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運動資訊 » 術後多長時間可以動
擴展閱讀
術後多長時間可以動 2025-07-13 02:28:38

術後多長時間可以動

發布時間: 2025-07-13 02:28:38

1. 胸椎手術後多久能下床

胸椎手術後多久能下床,主要取決於疾病的診斷以及具體的手術類型,以下是幾種常見情況的答案:

  1. 骨質疏鬆性壓縮骨折的椎體成型骨水泥微創手術

    下床時間:手術後第2天即可正常離床活動。

    注意事項:應多鼓勵活動,以促進術後的恢復。

  2. 年輕人的骨折釘棒內固定手術

    初步下床時間:術後35天內由於有引流管且刀口疼痛,不建議離床活動。

    可下床條件:等刀口疼痛逐漸減輕,在外固定保護的情況下可以離床活動。

  3. 粉碎性骨折特別嚴重的釘棒內固定手術

    卧床時間:可能需要卧床34周。

    下床時間:卧床時間過後,在外固定保護的情況下,才能慢慢離床活動。

  4. 胸椎部位的表淺脂肪瘤或粉瘤等切除手術

    下床時間:手術後即可離床活動,沒有大的時間限制。

    注意事項:由於手術本身為局部浸潤麻醉,對活動沒有大的影響。

總結:胸椎手術後下床時間因手術類型和病情而異,患者應遵循醫生的建議,在確保安全和恢復的前提下進行活動。

2. 腰間盤突出做完手術後,多久就可以下床運動了

一般來說,椎間孔鏡手術量比較小,恢復比較快,術後一個月基本可以恢復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但如果條件允許,休息三個月左右,進行適當的功能鍛煉恢復後,再工作會更好。很多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在手術後,由於髓核突出壓迫神經,會出現下肢麻木、疼痛或跛行無力、排便異常等症狀。即使經過手術治療,由於原來的神經傳導阻滯沒有完全恢復,出現下肢麻木無力或排便不暢是正常的。

這類患者經過一般咨詢一個月無明顯異常,功能鍛煉恢復即將開始,可以在前期練習腿部拉伸 側卧腿拉伸 遲卧自行車這類鍛煉,肌肉力量恢復後再進行吞咽平板支撐更安全,通過增強核心肌肉力量和保持關節穩定,防止關節受壓。否則,卧床時間過長,肌肉力量下降,反而容易加重關節壓力,造成症狀反復。盡早在下床活動,可佩戴醫用腰圍承受關節壓力,保持關節穩定,避免長期伏案或單一姿勢過久,不要在太軟的床上睡覺,不要坐太低太軟的椅子,避免深角蹲或負重運動,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少吃酸辣啤酒低醇酒這類濕氣太重或興奮的食物,少喝碳酸軟飲料,低糖飲食。

有些人覺得手術後變得強壯了,腰部就可以干更重的活了,其實不然,前3個月後,身體在進行腰椎骨的穩定和內固定的關節重建時,更應該注意生活中的細節,尤其是像 "腰 "這樣的力量性動作,生活中最常見的就是彎腰搬東西,千萬別把屁股抬起來,如圖,有效保護你的腰部。

3. 左腳踝骨折了,術後多久可以下地走路

左腳踝骨折了,術後100天以後 才可以下地走路。“傷筋動骨一百天 ”這句俗語想必大家都知道,這是說如果骨頭發生了骨折,就需要等待100天,才可以恢復到正常狀態。骨折部位可以根據ct拍片的結果,來判斷癒合的程度。骨頭內部組織恢復到正常狀態,就可以正常下地行走了。一般情況下,左腳踝骨發生了骨折,患者是不可以自行提前行走的。由於現代的醫學越來越發達,會根據ct拍片檢查結果來判斷病人的恢復程度。骨頭骨折的部位長出了骨痂,骨痂在隨著時間的增長慢慢地癒合,左腳踝骨折患者嘗試走路時不感覺到劇烈的疼痛,就可以嘗試著鍛煉走路了。

那麼,你知道如何促進骨折部位癒合嗎?

4. 腹股溝疝氣手術康復後可以正常運動嗎

傳統疝修補術(不放補片)術後需要盡量卧床休息,以免增加下腹部腹內壓,影響修補部位癒合,一般術後1-2天開始床上活動,約1周後下床活動。3個月可以負重。
無張力修補術(放補片)術後可以立即下床,3-7天正常活動,1個月可以負重。
如果有疝嵌頓行腸切除術的患者,術後須禁食至腸功能恢復,並由靜脈供給營養。
後,抬高陰囊,以減少發生陰囊血腫、水腫。
保持敷料清潔乾燥:如發現敷料脫落、污染時,應及時更換,以免切口感染,尤其對嬰幼兒更應加強護理,切口一般7天可以拆線(可吸收線無需拆線)
切口局部水腫需要2周至3個月可以消退,無需處理。
防止腹內壓增高:此為預防疝復發的重要措施,術後注意保暖,以免受涼感冒、咳嗽,保持大、小便通暢,避免屏氣用力。
盡量戒煙。
如果切口及陰囊部是否有、血腫,流膿,發熱則需要及時就診。

5. 小腿脛、腓骨骨折手術後什麼時候(多長時間)可以下地鍛煉走路

骨折什麼時候能下地行走,這要看骨痂癒合情況而定,如果斷骨沒有完全長好不建議過早活動,斷骨沒有癒合牢固,過早下地活動容易造成斷骨移位或是錯位,需要等到骨頭完全癒合的情況下,才能正常負重活動。 骨折術後如果採用傳統中醫治療,成年人早期用葯5-7天左右疼痛可以基本減輕,腫也可以逐漸消退,12-15天可以慢慢活動,大約30天左右可以基本恢復正常行走了。這時活動患肢是不會存在疼痛的,並且患肢也有力氣,40天拍片可以看到骨痂生長良好,以X光片為依據,如果治療40天還不能下地行走,那麼要考慮是否是醫生的水平有問題。 骨折後如果不用中葯促進骨痂快速生長,固定後單靠長期靜養自身慢慢恢復,這樣的治療是很緩慢的。 最快3個月可以基本康復,慢者則6個月才能康復,不過也有些一年都沒有徹底癒合的。具體多久能痊癒,這都是因人而異。 斷骨什麼時候癒合長好,什麼時候就可以下地負重活動。 不管什麼組織損傷,治療的重點是用葯促進斷骨快速生長癒合,這樣才能很快康復。而不是長期靜養或是靠飲食來促進骨痂生長,靠靜養或是飲食來幫助骨痂生長,恢復都是很慢的。骨折未治癒前間忌吃鯉魚、公雞、酸筍、姜、高鈣高蛋白食物等,這是經驗所得,西葯慎用,尤其是含激素的葯物忌用,不宜過早活動,以免加重損傷。 居士祝早日康復

6. 髕骨脫位手術後需多長時間恢復正常行走,跑跳

  1. 屈曲練習只要在疼痛耐受范圍,可以不設時間表,進度允許自行掌握。

  2. 2.現在當然態鬧是在緩襲床上進行訓練,萬不可坐或者站著,練習時注意柔和,避免暴力,過一段時間會慢慢自己好起來。

  3. 3.術後一般4周可嘗試下地,患肢直腿負重行走,術後6周可以逐漸負重屈膝活動,但避免跑、跳等劇烈活動。術後3個月後一般可以恢復正常活動。

  4. 4.現在你最好帶著支具,不要擅自戴戴摘摘帆哪罩。

7. 前交叉韌帶重建後多長時間能乾重活

在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後,醫生通常會建議患者在術後三個月內避免進行重體力勞動。這段時間內,患者需要進行康復訓練,恢復肌肉力量和關節靈活性,確保手術部位能夠安全承受日常活動帶來的壓力。

術後初期,患者應遵循醫生的指導,避免承受過重的負荷,以免對手術部位造成額外的壓力,延緩恢復過程。初期康復階段,患者可能需要藉助拐杖或助行器,減少站立和行走的時間,減輕膝蓋負擔。

在術後三個月,大部分患者的恢復情況會較好,可以逐漸開始嘗試輕度的體力活動。但是,具體何時能夠從事重體力勞動,還需根據個人恢復情況而定。患者應定期接受復查,通過醫生的評估來確定何時可以恢復正常的體力活動。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在醫生允許的情況下從事重體力勞動,患者也應循序漸進,避免突然增加體力負荷,以防對前交叉韌帶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在整個恢復過程中,患者應密切關注身體狀況,避免過度勞累,確保身體完全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