相當放鬆,抬頭,眼睛正視前方,手臂自然下垂,手指輕握微向身體中線。腳跨步向前踩時剛好是在身體重心的正下方。
***跑步動作:力求順暢自然,並且將所有過分強調的動作減至最低程度。 千萬不要用腳尖跑,這是一般初學者常患的毛病。這種跑法,當腳尖每次接觸地面時,小腿肌肉和腳跟鍵承受相當大的負荷,長時間下來,小腿會有疼痛現象。以耐力型的長跑來說,以腳跟或全腳掌著地的方式跑才是合理。
為了使我們保持健康,不受損傷,跑得更好,在跑步時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則。
1.每周少跑幾天。
2.每周用一些低強度的訓練來代替1天或2天的跑步。如在功率自行車上進行有氧、出汗的訓練。
3.把某些步行活動融入到你的訓練之中
4.比賽應該少一點。
5.在你沒有比賽任務而准備維護體能時,應盡量嘗試降低運動量,保持成績和堅持降低訓練量。
6.有計劃地進行深層組織按摩。
7.將同樣的理論運用到你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像學習工作一樣學習休息和放鬆這門藝術,這門藝術是值得追求的。通
中長跑講究在跑的過程中要勻速。一般情況下都是勻速跑成績最好但也不排除最後要沖一下。根據自己的訓練水平,在比賽起跑時,都要猛沖一下,不要慌,沖幾十米就會慢下來。然後,保持自己的速度,最好是跟隨跑,就是跟上一個與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注意呼吸,要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就是向前跑三個單步,一直保持吸氣,再跑三個單步,一直呼氣。如果氣短,做不到,就改成二步一呼二步一吸。注意:嘴不要張的太大,否則,進冷氣會肚子痛。如果是400米標准場地,就是兩圈半,在最後200米時,要用盡全身力氣,向前沖,這時可以大口呼吸,直到沖過終點。一定能取得好成績。
根據你的能力,應該採用勻速跑戰術:除起跑後加速跑和最後沖刺跑外,途中基本上採用較高速度的勻速跑。呼吸方法 中長跑過程中,人體消耗能量大,對氧氣的需要量也大,因此,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是很重要的。中長跑途中,為了加大肺通氣量,呼吸時採用口鼻同時進行呼吸的方法。呼吸節奏應和跑步節奏相配合,一般採用兩步一呼、兩步一吸,或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呼吸時要注意加大呼吸深度。 七、極點」和」第二次呼吸」 中長跑時,由於氧氣的供應落後於身體的需要,跑到一定距離時,會出現胸部發悶,呼吸節奏被破壞,呼吸困難,四肢無力和難以再跑下去的感受。這種現象稱之為極點」。這是中長跑中的正常現象。當,「極點」出現後,要以頑強的意志繼續跑下去,同時加強呼吸,調整步速。這樣,經過一段距離後,呼吸變得均勻,動作重又感到輕松,一切不適感覺消失,這就是所謂的第二次呼吸狀態。在中長跑運動中,多因准備活動不充分,容易發生腹痛情況,主要是由胃腸痙攣引起,此時學生切不可緊張,可用手按住痛的部位,減慢跑速,多做幾次深呼吸,堅持一段時間,疼痛就會消失。
或者採用跟隨跑戰術:出發後,始終跟隨在領先者或小集團後面,力爭在最後沖刺階段超過對手,率先通過終點。
跑步的動作並沒有一種固定的模式,只要身體各部位動作能協調、順暢,不會造成緊張的動作,大抵就是有效的跑步動作了。
首先,必須要有良好的身體姿勢(Posture);而良好身體姿勢的先決條件是具備適當的肌肉力量。一些可以強化肌肉力量的運動如:仰卧起坐、伏地挺身、交互蹲跳、引體向上等都對維持良好的身體姿勢以及獲得有效的跑步動作有益。
標準的跑步姿勢是,頭部與軀干保持正直,身體相當放鬆,抬頭,眼睛正視前方,手臂自然下垂,手指輕握微向身體中線。腳跨步向前踩時剛好是在身體重心的正下方。
初學跑步的人都犯有步幅太大(Over-striding)的錯誤;也就是當腳跨步向前踩時,腳著地瞬間的位置是在身體重心的前方。不論體型如何,每個人都有他適宜的步幅長度。其方法是靠經常的練習與嘗試修正。
其他一些常犯的錯誤動作包:腳踩地時,腳尖向內或向外;身體彈躍的動作過分明顯;手臂擺振太大或成左右方向擺動。跑步動作,應該是力求順暢自然,並且將所有過分強調的動作減至最低程度。
千萬不要用腳尖跑,這是一般初學者常患的毛病。這種跑法,當腳尖每次接觸地面時,小腿肌肉和腳跟鍵承受相當大的負荷,長時間下來,小腿會有疼痛現象。以耐力型的長跑來說,以腳跟或全腳掌著地的方式跑才是合理。
呼吸的搭配對跑者的速度控制相當重要,以筆者的經驗,用步數搭配呼吸是不錯的做法。維持均速時,以4步吐氣、2步吸氣、加速時以3步吐氣、3步吸氣,耗氧量大時以2吐2吸為原則。
強度的控制:
控制的關鍵在於確定最適宜的運度強度(Workload Intensity),也就是所消的配速(Running Pace)。先了解跑步的心跳反應,在予以調整跑步的速度。反覆嘗試,就不難找出適當的速度了。
其公式為:(220-年齡)- 休息時每分鍾心跳 × 75%+ 休息時每分鍾心跳
例:年齡40歲,休息時每分鍾心跳為80次
則(220-40) - 80 × 75% + 80 =100 × 75%+80 =155
即此人最適當的訓練心跳數為155次/分鍾
沒有經驗的跑者,在開始跑步時前段時間因跑得太快,很快的心跳反應狀態超過了其理想心跳數,以至於後半段跑得很辛苦。
因此,對配速控制較差者,可以在開始跑後5分鍾時,測量其心跳反應,再調整其跑步速度,依此方法練習,很快地就可以將配速控製得很好。一般青少年理想的運動心跳數可於每分鍾150-180次之間。
跑步的運動傷害:
常見的跑步運動傷害有:脛骨骨膜發炎、膝痛、肌肉拉傷甚或斷裂、肌鍵發炎或骨折等。發生的最大原因在於運度過度-太多、太急,因此,一定要循序漸進,逐步增強運動功能。
開始時的肌肉酸痛屬於正常現象,原因是肌肉受到新的刺激的緣故,只需跑步方法正確,酸痛現象會逐漸消除。
跑步前後的暖身運動和伸展運動絕不可省略,它除了可預防傷害的發生,也可減低運動後的疲勞感及酸痛。
跑步訓練有4個基本的要素:耐力、力量、速度和休息。
耐力
如果我們把跑步看作是一個金字塔,每年一次到兩次的最高級的比賽作為它的金字塔頂,耐力基礎是塔的塔基。對追求健康的跑步者來說,塔基是他們最感興趣的。但對大多數的跑步者來說,塔基是整個計劃的開始和結束,沒有良好的基礎,較大強度的力量工作和速度工作是不可能做到的。部分的跑步者往往忽略了計劃,從而使我們的跑步受到不良的影響其實我們可以很好地設計自己的跑步計劃,特別是在每年一度的為耐力訓練打下良好基礎的時間里。
⑤ 十種簡單無氧運動
十種簡單無氧運動
十種簡單無氧運動,在生活中我們最為常見的是有氧運動,跑步就是一種有氧運動,但很多人對於無氧運動有哪些並不是很清楚。下面為大家分享十種簡單無氧運動的相關內容。
十種簡單無氧運動1
1、重量訓練可以說是最受歡迎的無氧運動形式,也是增加肌肉質量的最快方法。使用正確的形式是必要的,以正確地工作的目標肌肉群和避免受傷。以平穩流暢的動作舉起和放下重物,而不是快速的抽動和弓起背部。在被動或較輕松的練習階段吸氣,在力量建設和主動階段呼氣。
2、腿下蹲,腿下蹲鍛煉四頭肌、腿筋和臀肌。開始的時候不要有任何阻力來完善你的形式,獲得靈活性和適當的伸展。一定要在觀察員的指導下或者在正確的指導下完成這些動作,在你的動作完成之前不要增加體重。
3、啞鈴/杠鈴壓力機,壓力機包括一個被動的階段,降低對你的重量和一個積極的階段推開它。這些運動鍛煉你的胸、肩、背和三頭肌。
4、橫向下拉,這項運動需要滑輪和纜繩來鍛煉你的背部、肩膀、手臂和腹部肌肉。無氧運動不需要增加肌肉量。你也可以做一些無氧運動來增加力量和協調性,培養一個更強壯的核心。
5、引體向上,引體向上鍛煉背部、肩膀、肱二頭肌、前臂和胸部肌肉。他們也工作的直立脊柱和外部斜肌的核心加強。
6、俯卧撐,俯卧撐也有助於增強你的核心力量,塑造你的胸部、肩膀、手臂和背部。
7、力量沖刺,在有氧跑步、步行、騎自行車或游泳中加入一個無氧的部分,以30到60秒的最高速度來鍛煉力量和全面的耐力。
8、花椒跳繩是,種以跳繩速度來鍛煉力量、燃燒脂肪和提高協調性的動作。在沒有繩子的情況下,試著從蹲著的姿勢跳得盡可能高,或者在站著跳的時候把膝蓋放在胸前。
9、仰卧起坐,腹式仰卧起坐可以增強核心力量,同時讓你的腹部變平。為了獲得厭氧的.好處,將它們快速執行到失敗的程度。
10、出拳/踢腿,發展自己的日常打拳和踢腿到一個出拳或速度袋,以提高平衡和協調。
十種簡單無氧運動2
什麼是無氧運動
無氧運動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狀態下高速劇烈的運動。無氧運動大部分是負荷強度高、瞬間性強的運動,所以很難持續長時間,而且疲勞消除的時間也慢。無氧運動是相對有氧運動而言的。在運動過程中,身體的新陳代謝是加速的,加速的代謝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人體的能量是通過身體內的糖、蛋白質和脂肪分解代謝得來的。無氧運動的最大特徵是:運動時氧氣的攝取量非常低。由於速度過快及爆發力過猛,人體內的糖分來不及經過氧氣分解,而不得不依靠「無氧供能」。這種運動會在體內產生過多的乳酸,導致肌肉疲勞不能持久,運動後感到肌肉酸痛,呼吸急促。
無氧運動的種類有什麼
無氧運動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狀態下進行劇烈運動,比如短跑、舉重、跳高、跳繩、無氧瑜伽、健身操、游泳、仰卧起坐、單杠等等。無氧運動是最能減脂的運動方式,當然,還要結合有氧運動。一般無氧運動很難堅持下來,因為無氧運動很累,需要花費很多的力氣,不過無氧運動能提高身體免疫力,增加肌肉新陳代謝率。
常見無氧運動的項目
1、舉重實際上,「舉重」對女性而言也是很好的健身方式,能夠緊致肌膚和瘦身。你的目標可能不一定是減肥,實際上,當你開始舉重,你可能會先重一點點,不過不用恐懼,因為你增加的是肌肉,它的重量要比你消耗掉的脂肪大。
2、 俯卧撐,兩手撐地,前腳掌撐地,兩腿伸直,彎曲手肘,身體向下,伸直手肘,身體向上。過程中身體保持平直,不要塌腰。
3、 啞鈴操動作要領:單手握一瓶裝滿水的礦泉水,或1~3公斤的輕量啞鈴,手肘彎曲呈直角,將礦泉水平舉到身體前方再放下,重復動作至少20次,速度愈快、效果愈好。
4、深蹲,背部挺直站立、兩腳約與肩同寬,雙手放頸後。屏住呼吸,慢慢往下蹲,整個下蹲的時間最好可長達10~30秒,速度愈慢愈好。再以相同方式慢慢站起,重復蹲下、起立至少10~15次,調整呼吸休息。
無氧運動的好處
1、增強你的肌肉力量,是增加肌肉的主要來源
2、損壞的肌肉會在短時間內快速的修復,會增大你的肌肉。
3、還可以提升骨質密度,降低骨質疏鬆的風險哦。
4、可以提升你的肺活量哦。
5、在無氧運動時,血液流通比較快,可以緩解各種疾病。
十種簡單無氧運動3
無氧運動減肚子嗎
有一些無氧運動也是可以減肚子的。無氧運動能量的消耗也是來自體內的儲備,當你產生能量虧空以至於動員脂肪的情況下,也就可以逐漸的減少體內脂肪的囤積,更何況人體並不僅僅只有無氧運動、有氧運動,日常就算不運動的情況下也會有大量的熱量消耗。因此,只要是通過合理的運動量,都是可以起到減脂作用的。
無氧運動有哪些可以痩肚子
1、前平板式
俯卧撐的姿勢,把手臂撐地,手肘彎曲,在臂膀的正下方,重量放在前臂上,身體從肩膀至腳踝呈一直線,核心肌支撐住,腹肌緊綳,維持姿勢30秒,或適當延長,一邊深呼吸(堅持的時間可以慢慢累積到30秒但中間休息5秒就可以繼續做)
2、側平板式
單手撐地,另外一個手放在腰際,綳緊核心肌,腹肌收縮,抬起臀部,身體成直線,動作中深呼吸,也是堅持時間和上面一樣,兩只手輪流來。
3、仰卧起坐
可以有效鍛煉腹肌,但不斷但彎曲下背,幅度大了會造成脊椎問題,可以適量。最好是卷腹運動,就是仰卧起坐不要完全躺下去,靠腹部力量支撐自己,然後起來。20~30個一組,休息40秒,然後繼續,爭取3組以上,一般做到自己感覺腹部肌肉緊綳的受不了,很累的感覺就停下來。剛剛開始可以借用手的力量。
⑥ 天天做無氧運動可以嗎
可以。
做無氧運動大多靠身體自身儲存的能量來給身體提供能量,而有氧運動的絕大部分是靠身體的脂肪分解來提供能量,少部分是靠身體自身攝入的能量來供能。先做無氧運動消耗身體自身的攝入的熱量,然後再進行有氧運動,這樣就能夠更多地消耗身體脂肪來提供能量。
(6)胃疼可以無氧運動嗎擴展閱讀
無氧運動項目
1、深蹲被譽為「力量訓練之王」,很多的健身動作都會結合深蹲的動作。深蹲看似鍛煉下半身,實則能夠鍛煉全身的力量。深蹲時,能夠有效刺激大臀肌,同時刺激了骨骼肌發力。
2、俯卧撐:俯卧撐主要鍛煉上肢、腰部及腹部的肌肉。是很簡單易行卻十分有效的力量訓練手段。雖然對身體健康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要量力而行,不要超負荷,會出現肌肉拉傷、肌肉酸痛等不良反應。
3、平板支撐是一種類似於俯卧撐的肌肉訓練方法,在鍛煉時主要呈俯卧姿勢,可以有效的鍛煉腹橫肌,被公認為訓練核心肌群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