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運動資訊 » 航母可以在甲板上運動嗎

航母可以在甲板上運動嗎

發布時間: 2023-01-25 12:48:59

① 航母使用滑躍式甲板, 有什麼優缺點

3樓4樓的回答完全錯誤。
滑躍式起飛和彈射式起飛各有利弊。
滑躍式甲板根本不會佔用甲板面積,因為艦載機滑跳起飛臨界區(不是指整個起飛區,滑躍式是在甲板開始上仰至艦首)是專用的,不能進行其他作業。
單位時間內出動架次其實還是滑躍式多,因為彈射式起飛需要把飛機牽引到彈射鎖定器區由專門的人員固定到鎖定器上,等該人員離開後才能開始起飛。而滑躍式只要前邊沒有障礙只管起飛就行了。
高海情下,飛機起飛危險還是彈射式大,因為滑跳離艦時一瞬間飛機會獲得向斜上的慣性,不易墜落。且離海面較高,不易觸到大浪。而彈射式是平著離艦,高度也低。
滑躍起飛瞬間對飛行員的操控要求兩種方式各有各的難點,差距不大。
在航模上起降飛機確實沒有成功的,很多人想不到到底是怎麼回事。其實很簡單。因為飛機不管是在滑躍式還是彈跳式甲板上起飛,都必須達到飛機的最小起飛速度才能飛起來,而軍迷們玩的航母模型又能造多大?其滑跑距離太短了,模型飛機的加速度也太小了。根本達不到最小起飛速度。而對航母來說,起飛速度必須比平飛速度還要大。如果真要讓模型飛機從航母模型上起飛,那麼航母模型要造的很大很大。所以如果沒條件的話只能做靜態模型。
但從陸地上做到模擬滑跳起飛還是可行的,如果樓主願意可以補充問題。

② 請問:美國航母的艦載機,加油、掛彈是分別在機庫和甲板進行,還是全在甲板運作多謝了!

機庫只是存放飛機 而導彈之類的是放在彈葯庫里邊
當然是在甲板啦 其實你去買一些關於航母的書 你會發現美國現役航母上面有許多穿著紅色衣服的人在運送像AIM-120 AIM-9之類的導彈呀 而且機庫里的飛機中 如果你拿照片仔細觀察 你會發現其實這些飛機上面都灰灰的 說明這些飛機並不是常用的飛機 而且加油在機庫里邊進行 不一定說爆炸什麼的 你在機庫里加油再通過升降機弄上去 不是很麻煩嗎? 還不如直接在上面加油好一點 對吧?

③ 尼米茲級航母甲板會上浪嗎

一般情況是不會的,因為艦橋非常高,但是在一些惡劣海況下還是可能的,當然這個時候甲板上的飛機要全部收到機庫里,並且不能放飛和回收飛機了。

④ 運動中的航母,艦載飛機能起降嗎

可以,而且都是在運動中起降的。航空母艦起飛必須要有很大的相對風速,這必須要逆風高速前進,起飛時航母逆風行駛,可以增大飛機相對海面的速度,加上迎面而來的風,可以減小對彈射器的功率需求。降落時航母同樣行駛,這樣可以減小飛機相對航母甲板的速度,容易降落。這就是簡單的相對運動的知識。

⑤ 為何航母上的飛機起飛都在甲板上進行呢有沒有在航母體內起飛的例子吖個人想在體內起飛應該會更好!

這個相對於船艙而言,甲板面積大,而且可能存在的障礙物最少,同時具有最好的視野,利於飛機起落。同時留下較大內部空間便於儲存物資,戰機,以及人員。

⑥ 航母艦載機靠什麼動力在飛行甲板移動

航母艦載機靠牽引動力在飛行甲板移動。

⑦ 航母後面甲板為何不能做艦載機跑道是為了避免哪些情況的發生

現代有斜甲板的航母,後半段用於飛機降落,而前半段用於飛機起飛,這樣可以使起飛降落操作互不幹擾。

而二戰時期的航母,即使是直通甲板,實戰中機群的起降也不會用到全長度:可以從這些當年的照片中看到,如果是起飛,那會把甲板的後半部分堆滿飛機,只留前半部分用作跑道。

那麼,現代航母搭載的戰術飛機單機性能很強大,所以,每次出擊的架次就相對減少。一般認為,一艘尼米茲級航母一次出擊大約能出動20來架作戰飛機。而在二戰時期,一艘航母一次放出30架以上,是挺常見的。所以二戰期間,航母需要用半個甲板來存放待起飛的飛機,而現代航母,則只需要在甲板邊上和跑道邊上放就行了。

⑧ 甲板上迎風飄揚的紅旗相對於出海的航母是運動還是靜止的

正在起飛的艦載機相對於甲板的位置發生了改變,因此以甲板為參照物,艦載機是運動的.
以艦載機中的人或機艙為參照物時,艦載機是靜止的;
艦載機離機起飛過程中動能轉化為 勢能.
艦載機起飛前後,航母都處於漂浮狀態,浮力始終等於重力,艦載機飛離航母,航母總重減小,所以浮力相應減小.
故答案為:運動;機艙;動;勢;減小.

⑨ 航母的飛行甲板問題

我想不可能,因為飛機著陸的時候也在平面,如果著陸之後馬上又轉到下層(假設下層作著陸區的話),要求飛機的起降以及轉下層的時間太短,根本作不到,而且航母就是在戰時的作用才明顯,如果在種環節上浪費太多時間,在戰時是不合適的!
因此我認為哥們兒這種想法是不可能實現,只因為是沒有必要實現!

祝你好運!

⑩ 航母的飛行甲板有什麼作用

航空母艦是以艦載機為主要武器並作為其海上活動基地的大型水面艦艇。它是現代海軍中最重要的艦種之一。說到寬度,它有兩個標准,一是飛行甲板寬度,二是艦體寬度。航空母艦上的飛行甲板主要是用來供艦載機停放和起落。為了能停放盡可能多的飛機,讓飛機起飛、降落時所受的干擾盡量小一些,航母需採用比起艦體寬度要大得多的飛行甲板,以增大「機場」面積。特別是斜直兩段式甲板出現後,將起飛段板和著陸段板區別開來,飛行甲板寬度進一步增加了。一般說來,大型航母的飛行甲板寬度約是艦體寬度的15倍。例如,美國「羅斯福」號航母的飛行甲板最大寬度為784米,而它的艦體寬度則僅有408米。

航母上的飛行甲板能否無限制地加寬呢?答案是否定的。一般地說,大中型航母飛行甲板的寬度與水線處艦體寬度的比值不能超過20,否則將可能危及航母本身的航行安全。對於這一點,人們是在實踐中逐步認識到的。美國海軍在對「中途島」號航母進行改裝時,曾經將飛行甲板的寬度與艦體的寬度比值提高。結果在航行的時候發現它的穩定性下降了很多,該艦經常出現長時間傾斜而不容易扶正的現象。同時,由於飛行甲板寬度增大,航空母艦的吃水更深,這增加了該艦在復雜氣象條件下航行的危險性。出現了這么多的不安全因素,美國海軍立即對該艦進行了第三次改裝,使比值降到191,消除了隱患。

現代戰斗機和攻擊機的起飛時速,大都在250~350千米,如果自行加速滑跑,至少需要2000~3500米長的跑道才能飛起來。而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艦飛行甲板也不過330多米。在這種情況下,艦上的飛機是怎樣飛起來的呢?

辦法是借用助力幫助它們上天。所謂助力,就是在飛機起飛的時候,用一種很大的力量把它彈射到空中。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了解決彈力問題,有的國家曾用過火箭助推的方式,但火箭噴出的燃氣溫度高、費用多,又不太穩定,所以就沒有進一步地應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度採用一種液壓彈射方式,但是液壓裝置非常笨重、而且功率不夠大,只好放棄。以後才逐步研製出現在所用的蒸汽彈射器。它的原理就是用蒸汽做動力,推動活塞和彈射裝置運動,艦載機在活塞帶動和自身的動力作用下,如箭一樣彈射上天空,飛機迅速達到離艦起飛的速度。

飛機降落的時候也需要幫助才能停下來。航空母艦上設置了一道如絆馬索般的攔阻裝置,使飛機可在著艦後70~90米的距離內停止下來。攔阻索自斜角甲板尾端60米處開始設起,向前每隔14米橫設一根粗鋼索,連續設置4~6根。飛機降落的時候,在放下起落架和襟翼後,要放下專門設計的可伸縮的尾部艦鉤,當這種鉤子掛住攔阻索的任意一根時,飛機便能迅速被攔阻,並在前沖60~90米處停下來。為防止意外,艦上另一端還可以臨時架設高約45米,寬比攔阻索略大些的攔機網,保證飛機安全降落。

另外,有的國家的航空母艦的艦載機是垂直起降(如英國的「海鷂」式、美國的V-22等),但它們的運載能力有限。另外,俄羅斯和英國還設計了滑橇式甲板,使飛機只需滑跑更短距離就可以離艦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