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资讯 » 印度低种姓可以当运动员
扩展阅读
一岁一宝宝可以喝酸奶吗 2025-09-11 15:40:24

印度低种姓可以当运动员

发布时间: 2023-01-22 09:22:20

① 14亿人只有1人参加冬奥会:印度只是因为穷吗

荷兰这样的小国家,都有200多块草地 体育 场,可是人口大国印度,却只有15块。

最近,最热门的话题无疑是冬奥会。

没想到的是,一向爱出风头的印度,却没什么动静。

拥有14亿人口的印度,为什么只有1名运动员参赛?

虽然疫情形势依旧严峻,不过本届北京冬奥会,依旧有91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场面还是挺壮观的。

其中,一共有18个国家,只派出1人孤军奋战。

1人参赛的国家,大部分情有可原。

比如,像厄瓜多爾尔尔、海地、东帝汶等国家,人口比较少,经济也不发达,能派人参赛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又比如,东帝汶是亚洲最年轻的国家,2002年才独立,全国总人口只有132万人,物资基本都靠外国援助。

然而,拥有14亿人口的印度,也只有一名选手参加冬奥会。

其实,印度在冬奥会上一直都处于边缘地位。

早在1964年,印度运动员就参加了冬奥会。

之后将近六十年的时间里,印度非但没有拿过一块冬奥奖牌,每届冬奥会参与的人数也始终少得可怜。

2006年,意大利都灵冬奥会上,印度派出的运动员人数最多,但也只有4人参加,其中有一名是女运动员。

因此,本届北京冬奥会,印度只派出一人参加,也算是正常情况。

或许不少人觉得印度大部分地区都处于热带,冬奥会表现一般实属正常。

但实际上,印度在夏季奥运会的成绩也很一般。

翻开印度参加奥运会的 历史 ,虽然参赛人数不断增加,从最初的1人到东京奥运会上的120人,然而奖牌数却少得可怜,总数加起来只有35枚。

特别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印度以往实力强劲的曲棍球队一蹶不振,没有再获得奖牌。印度奥运代表团的战绩也变得更加惨不忍睹。

从1984年奥运会开始,印度连续三届奥运会都没有获得过奖牌,直到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印度才在网球项目上获得了一枚铜牌。

2008年,算是印度的奥运大年,在北京奥运会10米气步枪比赛中,印度射击运动员阿比纳夫·宾德拉获得了金牌,也是印度自参加奥运会以来,获得的 历史 首枚个人项目比赛金牌。

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上,印度代表团奖牌数提升了一些,获得了一枚金牌,还获得了2枚银牌和4枚铜牌,奖牌数为历届最高。

但这个成绩对于印度来说,实在拿不出手。

而且这些年,虽然表面上看印度得到的奖牌数多了,但名次其实在不断下降。

1980年奥运会还能排在第23位,但2020年奥运会却只能排在第48位。

很难相信,像圣马力诺这样的弹丸小国,人均奥运奖牌数都可以轻松超越印度,着实令人尴尬。

印度奥运奖牌少,主要是因为普通人很难有条件训练,国家也不支持。

电影《摔跤吧爸爸》中,女主角的爸爸为了给女儿买一块摔跤垫,向 体育 部门申请一笔资金。

虽然知道女主角有天赋能取得荣誉,可是官员还是拒绝了女主角爸爸的请求。

理由是:国家给 体育 的拨款实在太少,能分到女子摔跤队的钱更是少之又少。

虽然是电影,却真实反映了运动员在印度的窘境,如果没有钱,哪怕再有天赋,也很难获得国家培养。

GDP一度位于全球第五的印度,每年军费投入600多亿美元,可是 体育 总投入只有2亿美元,也就是军费投入的零头。

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印度代表团仅获得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大受打击,于是印度政府开始大力发展 体育 。

虽然印度将 体育 投入提高到3.8亿美元,但奥运专项上的钱并不多。

根据印度联邦 体育 部的数据,东京奥运周期期间,印度政府一共给运动员们发放了8.3亿卢比(约为1000万美元)奖金,其中近30%专门用于培养参加奥运会的人才。

也就是说,实际上印度就拿出来300万美元用于培养奥运人才,和其他国家相比,完全是杯水车薪。

作为东道主的日本备战东京奥运会时,为了进入奖牌榜前三名,一共计划投入了30亿美元培养运动员,是印度的1000倍。

而人数还没孙杨微博粉丝数多的澳大利亚,每年也会拿出2.5亿美元给奥组委,其中有超过1亿美元花在顶尖运动员身上。

根据加拿大《国家邮报》数据统计,加拿大联邦政府每年会投入2亿加元(约为1.5亿美元),这包括了普通运动员的津贴、冲击奥运奖牌的花费以及下一奥运周期和下一代运动员发展的费用。

具体而言,一个奥运周期里加拿大政府的直接投入就高达1.3亿加元(约为1亿美元)。

所以说,要是没有国家的支持,运动员想要参加奥运会,其实很难。

那些能参加奥运会的印度选手,要是没有一个富裕的家庭,更难实现梦想。

现年32岁的阿里夫·可汗,作为本届冬奥会唯一一位印度运动员,其实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

其实上次平昌奥运会,他本来有机会参加的,却因为没钱不得不中途放弃。

从阿里夫小时候起,他的父亲就经营了一家滑雪用品小商店,他因此与滑雪运动结缘,并走上了职业道路。

2008年,18岁的阿里夫正式进入职业滑雪队接受专业的训练,他在14年间,一共参加了127个国际赛事。

为了练习滑雪,阿里夫每年都要额外花费大约600万卢比(约合人民币50万元),去国外训练和比赛。

由于没人赞助,阿里夫参加滑雪比赛的花销基本都是自费,这笔钱让他们全家都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生活非常艰难。

2018年平昌奥运会前,阿里夫为了凑齐足够的资金参加冬奥会资格赛,启动了一项众筹计划。

但参加四场比赛后,阿里夫没有钱继续参加第五场比赛,最终导致无法晋级去参加平昌冬奥会。

但阿里夫没有放弃,印度当地政府和一些印度企业对他的训练、旅行和装备提供了赞助,再加上他发起第二次网上众筹所获得的资金,让他可以顺利参加北京冬奥会。

虽然比赛名次不佳,但正如他自己所言,能登上冬奥会舞台,即是梦想成真。

与阿里夫·可汗相比,射击选手阿比纳夫·宾德拉毫无疑问成绩更为优异。

他是印度首位奥运会个人项目金牌的获得者,并一举打破了印度奥运会28年没有金牌的魔咒。

不过,阿比纳夫能成功,和他富裕的家境有很大关系。

由于印度本土训练水平和设备都没法满足训练的基本条件,他从小就被家人送到德国接受专业的射击训练。

为了方便练习,阿比纳夫的父母还为其建了一座私人室内射击场,帮助他迅速提高成绩。

可以说,无论是阿里夫还是阿比纳夫,他们的经历都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没钱,别想在印度当运动员。

要知道,像高尔夫、马术、橄榄球等高端项目,运动员培养出来要花费天文数字的金钱,而且全身上下一套合格的装备,就差不多要花费一个印度中等收入家庭一年的开支。

即便是足球、篮球、游泳等相对平民化的运动,没有适合的训练场地,也很难进步。

但是,稍微像样点的训练场馆和器材,都需要极大的费用来支持。

可在印度国内,基础运动场的数量却少得可怜。

板球传奇人物卡皮·戴夫曾感叹道:“荷兰这样的小国家,都有200多块草地 体育 场,可是人口大国印度,却只有15块。”

同时,配备好的训练员、队医、营养师、教练等培训必备人员,背后也需要足够的财力来支持,缺少任何一样,都无法让选手出成绩。

由于没有钱,印度很多好的 体育 苗子都被耽误了,印度 体育 也自然而然难有大的发展。

在印度,像谷爱凌这样家庭出身的人可能会成功,但是像全红婵这样家庭出身的人却永无出头之日。

印度 体育 差,还有种族与宗教的原因。

众所周知,印度人的种姓观念一直根深蒂固。

在印度人的观念中,高种姓人生来就是养尊处优,但低种姓却需要长期去做卑微下贱的体力活。

虽然印度的种姓制度早于1947年被废除,但是体力活动交给下层穷人的观念,始终都没有改变。

跑、跳、游泳等 体育 活动在上层阶级眼里虽算不上低贱,却也不高贵,只是供贵族 娱乐 消遣的 游戏 。

同时,印度很多人因为信奉宗教,讲究禁欲,而运动员消耗体力大,需要经常吃肉。

所以,中上阶层受种姓观念束缚,自然就远离 体育 运动,这种思想也影响了印度整个 社会 的 体育 风气,“下等种姓”的运动员也不敢在 体育 上有更高层次的突破和追求。

而瑜伽这种静态练习,成了印度人更崇尚的 体育 健身方式。

《新印度快报》曾报道称,“在种姓制度下,更看重智力成就,而与体力有关的劳动和活动却被认为是低种姓人才做的事。这种文化熏陶也反映在学校和家长对待 体育 的方式上。”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印度太穷了。

印度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0%,其中多数都居住在缺水少电、交通闭塞的地方。

对于印度来说,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普及扫盲教育才是政府工作的重点。

没有国家的支持,普通人即便有运动天赋,也首先得以养家糊口为主。

毕竟,比起当一名运动员,填饱肚子才是最现实的选择。

大多数 体育 运动在印度都没什么发展前途,印度出一个奥运会冠军更是无比艰难。

体育 是 社会 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借着英联邦成员的优势,早在1900年,印度就参加了第二届巴黎奥运会。

直到32年后,中国人才有机会第一次参加奥运会。

从这方面看,印度比中国起步更早。

然而,122年过去了,印度在冬奥会只有1人参赛,中国不仅成功举办冬奥会,而且已经在本届冬奥会获得了7枚金牌,目前暂居亚洲第一。

国运兴, 体育 才兴。

看看邻国印度,我们更能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② 印度羽毛球选手辛杜是什么种姓

应该是高种姓。

在巴塞尔羽毛球世锦赛中,24岁的印度选手辛杜先后击败了中国的陈雨菲、日本的奥原希望夺冠。辛杜6战世锦赛5次摘奖,这样的战绩在世界上无人能及,此外,辛杜还是印度史上第1个摘下羽毛球世锦赛金牌的选手。不久前,印度媒体《ESPN》还对24岁的辛杜创下印度10项历史盛赞不已。

世锦赛结束之后,印度总理莫迪也在社交媒体发文向她表示祝贺,莫迪称赞道:"辛杜才华横溢,她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球员。"回国之后,辛杜在印度受到了空前欢迎,她最近频频出席各种活动。此外,辛杜及家人甚至还受到了印度副总统的接见。

人物简介:

辛杜的父母都是排球运动员,父亲普萨拉·文卡塔·拉玛纳(PV Ramana)更是前印度国家排球队成员,曾代表印度在1986年亚运会赢得铜牌;然而,她对排球运动兴趣不大,却一直钟情于羽毛球。辛杜年纪轻轻就开始参加国际赛事。

2009年,她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打进女单八强。次年,她代表国家队参加尤伯杯,成为队内最年轻的成员;年内,她还以不失一局的成绩,赢得全国青年赛(U-19)女单冠军,被国内传媒视为塞娜·内维尔的接班人。

③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分为哪四个等级各由哪些人组成

印度种姓制度源于印度教,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具有3000多年历史。这一制度将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一张根据《梨俱吠陀·原人歌》所绘的瓦尔那等级: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至于贱民,则被排除在原人的身体之外。

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

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利,主教育,受众刹帝利,负责垄断文化教育和报道农时季节以及宗教话语解释权;

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婆罗门思想的受众,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主政军,负责守护婆罗门阶层生生世世;

第三等级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主商业;

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着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饭的高级佣人和工匠组成,是人口最多的种姓。被认为低贱的职业。在种姓制度中,来自不同种姓的父母双方所生下的后代被称为杂种姓。

拓展资料:

受人敬重的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与耆那教创始人大雄,或许都反对任何形式的种姓结构。许多虔诚派运动时期的圣人如拿那克、卡比尔、采坦耶、赛古鲁奈安涅希瓦、阿克那斯、罗摩奴阇与杜卡拉姆拒绝接受所有以种姓为基础的歧视并接受所有来自种姓的教派。许多印度教改革者如辨喜与实谛·赛·巴巴相信印度教无种姓制度容身之地。

15世纪圣人罗摩难陀也接受所有种姓成为他的信徒,这其中包括贱民。上述的圣人大都赞同中世纪时反对种姓精神的虔诚派运动。难陀那,一位低种姓的的印度教祭司,也拒绝接受种姓精神并接受达立特。一些其他的印度教运动同样欢迎低种姓成为他们的信徒,这些最早是成为虔诚派运动。

资料来源于:在线新华字典网页链接

④ 印度羽毛球运动员辛德胡是什么种姓

印度羽毛球明星运动员辛德胡是一个嗯,复姓中的人性。

⑤ 为什么印度的体育事业如此落后

印度体育孱弱的另一个原因是印度的宗教观念和种姓制度。在传统上,印度人不把自己视为个体,而是从属于他的种姓、部族或地区。就算某人在体育方面非常突出,他也不会得到家人和部族人的鼓励,让他发展体育。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体育所代表的体力劳动是卑贱的。印度的家长更希望他们的孩子去成为牙医、会计而不是运动员,这让他们不会在这方面进行教育投入。
严格的社会分层意味着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够在一起进行运动。事实上,低等种姓构成了印度的绝大多数人口,而他们是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甚至最基本的营养和健康也堪忧。绝大多数印度人没有办法接触体育,更没有机会成为专业运动员。

⑥ 现在印度低种姓的人可以从事高种姓职业了吗不同种姓的人可以结婚了吗可以同居了吗

还是区分的。
高种姓和低种姓不能通婚哦。
得不到家庭的祝福。

⑦ 印度有哪些低种姓的名人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

宝莱坞演员:johnny lever

种姓制度的起源: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半岛,为了维护本民族的长期统治,肤色较浅的他们建立了种姓制度。他们编造了一个传奇故事,说创世者梵天的脑袋变成了婆罗门,上肢和身躯变成了刹帝利,腿变成了吠舍,脚变成了首陀罗。

祭司集团属于婆罗门,武士集团属于刹帝利,农业、商业和手工业群体属于吠舍,被征服的原住民就成了地位低微的首陀罗。

(7)印度低种姓可以当运动员扩展阅读:

印度种姓制度源于印度教,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具有3000多年历史。这一制度将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一张根据《梨俱吠陀·原人歌》所绘的瓦尔那等级: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至于贱民,则被排除在原人的身体之外。

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并且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

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

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利,主教育,受众刹帝利,负责垄断文化教育和报道农时季节以及宗教话语解释权;

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婆罗门思想的受众,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主政军,负责守护婆罗门阶层生生世世;

第三等级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主商业;

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着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饭的高级佣人和工匠组成,是人口最多的种姓。被认为低贱的职业。在种姓制度中,来自不同种姓的父母双方所生下的后代被称为杂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