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资讯 » 唯有运动和长肉可以抗寒
扩展阅读
买ps软件可以开发票吗 2025-08-12 13:21:24
什么病可以办特殊门诊 2025-08-12 13:17:01

唯有运动和长肉可以抗寒

发布时间: 2023-04-15 12:43:10

㈠ 为什么锻炼能加强人的抗寒能力

锻炼能提高身体的基础代谢率,体温会升高,即使是短暂的,也是能增加御寒能力的。而当你锻炼发达了肌肉,这种前腊兄基础代谢率的提升就是长久的,你的慧袭体温将恒定在一个较高水平,健康会改善,抗寒能力也增强。肥胖的人一般体温都较低,基础代谢率也较低,所以健康程度较低,身体体温每提高一度,基础代谢率就提升13%,你就多消耗13%的热量,健康也会因为体温升高,新陈代谢加快而受益。提高体温还可以洗热水澡,局坦人每洗一次热水澡,体温都会升高,并且自然状态下可以维系90分钟,这也有助于基础代谢率提高,热水脚也是同样道理,泡热水脚也是有益于健康的。

㈡ 如何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

冬天,气候寒冷,阴盛阳衰。人体受寒冷气温的简穗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会发生变化。因此,合理地调整饮食,保证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对提高身体的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是十分必要的。

冬天因为气候寒冷,为了增强抗寒能力,人的身体会自动增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来促进和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分解,让身体发出更多的热量。所以,冬天里身体的热量散失会比较多,饮食中的热能需要相应增加。

冬季气候干燥,多早春吃些润燥食品,对身体健康很有好处。

萝卜具有很强的行气功能,还能止咳化痰、润喉清嗓、降气开胃、除燥生津、清凉解毒。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就是说萝卜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吃萝卜的花样很多,可生吃、凉拌、炒菜,也可做汤。

以下食谱可供家长选择。

炖排骨:将新鲜的排骨洗净切成小块,加冷水、姜、葱、大料、少量的醋,用高压锅煮30~40分钟。取炖好的排骨加在孩子的粥或面条中烹调食用,或直接吃肉,或加菜食用。肉、骨头和汤一起吃。既可补充优质蛋白质,同时也补充钙、磷等矿物质。

红萝卜薯仔牛骨汤:红萝卜1斤、薯仔6两、牛骨1斤、生姜1片、清水6碗,调味料、盐少许。将红萝卜和薯仔去皮洗净,切件;牛骨出水备用;生姜去皮洗净。水滚后将所有材料放入,以中火煲3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陆咐耐

牛骨汤:将牛骨加冷水煮沸撇去白沫,加葱姜,然后转小火炖一个下午,把汤煮成奶白色。离火前加盐调味即可。

㈢ 是肌肉更耐寒还是脂肪更耐寒

天气越来越寒冷,为了不哆哆嗦嗦,你可能需要更多的衣服来抗寒,但是衣服穿多了身体会明显笨重,活动也不方便,而且室内外温差大,进出反复的增减衣服也是挺麻烦的;或者你也可能会选择“贴膘”来抗寒,因为随着气温的下降,大部分人的食欲会增加,胃口变好后会不自觉的“长胖”,最后只能安慰自己“冬天长点肉正好可以抗寒”。长肉御寒的你可能需要弄清楚:对于抗寒效果,究竟是增加身体脂肪含量好?还是增加肌肉含量好呢?

从物理的导热情况来看,脂肪比肌肉绝缘,隔热效果较好,因而会更保暖一些。

但是肌肉的毛细血管丰富,血液的流动能给肌肉带去热量,也就是说血液循环丰富的地方肯定是温暖的,而血液循环末端、血流量较少的部位会更冷些。因此,当一个人寒冷时,离心脏最远的手和脚往往是最先开始发冷的。

除了被动热量供给外,人体产生热量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脂肪细胞含线粒体较少,而肌肉细胞却含丰富的线粒体。因此,肌肉是人体产生热量的主要器官,明知如果一个人的脂肪很多(如肥胖人士)而肌肉不多,那么这个人自身产热量就不衫迹是很高,无论脂肪怎么阻挡热量散发,由于体内产热量不足,还是容易感觉到寒冷。因此,我们常常见到很多肥胖人士怕冷而会穿较多衣服的现象;而经常健身的人因为肌肉多反而不怕冷,相对穿得也会少些,他们常被大众认为是更健康的一群人。

因此,想要在冬季长点肉御寒的人,建议精准长“肌肉”御寒或槐并效果会更好。

㈣ 怎样提高自己的抗寒能力

6招对抗寒冷
1.规律运动不偷懒
对冷要适应,首先必须提高自己的抗寒能力。运动是最好的方式。持续规律的运动习惯,可让怕冷体质得到改善。

中国有句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运动确实可以刺激肌肉、血液循环,提升免疫力。尤其国人通常饮食过剩,因此也有人提出“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的重要性。

但是冬季运动不宜太激烈,一般练到身体微微出汗就好,在家打太极、做做柔软运动或瑜伽,练练甩手功(两腿张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弯曲,两臂自然垂直,掌心向后,轻松自然前后摆动),都可以增加血液循环。

赖荣年主任鼓励大家多走路,只要走到会喘就好,而且还有强健肠胃功效。

做做家事、扫扫地也都是一个很好的运动。

●贴心叮咛:外出运动时要记得保暖,随身携带毛巾擦汗;运动前要先做点暖身运动,以免温差过大造成身体不适。

2.温暖食物要补充
食物也是最快可以让身体感到暖和的一招,尤其是热腾腾的饮品。

含高蛋白质的热牛奶、温补功效的红糖姜茶,或是西洋的迷迭香茶、肉桂茶,都是取暖的好来源。

陈建霖医生喜欢带自制的茶包上班,便宜简单,内容口味随季节及个人喜好变换(茶包袋在中药器材行可以买到):容易上火的人(平日口干舌燥)可用麦门冬或沙蔘切小片泡水饮用;一般则可选枸杞加红枣,有补气作用;市面上常见的桂圆茶补血,适合劳心劳力的上班族。

芝麻、花生中含维生素E和丰富菸碱酸,可以帮助维生素B的吸收,加强神经对抗寒冷的能力。维生素E具有扩张血管作用,可以加强末梢血液循环。

补气养血的核桃,营养价值丰富,适合长期咳喘的患者在冬天食用,陈建霖医师建议。

一些辛辣的辛香料等,如葱姜蒜等,也会使体内产生温热感觉,但高血压、躁热及皮肤过敏者尽量少用。

特别提醒冬天饮食最好清淡少油腻,以免增加肠胃负担。

另外,在冬天可以略增加孩童的主食份量。因为天冷容易消耗热量,而小孩在冬天的活动量并不会减少,因此需要较多热量补充。

●贴心叮咛:老姜的作用是保暖,多用在孕妇坐月子时;生姜则是发汗,因此感冒初期驱寒,以生姜为宜。

3.吃补因人而异
冬令进补原是为了调理虚弱病症体质,增强体力抵抗寒冷,但现代人营养丰富,其实并非每个人都需要进补。

一般容易手脚冰冷的人,可以补充一些温补的药膳如四物汤、麻油鸡、十全大补汤等,加速血液循环。

若平时容易口干舌燥、口臭、便秘或是高血压患者,进补如同火上加油,应该适可而止。

如果有感冒、发热及腹泻情形产生,最好停止各类补品,以免加重病情。

●贴心小叮咛:有些慢性疾病如红斑性狼疮患者,吃补会使病情恶化,应找中医师做体质辩证,针对个人的弱点进补伏滑嫌。

4.纾解压力好心情
压力是让血液循环恶化的原因。日本的研究发现,将近七成的女性有手脚冰冷的困扰。这些新女性睡眠时间少,工作时间不规律,在这种24小时随时紧绷的情况下,血管持续收缩,血液循环变得愈来愈差。

因此专家建议,最好强迫自己把一天时间分成3份:8小时工作、8小时睡觉、8小时做自己喜欢的事。比方说跟朋友聚聚、听音乐、学会放轻松。这些都有助于改善手脚冰冷。

●贴心小叮咛:
寒冷气候很容易让人觉得忧郁和情绪不稳。不妨以肢体带动心灵,简单的运动,可以分泌脑内啡,使人心情愉快。

5.充足睡眠养阳气
中医提到阳气可以推动五脏六腑的运作,是人体温暖的来源,阳气不足时容易精神倦怠和怕冷。

充足睡眠,正好可以补充阳气的不足。尤其冬日宜早睡晚起,晚上10点就寝,太阳出来之后再起床,一来可以避开清晨的严寒,也可以减少慢性病患因温差过大而造成血管急速收缩,导致心脏病、中风发作的危险。

尽量不要熬夜。清晨1点时,人让绝体肾上腺素分泌最低,此时抵抗力特别弱,只要温度降低一点,“一些气喘的病患最易在此时发作,”陈建霖医师提醒,充足睡眠及休息,身体才有足够的能力去抵抗外来寒冷及压力。

●贴心小叮咛:如果一时觉得寒冷,可以按压缺手手背虎口中央的合谷穴,加强血液循环。

6.温水足浴好入眠
足部是离心脏最远的地方,先天血液供给不良,加上足部皮下脂肪少,保暖能力差,冷冰冰的双脚是相当常见的情况。尤其足部有许多穴道与上呼吸道黏膜有关,足部受凉,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

睡前足浴泡脚和按摩,可以引气下行,使足部即刻暖和起来,帮助入眠。

准备一盆30~40度左右的温热水泡脚,一般约20~30分钟即可。

足浴的材料可用2两乾艾草或桂枝(可在中药房购得)加水煮滚,或是放点老姜片或酒均可。

足浴时顺便做足部按摩,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比方说按压脚底板弯曲时出现的凹处(涌泉穴),身体也会很快暖起来。

足部穴位丰富且与身体各部位器官相连,因此经常进行足浴及按摩,可以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

●贴心小叮咛:也可以在袜子里加些粗粒打碎的胡椒子或乾辣椒,辣素的释放,可以让足部发热,像个天然的脚炉,让人一觉到天亮。

此外,冷冰冰一族外出时要做好防御保暖工作,尽量不要热能丧失。暴露在外的部位以围巾、帽子及手套保护,或是在腰腹部放怀炉或暖炉(胃冷消化差,容易造成血液供给不足),都有助于对抗寒冷。

㈤ 运动能增加抗寒的能力吗

适当的运动,增加抗寒的能顷物力。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要尽量避免过量的运动,比如跑步等,但是,可以适当的做做晨练,拍打四肢,弯腰,打打太极等,运动的时候要注意保暖,平时可以练习用冷水洗手洗脸则亏,在北方屋里的温度非孙乎神常高,室外温度很低,出入都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