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资讯 » 运动损伤可以热疗法吗
扩展阅读
蓝牙音箱怎样连接u盘 2025-08-15 20:02:38
AI换脸APP可以导入视频吗 2025-08-15 20:02:37
扶摇哪个视频可以播放 2025-08-15 20:01:47

运动损伤可以热疗法吗

发布时间: 2023-05-03 18:51:07

㈠ 运动损失可以去哪里治疗

你好,运动损伤最好到专科医院治疗;运动损伤不单单指运动时出现的损伤。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诸如踝关节扭伤、肌肉拉伤劳损、足跟痛等等其实都可以称为运动损伤。 所谓运动损伤,不单单指运动时出现的损伤。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诸如踝关节扭伤、肌肉拉伤劳损、足跟痛等等其实都可以称为运动损伤。 急性运动损伤在最初24-48小时内,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发生的损伤可引起诸如肌肉撕裂、血管破裂,损伤处开始发生肿胀以及疼痛。破损的血管出血增加进一步引发继发性低氧性损伤,导致细胞组织坏死。因此,早期治疗目的在于有效地控制过度出血。在医生的指导下,如有必要还可以进行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可以使用超声波等理疗机,对于局部挫伤的软组织和韧带有消肿,促愈合的合用。除此之外,可以使用肌贴的爪形贴扎法,对于局部软组织水肿效果非常显着,望采纳。

㈡ 出现运动损伤后,应该选择热敷还是冷敷

使用热敷还是冷敷,具体使用何种方式治疗,需要根据损伤的种类来判断。冷敷适用于局部组织受伤后的24小时内。通过将冰袋或者冷水毛巾等覆盖于受伤部位,使扩张或者破裂的小血管收缩,进而起到止血功效。热敷则适用于局部组织受伤24小时以后。

先冷敷后热敷

在临床上一般在软组织损伤早期,也就是损伤1-2天内主张采用冷敷,两败兄明天以后可以采用热敷。软组织损伤没有合并局部骨折时会出现局部组织肿胀、疼痛,其根本原因是因为钝力外伤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渗血、破裂及软组织渗液,所以出现局部肿胀、疼痛。

当局部受到热刺激时,由于抑制交感神经对血管收缩的冲动,使受热部位及周围皮肤的小血管扩张,随着血管的扩张,血管的渗透性增加,可以降低受伤部尘乎位的组织水肿,促进外伤的好转。热敷能够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的代谢,有益于疾病的恢复,热敷本身也可以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炎症、瘀血的吸收,此外,使用药物热敷,还可以使药物作用于患处,使治疗更加有效。

㈢ 跑步时肌肉拉伤怎么办

在运动中,当准备活动不充分,某部分肌肉还没有活动开,没有达到运动所需的状态,或在肌肉疲劳、机能下降、动作错误、动作粗暴、温度过低时都可导致肌肉拉伤。大腿后群肌肉、腰背肌、小腿三头肌和上臂肌肉是最易拉伤的部位。

处理方法:

(1)停止运动立即停止运动,让受伤的肌肉休息,避免加重损伤。

(2)冷敷把冰袋放在受伤部位,注意不要冻伤,也可用冰块直接在受伤部位摩擦。如果没有冰袋,可将冷毛巾敷在患处,2~3分钟换一次,或用冷水直接浸泡。每2~3小时冷敷一次,每次10~15分钟。

(3)包扎对拉伤的肌肉局部加压包扎,但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包扎处以下部位无发紫、发麻、发凉为宜。

(4)拉伤早期处理拉伤早期(24小时内)不要进行热敷或者局部按压、揉捏,以免加重肿胀和出血。

(5)就医处理若肌肉拉伤严重,导致肌肉断裂了,就要及时去医院做相应的处理。

㈣ 运动损伤了膝盖热敷好还是冷敷好

一般认为运动损伤早期进行运中冷敷,24小时后可改用热敷。
但是,不论冷敷还是热敷,都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例如,当损伤的部位起水疱或有破损,形成“开放性伤口”时,就不适宜冷敷;怀疑有脏器内出血的,禁忌腔毕热敷;软组织挫伤或关节扭伤旁圆山的初期也都禁忌热敷,否则会加重病情。

㈤ 运动损伤后,到底是热敷还是冷敷为什么

有很多人在运动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扭伤到脚踝或者是拉伤了大腿肌肉等等,所以有些人比较好奇,在运动损伤之后到底是热敷还是冷敷呢?其实在运动损伤之后应该选择冷敷。

㈥ 运动性损伤怎么调理

运动损伤的一般处理方法 冰疗法:冰疗法是运用比人体温度低的冰水、冰、蒸发冷冻剂等来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早期治疗。 作用:因冷的刺激作用能使周围血管收缩,减少局部血流量,降低局部新陈代谢,麻醉止痛。因此有止血、退热、镇痛、防肿的作用。 方法:(1)冰敷法: 将毛巾浸透冰水或将冰块装入塑料袋内冷敷,每次约20—30min,也可用冰块在治疗部位来回摩擦,或将伤肢直接浸泡在冰水中,时间长短视情况而定。(2)蒸发冷冻法: 利用一些容易蒸发的物质接触体表,带走热能而使局部温度降低。 注意事项:伤后尽快使用冰疗法。防止过冷引起组织冻伤。 热疗法 作用:热的刺激能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有利于肿胀的吸收消 散,缓解肌肉痉挛。具有促进坏死组织的消除,促进再生修复的作用。因此热疗有消肿、散 淤、解痉、镇痛的作用及减少粘连和促进损伤愈合的功效。 方法:(1)热敷法: 将毛巾或敷料浸透热水放于伤处。每次敷30min左右,每天1—2次,也可用热水袋热敷。 (2)蒸熏法: 用配好的药物加水煮沸,将需治疗部位直接在蒸汽上熏。每次治疗20一40min,每日1次。此法能使药物通过温热作用渗入局部而起到治疗作用,有时也可用稀释的温热药液直接浸泡伤处。 (3)红外线疗法: 红外线由热光源产生,治疗时把红外线灯移至治疗部位上方,一般以舒适温热,皮肤出现桃红色的均匀红斑为合适。每次治疗时间为15—30min,每日l一2次,15—20次为一个疗程。 注意事项: (1)防止烫伤,皮肤出现红紫或灼痛,应停止治疗。(2)凡有皮肤过敏,或在红外线治疗中有头晕、心慌、疲倦等反应,应停止治疗。 (3)红外线治疗时避免直接辐射眼部。 常见的运动损伤 我们应该警惕在健身运动中产生的一些运动损伤;运动损伤的种类很多,但常见的有以下几类:挫伤、肌肉拉伤、腱鞘炎、关节韧带扭伤、疲劳性骨膜炎、骨骺损伤及骨软骨炎、脑震荡、颈部软组织损伤、肩袖损伤、肱骨外上髁炎、肘关节内侧软组织损伤、掌指和指间关节损伤、急性腰扭伤、膝关节急性损伤、髌骨劳损等;受伤后要及时进行正确的处理和治疗,以利于损伤的控制和恢复。 挫伤的处理方法 指钝力作用于身体某一部位而引起的闭合性李带孙损伤。 原因:在球类运动或器械健身锻炼时,身体互相碰撞、身体与器械碰撞或者物体以很快的速度打击身体的某一部位而导致的损伤。 症状:轻者只有局部疼痛和压痛,重者出现肿胀,形成血肿、青紫、淤斑和功能障碍,甚至造成复杂的合并损伤 处理:一般发生在肢体的单纯挫伤,用冰袋敷患行仿处,抬高患肢,加压包扎。48小时后出血即可停止,然后用热敷、按摩或电疗。 预防:锻炼时,应穿戴好保护用具、纠正错误动作、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等。 膝关节急性损伤的处理方法 原因:内侧韧带伤:膝关节屈曲(约130度一150度),小腿突然外展外旋,或足 及小腿固定,大腿突然内收内旋,都可使内侧韧带损伤。 外侧韧带伤:与内侧韧带伤相反,膝内侧受暴力冲击也会造成膝关节外侧韧带伤。 半月板伤:膝关节伸屈过程中如果同时有膝关节的扭转、内外翻动作而最容易受伤。 症状:轻度损伤:伤部疼痛、压痛,局部轻度肿胀,功能无明显障碍,韧带紧张牵拉试验疼痛加重。 韧带部分断裂:伤部疼痛较重、压痛、明显肿胀,活动受限,膝关节不敢伸直,轻度跛行。若伴滑膜损伤,可有关节积液或浮髌现象。 韧带完全断裂 : 伤部剧痛、肿胀、大面积淤斑,跛行,关节不稳感,功能明显障碍或丧失,伤部可触及韧带断裂的凹陷。 半月板伤 :受伤时常听到响声。关节内有积血或积液,走路不稳,可出现交锁现象等。 处理: 对轻度损伤者按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处理。局部可外敷新伤药,先消肿止痛。肿痛减轻后,伤部按摩、理疗、针灸等,并可进行股四头肌力量练习。 部分断裂者早期局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固定膝关节于微屈位1—2周;内服中、西止痛药物,48小时以后可按摩、理疗,外敷或内服中药,并配合股四头肌力量练习。 对完全断裂者应尽早手术缝合。 半月板伤者的患膝应停止活动,由医生进行抽液、理疗、敷药等办法消肿。半月板撕裂,应及早进行手术。手术后积极参加功能锻炼。 预防: 做好准备哪链活动,重视大腿股四头肌及小腿三头肌的力量训练,避免场地因素致伤与局部负担过重,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等。 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是由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性收缩所造成的,俗称抽筋。 病因:身体受寒冷刺激或大量出汗使体内盐分大量丢失,肌肉收缩和舒张失调等是造成肌肉痉挛的主要原因。 症状:痉挛的肌肉僵硬,疼痛难忍,关节屈伸功能暂时受限,痉挛缓解后,局部仍有酸痛不适感,缓解后易再发。 处理:肌肉痉挛时,通常可以通过缓缓加力、持续牵引痉挛的肌肉,即可使痉挛的肌肉缓解。 另外,还可配合局部按摩,如揉捏等。肌肉痉挛缓解后,不宜继续进行运动,应根据病因进行补充盐水、保暖、放松按摩或牵引等治疗。 预防:健身锻炼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对主要肌群可进行适当的按摩和拉伸。冬季锻炼时,要注意保暖;夏季锻炼时,要及时补充盐分。 肌肉拉伤的处理方法 肌肉突然猛烈收缩或被动牵张而引起的肌肉损伤,叫肌肉拉伤。 原因:肌肉训练不足.柔韧性差。大腿前后肌群力量发展不平衡、肌力弱等易发生拉伤。 症状:肌肉拉伤时,有的伤员可听到响声。受伤前也可感到肌肉痉挛或酸痛,受伤时局部疼痛、压痛、肿胀.出现肌肉痉挛、僵硬及功能障碍。 处理:轻度拉伤时局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或使肌肉处于放松状态。48小时后开始按摩或针灸理疗。 预防:加强易伤肌肉力量练习,使伸屈肌成比例发展,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踝关节韧带扭伤的处理方法 原因: 在外力作用下,关节超过正常范围的活动造成关节韧带损伤。 症状: 伤后踝关节外侧疼痛、肿胀,活动受限。 处理: 伤后立即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固定休息,外敷新伤药,重者外翻固定。两天后可在关节周围进行按摩。亦可配合理疗、针灸和药物治疗等。 预防: 平时重视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和关节协调性锻炼,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搞好场地设施,培养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急性腰扭伤的处理方法 形体锻炼中由于负重运动或体位变换时,腰部的肌肉、韧带、筋膜、滑膜等受到牵扯、扭转,或肌肉骤然收缩,使少数纤维被拉伤,称急性腰扭伤。 原因: 运动负荷量过大,超过了脊柱肌肉的负荷能力,肌肉突然强烈收缩致伤。 症状: (1) 肌肉轻度扭伤: 患处隐痛,随意运动受限。损伤较重时,疼痛显着,脊柱不能伸直,因肌肉痉挛而引起脊柱生理曲线改变。(2) 腰椎韧带拉伤: 受伤时即感到局部突然疼痛,过度前弯腰时疼痛加重,腰伸展时疼痛较轻。 处理: (1)腰部急性损伤后,如果起立、坐下或腰旋转活动困难者,应卧平板床休息2—3天。(2)按摩和针灸治疗,先用按摩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然后用穴位按摩或针灸,点按或针刺肾俞、扭伤、委中等穴位。(3)还可用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其他疗法。如理疗、中西药物治疗、封闭等,均有比较好的疗效。 预防: 形体锻炼前要做好热身运动。加强腰背肌肉力量训练,并重视腰腹肌的协调性练习。另外还要适当使用保护腰带,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经常进行腰部自我按摩和功能锻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