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颈动脉斑块能做深呼吸运动和俯卧撑
建议不要做过激的运动,否则脑供血过大引起血崩,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上楼梯、骑自行车等;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十分重要,要保持积极乐观、豁达和轻松的心情,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知足常乐。
对于体内已有的斑块,用药干预可以减少危险,目前常用来治疗斑块的西药有他汀类药物和贝特类药物,中药有溶斑降浊通脉汤。
溶斑降浊通脉汤对已经形成的粥样硬化斑块可以起到稳定或消融的作用,可以增加斑块包膜的厚度,防止斑块破裂,并且可以改善血管的硬化,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同时还可以修复损伤的血管内皮,让血管内皮重新变得光滑平整,血液中的脂质就不容易附着于其上,从而减少斑块形成的环境。
⑵ 颈部斑块形成是不是脑部血管一定有堵塞现象
有颈动脉斑块的人群通过跑步等运动,对于颈动脉有缓解的作用,至于令颈动脉斑块完全消散基本不太现实,还需要配合药物治疗与运动、饮食等方面相结合。据有关数据表明,40岁以上的人群大约有近一半的人群患有颈动脉斑块,70岁以上的人群则高达80%以上。
三、严重颈动脉斑块患者适量运动
对于颈动脉狭窄程度超过50%的患者,而且颈动脉斑块不稳定,也并非完全不能运动。只是在运动的选择与方式上需要改变与注意。此类的患者需要药物治疗,并且需要降血脂以及降低胆固醇,及时服用抗血小板的药物。运动方面建议以慢跑、中等强度的运动为主,也可以打太极拳、跳广场舞等。而对于患有房颤、高血压的患者在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不建议运动,以免引起斑块的变化,导致脑出血。
⑶ 不稳定斑块可以做俯卧撑吗
不稳定,板块正常情况下也可以做俯卧撑的,只要不剧烈的运动是可以的,少做一些可以没问题
⑷ 有颈动脉癍块可以做俯卧撑和举重吗
患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多注意控制自身的饮食,保持一个低盐,低脂的饮食,也就可以有效的缓解身体的问题,同时患者还要注意加强身体的锻炼,从而预防身体的问题。象俯卧撑,举重尽量少做
⑸ 得了颈动脉狭窄该怎么治疗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原则是重建血管的管壁,恢复正常的血流通过率。其中包括移除血管狭窄处聚集的拥堵物——斑块,以及给狭窄的血管放置支架,恢复血管正常口径等。望采纳!
一般治疗
主要从日常生活着手对疾病加以控制。
生活管理
(1)戒烟。
(2)经常锻炼:每天至少运动30 min,一周至少运动3~4天。
(3)达到并保持理想体重。
病因治疗
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定期体检。
遵医嘱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目标值:<140/90 mmHg。
对于合并糖尿病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必须加强饮食管理。控制血糖目标值:非空腹血糖11.1 mmol/L以下,治疗期间糖化血红蛋白应<7%。
通常建议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进行降脂治疗。对于具有卒中高风险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建议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控制在100 mg/mL 以下。
营养支持
(1)多吃蔬菜水果、含优质蛋白的食品。
(2)限盐:过量的盐(钠)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健康的成年人每天的钠摄入量应低于1500 mg。
(3)限制胆固醇的摄入:尽量避免食用含饱和脂肪酸或反式脂肪酸的食物,例如油炸食品、动物性脂肪(如猪油、牛油)等;选择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或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例如橄榄油、鱼类、牛肉等。
病情监测
根据医生建议定期进行超声、CTA或脑血管造影复查,定期检测血糖、血脂、血压。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患者根据医嘱口服其中一种或两种联用均可。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用可以增强抗血小板聚集,但应根据患者耐受能力酌情选择。
他汀类药物
可降低血脂水平,无禁忌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应遵医嘱坚持服药。
介入治疗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
CAS是相对来说创伤较少的治疗方法,在局麻条件下完成治疗。
目前比较CAS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优劣的临床证据未得到明显差异。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度≥50%或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70%时可以考虑进行CAS治疗。介入治疗创伤小,在局麻下就可以操作,在心肌梗死、对脑神经的损伤、伤口感染及出血等方面比CEA优势明显。对于病变部位较高或较低,手术不可及的患者,合并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合并严重心肺疾病无法耐受全麻的患者,CAS也更有优势。
为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CAS术后需口服双抗1-3个月。
手术治疗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
CEA是颈动脉狭窄的标准治疗,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切开颈内动脉,然后将狭窄部位的斑块切除掉。包括外翻式内膜切除术和传统纵切式内膜切除术。
CEA的绝对适应证是:
1. 六个月内1次或多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且颈动脉狭窄率≥70%;
2. 六个月内1次或多次轻度非致残性卒中发作,症状或体征持续超过24小时且颈动脉狭窄度≥70%。
此外以下情况是相对适应证,也可考虑手术:
1. 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率≥70%;
2. 有症状狭窄度范围是50%-69%;
3. 无症状性狭窄度<70%,但狭窄病变处处于不稳定状态。
与内科保守治疗相比,CEA能明显降低缺血性卒中和死亡事件的发生率。但也有不足之处,如诱发心梗、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喉返神经损伤、切口瘢痕等,手术需在全麻下进行。费用约为8-15万,具体参照当地医院标准
⑹ 老人的错误锻炼方式
老人的错误锻炼方式
老人的错误锻炼方式,现实生活中很多老人家都会选择各种方式进行运动,不过老人在进行锻炼的时候有很多注意事项,一不小心就会有一些错误的锻炼方式,那么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老人在锻炼时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吧!
老人的错误锻炼方式1
01
长时间广场舞
这一类病人症状基本相同:膝盖伸屈没有问题。
但是在爬楼梯时膝盖疼痛明显,严重的走路都会不舒服,休息几天后疼痛有所缓解。
为什么跳广场舞会容易受伤呢?
广场舞难度越来越大,通常会设计很多身体旋转、下肢扭转的动作。
这些动作对身体重心控制、下肢的力量和稳定性都有较高的要求。
动辄一两个小时以上的舞蹈时间,意味着关节的过长连续使用。
跳广场舞蹈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难度并不是越高越好。
适当控制时间和运动强度有利于保护膝关节。
02
肩痛患者甩肩锻炼
肩袖撕裂伤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
临床上有不少这样的患者,他们大都有肩膀疼痛史。
就误以为自己患了肩周炎,想通过运动来缓解。
老年人在小区健身时,喜欢频繁做一些上举的动作。
包括单杠或吊环中的转肩、棒球的投球、举重抓举等。
这其实反而会加重肩关节的负荷,造成或加重肩袖撕裂。
肩周炎与肩袖损伤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肩周炎是自限性疾病,一般半年,最多不超过两年会自行好转。
而肩袖损伤,如果不治疗或者以错误的方式锻炼,只会越来越糟。
03
“燕儿飞”仰卧起坐
有的老年人会练腰背肌,叫“燕儿飞”。
“燕儿飞”是一种不错的运动,但对老年人不一定适合。
因为老年人关节椎间盘老化,有关节增生,椎管狭窄。
过度的伸展会加剧关节的挤压和碰撞,增加椎弓的硬力,造成骨折,同时让椎管更狭窄。
另外,仰卧起坐也不适合老年人。
仰卧起坐要把双腿蜷起来练腹肌,力度太大。
超过国际劳工安全组织对椎间盘限定的150牛的定力。
会增加人腰椎部位的负荷,让老年人椎间盘退变非常严重。
大多数中老年人的颈椎、腰椎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问题。
再加上骨质疏松,因此做仰卧起坐很容易给颈椎和腰椎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而且,此运动对头部的变化较大,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很容易造成血压升高,发生意外。
04
大强度、高难度锻炼
有的老年人觉得,运动强度越大,运动量越大,越是有益于健康。
这样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
但是爆发性的运动,可能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缺氧。
运动贵在坚持,而不是在于速度和强度。
05
爬楼梯、爬山锻炼
爬楼梯被不少老年人列为健身锻炼项目,认为健身就在家门口,方便快捷,不用额外场地,不用专门时间。
但其实,爬楼梯的过程中,膝关节的压力明显增大,膝关节反复撞击。
周而复始的重复动作,无疑会加大膝关节的损伤,诱发膝关节疾病。
跟爬楼梯类似的是,登山同样容易损伤膝关节。
下山时膝关节所受到的冲击力相当于自身体重的5~8倍。
加重髌骨软骨面和半月板的损伤,是膝关节损伤的高发项目。
06
头颈部绕圈练习
很多老人经常做头颈部绕旋练习,认为这样对颈椎好,也有利于缓解颈肩部的酸痛。
如果老年人患有重度动脉硬化、甚至颈动脉斑块形成,头颈部剧烈绕旋。
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跌倒,重则会酿成动脉斑块脱落,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
老年人进行头颈部锻炼要适度,应降低动作幅度、速度和绕旋力度。
两侧及前后摆动的幅度应该控制在180度以内,并可不时静歇2~3秒。
以达到舒筋活络的效果。
07
运动损伤后“热敷”
由于运动不科学、或者身体不协调,老年人运动时经常会导致脚踝扭伤等情况。
局部组织会出现疼痛、肿胀。有些老年人会立即采用“热敷”的方法。
认为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痊愈速度。
运动损伤(如脚踝扭伤)正确的处理是:
损伤24小时内,冷敷(如冰块),将伤处组织内温度降低。
毛细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渗液,有利于控制病情的发展;
24小时后,热疗,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环,达到活血散淤、消肿、减轻疼痛的疗效。
08
倒走练习
早晨在公园晨练的大爷大妈,有的特别爱倒着走路。
觉得这样更能达到锻炼的效果。
殊不知,老年人平衡性、视力、反应能力等有所下降,倒走易引发意外。
09
空腹晨练
对于老年人来说,空腹晨练是非常危险的。
在经过一夜的睡眠后,腹中已空,不进食就进行1~2个小时的锻炼,热量不足。
再加上体力的消耗,会使大脑供血不足。
哪怕只是短暂的时间也会让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头晕,严重的会感到心慌、腿软、站立不稳。
心脏原本有毛病的老年人会突然摔倒,甚至猝死。
另外,晨练最好在太阳升起之后开始,这样才是最卫生和最安全的锻炼。
10
运动憋气
老年人心肺功能减退,憋气用力时,会因肺泡破裂而发生气胸。
憋气也会加重心脏负担,引起胸闷、心悸。
憋气时因胸腔的'压力增高,回心血量减少引起脑供血不足,易发生头晕目眩甚至昏厥。
憋气之后,回心血量骤然增加,血压升高,易发生脑血管意外。
因此,像举重、拔河、硬气功、引体向上等这些须憋气的运动项目,老年人不宜进行。
老人的错误锻炼方式2
长时间广场舞
这一类病人症状基本相同:膝盖伸屈没有问题,但是在爬楼梯时膝盖疼痛明显,严重的走路都会不舒服,休息几天后疼痛有所缓解。
动辄一两个小时以上的舞蹈时间,意味着过长的关节连续使用。
跳广场舞蹈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难度并不是越高越好,适当控制时间和运动强度有利于保护膝关节。
肩痛患者甩肩锻炼
肩袖撕裂伤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他们大都有肩膀疼痛史,就误以为自己患了肩周炎,想通过运动来缓解。
老年人在小区健身时,喜欢频繁做一些上举的动作;
包括单杠或吊环中的转肩、棒球的投球、举重抓举等,这其实反而会加重肩关节的负荷,造成或加重肩袖撕裂。
头颈部绕圈练习
如果老年人患有重度动脉硬化、甚至颈动脉斑块形成,头颈部剧烈绕旋,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跌倒,重则会酿成动脉斑块脱落,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
老年人进行头颈部锻炼要适度,应降低动作幅度、速度和绕旋力度。两侧及前后摆动的幅度应该控制在180度以内,并可不时静歇2~3秒,以达到舒筋活络的效果。
空腹晨练
对于老年人来说,空腹晨练是非常危险的。在经过一夜的睡眠后,热量不足,再加上体力的消耗,会使大脑供血不足。
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头晕,严重的会感到心慌、腿软、站立不稳,心脏原本有毛病的老年人会突然摔倒,甚至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