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资讯 » 踢腿运动可以锻炼腰椎突出吗
扩展阅读
酸奶和馒头可以一起吃 2025-08-18 19:36:46

踢腿运动可以锻炼腰椎突出吗

发布时间: 2023-03-25 12:49:17

Ⅰ 腰间盘突出8种锻炼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它的治疗是一方面指侍,但是后期的保养和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很多医生都忽视了后期的锻炼治疗,虽然在医院里治好了以后洞带,它的症状会得到缓解,但是不注意后期保养,它会很容易复发。

因此患者在后期一定要加强锻炼。比如说,病人唯颤吵行站立位置,双手搓腰,弯腰旋转,双手下腰、插腰踢腿,这些动作都是腰椎的锻炼方法。还建议在床上的一些运动,比如说床上平板支撑、五点支撑等。还有一些户外的锻炼方法,比如说经常游泳、倒走,这些是非常好的锻炼方法。
后期的保养和锻炼,对于防止腰椎间盘突出的复发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在后期可以行站立位置、双手搓腰、弯腰旋转、双手下腰、插腰踢腿等动作。还可以在床上进行一些运动,比如平板支撑、五点支撑等。还有一些户外锻炼方法,比如游泳和倒走。

Ⅱ 有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的人适合做哪些健身活动

肩周炎的康复运动主要是通过肩膀和手臂的运动来实现,腰间盘突出的恢复运动则主要通过腰腹部的运动来实现。

这两种疾病基本上都是由于长时间处于同一动作导致,而且其中以久坐低头居多。所以除了以上的运动以外,建议有肩周炎和腰椎间盘突出的渣脊人经常起来走走,甩甩胳膊踢踢腿,避免久坐和长时间低头。

Ⅲ 腰间盘突出患者,每天坚持做哪5个小动作,疼痛可以得到缓解

对于腰间盘突出这一普遍的骨科疾病,有许多人都了解其不但会引起痛疼出现,若病情恶化得话,甚至还会继续导致患者丧失行动能力,也恰好是因腰突的痛疼,因此有很多人患者都是会觉得该病症需要安心静养、应避免运动。殊不知,却不知道若是长期欠缺运动,其实并不不利腰突的恢复,腰突患者若要本身所出现的痛疼能够得到缓解,确实需要能够坚持进行一些小动作,例如下面这5种。

5、打太极

前边早已提及,腰突患者不但不得不运动,与此同时也不能进行抗压强度比较大的运动,因此打太极也完全可以变成腰突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一项运动。其实打太极是一项全身运动,其能够合理进行对身体健康的拉申,而在拉伸的历程中则能够极大缓解腰椎间盘对部分的压迫。

根据以上阅读,相信大伙儿对于每日坚持哪5个小动作,能够推动腰间盘突出患者的病况恢复早已得到一定的掌握,主要包括:俯卧挺身运动、挺腹动作、腰部回旋动作、踢腿动作及其打太极。对于腰间盘突出患者来讲,抗压强度过高的运动确实会使其椎间盘发生进一步受损,但以上这5个动作的抗压强度并不算太大,若患者每日能够坚持到底,那么腰突病症则一定会得到缓解。

Ⅳ 腰间盘突出做踢腿运动有好处吗

病情分析:你好,腰间盘突出注意平时的站姿,坐姿,劳动的姿势以及睡姿的合理性,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尤其加强腰背肌的功能锻炼,因为适当的锻炼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肌肉的反应性和强度,松解软组织的粘连,纠正脊柱内在平衡与外在平衡的失调,提高腰椎的稳定性,灵活性和耐久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及预防作用, 意见建议:建议在寒冷潮湿的季节应注意保暖,防止本病的复发.

Ⅳ 后踢腿是不是可以治疗腰痛

后踢腿不能够治疗腰痛。
1、引起腰痛病的原因很多,约有数十种,比较常见的有腰部骨质增生、骨刺、椎间腔缺盘突出症、腰椎肥大、椎管狭窄、腰部骨折、椎管肿瘤、腰部急慢性外伤或劳损、腰肌劳损、强直性脊柱炎等。在传统观念中,在一般检查排除疾病因素后的慢性腰痛常被当做“腰肌劳损”,其实,有4成腰痛者患的是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散腊但由于得不到对症治疗而长期受腰痛困扰。
2、如果是肌肉拉伤而言,短期三周内都需要避免剧烈运动,一切诱发疼痛的动作,自己多按摩,热敷,外擦药酒,内服跌打丸,而后期运动锻炼而言,循序渐进加大运动负荷,综合起来冲圆滑才能好转恢复。
3、以辅以中医的针灸、按摩手法宜轻柔,以揉法为主,严禁用力过大。受伤局部可适当活动,但幅度不要太大。

Ⅵ 得了腰椎盘突出怎么办

腰椎康复做好10节操 目前由于人们运动量少,致使腰背部肌肉松弛,轻易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10节腰椎康复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后期和病程较长的患者都非常有效。 假如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期进行练习,采用适应性牵拉活动和放松活动来解除腰部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就可以促进炎症消除和防止神经根粘连;假如是在后期,则可以进行增加腰背肌力量和改善腰腿功能的锻炼,以矫正腰部不良姿态,增加腰椎的稳定性,预防复发。 对于病程较长,患侧下肢有肌肉萎缩或肌力下降,腰背肌力量有减弱或两侧不平衡的患者,也可通过这10节操来改善这些症状。 ——床上运动—— 第一节:伸腿运动。仰卧位,双下肢交替屈膝上抬,尽量贴近下腹部,重复10~20次。 第二节:挺腰运动。仰卧位,屈双膝,两手握拳,屈双手置于体侧,腰臀部尽量上抬,挺胸,缓物局培慢进行10~20次。 第三节:后伸运动。俯卧位,两臂及两腿自然伸直,双下肢交替向上尽力抬起,各重复10~20次。 第四节:船行运动。俯卧位,两肘屈曲,两手交叉置于腰后,双下肢有节奏地用力向后抬起、放下,同时挺胸抬头,重复10~20次。 第五节:俯卧撑。俯卧位,两肘屈曲,两手置于胸前按床,两腿自然伸直,两肘伸罩唯直撑起,同时全身向上抬起,挺胸抬头,重复10~20次。 ——竖立位运动—— 第一节:颠脚运动。竖立位,双脚并拢,脚跟有节奏地抬离地面,然后放下,如此交替进行,持续1~2分钟。 第二节:踢腿运动。双手叉腰或一手扶物,双下肢有节奏地交替尽力向前踢,后伸。各持续10~20次。 第三节:伸展运动。双手扶物,双下肢交替后伸,脚尖着地,尽力向后伸展腰部。各持续10~20次。 第四节:转腰运动。自然站立位,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上肢肘关节屈曲平伸,借双上肢有节奏地左右运动,带动腰部转动。持续1~2分钟。 第五节:悬挂运动。两手抓住单杠或门框,两脚悬空,腰部放松或作收腹、挺腹运动,尽腊尘量坚持,但不要勉强。 如何自查是否患有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锻练操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常会有腰部的侧弯,这种腰椎的一种保护性现象,当经过治疗以后,这种现象可以不治自愈。

Ⅶ 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该做些什么运动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发作缓解期或已经缓解仅有轻微症状的患者,可适当参加体育运动,但要缓慢地进行运动并适当控制活动量,循序渐进。切忌突然地、剧烈地运动,且要对运动项目进行选择,初期应选择腰部活动和负荷相对少一些的运动项目,并在运动时采取佩带宽腰带或腰围等保护措施。

缓解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基本上已经解除了急性症状,生活可以自理,在没有腰部负重和用力及过度劳损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但是由于急性期长期卧床休息,对机体的气血循行有一定的影响,这时候我们建议患者进行适量运动。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的适度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促进局部气血流通,增加腰椎的灵活度,促进椎间盘的血液供应,为开始正常的生活做好适应性训练。这一时期的适合运动方式有:

(1)倒行也称为倒着走,就是连续向后退着走路。这种方法可以加强腰背肌群力量,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及灵活性,矫正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后突。在退着走时腰部肌肉有节奏地收缩和舒张,可使腰部血液循环得以较好的改善,有助于腰部组织新陈代谢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倒着走动作简单,容易掌握,尤其适合中老年人采用,运动量可根据各人的年龄和体质灵活掌握,一般每次运动后要休息一下。行走的同时可用双掌按摩腰眼处或摆动双臂。锻炼时应选择平坦、安全的场地,挺直腰部并尽可能后抬大腿。

(2)船形运动早晨起床前或晚上睡觉前,俯卧在床上,两手交叉放在腰上,双下肢有节奏地用力向后抬起、放下,同时挺胸抬头,重复30~50次。可有效增加腰部伸肌群的肌力,加强对腰椎的保护。

(3)踢腿运动适合疾病初愈以及办公室工作或学生课间,双手叉腰或一手扶物,双下肢有节奏地交替尽力前踢后伸,连续做30~50次。

(4)散步唐代着名医家孙思邈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行三里二里,及三百二百步为佳,令人能饮食无百病。”这说明在很久以前我国人民就已经把散步作为一种健身的方法了。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虽有些夸大其词,但说明了散步对健康确实有很大的益处。散步具有简便、易行、有效的特点,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说,是一种再好不过的锻炼方法了。长期坚持轻快的有节律的散步,可使血液循环加强,血管的容量扩大。散步还可以锻炼腰臀部及下肢的肌肉力量,增强四肢与躯干运动的协调性,保持腰椎的生理曲度。那么选择什么样的散步方式最好呢?这也很有讲究。不同体质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要选择不同的散步方式,一般来说,腰椎间盘出症患者最好采用慢速(每分钟60~70步)或中速(每分钟80~90步)摆臂散步(即步行时两臂用力向前后摆动),每次30分钟到1小时。一般刚开始时可从500米、1000米、1500米的距离中任选一种,以自我感觉良好而定。散步最好选择在户外空气新鲜的地方进行,在散步时,切忌匆忙,步履应该放轻松,从容和缓,状如闲庭信步,这样周身的气血才能调达平和、百脉才会通畅。此外,散步还须注意循序渐进,量力而为,做到形劳而不倦,否则过劳耗气伤形,也就达不到散步的目的了。

Ⅷ 到底做什么运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生活中的腰背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那是因为您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而不能运动吗?特别是对于喜欢运动的朋友,这种担忧尤为明显。如果您可以运动,什么运动可以缓解呢?#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可移动的,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是锻炼腰椎,放松腰椎,减少神经的局部粘连,从而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运动

但是,建议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以使突出的椎间盘满意,而应进行运动以减轻下背部的症状。

1.向后走:

向后行走时,身体的重心向后移动,从而减轻了腰椎间盘的压力。自然摆动双手,拉直腰板,然后每天后退60分钟。行走时,保持身体尽可能地向后,但要避免过度运动,以免加重背部疼痛或跌倒的症状。

2.弓腰:

可以加强锻炼腰部肌肉,特别是深部肌肉。首先将双腿并拢并笔直站立,然后将您的腰部和臀部向前挤压至最大,然后再回到笔直的位置。重复大约15-20次。

平板支撑

应该注意的是,运动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双刃剑,它可以加快疾病的恢复过程,还可能导致疾病恶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发作期间绝对禁止运动。

Ⅸ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怎么锻炼的

.1 下肢肌力锻炼 防止神经根粘连、下肢肌肉萎缩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2] 。包括:(1)直腿抬高式:术后第二天开始。患者仰卧位,膝关节伸直,脚上举,鼓励其主动抬高至最大幅度,他人协助进一步抬高,幅度以30°为宜,双下肢交替进行。(2)踢腿式:取仰卧位,主动屈髋屈膝后再伸腿放下,左右腿交替伸屈,次数不限,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3)伸腿式:取俯卧位,交替后伸双下肢,保持膝关节不屈曲。(4)展腿式:取侧卧位,下肢伸直位外展,复原,完成2次后转对侧卧位并进行相反肢体锻炼。双下肢交替进行,保持膝关节伸直位 [3] 。(5)局部关节锻炼:屈伸患侧膝关节、踝关节和各趾关节,并可行抗阻力锻炼。 2 腰背肌功能锻炼 术后第10天开始进行腰背部肌群功能锻炼,以提高腰背部肌肉的力量,增强脊柱稳定性、灵活性、耐久性和促进髓核回纳。包括(1)五点支撑式:取仰卧位,屈膝。吸气,用头、双肘及双足作撑点,弓形撑起肩、背、腰、臀及下肢,使脊柱处于过伸位,尽可能抬高至最高幅度后,呼气,还原。重复多次。(2)三点支撑式:仰卧屈膝,双臂置于闹空胸前,吸气,头及双足撑起全身,使全身离床,呈弓形,呼气,还原。(3)挺胸式:取仰卧位,两腿伸直并拢,屈肘,同时向上挺腰,呼气,还原。(4)头胸后伸式:俯卧位,双上埋迟肢置于体侧,吸气,抬头挺胸,双臂后伸,使头、颈、胸及双下肢离床,呼气,还原。(5)飞燕点水式:俯卧位,吸气,头、颈、胸及双下肢同时抬高,两臂后伸,仅腰部着床,使身体呈反弓形,呼气,还原。 3 腹肌锻炼 [3] 包括:(1)抱膝弯弯李式:仰卧位,主动屈膝屈髋至最大程度。(2)呼吸缩腹式: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吸气时尽量缩腹,呼气时放松。 4 床边腰肌锻炼 手术4周后进行锻炼。(1)坐起式:侧卧位,屈膝屈髋,使小腿置于床边,他人协助坐起,两小腿垂于床边。(2)蹲-站式:坐起数分钟无其他不适后,他人协助渐渐由床边下滑,双足着地并分开与肩同宽站立位,然后慢慢下蹲,保持腰部伸直位,再慢慢恢复站立位。重复数次。(3)扶床行走:起床活动后第二天用腰围保护,在他人协助下扶床缓步行走,3~4次/d,每次数分钟。扶床行走适应后可在室内由他人陪护独立缓步行走,患者挺胸直腰,双手叉腰扶住两侧髂部,以增加腰部的稳定性。室内行走两天后可到室外缓步行走,行走方式逐渐改为自然行走,倒步行走与快步行走,行走距离逐渐加长,坚持每天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