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運動資訊 » 地震是可以精確預報的時間
擴展閱讀
什麼軟體可以刷qq紅包 2025-09-11 18:54:15
可以登機的值機牌照片 2025-09-11 18:52:31

地震是可以精確預報的時間

發布時間: 2023-01-23 14:20:37

⑴ 地震是可以精確預報的是正確嗎

「地震是可以精確預報的」這句話是錯誤的。
地震無法精確預報,地震預報是指在地震發生前,對未來地震發生的震級、時間和地點進行預測預報,並及時公布於眾,讓預測受災區人們做好預防工作,以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預報地震的方法大體有三種:地震地質法、地震統計法、地震前兆法,但三者必須相互結合、相互補充,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盡管地震預報還沒有過關,但是地震工作者根據長期的理論研究和工作實踐,形成了一定的地震預報體系,當然這種體系並不十分有效,有待於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目前的預報主要建立在理論計算和前兆觀測的基礎上。

⑵ 目前地震是可以精確預報的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地震是可以精確預報的說法是假的,以現在的科技水平,地震預測尚處於研究階段,要准確預測非常困難。雖然在地震前會有很多前兆,但尚未找到能明確何時、何地發生多大規模的地震預測方法。

地震是由於不同地殼板塊間應力運動集中,互相碰撞造成破碎的結果。地底碰撞無時不在發生,何時會造成劇烈的大錯動形成地震,很難把握。

(2)地震是可以精確預報的時間擴展閱讀:

地震預測的困難主要受技術手段和探測水平局限,測量、監測幾乎不可能到達震源深處;而且地震的孕育機制非常復雜,偶發性很強,人類還未能認識它的規律。

不少地震發生之前會出現地下水或某些動物的異常表現,但要說有這些徵兆就必然會發生地震,目前還沒有科學依據。在專業領域,有時會收集這些徵兆作為地震會商的參考信息,但不能由此直接判斷,必須考察地應力、地下溫度感測器、小地震發生頻密度等情況。

⑶ 地震是可以精確預報的是正確嗎

不正確
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開始發生的地點稱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稱為震中。破壞性地震的地面振動最烈處稱為極震區,極震區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區。地震常常造成嚴重人員傷亡,能引起火災、水災、有毒氣體泄漏、細菌及放射性物質擴散,還可能造成海嘯、滑坡、崩塌、地裂縫等次生災害。
當前的科技水平尚無法預測地震的到來,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地震也是無法預測的。所謂成功預測地震的例子,基本都是巧合。對於地震,我們更應該做的是提高建築抗震等級、做好防禦,而不是預測地震。
地震成因
地球表層的岩石圈。地殼岩層受力後快速破裂錯動引起地表振動或破壞就叫地震。
由於地質構造活動引發的地震叫構造地震;
由於火山活動造成的地震叫火山地震;
固岩層(特別是石灰岩)塌陷引起的地震叫塌陷地震。
地震是一種及其普通和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但由於地殼構造的復雜性和震源區的不可直觀性,關於地震特別構造地震,它是怎樣孕育和發生的,其成因和機制是什麼的問題,至今尚無完滿的解答,但目前科學家比較公認的解釋是構造地震是由地殼板塊運動造成的。
由於地球在無休止地自轉和公轉,其內部物質也在不停地進行分異,所以,圍繞在地球表面的地殼,或者說岩石圈也在不斷地生成、演變和運動,這便促成了全球性地殼構造運動。關於地殼構造和海陸變遷,科學家們經歷了漫長的觀察、描述和分析,先後形成了不同的假說、構想和學說。
我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5個地區,這5個地區是:台灣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區,包括西藏、四川中西部和雲南中西部;西部地區,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寧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麓;華北地區,主要在太行山兩側、汾渭河谷、陰山—燕山一帶、山東中部和渤海灣;東南沿海地區,廣東、福建等地。

⑷ 目前地震是可以精確預報的這種說法是什麼

目前地震是可以精確預報的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由於地震成災具有瞬時性,所以很難精確預報地震災害的發生。地震在瞬間發生,地震作用的時間很短,最短十幾秒,最長兩三分鍾就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使人猝不及防、措手不及。人類辛勤建設的文明在瞬間毀滅,地震爆發的當時人們無法在短時間內組織有效的抗禦行動。

地震災害破壞程度,除了與震級大小有關外,還與震源深度、距震中遠近、震中區的地質條件、建築物的抗震性能、人們的防震抗震意識、應急措施和預報預防程度等有關。

地震檢測的手段:

(1)測震:記錄一個區域內大小地震的時空分布和特徵,從而預報大地震。人們常說的「小震鬧,大震到」,就是以震報震的一種特例。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小震鬧」並不一定導致「大震到」。

(2)地殼形變觀測:許多地震在臨震前,震區的地殼形變增大,可以是平時的幾倍到幾十倍。如測量斷層兩側的相對垂直升降或水平位移的參數,是地震預報重要的依據。

(3)地磁測量:地球基本磁場可以直接反映地球各種深度乃至地核的物理過程,地磁場及其變化是地球深部物理過程信息的重要來源之一。震磁效益的研究有其理論依據和實驗基礎,更有震例的事實。

⑸ 地震可以准確預報嗎

人類記載地震現象已經好幾千年了,但直至20世紀初才對地震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科學家開始組建全球地震台網,經過多年研究終於發現,全球地震主要分布在三大 區域,即環太平洋地區、地中海一喜馬拉雅山以 及大洋中脊。也就是說,地震大多發生在地球相 鄰板塊的交界處。此外還有一些其他類型的地 震,如火山地震、核試驗地震等,但它們通常屬於弱震。
地球上每年發生約500萬次地震,其中絕大 多數都在3級以下,人們感覺不到。另外,即使有的地震震級較大,但在離地震中心較遠的地 方,地面震動並不強烈,也就不會有明顯的震 感。因此,研究地震必須藉助靈敏度很高的地震儀。比如一本書掉到地上,地震儀也會記下一個 明顯的地震波信號。如有一座大樓突然倒塌,造 成的震級大約是2級。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是7.8級,相當於幾千 顆原子彈爆炸釋放的能量。可見單純從能量的角 度考慮,人類活動是很難誘發大地震的。但是在 某些情況下,這種可能性依然存在。例如水庫蓄 水改變了對庫底岩石的壓力,有可能引起庫區或 鄰區地震活動增加。不過,全世界建成的1萬多 座水庫中,曾誘發地震的還不到1%。
地震是地下能量快速釋放的過程。地震後, 地下的岩石又會重新調整,重新積蓄能量。這些 過程異常復雜,因此地震的發生既不是毫無規律 卻又相當隨機,要准確預報就非常困難,各國科 學家還在不斷探索。
地震突發時,在室內可躲到廚房、浴室等開間小、不易塌的地方。要注意切斷電源和氣源, 避開玻璃窗、吊燈等危險物,用身邊能找到的衣 物、枕頭等護住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