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保險重大疾病之心臟瓣膜手術
心臟瓣膜手術早晚要從重大疾病條款當中移除,不是說它不滿足重大疾病設立的初衷,而是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心臟瓣膜的置換與修復,已經不再需要開胸了!
那麼,我們來了解一下心臟瓣膜手術的條款:指為治療心臟瓣膜疾病,實際實施了開胸進行的心臟瓣膜置換或修復的手術。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一個需要進行手術的患者,平躺在手術台上,因為麻葯的作用,已經沉沉睡去。不省人事的他任由醫生割斷他的胸骨、剖開他的胸膛、在他的砰砰亂跳的心臟上實施著手術……
心臟瓣膜手術的賠付條件非常簡單,只要是因為心臟瓣膜的置換或修復,實施了開胸就可以按重大疾病來賠付。但是,開胸對於我們身體的損傷實在是太大了,這樣的手術下來,我們不但要修養非常長的時間,而且,會給身體留下非常大的隱患,一定不能再從事大的體力活動,對以後的生活工作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所以,隨著醫學技術的提高,高新技術的進入,心臟瓣膜的修復與置換完全不用開胸即可完成,例如,3D立體胸腔鏡手術,這種手術方式,病人的身體上只有幾個小眼,甚至貼上創可貼就可以走下病床!
但是,這種高新技術的手術卻不是重大疾病的賠付范圍!
重大疾病保險的設立初衷:
就像大海當中的冰山一樣,我們眼中所見的只是海平面上的冰山的部分,可是,在海平面以下,會有冰山更加龐大的部分,我們是看不見的。而我們看不見的部分,才是冰山的可怕之處,它往往會是海平面上的5到6倍那麼大!
重大疾病也是這樣,我們所能見的只是治療疾病的花費,十幾萬甚至幾十萬!但是,可怕的並不是治療的費用。相信大多數的家庭對於這部分費用,咬咬牙、跺跺腳,還是能夠拿出來的。但是,真正海平面以下的冰山是什麼?
是患者長期的不能日常生活,不能參加工作帶來的收入損失;是患者因為要治病而長期的住院花費;是患者因為要保養身體而進行的長期康復的費用;是患者要長期受家人照顧,而使家人也無法正常工作帶來的收入損失!大家真正算過這部分費用嗎?保守來說,也會是治療費用的4到5倍!
所以說,重大疾病保險設立的目的不是要用來治病的,而是治病以後必須的更大的花銷的!
高新技術雖然也很昂貴,但是,它對人體的傷害不大,患者手術治癒以後,不耽誤正常的工作生活。所以,它肯定是不符合重大疾病保險設立的初衷的。
那,保險就不賠了嗎?那買保險還有什麼用?
其實不然,這種高新技術雖然不屬於重大疾病理賠范疇,但是,它完全屬於輕度重疾的理賠范疇!而且,保險也分為很多種,除了重大疾病保險、輕度重疾保險,還會有醫療報銷的險種,高新技術也完全符合醫療報銷的范疇!
所以,正確的選擇保險,不是說買一種就能包治百病的。買保險一定要找專業人士制定全面的保障計劃,只有這樣,才能保障全面,360度無死角。
B. 心臟瓣膜手術後悔
我們都知道現如今醫療技術水平是比較發達的,病情很嚴重的時候,人們就會選擇去醫院做一些相關的手術去治療,而其中對心臟瓣膜病患者而言,做心臟瓣膜手術是比較有效的,但是有部分人們表示做完心臟瓣膜手術後感覺到很後悔,那麼,做心臟瓣膜手術後悔怎麼辦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心臟瓣膜手術其實就是對損害的瓣膜進行修理,如果患者的症狀已經是中度以上的二尖瓣或者主動脈瓣的狹窄與關閉不全,這時多半引起了心臟的擴大,並且往往合並導致了心電的紊亂,那麼這個時候是非常有必要去做心臟瓣膜手術的。
而如果患者的症狀沒有引起心臟擴大的瓣膜病,引起了心臟擴大但病變程度比較輕的瓣膜病,如果是輕度的擴大,在觀察期間並且沒有出現臨床症狀,是可以觀察的,不要著急做心臟瓣膜手術。但是在觀察的過程中,如果心臟在不斷的擴大或者是心衰的症狀不斷的加重,是需要手術的。
最後建議人們如果不手術就要密切的觀察心臟的變化,因為瓣膜病變的問題,可能會導致心臟病變的進一步加重,一旦醫生建議手術,不要猶豫,這樣才能將心臟瓣膜病變的危害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