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運動完之後能不能喝冰水
運動時汗如雨下,水分損失不少,補充水分是必要的。可是為什麼發生過不少人運動後喝水卻猝死的事情呢?因為這事兒,很多人甚至—些醫學專家都爭論過。其實,最關鍵的點不是在該補水還是不該補水的問題上,而是怎麼補?補多少?補什麼樣的水?
我們知道,很久不喝水身體就會缺水,然後會通過口渴來告訴自己。運動也是這個道理啊,運動時丟失大量水分,不補水身體肯定受不了。可是如果一口氣喝進去一大罐子水,這么多的水分通過量腸道進到血管里,就會稀釋血液,使血容量增加,引起「水中毒」,心臟怎麼受得了?所以,水是—定要補,但是要補得正確。大家看過網球和乒乓球比賽的人都知道,他們每局只喝幾口水,還要分兩種,一種是鹽糖水,—種是純凈水。
圖片
我們要討論的是運動後飲水對胃腸道好不好。一些人運動後扯著嗓子喝水,感覺很爽,可是事後總會胃痛,還跑肚拉稀,有人就不會,這就是區別。怎麼說呢?—句話,要補水可以,但是要為你的腸胃考慮,就不要補充很冰的水。運動時身體熱量大量散發,腸胃也沒歇著,—樣處於運動狀態,胃腸道血液流速比平時會快很多,要是這時你灌進去—瓶冰水,等於往火上澆了—潑水,胃腸哪受得了這刺激?—次兩次腸胃跟你鬧鬧情緒還能忍受得了,經常這樣搞,你就等著得胃病吧。急性胃炎、急性腸炎都可能給勾起來。
圖片
所以,運動時可以每20-30分鍾喝—次水,每次喝120-240毫升。一次喝得太多,肚子里帶著大量水運動,對胃腸道有不良的刺激。如果運動量不大,時間也不超過90分鍾,身體不會流失電解質和礦物質,補充水分就可以了。如果運動量很大,運動後水分丟失達體重的2%以上,身體就會出現嚴重缺水,最好喝一些含鹽或含電解質較多的水或運動飲料,免得出現抽筋等現象。還有—點就是水不能太冰,否則,你糟蹋腸胃,腸胃就反過來「糟蹋」你!
② 夏天來了健身完總是一堆汗,健身完可以馬上就喝冰水嗎
即使在夏天,運動過後都不可以馬上喝冰水,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舉動,很有可能會造成身體病變。所以,運動過後急需補水時,可以適當補充一些低濃度的常溫鹽水,這能夠讓身體快速恢復到正常的水水平。運動過後人會大量出汗,體內的溫度也會隨之上升,如果這個時候馬上飲入大量的冰水,體內溫度不適應,就可能造成腹痛、腸胃感冒的症狀。
這並不能從根本上為身體補水,反而會引發身體一系列的變化。所以尤其是在夏天,體內體外的溫度都比較高,更不能極速飲用冰水,不要為了一時的解渴,而導致身體系統發生故障。運動之後補充水分的最佳方式就是喝淡鹽水,能夠快速達到解渴的效果,同時也能補充電解質。
③ 跑步完應該用冷水泡腳嗎好處是什麼
跑完步應該用冷水泡腳,尤其是腳踝有舊傷的跑友。跑後泡冷水,有利於收縮血管,降低炎症的發作。
運動員在運動後或賽間休息時都會選擇冷(冰)水泡腳,或者冰敷膝蓋,甚至整個下肢都泡在冰桶里。其實冰敷有鎮痛、緩解關節疲勞、降溫放鬆的好處。當受損的肌肉組織降溫到36-37攝氏度時,正是最易於修復的狀態。
1、止痛。冷療可以使神經傳導速度減慢,神經終板興奮減少,疼痛閾值提高,因而可以起到減輕或解除疼痛的作用。
2、防腫。冷療可以使血管通透性降低,從而令局部滲出減少,腫脹減輕。
3、減少繼發性損傷。冷療使患處局部溫度下降,降低細胞代謝,減少自由基的產生。因此可以減輕組織細胞的繼發性損傷。
選擇冰敷的情況:
如果是高心率的跑步或其他激烈運動過程中,暫時休息馬上就要准備繼續運動,一定要用冷水,這對消除疲勞的效果很好,能讓疲勞發燙的肌肉恢復到常溫。
還有一種情況,結束完跑步後立即用冷水泡腳5~10分鍾,溫度控制在10度左右,有利於血液迴流和肌肉的恢復,可以減輕肌肉的酸痛等反應。低強度的慢跑等運動,不提倡用冰敷的方法,要冰敷只需要冰敷關節3~5分鍾左右即可。
④ 長跑後可以沖冰水浴緩解酸痛
長跑後可以沖冰水浴緩解酸痛
長跑後可以沖冰水浴緩解酸痛,長跑後使用冷水可以有效的緩解由於長跑帶來的酸痛,讓我們不再覺得長跑很難受,下面我整理了一些有關長跑後可以沖冰水浴緩解酸痛的相關資料,希望對長跑後的你 有所幫助。
長跑後可以沖冰水浴緩解酸痛1
長跑後可沖冰水浴緩解酸痛,據長跑專業人士來講,長跑過後沖冰水浴來緩解跑後酸痛和炎症,特別對馬拉松跑後更有效,因為冰水浴可以瞬間涼透整個身體,而不是部分軀干。如果你忍受不了冰水浴的刺激,那就用冰塊敷在部門酸痛關節上。
長跑過後還要做哪些調整
運動是十分消耗體力的,所以在長跑或者高強度訓練後,不應間隔太久吃飯。研究表明,肌肉在運動30分鍾後開始重建肝糖庫(儲存的葡萄糖)。如果你在訓練後馬上吃,那你就能把肌肉硬化以及酸痛降到最低。對於跑後膳食的選擇上最好是1克蛋白質兌3克碳水化合物。花生醬配果凍三明治在加水果酸奶奶昔可以說是不錯的`搭配。
適當補水很重要
最好是溫白開水,特別是在夏天的幾個月里,而白開水能讓你的身體迅速恢復補充流失的水份,但是一些跑步者傾向喝恢復性飲料,比如巧克力牛奶(代替跑後點心)。建議去做個尿檢—如果在你跑好後尿液呈暗紅色,那你就繼續喝直到變成淡檸檬色。
但是提醒大家,跑步結束後,不要馬上跳入冰水中,這樣會對身體產生不小的危害,而是應該在適應一段時間後,在進行冰水沖浴。還有,如果長跑完你的疼痛感持續超過七天,這時就該馬上看醫生了。掌握了這些長跑或跑步完後的技巧,或許可以幫助你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長跑後可以沖冰水浴緩解酸痛2
跑步結束之後立即進行冷水浴是一個很好的做法,因為跑步會讓體溫上升,冷水浴讓體溫下降之後,身體能夠很快的恢復,緩解身體的酸痛和抑制炎症。尤其是在天熱的時候跑步,皮膚、肌肉、心臟都會需要較多的血液。「心臟需要保持血液輸出,肌肉需要血液維持運動,皮膚需要血液來降溫。當洗冷水浴時,皮膚自然就會減少血液的使用,從而讓血液供給到其他更重要的部位,比如腸胃,從而更好的處理水分和營養,疲勞感也就會消失的更快。
冰水浴對運動後的肌肉恢復相當有幫助,因為它能刺激肌細胞活動,並且幫助修復損傷,加強肌肉增長。除此之外,它對於延遲性肌肉疼痛也有幫助,通常在運動後的24-72小時之間都可以採用冰水浴。
冰水浴法的好處
1 、收縮血管:
浸泡在冰水浴時,能幫助運動過後的乳酸排出,避免肌肉在修復過程中受到阻礙。
2 、增加身體代謝:
當新陳代謝提高時,身體就會加速將營養轉化成身體中的組織以及能量的過程,幫助身體更快復原。
3、 減少發炎:
當運動完後,肌肉處在沾黏、腫脹狀態,通過這種方式,能消除腫脹,幫助肌肉組織修復。
⑤ 運動後多久可以洗冷水澡
運動後不可以洗冷水澡,應洗溫水澡,運動後休息20—30分鍾,水溫是40℃左右。
冷水破壞人體平衡,由於運動的時候身體新陳代謝過程加強,皮下血管擴張,並大量出汗。運動後馬上洗冷水澡,使體內產生的大量熱不能很好地散發,形成內熱外涼,破壞人體的平衡,這樣容易生病。
應提倡運動後休息20—30分鍾,適當補充水份後,再以溫水沖淋,時間不要過長,水溫接近體溫,最佳水溫為35-37度。合理的人浴時間是在運動後心率恢復穩定、發汗停止後。水溫以微熱為好,特別是老年人及血壓高的人更應注意水溫。
池浴時也應該注意洗浴的水溫和時間,即使是健康人,泡在熱水裡的時間一次也不要超過5分鍾。池浴比淋浴的效果更好,因為能使心身松馳的效果更為顯著。
(5)運動後可以泡幾次冰水擴展閱讀
4種情況不能洗澡:
1、血壓過低時不宜洗澡
因為洗澡時水溫較高,溫度過高的水能使人的血管擴張,低血壓的人容易出現腦供血不足,會發生虛脫。
2、酒後不宜洗澡
酒精會抑制肝臟功能活動,阻礙糖原的釋放。而洗澡時,人體內的葡萄糖消耗會增多。酒後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時補充,容易發生頭暈、眼花、全身無力,嚴重時還可能發生低血糖昏迷。
3、飽餐後不宜洗澡
飽餐後洗澡,全身皮表血管被熱水刺激而擴張,較多的血液流向體表,腹腔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會影響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虛脫、昏倒。
4、勞動後不宜立即洗澡
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後,均應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則容易引起心臟、腦部供血不足,甚至發生昏厥。
⑥ 剛做完健身運動的能立即喝水嗎能喝冰水嗎
剛做完健身運動的能立即喝水嗎?能喝冰水嗎?
對於健身運動後能不能立即喝水,主要是取決於你的自生的運動強度,如果你的運動強度很低,那適當的補水是沒有關系的,如果強度很高的話,那就不建議立即喝水了,總的來說具體多久喝水視運動強度而定。
為什麼運動強度很高,在運動完成之後不建議立即補水呢?
這是因為人在劇烈運動之後,身體會出大量的汗液,如此同時汗水可以減輕身體的熱量,也會帶走體內的鹽分,此時如果大量的喝水,會增加汗液的排除,導致身體的鹽分損失更多,甚至會造成低鈉血症,還會加速血液循環,導致心臟的負擔增加。切忌爆飲!
以上就是對你問題的解答,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小方愛舉鐵!每天分享健身知識,助你練就好身材!如果可以請大家點贊,關注,轉發,支持作者寫更多的內容,謝謝大家!
⑦ 運動完多久可以沖涼
運動後不宜立即洗澡,應提倡運動後休息20—30分鍾,適當補充水份後,再以溫水沖淋,時間不要過長.
據運動醫學專家的研究表明,人在運動時,流向肌肉的血液增多,心率加快。當運動停止後,血液的流動和心率雖有所緩解,但仍會持續一段較長的時間,如果這時立即去洗澡,則又會增加血液向皮膚及肌肉內的流量。這樣就使得所剩的血液不足以供應其他重要器官,如心臟及大腦,因而會誘發心臟病。
有的人在運動後即去洗熱水澡,爾後常常會感到頭昏眼花,全身無力等不適,就是上述所說的緣故。特別是老年人或者身體肥胖者,運動後就更不能立即去洗熱水澡了。
夏天鍛煉出汗後,不能立即洗冷水澡,因為夏天氣溫高,鍛煉時身體產熱增加,通過汗液蒸發及皮膚血管擴張是身體散熱的重要途徑。鍛煉剛結束時,人體仍處於代謝旺盛、產熱增加、皮膚血管擴張的狀況,這時如果立即洗冷水澡,皮膚受到冷水刺激,會通過神經反射引起皮膚血管收縮,結果可使出汗散熱受阻,反而會使散熱困難、體溫升高。同時,皮膚血流量減少使回心血量突然增加,會增加心臟負擔。還有,機體從熱環境一下進入冷環境,來不及適應調整,常容易患感冒或者引起胃腸痙攣等。鍛煉後肌肉疲勞、緊張度增加,這時再受到冷刺激,還可能引發抽筋。夏煉出汗後應適當飲用一些鹽開水,然後休息1小時左右,作一些准備活動再洗涼水澡。如果條件允許,最好洗溫水澡。
因為鍛煉後洗澡是毛孔還未收縮.夏天水溫要控制在比體溫高1~3度,冬天控制在比體溫高3~5度,用這種溫水洗澡對身體最好。運動後也是如此。不過夏天運動後洗熱水,洗完後容易出汗,所以運動後一般先休息半個小時,等汗出完後再去沖涼。
水浴和洗澡。在運動後進行淋浴,可使心情爽快,促進疲勞恢復。特別是在大量出汗後,淋浴更是不可缺少的。洗澡不僅可清潔皮膚,還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體內廢物的排泄和促進疲勞的恢復。
洗澡的作用包括以下5個方面:
①促進皮膚和肌肉的血液循環;
②鎮痛作用;
③加強新陳代謝;
④使肌肉放鬆,肌張力下降;
⑤可消除精神緊張,解除疲勞。
但是,劇烈運動後立即進行冷水或溫水浴的作法是應該慎用的。這是因為,在運動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皮膚血管一直處於顯著的擴張狀態,皮膚血流量比較多,此時機體血壓比較低。在這種狀態下,若用冷水沖浴,可引起皮膚血管急劇收縮,進而導致血壓升高,給心血管系統增加負擔,這是有一定危險性的。另一方面,立即用熱水淋浴,也會產生不好的結果。因為熱水對人體起刺激作用,會導致皮膚血管進一步擴張,使血壓更趨低下,嚴重時可以引起腦缺血,因而也是不利於健康的。所以,運動後不宜馬上洗熱水澡。那麼,何時進行洗澡、水溫多高才對機體有利呢?研究表明,合理的人浴時間是在運動後心率恢復穩定、發汗停止後。水溫以微熱為好,特別是老年人及血壓高的人更應注意水溫。池浴時也應該注意洗浴的水溫和時間,即使是健康人,泡在熱水裡的時間一次也不要超過5分鍾。池浴比淋浴的效果更好,因為能使心身松馳的效果更為顯著。無條件時可在家裡簡單擦一擦,但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介紹幾種水浴的溫度:熱水浴42℃-45℃;溫水浴36℃-39℃;低溫浴15℃-20℃;冷水浴20℃以下。
適應解除疲勞的水溫是40℃左右,介於熱、溫水浴之間。時間為10分鍾-20分鍾左右為宜。渦流浴能起到按摩作用,更能起到消除疲勞的效果。桑那浴給循環系統施加的負擔較大,在劇烈運動後最好不要進行。在洗桑那浴之前尤其不能飲酒,因酒精擴張血管,當血壓下降太多時,容易誘發心肌梗塞、腦血管意外等症。但在輕量運動後只要掌握好方法也未嘗不可,進入浴室前作準備活動,並注意分次進行,第一次進入時要保持5分鍾-10分鍾左右,途中應間隔數分鍾進行休息;第二次保持的時間為2分鍾-5分鍾即可。
⑧ 劇烈運動過後可以喝冰水嗎
劇烈運動後,需要補水。看過奧運會比賽的人,肯定會注意到這樣的細節:在馬拉松比賽中選手跑到若干公里後,比賽場地旁會出現一排水分補給站。運動員在拿到水後並沒有第一時間飲水,他們會捏住距離瓶口最近的凹槽,用力施壓瓶口使其成一字形,這樣可以邊跑邊小口喝水。很多運動員喝水時還會漱漱口,吐掉一些或是含著,分幾口咽下。
其實這些都是運動員科學的補水方法。可是你知道如何補水才更合理嗎?你是否知道,補水不對,反倒會損傷身體嗎?
運動後,喝水應平緩且多次
運動中出汗多,需飲用的水量自然大。不過,運動後身體還處在興奮期,心跳速度也沒有馬上恢復平緩,因而不能一次喝足。正確的飲水是,盡量保持飲水速度平緩,再間歇式地分次飲用。這樣才能讓心臟充分地、有序地吸收水分。一次飲水量一般不應超過200毫升,兩次飲水至少間隔15分鍾。
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事實上,當大腦感覺到身體缺水的信號是,身體已經「乾旱」好久了。運動後,補充足量的水也並不等於喝大量的水,因為身體無法儲存太多的水分。一次性大量飲水會加重腸胃負擔,使胃液稀釋,既降低了胃酸的殺菌作用,又會妨礙對食物的消化。
此外,運動後內臟器官也處於高溫狀態,尤其在夏季,高溫程度更比平時嚴重。如果此時我們盲目地追求「涼快」而進食大量的冰鎮、冰凍飲品或食物,會給腸胃造成極大的刺激,引起腹瀉,加劇脫水。此外,劇烈運動時,咽喉毛細血管處於擴張狀態,突然受涼刺激,容易引起喉部發炎、咳嗽症狀。
別忽視運動前和運動中
我們常慣於運動後補水,而往往忽視運動前和運動中補液。一般在運動前30~120分鍾補充水分約300毫升,這樣可以幫助減緩體溫升高,提高體內水分的貯備,減輕運動時的缺水程度,預防運動中出現脫水的情況,在特別熱的天氣里,還需額外補水250~500毫升。
如果運動時間長,運動中出汗量大,還有必要在運動中補水。一般認為,水的胃排空速率約為每分鍾13毫升,中小強度的運動對胃排空水的速率影響不大,即使運動至疲勞狀態,胃排空速率也不會改變。所以,運動中少量多次補水,即每隔15—20分鍾補充150~300毫升,不會引起胃痛。千萬不可一次補充太多,否則可能會出現胃部不適、胃痛、惡心、嘔吐等現象。同時應注意,補水的溫度不能過低。
運動前和運動中補液,可提高運動能力,延緩疲勞發生。運動後補液有利於體能的快速恢復和疲勞的盡快消除。想要保持最佳體能狀態,應注意保持體液平衡的小細節,根據具體情況使得補水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