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運動資訊 » 上班通勤單程多長時間可以轉車
擴展閱讀
什麼毒可以毒壞嗓子 2025-05-11 04:16:13
可以從多個角度看的圖片 2025-05-11 04:15:38

上班通勤單程多長時間可以轉車

發布時間: 2023-01-10 08:58:18

⑴ 在武漢上班的你,每天通勤時間多久

記得07年在武漢上大學暑假找了一份兼職家教的工作,地點離我們學校比較遠,每天早上7點起床趕公交車,大約50分鍾到達學生家裡,下午4點完成當天的教學,坐公交返回學校。

每天早上拖著惺忪朦朧的睡眼坐公交,當時我在想,以後工作了要是每天這樣趕公交,起早貪黑的,該是多麼難受的一件事呀。 同時暗自下決心以後工作一定找個離家近一點的地方

歲月真是一把無情的刀,無情地剝開理想的衣裳,讓現實殘酷地表露在你面前。 隨著畢業工作,你會發現在武漢,找一份離家近的工作根本不可能,甚至上學期間50分鍾的車程已經是很近的。

現在我依然每天6:30起床,7:00出門,好歹公司有通勤車,上車就可以補覺休息,約70分鍾到達公司。下午5:30下班,大約7點到家。 每天兩個多小時的車程確實浪費了不是時間,但是生活就是如此,你無法左右,那就盡情享受吧。

我在武漢武職紡織路居住,老婆上班地方在江夏區富士康附近,我在江夏區武大園路附近,每天通勤路線是先送老婆上班,然後再去我公司打卡。

我老婆公司是八點半上班,我是九點。每天六點五十起床,七點十分吃早餐,七點半開車出發。學生沒開學的時候,路上不怎麼堵車,基本八點十分左右可以送到老婆公司,車程13公里。

然後我開車回公司,這時候會碰到兩個堵點,所以10公里的路程,開車也要三四十分鍾,基本八點五十左右卡點打卡。

算下來,六點五十起床,八點五十打卡,路上通勤時間2小時,總路程23公里,由於標致3008比較耗油,通勤費用接近20元。

雖然相比很多人路程不算遠,但我這通勤時間也算長了。

在武漢上班,我的單程平均通勤時間在1小時左右。與周圍的鄰居、公司的同事相比只能算是中等水平,下面來說一下我的看法。

1、上班通勤時間的長短與三個方面的因素有關,一是上班距離,二選擇的交通方式是,三是道路擁堵情況。上班的距離遠,無論是選擇哪種出行方式,所花費的時間相對來說都比較長。

2、再說交通方式,交通方式的選擇對上班時長影響很大。舉例來說,如果選擇地鐵出行,每一站的行車時間平均在3分鍾,超過10站路的情況下,在地鐵上的時間超過30分鍾,假設等地鐵需要3分鍾,進出地鐵站各需要3分鍾,從家裡下樓要3分鍾,下樓後步行到地鐵口5分鍾,出地鐵口到公司樓下需要5分鍾,從公司樓下再上樓需要3分鍾,這樣上班單程時長至少需要55分鍾。在地鐵需要10站的情況下,如果選擇公交,假設也是10站路,通常等公交的時間,公交車每一站的通行時間都比地鐵要長,這樣乘公交的通勤時間更長。如果是開車,這種情況下,要看路況,如果道路比較擁堵,開車還不如乘公共交通,如果道路通暢,開車是首選。


3、最後來說一下道路擁堵情況,根據2019年全國城市道路擁堵指數排名,武漢市位列最堵城市第10名,擁堵指數為1.716(頭名重慶為2.165),通勤高峰實際速度為27.08千米/小時(頭名重慶為23.64), 可見,根據平均數據,只要單程通勤距離超過27公里,單程通勤時間就會超過1小時。

4、如果每天單程通勤時間1小時,那麼每周的在路上的通勤時間是10小時,每月4周的通勤時間是40小時,算上堵車等不可控時間,實際每月的通勤時間是2天。每年12個月的通勤時間是24天,基本上比不上班的人少過了一個月!


5、通勤時間長也不一定全是壞事,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思考一些問題,對個人的成長也是比較有利的。

我現在已經退休了。不過,我在上班的時候,騎自行車從漢口居仁門到漢陽火車站上班20分鍾,慢一點半小時可以到廠。

然,我有同事住武昌最遠的就是紅鋼城,他們到廠路上需1小時40分,慢點2小時。

所以,他們從屋裡出發,我還在床上做夢。

由此,在武漢上班,2小時之內的「通勤」時間都算正常。

不然,不會叫」 大武漢」!

我騎電動車,單面半小時,地圖上的路程是9公里。

我見過上班最遠的同事,是從常青花園到光谷的左嶺,先坐公交再轉班車,正常情況得一個半小時,堵車就說不準,而且堵車是常事。

現在從漢口、漢陽到光谷上班的人很多,坐地鐵很准點,但是兩頭要是轉車就有點麻煩,有好些人還是開車,一般通勤時間單面在一小時左右。

有人建議在上班的地方買房,方便工作上下班,但是想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一是工作不穩定,現在的工作流動性大,今年在這里,明年又不知道在哪裡。

二是要考慮一家人,現在很少一家人在一個單位工作,安家要考慮其他人的需求。

三是買房成本,光谷這邊企業多而房少,現在價格也炒得高,但配套又沒有跟上,居住並不方便。

四是小孩教育,不能經常換房,考慮小孩要上合意的學校,而現在的新區教育質量並不好。

再就是武漢太大了,而且兩江相隔,中間的山和湖再一阻礙,看著近走起來遠。

武漢的通勤時間長問題,近期無法解決,只能自己進行調整。

八十年代初在漢口勝利街勝利飯店隔壁上過班,單位有班車接送職工,早晚在路上兩個小時多(跨江)。自己到單位怎麼也得兩個小時,早晚一起四個小時。如今如果按照當年的路線估計還會需要更長的時間,雖然交通工具便利了,但是路況也更差了!

陽邏住,漢街上班的,出來秀一下

⑵ 上班通勤時間多久合理

上班通勤時間就是20分鍾到半小時左右屬於比較合理的。

會傾向於認為通勤時間就是在浪費時間,浪費精力,由此產生不良情緒,或者直接因為過長的上班的時間而放棄一份工作。當然,在選擇一份長期的工作的時候,需要把現實因素考慮進去,上班時間能夠控制在1小時內為宜。

但是如果願意為這個工作機會付出,或者不得不住的很遠,這時候就要調整自己的心態了。很多抱怨通勤時間久的情緒源頭可能並不在時間本身上。

(2)上班通勤單程多長時間可以轉車擴展閱讀:

上班通勤時間介紹如下:

每天上下班如果可以節省1-2小時,那麼這段省出來的時間就可以用來做很多更有意義的事情,比如讀書或者工作。每次通勤的時間,就彷彿在工作和生活之間做了一層隔離,又是一種緩沖,能讓大腦有充分的休息過程。

可以選擇出行的時間,只要稍加註意,就可以錯開最高峰,通行時間會大大減少,也沒有那麼的嘈雜擁擠;可以選擇出行的工具,可以是公交、步行、地鐵、出租、專車、自己開車,在不考慮出行成本的前提下,有非常多的選擇。

⑶ 上班通勤多久可以接受

30-40分鍾
一般來說,上班的通勤時間大概30-40分鍾為適合時間。我們在選擇一份長期的工作的時候,需要把現實因素考慮進去,上班時間能夠控制在1小時內為宜。當我們談到通勤時間的時候,一般我們自己想的和給別人的建議,都是盡可能租房離公司近一些。但是很多時候,因為各種原因,我們並不能如願。

⑷ 你覺得上班通勤時間多長合適

通勤指接送職工上下班的交通工具。一般來說,上班的通勤時間大概30-40分鍾為適合時間。通勤一詞最早應當是在鐵路系統使用的,直到現在鐵路系統仍把異地職工乘車上下班叫做跑通勤。而在社會其他行業這個詞已很少使用。1、准點上下班打卡,如果你遲到或早退,就是你下次需要注意的地方,甚至它透露出了你的工作態度,如果你在意這份工作,如果你遲到了兩次,公司規定一個月只能遲到三次,那麼,第三次你無論如何都不會讓遲到發生。2、當我們談到通勤時間的時候,一般我們自己想的和給別人的建議,都是盡可能租房離公司近一些。但是很多時候,因為各種原因,我們並不能如願。比如在校時出去實習,負擔不起租房,不得不很長時間跨越城郊去上班。我們會傾向於認為通勤時間就是在浪費時間,浪費精力,由此產生不良情緒,或者直接因為過長的上班的時間而放棄一份工作。3、通勤,就是住處與上班地點比較遠,每天都是坐公交車上下班,且所需時間比較長,通常都要超過一小時,有的甚至能達到三小時,上下班所需時間長達五、六小時。所以這樣就比較費人了。

⑸ 在上海,通勤用多長時間比較合理

大城市通勤時間一般會長一點,單程一小時左右,一個半小時的也有,住得遠的兩個小時,生活不易,通勤不易。

⑹ 女生極限通勤每天來回6.5小時,上班成本有點高,你怎麼看這時長

我覺得這通勤時長太長了,實在是讓人無法接受。

每個打工人或多或少都會花費時間在通勤上,可通勤時間過長無疑會降低人的幸福感,而且會增加通勤成本,會導致工作和生活都極為不便。

每個打工人都有自己可接受的通勤時長,但我想應該極少有人能接受每天超6小時的通勤時長。這已經超出正常通勤界限,沒有人能長期堅持下去。或許對打工人而言,工資夠在公司附近租房住,就已經是一件相當幸福的事了。

⑺ 上班坐車時間超過2個小時,來回需要4個多小時,是否還要堅持

不要。

如果工資高,身份高,在附近租房或買房,留下來。

如果工資低,工齡高,同事關系好,趁早跳槽,你想想50公里,一天4個小時在路上,一年有251個工作日,就浪費了1004個小時,約41.8天。你一年浪費了41.8天在路上奔波,精神是多麼的痛苦,這樣的公司還堅持干什麼,41.8天可以干很多事掙很多錢了。

地鐵不換乘的話1個小時之內我能接受,換乘的話40分鍾之內我能接受,又要換乘時間還長,那真的就是折磨,一天24小時,在公司9個小時,路上4個小時,睡覺8個小時,你剩下可支配時間也就3個小時,這3個小時你還要拿出來吃晚飯的時間,換我的話我就感覺自己是個機器,活得毫無意義。

過長通勤會帶走你的金錢、幸福感和健康。

在《通勤時間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論文研究中,表明通勤時間與個人生活滿意度、工作和健康滿意度以及家庭滿意度都有負向關系。

首先是通勤成本的提升。

一方面是通勤的費用,一天的通勤費接近100元,本來計劃攢下來的工資,都用在路上了。

另一方面是,通勤路上會花更多的錢。

《中國財經報道》曾發布過一份報道,當地鐵里的人員密度從每平米2個人上升到每平米5個人時,人們在手機上買買買的概率會提升45%。

而且過長的通勤,會讓你感覺「這錢掙得不值得」。

研究表明,每增加20分鍾的通勤時間,對乘客造成的痛苦感就等於工資被砍了近五分之一。

物質成本之外,通勤還會傷害你的身體健康。

2017年,劍橋大學等機構對3.4萬余名上班族展開的聯合調查顯示:通勤在1小時以上的上班族,抑鬱幾率高出平均水平33%,產生與工作相關壓力的風險高12%,每晚睡眠時間不足7小時的可能性高46%。

不僅如此,如果你身處親密關系,處於戀愛或者結婚狀態,通勤過長還會影響你的愛情。

瑞典一項研究指出,若伴侶中有一人上下班單程通勤時間超過45分鍾,那麼他們的離婚率比其他夫妻高40%。

打工本來是為了賺錢養家,過更好的生活,但過長的通勤反而會帶走你的金錢、健康,甚至戀愛婚姻。

每個跨省上班的打工人都曾做過兩難選擇,到底是選擇住在公司附近租個只放得下一張床一張桌子的卧室,還是選擇「雙城生活」忍受極限通勤。

每個人都知道,通勤越短越好,但就業機會密集的地方,周邊的房價和租金都比較高,教育機會也比較稀缺,為了家人,就只好選擇用通勤時間和距離交換金錢。

⑻ 上班通勤時間多久合理

通勤指接送職工上下班的交通工具。一般來說,上班的通勤時間大概30-40分鍾為適合時間。通勤一詞最早應當是在鐵路系統使用的,直到現在鐵路系統仍把異地職工乘車上下班叫做跑通勤。

而在社會其他行業這個詞已很少使用。究其來源,「通勤」是個舶來詞彙,是從日文漢字「通勤(つうきん)」直接引用的。

眾所周知解放前我國大部分鐵路由日本人控制,鐵路公司管理體制、技術標准、技術術語直接使用日文漢字。解放後部分詞語沿用至今,像「通勤」、「乘降」等詞語,國內一般只在鐵路系統內部使用,而在日本這些都是大眾詞彙。

可以選擇出行的時間,只要稍加註意,就可以錯開最高峰,通行時間會大大減少,也沒有那麼的嘈雜擁擠;可以選擇出行的工具,可以是公交、步行、地鐵、出租、專車、自己開車,在不考慮出行成本的前提下,有非常多的選擇。

通勤指接送職工上下班的交通工具。一般來說,上班的通勤時間大概30-40分鍾為適合時間。通勤一詞最早應當是在鐵路系統使用的,直到現在鐵路系統仍把異地職工乘車上下班叫做跑通勤。

⑼ 單程15公里,上班騎電動車可行嗎坐公交車要轉車,至少折騰一兩個小時可能到。

單程15公里,那你要買好的電瓶車,一般的新的也就是50多里路。電瓶車一般不要把電用完在充電,那樣會影響電瓶的壽命。

買個好的電瓶車,一個來回就充一次電,半路最好不要亂跑,那樣會將電用光,導致電瓶壽命縮短。

我的電動車電瓶很舊了,只能跑30多里路,現在只能跑10幾里路了,也是電瓶要壞掉了。

⑽ 上班地點離住的地方很遠,多久的通勤時間比較好,為什麼

工作無非就是希望:錢多事少離家近至於距離家多遠的地方,那就看你的承受能力。若有班車的話,我覺得單程一個半小時最多了,畢竟你要考慮朝九晚五,雖然早上可以補眠,但是晚上在路上餓肚子真的是受不了啊(來自有經驗人的泣血)若是碰到個下雨堵車、分分秒你會原地奔潰。

大城市裡動輒10、20公里的距離可能不算啥,小城市裡可能就是跨越南北兩端的距離,交通可選擇性、便利性比大城市差,堵車可一點不比大城市差。個人因素,之前沒結婚時我租房在公司旁邊,每天走路上下班,結婚後房子離得遠,上班考勤不嚴,一個半小時都可以接受。現在有孩子了(8個月),剛因為路程遠(距離20多公里)放棄了之前的工作,找了個離家近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