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资讯 » 运动可以改善心脏疼痛吗
扩展阅读
吃什么可以保养头发 2025-08-11 01:34:39

运动可以改善心脏疼痛吗

发布时间: 2023-04-14 03:34:20

A. 什么运动对心脏好

1.散步: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扩张,具有增强心功能,降低血压,预防冠心病的效果。对于参加运动时会引起心绞痛的人来说,可以改善病情。每次散步可坚持20分钟至1小时,每日1~2次,或每日走800~2000米。身体状况允许者可适当提高步行速度。
2.慢跑:慢跑或原地跑步亦可改善心功能。至于慢跑的路程及原地跑步的时间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必强求。
3.太极拳:对于高血压病、心脏病等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一般而言,体力较好的患者可练老式太极拳,体力较差者可练简化式太极拳。不能打全套的,可以打半套,体弱和记忆力差的可以只练个别动作,分节练习,不必连贯进行。
体育锻炼注意事项:
1.任何人,如果在运动结束10分钟后,心跳次数每分钟仍在100次以上,则不应再加大运动量,应根据情况适当减少运动量。
2.运动量应从小到大,时间从短到长,循序渐进。
3.进餐与运动至少间隔1小时以上。
4.运动最适宜的温度是4℃-30℃。 5.运动时若出现头晕,头痛,心慌,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刻停止,必要时需就医。
此外,有一点要提醒大家,不宜清晨锻炼。根据国外学者测定,上午6时至9时是冠心病和脑出血发作最危险的时刻,发病率要比上午11时高出3倍多。另外,人体在上午时段交感神经活性较高,随之而来生物电不稳定性增加,易导致心律失常,可能出现室颤,引起猝死。还有,人的动脉压在上午较高,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可能性,导致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发作。所以,大家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要避开心血管事件“高峰期”,将时间安排在下午及傍晚进行。 提醒三:心态平和 情绪与健康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对什么年纪的人来说,不良的情绪都是非常不利的。人的情绪一旦紧张、激动,会使得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增加,结果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亦明显增加,加重冠心病、心衰患者的病情。更严重的是,这些变化有时会导致致死性的心律失常,引起心脏骤停。 大喜大怒都是忌讳的。

B. 心脏不好,可以通过运动改善吗平时该坚持做哪3种运动

心脏不好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像是爬山、游泳、慢跑,都可以改变人的心肺功能。如果自己心脏不太好的话,不妨尝试一下这三种运动,再配合医生的治疗,可以让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好。不过在运动的时候有很多注意事项,特别是一些老人,建议家人陪同运动。

除了运动之外,还要注意自己的日常饮食和心态。饮食方面不能过于油腻,应该以清淡的蔬菜为主,适当补充肉类能量。心脏不好的人不能过于冲动,平时一定要保持开心的状态。

C. 有心脏病可以跑步吗有心脏病适合做什么运动

运动本身就有风险,也会有刺激的动作,那么有心脏病的人是否可以跑步呢?有心脏病的人适合做什么运动呢?下面我们来一起介绍下!

有心脏病可以跑步吗 1、心脏病可以运动吗

病情稳定的心脏病患者可以做适量的运动,而且恰当的康复运动对于心脏病的恢复是很有好处的。反之不做任何运动将导致患者心功能进一步降低,反而不利病情的恢复。

2、心脏病运动有什么好处

科学的运动锻炼能够逐步提高心血管的适应能力,降低心脏病发作次数。医生对患者进行心脏功能评估,制定出个人化的运动方案,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地锻炼,并结合控制情绪、减肥、平衡饮食、戒烟、危险因子评估等措施,帮患者达到心脏功能的最大潜能。

有心脏病适合做什么运动

适宜的运动:

1.太极拳:对于高血压病、心脏病等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一般而言,体力较好的患者可练老式太极拳,体力较差者可练简化式太极拳。不能打全套的,可以打半套,体弱和记忆力差的可以只练个别动作,分节练习,不必连贯进行。

2.散步: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扩张,具有增强心功能,降低血压,预防冠心病的效果。对于参加运动时会引起心绞痛的人来说,可以改善病情。每次散步可坚持20分钟至1小时,每日1~2次,或每日走800~2000米。身体状况允许者可适当提高步行速度。

3.慢跑:慢跑或原地跑步亦可改善心功能。至于慢跑的路程及原地跑步的时间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必强求。

注意事项介绍

心脏病人最适合的运动包括健走、慢跑、骑自行车、羽毛球等,据德国基森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被视为比较像休闲活动的高尔夫球,可能是最适合心脏病患者的运动。因为心脏病患者运动时必须力求适度;也就是要适度施压心脏,强化心脏功能,同时又不能对肌肉造成过重负担,温和不耗体力但要求耐力的高尔夫,自然相当合适。

心脏病适合有氧运动,开始每次10分钟,然后根据体力情况逐渐延长至每次30分钟或更长一些,其间可有间歇休息。每周运动3—4次。运动时的适宜心率可按安静心率+安静心率X 50一70%计算,也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如果病人在活动中有气急、心前区不适,要停止活动并看医生。

心脏病患者最重要的是游泳让全身肌肉都参加了活动,促进血液流通,能更好地发育。同时,还可以改善情绪,减轻妊娠反应,对神经系统有很好的影响。邢主任提醒道,游泳要选择卫生条件好、人少的游泳池,下水前先做一下热身,下水时戴上泳镜,可以增加心肺功能,而且水里浮力大,可以减轻关节的负荷,消除淤血、浮肿和静脉曲张等问题,不易受伤。

D. 锻炼身体对心脏好吗

锻炼身体对心脏好吗

锻炼身体对心脏好吗,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全民运动的行列,一方面可以强身健体,另一方面也可以认识更多的运动朋友来丰富自己的生活,以下解析锻炼身体对心脏好吗

锻炼身体对心脏好吗1

1、运动对于心脏是有很大好处的,因为运动的话可以有效提高心肌的运动耐力,因此可以增加心肌的收缩性,还可以有效增加心脏的输出量。同时多做一些运动还可以有效促进身体正常的代谢功能,好处相对来说是非常大的,但是不可以剧烈运动,可以从走路开始。这样可以有效增加心肌的收缩力,增加心脏的输出量,改善微循环,改善周围组织的循环。

2、但心脏病患者不鼓励进行剧烈运动,可以从步行开始,逐渐增加运动耐力,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脏功能。同样重要的是要知道心脏是脊椎动物体内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压力,将血液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什么样的运动会对心脏更有好处

1、首先,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增强,血管舒张,有利于改善心脏功能,降低血压,预防冠心病。可以从少量的运动开始,逐渐从每天一到两次20分钟增加到一小时,或者每天步行运动。

2、其次,慢跑还可以改善心脏的功能,快跑不利于健康,其次,对于有心脏问题的人来说,快跑会突然增加心脏的压力,所以不适合。跑步的时间和距离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来决定,量力而行。

3、太极也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好方法。这种慢速运动也很好,舒展身心可以提高患者自身的身体抵抗力,体力较好可以练习全套太极,如果体力可以逐渐增强的话。

锻炼身体对心脏好吗2

一、什么样的'运动适合心脏病患者

1、踩上去

虽然速度更快,但不需要很快,在情况下中,你可以匀速行走,那里心率不太快。

2、慢点走

走心脏病人群是一种更好的锻炼方式,慢走不会给心脏带来更大的负担,这比快一点的步行速度要好。

3、骑自行车

在心脏的范围内,我们可以骑自行车减肥,骑自行车可以锻炼核心力量,对身体有好处。

4、羽毛球

羽毛球是一种负荷相同的球类运动,他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锻炼反应能力。

5、游泳

游泳是一种很好的有氧运动,但是负荷会比较大,所以在进行这种运动之前,我们必须咨询专业医生和专业教练,只有当心能情况下时他才能。

二、心脏病人群运动模式的五个要点

1、注意心率的实时监测

心率对心脏病人非常重要,因此在运动时必须注意对心率的实时监测,有时候我们不注意心率的时候,其实可以带一些电子设备来实时关注我们的心率,如果心率不均或心率很快,要注意调整运动强度。

2、控制运动时间

锻炼时间对于心脏病人群是需要严格把关的,锻炼时间不能太长,最好在半小时内,但时间不能太短,几分钟就结束了,所以不能起到锻炼的目的。

3、有规律的移动

心脏病人群做运动时必须保持规律,一想到就不要锻炼,明天想不起来就不要锻炼。三天不钓鱼,两天不晒网。如果想锻炼身体,最好形成一个好的规律,每周2-4天,运动时间要控制好。

4、注意运动前的准备,运动后不要马上停止。

运动前后,我们最好做得有点过度,不要突然开始运动,也记得做完运动后马上坐下或躺下,这样不是很好。在开始锻炼之前,我们最好慢走。运动后,同样的原则,慢走一点恢复心率,舒展筋骨,慢慢停下来,开始休息。

5、运动后不要马上大量喝水

运动后,我会出汗,而且很热,我一定要喝一杯冷水。运动后不能马上喝水,此时喝水不仅对心脏不好,对胃也有很大刺激。你可以在段时间之后稍作休息,慢慢喝几口温水,尽量不要和太冰水。当我们喝水时,我们可以在水中浸泡一些东西,一起喝不仅可以补充水分,而且对我们的身体也有帮助。例如,我们可以浸泡菊花,蒲公英和大麦,他们对心血管系统有好处。

菊花:头晕、恶心、眼睛模糊、辅助气血。

蒲公英:消肿散节点,血管维护。

大麦:清热解毒,软化心脑血管。

锻炼身体对心脏好吗3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既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珍惜生命自然离不开运动。经常运动可以保持体力不衰。

大家都知道,人在进行运动时,由于体内能量消耗的增加,代谢产物增强,即收缩的力量加大,次数增加,血液循环量增加,从而保证体内较高的新陈代谢水平的需要。活动时,心脏功能的变化就成为心脏功能改善的因素,长期坚持科学锻炼,能使心脏结构机能得到改善、提高。一般人的心容积为700毫升左右,而运动员为1000毫升以上,这在生理上称为工作性肥大。

心脏呈工作性肥大,就使心脏的收缩有力,每次搏动的心血输出量增加。一般人每分钟心跳(心率)约为70次左右,运动员约为60次左右,优秀长跑运动员约为40次左右。这样的心脏不容易疲劳,又有较大储备功能,这当然是很好的。经常科学地从事体育运动,可使心脏在结构机能方面发生良好的改善。

据心血管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体力劳动者心脏病的发病率较低,坚持进行适量的体力活动,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多益处。这些益处主要表现在:

一、运动可以扩张冠状动脉,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改善心肌供血及心功能

据康复机构的经验表明,锻炼一段时间后,心脏指数、搏出指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和压力或射血分数均明显改善。

二、体育锻炼可降低血压

运动锻炼后,心脏病患者的心率、血压比锻炼前降低,加之体育锻炼可改善骨骼肌代谢,减少运动时的热能需求,从而可使心肌耗氧量减少,冠状动脉贮备增加。

三、运动锻炼可控制许多心脏病的患病因素

从控制许多心脏病的患病因素,从而达到防治心脏病的目的。如,运动可以改善病人的脂质代谢,降低血三酰甘油,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从而可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体育锻炼是减肥的重要措施,也是防治高血压病的有效辅助治疗方法之一,而且还可以改善葡萄糖耐量,而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则是心脏病的重要患病因素。

四、体育锻炼可减少静脉血栓的形成

体育锻炼可减少血小板聚集并提高纤维溶解活性,减少静脉血栓形成和栓塞等长期卧床性并发症。

五、体育锻炼可放松情绪

体育锻炼可放松情绪,可增加心脏病患者的生活乐趣,也可增强心脏病患者防治疾病的信心,改善外周循环,提高外周组织对氧的利用率等,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六、体育锻炼可减少心律失常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长期锻炼可通过减少神经体液过度反应和增加对应激的负荷能力,减少心律失常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因此,心脏病患者应该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但不稳定性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绞痛、心肌梗死早期、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完善时,是不适合运动锻炼的。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从小量、轻量开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E. 保护心脏的运动

保护心脏的运动

保护心脏的运动,运动也是有一定的技巧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有氧运动对我们的身体非常有好处,有氧运动可以增加我们大脑中的氧含量,下面我带你了解保护心脏的运动好处。

保护心脏的运动1

保护心脏的运动

1、快步走

步行是最简便易行的有氧运动,对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摄氧量效果最好。还能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同时可降低血压,调节血脂,调控血糖。推荐运动频率:每天步行约4.5公里,时间在30分钟以上,每周5次左右。如果工作忙,抽不出整块时间,可以上午、下午、晚上各10分钟。快步走也可双手使用手杖,使运动更协调平稳。

2、游泳

游泳对人体神经、呼吸、消化、肌肉、血液循环有神奇的锻炼作用,是一种轻松愉快的全身性运动方式。67岁的美国家庭医生卡尔·丹尼森博士每周游5次。他说:“一下水,所有压力烟消云散。游泳让我身体更灵活,疼痛消失,心脏更年轻”。

3、跳舞

跳舞是一种全身运动,可放松身心,愉悦心情,减轻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摄氧量,有益心脏健康。专家建议,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找个舞伴一起参加相应强度的舞蹈班。如果附近没有舞蹈班,那么可以在家中伴着最喜欢的音乐,跳30—45分钟。

4、骑自行车

研究发现骑单车的习惯能够将心血管功能增强3%—7%。心率的变化也依据踏蹬动作的速度和地势的起伏而不同。

保护心脏的运动2

心脏病的运动疗法

1、跳绳。

如果身体可以,通过跳绳来锻炼,或者尽量挺直膝关节大步地走路,这都有利于血液循环,增强心脏功能。

2、进行腹式呼吸。

在我们日常自然呼吸中,吸气时腹部内收,呼气时腹部鼓胀。腹式呼吸与此不同,具体做法是保持端坐姿势或是平躺在床上,在鼻子迅速吸气的同时,下腹部用力将气运到腹部,使其鼓胀,然后再一边缓缓将气自嘴巴呼出,一边放松腹部,如此算是一次完整的过程。

3、腹部肌肉运动。

仰躺姿势,将脚尖靠置于橱柜的抽屉或椅子上,然后进行仰卧起坐数次,借以强化腹部肌肉。

4、每天坚持锻炼30分钟。

保证每周至少有3次因运动引起的轻微气喘。已有研究结果证明,运动至少可以给心脏带来以下好处:改善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防止血液凝结;维持较低血压并预防高血压;保持健康的体重;有利于心脏病后的及早恢复。

5、加强腿部运动。

确保每周要进行3-4次的增强心脏供血的有氧健身运动(例如:快走、跑步或骑车),每次30分钟,可增强心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