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不運動導致低血磷
這是真的
我聽很多人都這么說過呢
⑵ 運動能降低血尿酸嗎
調整飲食,多飲水。運動可以加速血液循環,促進尿液的排泄。
尿酸是人體代謝過程中的廢棄物。
核酸是一種高分子化合物,核酸是由無數的核苷酸組成。每一個核苷酸都由三部分組成,一個磷酸分子、一個戊糖和一個鹼基(嘌呤或嘧啶)。生物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DNA(脫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由幾十萬、幾百萬甚至幾千萬個核苷酸組成。所以說嘌呤是細胞的組成成分。我們體內的老舊細胞,還有食物,尤其是富含嘌呤的食物(如動物內臟、海鮮等)在體內新陳代謝過程中,其分解產物就有嘌呤。體內產生嘌呤後,會在肝臟中合成為尿酸。大部分尿酸經腎臟隨尿液排出體外,少部分通過糞便和汗液排出。可見,嘌呤是核酸的代謝產物,而尿酸是嘌呤的代謝最終產物。
正常情況下,體內的尿酸大約有1200毫克,每天新生成約600毫克,同時排泄掉600毫克,處於平衡狀態。但如果體內產生過多來不及排泄或者尿酸排泄機制退化,則體內尿酸瀦留過多,當血液尿酸濃度大於7毫克/分升,是人體體液變酸,影響人體細胞的正常功能,長期置之不理將會引發痛風。
戒吃高嘌呤的食物
動物內臟(肝、腸、腎、腦)、海產(鮑魚、蟹、龍蝦、叄文魚、沙甸魚、吞拿魚、鯉魚、鱸魚、鱒魚、鱈魚)、貝殼食物、肉類(牛、羊、鴨、鵝、鴿)、黃豆食物、扁豆、菠菜、椰菜花、蘆筍、蘑菇、濃湯、麥皮
戒吃高膽固醇的食物
動物內臟(肝、腸、腎、腦)、肥肉、魷魚、 魚、墨魚戒酒一旦血中酒精濃度高達200mg/dl,血中乳酸會隨著乙醇的氧化過程而增加,令腎臟的尿酸排泄受阻,結果使血中尿酸增加。
戒吃酸性食物,如咖啡、煎炸食物、高脂食物。酸鹼不平衡,會影響身體機能,加重肝腎負擔。
宜吃的食物多吃高鉀質食物,如香蕉、西蘭花、西芹等。鉀質可減少尿酸沉澱,有助將尿酸排出體外。
中醫學認為,固腎的食物有助排泄尿酸,平日可按「六味地黃」(熟地、山茱萸、山葯、澤瀉、丹皮、茯苓)配方煎水飲用,以收滋陰補腎功效。
除固腎外,亦適宜多吃行氣活血、舒筋活絡的食物。例如可用桑寄生(一人份量為五錢)煲糖水,但不要放雞蛋,可加蓮子。
蘋果醋加蜜糖
這是西方傳統的治療方法,經多項臨床測試證明有效。蘋果醋含有果膠、維他命、礦物質(磷和鉀)及酵素。蘋果醋的酸性成份具殺菌功效,有助排除關節、血管及器官的毒素。經常飲用,能調節血壓、通血管、降膽固醇、亦有助治療關節炎及痛風症。飯後可將一茶匙蘋果醋及一茶匙蜜糖加入半杯溫水內,調勻飲用。
(備註:若關節發炎期間,不要吃帶補的櫻桃(車厘子)及草莓(士多啤梨),以免加劇炎症,但消炎後則應多吃,有強身固腎功效。)
保持適當體重
應做適量的帶氧運動,例如游泳、太極。中醫學有句話:「氣行則血行、血行風自滅」。因此,治療痛風,應以養氣、行血及固腎為主,氣血通暢,則尿酸不會積聚。
⑶ 慢性腎病患者如何控制血磷
我們常說,CKD3期的患者就要重視血磷的監測和控制。這句話的意思絕對不是說3期才開始血磷的控制。建樓房都知道,沒有1、2樓,哪來的3樓?
其實,在CKD早期,血磷水平尚可保持在正常范圍內,但是這種調控以多種激素分泌異常為代價,只是我們沒有感覺罷了。
當病程進展到CKD4-5 期,腎小球濾過率進一步下降,腎臟排磷發生障礙,磷開始在體內蓄積,就會逐步導致高磷血症。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提前預防,保護我們的殘余腎功能,對於1、2期的患者,我們要做到:
做到這些,就是您為控制血磷做出的最大的努力。
定期監控血磷,管住嘴。配合醫生積極治療,必要時服用降磷葯物。要重視做心血管系統鈣化的監控,當CKD3 5期患者合並存在血管瓣膜鈣化時,要額外重視預防心血管疾病風險。
這些工作除了醫療上的配合,我們聽醫生的。剩下的就得咱們自己來完成。那麼最重要的就是要—— 管住嘴。
對於高血磷的預防,我們首先要控制飲食中的磷的攝入。
1、嚴格低蛋白飲食,蛋白質的質量控制在0.6-0.8g的水平。保證優質蛋白比例大於50%。
2、避免、控制食用高磷食物。這些食物包括:
加工食品 :因為,食品添加劑中的磷幾乎可以被人體100%吸收,這些高磷飲食包括:加工肉:香腸、火腿、培根、牛肉丸、牛肉乾等。
高磷飲品 :濃茶、咖啡、奶茶、啤酒等。
高磷包裝食品 :巧克力、乳酪等。
其他含磷高的食物 :
內臟類:豬肝、豬心、雞肫、豬肚、大腸、魚子、蟹黃、豬腦等。
堅果:花生、瓜子、核桃、杏仁、開心果、腰果、桃仁、芝麻等種子和堅果類。
全谷粗糧類:如小麥胚粉、麩皮、黑米、玉米面、大麥、蕎麥、薏仁米、糙米、燕麥、全麥製品、高粱、青稞等。
干豆類:如紅豆(赤小豆)、綠豆、黃豆、黑豆、蠶豆、扁豆、豇豆等。
因此要學會看食品說明。 盡量避免食用含磷食品添加劑食物,這是飲食控制磷攝入的關鍵 。學會給自己搭配飲食,掌握低蛋白飲食的配置。
3.少喝湯
少喝湯尤其是海鮮、肉湯、排骨湯、方便麵湯。不僅僅對降低血磷有意義,對降低嘌呤、鉀的攝入都有意義。
⑷ 經常鍛煉可以降低血脂嗎該如何鍛煉呢
經常鍛煉一定是可以降低血脂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血脂高的人,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葯物和飲食來改善。並且如果選擇鍛煉的話,一定也要想循序漸進,不要一下子就選擇運動量多大的項目。
特別是現在的人吃的都非常好,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都不是非常好,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高血脂的人就非常常見了。所以還是要選擇合適的運動來保證自己的身體素質。
⑸ 降血脂有什麼方法呢天天運動可以嗎
運動對於血脂異常有著很好的預防和治療的效果,長時間的堅持體育的鍛煉,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可以保持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正常,如果經常鍛煉身體的話,身體自然就可以有一個正常的狀態。
可以降低血脂的運動也有很多。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患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血脂高就是其中的一種,血脂異常,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也非常的密切,很多人想要知道,想要降低血脂的話,可以有哪些方法,運動就是很好的一種方法,下面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想要降低血脂的話,可以做哪些運動?慢跑,在做慢跑運動的時候,一定要抬頭挺胸收腹,雙眼看著前方,兩肩放鬆,所以跑動的節奏在身體兩側前後的擺動,落腳的時候,先前腳掌著地,緊接著在全腳著地,跑步的速度加快,步子加大,兩臂擺動的幅度也應該要跟著加大。
快走,快走運動的時候同樣也是需要抬頭挺胸收腹,雙眼平視前方,兩臂肘部彎曲約九十度,走的節奏在身體兩側前後擺動的幅度也應該要協調,落腳的時候應該是先腳後跟著地,緊接著在全腳著地,走路的速度越快,步子越大,兩個手臂擺動的幅度也應該有越大。
登山,進行健身性質的登山,不是進行比賽,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登山的速度不要太快,這樣就會造成膝蓋的損傷,上山的時候身體的重心一定要向前,步子不要太大,下山的時候也應該要注意速度,不要太快。
⑹ 3歲孩子血液中磷含量偏高是什麼原因如何降低和預防
小朋友的血磷偏高屬正常現象,原因就是生長發育的需求和運動量大,成骨細胞的合成、蛋白質的合成都需要磷酸的參與,運動時三磷酸腺苷的脫磷,都會導致血磷的偏高。你還可以看看你小孩血檢時血鈣的含量是否正常,缺鈣會導致血磷偏高。如果是血磷超標的很厲害,就要考慮肝腎方面的疾病了,尤其是注意腎臟。最後,祝你的小孩活潑健康! 追問: 非常感謝!我女兒的其它指標都正常,只有磷的含量比正常值高了0.4,還有鈉低了0.1。她不缺鈣啊!您看超標0.4是否正常呢? 回答: 兒童血液中磷的正常值是1.45~1.78mmol/L,成人血液中磷的正常值是0.9~1.34mmol/L。人體(無年齡的差異)血鈉的正常值是135~145mmol/L(3.15~3.3g/L)。先說你小孩的血磷,如果當時的血清化驗指標是以成人血磷正常值為標準的話,血磷+0.4也就剛好是處在了兒童血磷正常值的范圍內;如果化驗指標是直接以兒童血磷正常值為標准,血磷+0.4就可能屬於病理學上的高磷血症,那就需就醫了。高磷血症會使血液中血鈣降低,導致骨質疏鬆。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標準是後者,且你不是在小診所而是在大醫院做的化驗,當時的醫生基本上是會拍板的,再說你的小孩的血鈣化驗是正常的,根本上大可不必擔心了,我在這里只是做個可能性分析。你可以具體對照你的化驗單。在來說血鈉的問題,兒童血鈉-0.1基本上是可以忽略的,完全是正常的。因為小朋友的新陳代謝較成人旺盛,鈉的代謝是與人體水代謝相關聯的,看你女兒是不是比較容易出汗,大量的排汗會有較大的鈉流失,日常的正常食鹽攝入就可以補充流失的鈉。不過,口味也不要吃得太咸,容易引起口乾和血壓偏高。祝君健康!梅之韻竹之情 的感言: 非常感謝您的幫助!現在我可以放心了! 2011-04-28
⑺ 運動可以降低血脂嗎
人體血液中的脂肪是可以通過動脈血管壁中的許多微小孔而被排出血管外的,但這種排出的前提是血管中的脂肪必須與高密度脂蛋白結合後才能穿透這些小孔,高密度脂蛋白含量越高,脂肪就能夠有效地被排出。
運動能增加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而降低血脂。人在進食富含脂肪飲食1~2小時後,做一些適當的運動,體內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就會明顯增加,使血液中的脂肪在未沉積於血管之前就能被排出;同時運動還能加快心臟搏動,增強血液循環,促進脂肪能量代謝。
人體在這多方面的作用下,血管中的血脂含量就會大大減少,這對防止或減緩血管粥樣硬化,避免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是極為有效的。
⑻ 高尿酸血症和痛風患者能夠通過運動鍛煉降低血尿酸嗎
高尿酸血症(HUA)和痛風已成為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是僅次於糖尿病的代謝性疾病,並且呈逐年上升趨勢,我國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約為13.3%,大約有5-12%的高尿酸血症最終會發展為痛風。
尿酸是人體內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謝產物,80%由人體細胞代謝產生,20%從食物中獲得。嘌呤經肝臟氧化代謝變成尿酸,由腎臟和腸道排出。
高尿酸血症是指正常飲食狀態下,不同時間2次檢測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 420μmol/L(7mg/dl),女性 360μmol/L(6mg/dl)。高尿酸血症常由嘌呤代謝紊亂和/或尿酸排泄減少所導致。
一、高尿酸血症的危害
1.有大約5-12%的高尿酸血症最終會發展為痛風。有相當一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可終身不出現關節炎等明顯症狀,稱為無症狀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和痛風是同一疾病的不同狀態。另外,血尿酸增高的遺傳可能性為45%-73%,痛風遺傳可能性為30%,20%的痛風患者存在家族史,痛風與環境因素的關系更為密切。
2.研究認為高尿酸血症與多種慢性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是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及相關疾病(代謝綜合征、2型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事件及死亡、慢性腎病等)的獨立危險因素。高尿酸血症可預測心血管及全因死亡,是預測心血管事件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
二、危險因素
高尿酸血症的高危人群包括:高齡、男性、肥胖、一級親屬中有痛風史、靜坐的生活方式等。高尿酸血症的根本原因是身體代謝紊亂,產生較多內源性尿酸,而腎臟功能又不足以及時處理多餘尿酸的時候,才會出現高尿酸血症。因此其治療是以改變生活方式為核心,改善身體代謝紊亂,提高身體對尿酸的排泄能力。肥胖對痛風風險的影響非常大:體重指數(BMI=體重/身高2)每增加1,風險增加18%。BMI超過27.5的人,危險是BMI低於20者的16倍,是BMI在20-22.5之間者的4倍。腰圍每增加1厘米,風險上升6%。
三、控制措施
根據尿酸值及相關合並症採取不同措施。以多喝水、控制飲食、 增加運動量 、減肥等生活方式調整為基礎,無法達標的需要增加葯物干預。
1.單純尿酸高,無痛風症狀出現
尿酸若超過540μmol/L,需服用降尿酸葯物,把尿酸控制在420μmol/L以內。若沒有超過540μmol/L,可以先不吃葯,只要多喝水、控制飲食、增加運動量等生活方式調整即可。
2.有過痛風急性發作的患者
只要尿酸超標,就應降尿酸治療,目標為低於360umol/L。如果除痛風發作外,還有痛風石、慢性痛風性關節炎或痛風頻繁急性發作的患者,尿酸低於300umol/L為宜。
3.無症狀者合並有肥胖、血脂異常、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患者
這類患者尿酸只要超過480μmol/L就要開始葯物治療。其尿酸控制目標為420μmol/L以下。
三、運動鍛煉如何降低血尿酸
包括高尿酸血症在內的所有慢性病,控制措施都需要飲食+運動干預3-6個月,如無法控制的需要考慮增加葯物干預手段。
1.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可以改善尿酸代謝,減輕體重,增加腎臟尿酸排泄速度,從而改善高尿酸狀態。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和穩定期的痛風患者應該堅持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控制體重。規律運動可降低痛風發作次數,減少高尿酸血症相關死亡,鼓勵高尿酸血症患者堅持適量運動。研究顯示日常跑步的距離每增加1公里,痛風風險降低8%。在標准10公里跑測試中,跑步速度每上升1m/s(3.6公里/小時),風險下降45%。跑步測試速度快,意味著心肺功能較好,整體代謝水平也比較高。
2.痛風發作急性期不能運動,應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負重,有利於炎症的消退。
3.劇烈運動會使出汗增加,血容量、腎血流量減少,尿酸排泄減少,可誘發痛風發作,因此推薦中等強度有氧運動作為降低高尿酸的干預手段之一。
四、高尿酸血症人群的運動鍛煉計劃
中等強度有氧運動,運動頻率以每周4-5次為宜,運動時間30-60分鍾。運動強度為中等強度,心率達到170-年齡,再增減10-20次。或者運動時心跳呼吸加快,微微出汗,能說話不能唱歌的狀態,也是中等強度有氧運動狀態。運動項目:健步走或持杖健走、慢跑、騎自行車或騎室內動感單車,條件允許游泳也可以。
1.健步走: 體能較差的,可以先從健步走開始,要求:盡量大步幅(每步達到身高的一半長度)、高步頻(最好達到120步/分鍾),上肢屈肘擺臂,增加運動消耗。健步走時達到呼吸心跳加快、微微出汗,稍累,能夠說話但不能唱歌的程度。每次30-60分鍾,每周4-5次。
2.持杖健步走: 對於體重較大者和老年人,有過痛風發作史者,可以採用持杖健步走。持杖健步走可大大減輕膝關節在腳踝後蹬時所承受的負擔,使膝關節的屈伸在肌肉和筋膜的牽引下輕松活動,減少關節磨損。雙手持杖健步走還可以使上肢、胸、腰、肩、背、腹都參與活動,能鍛煉到全身約90%的肌肉,從而消耗更多的熱量,有效降低血尿酸和提高心肺功能。同時,也可提高步行運動的協調性、平衡性和持久力,能夠走更長時間,能量消耗多,對身體損傷小。同樣要求大步快走,達到中等強度。每次30-60分鍾,每周4-5次。
3.慢跑: 有一定鍛煉基礎,體能較好者,無痛風發作的無症狀者。不追求速度和距離,只要堅持30-40分鍾,跑多慢多沒有關系。
4.騎行: 非常適合肥胖人群,有痛風發作史者,對於膝關節壓力減少了許多。中等強度的騎行達到呼吸心跳加快、微微出汗,稍累,能夠說話但不能唱歌的程度。對於天氣不好或者不方便到戶外騎行的,可以在室內騎行動感單車,達到中等強度,同樣能夠鍛煉身體,降低血尿酸。每次30-60分鍾,每周4-5次。
五、運動鍛煉注意事項
1.運動期間或運動後,應適量飲水,促進尿酸排泄。避免快速大量飲水,以免加重身體負擔。
2.低溫容易誘發痛風急性發作,戶外運動要保溫,運動後應避免冷水浴。
3.對有心血管、肺部基礎疾病者,應適度降低運動強度和縮短運動時間。
高尿酸血症成為繼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後的第四高,是一種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代謝性疾病。 健康 生活方式是預防和治療的基礎,飲食控制+運動鍛煉+減肥+多飲水等生活方式改變無法控制的,需要遵醫囑服葯控制。
持之以恆、融入生活的全面有效運動鍛煉可以有效改善血尿酸、血糖、血脂代謝,控制肥胖,降低血尿酸水平,促進身體全面 健康 ,預防延緩慢性病發生發展。堅持運動別放棄!!!
⑼ 運動可不可以降血脂急急急
可以!
可使糖尿病患者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高,促進全身組織比靜息時更多地利用血糖,從總體上降低血糖;運動能加速脂肪分解,改善脂代謝,有利於預防糖尿病心腦血管並發症;運動能增強機體各器官尤其是心腦肝腎肺的免疫防病功能,抵禦糖尿病對各器官的侵犯;運動可使機體產生免疫球蛋白和多種抗體,提高機體應激適應能力,改善全身代謝;運動還有助於改善精神狀態,消除不良情緒。糖尿病患者運動應選擇在餐後1~2小時進行,因為此時血糖為高峰期。運動方式有多種,但主要是耐力運動,如步行、慢跑、跳繩、游泳、功率自行車以及太極拳、醫療體操等。患者可根據身體情況選擇1~2項,其中步行應作為首選。此外,專家還推薦糖尿病病人在家可做以下四種運動:1.踮腳尖運動:將手扶在椅背上,踮腳尖(即左右交替提足跟)10~15分鍾;2.爬樓梯運動:上樓梯時背部要伸直,速度依自己體力而定;3.坐椅運動:屈肘兩手扶上臂將背部挺直,椅上坐、立反復進行,做多久依自己體力而定;4.抗衡運動:將雙手支撐在牆壁上,雙足並立使上體前傾,以增加肌肉張力,每次支撐15秒左右,做3~5次。運動療法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運動量因人而異,一般以每次20~30分鍾為最適宜,運動時間過短或過長均達不到降低血糖的目的,以運動後微出汗,有輕度疲勞感但不氣喘吁吁,運動中每分鍾脈搏次數不超過170減去年齡(限度脈率)為適宜。另外還要注意,在運動前最好進行一下血糖的自我監測,進一步了解自己的體內代謝情況,血糖過高(大於16毫摩爾/升)或者血糖過低(小於3.6毫摩爾/升),都不能進行運動,否則會引起代謝紊亂;運動開始時應做些准備活動,切忌操之過急;不要空腹運動,以免出現低血糖休克;最好隨身攜帶一些如餅干、糖塊、巧克力或含糖的飲料和水,尤其是在運動量相對較大時,一定要及時補充糖和水分;有並發症的中老年糖尿病病人,如嚴重肝腎衰竭、心律不齊、動脈硬化、重度高血壓和血管栓塞等症,應在醫師指導下進行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