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哺乳期用葯指南
哺乳期媽媽生病了,也要遵循哺乳期用葯指導,促進自身康復和寶寶健康發育。哺乳期媽媽用葯要謹慎,因為葯物的成分可以通過乳汁分泌進入寶寶體內,影響寶寶生長。
哺乳期用葯原則
母乳媽媽是寶寶的「糧倉」,保證寶寶口糧「質量」,是媽媽們關注的重點。
很多哺乳期媽媽擔心生病吃葯會影響母乳「質量」,對寶寶不好,往往選擇咬牙堅持硬扛。其實,母乳媽媽也是常人,生病不需要硬扛,只要掌握哺乳期用葯原則,選擇合適的葯物,對哺乳沒有影響。
哺乳期用葯原則:
1. 能不用就不用。哺乳期用葯需要平衡利弊,只有到病情真的需要葯物治療時,才使用合適的葯物。
比如哺乳期感冒,大部分是病毒性引起的,具有自愈性,通常5-7天能自然好轉。此時,媽媽要相信身體的自愈能力,多休息,多喝水。如果症狀很嚴重,一定要吃葯才能緩解症狀的話,那麼一定要用對葯,避免使用復方類的感冒葯。
2、掌握用葯時機。想要進一步降低葯物的不良反應,可調整服葯時間,可以選擇在哺乳之後再吃葯,又或是寶寶進入睡眠後服葯。
3、能外用不口服,能口服不注射。在不影響葯效的前提下,優先選擇外用葯,能口服就不選靜脈用葯。
4、優先選擇成分單一的葯。單一的成分更容易獲得葯物安全性評估,對哺乳的影響相對要小。
5、了解哺乳期安全用葯等級。目前主要常用的為L分級,根據對哺乳影響的危險等級可以分為L1-L5這5個等級。
L1級為最安全的用葯,這類葯物經過了大量研究,代謝快,對乳汁作用很小。
代表葯物為:對乙醯氨基酚、腎上腺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等。
L2級為較安全,可以放心使用。它們的特點是代謝快、吸收少、不良反應小。
代表葯物為:阿昔洛韋、阿米卡星、氨曲南等。
L3級為相對安全,這類葯物有出現不良反應的可能,需權衡利弊再使用,使用時也會通知用量。
代表葯物為:氨茶鹼、兩性黴素B、阿司匹林、硫唑嘌呤等。
L4-L5級存在風險,用葯時必須停止哺乳。
常見疾病該用什麼葯?
以下表格供哺乳媽媽參考,但注意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葯。
其實,在葯品說明書上,通常會有明顯標注是否適合哺乳期使用。如「哺乳期婦女禁用」字樣,則說明這類葯物不適合哺乳媽媽吃;「哺乳期婦女慎用」,需要咨詢醫生後服用;如都沒有標注,那麼哺乳期媽媽在使用時,要注意用葯和哺乳的時間間隔。
哺乳期用葯要謹慎
寶寶體內的葯物濃度一方面可能是媽媽分娩前或分娩時使用的葯物通過胎盤留下的,另一方面是通過乳汁得到的。哺乳期媽媽服用的大多數葯物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出現在乳汁中,而且寶寶代謝和排泄葯物的功能尚不成熟,寶寶排除葯物非常緩慢,比如給大人服用咖啡因,清除一半咖啡因的時間不到4小時,但寶寶則需要80個小時以上才能清除。
由於寶寶對某些葯物的排泄能力可能特別低下,如果經母乳不斷地重復供給這些葯物,可使問題加重,如咖啡因就是這類葯物。因此,哺乳的媽媽應該避免飲用咖啡因類飲料,否則將使寶寶興奮不已。
因此,媽媽在哺乳期用葯時一定要謹慎,必須注意葯物是否會從乳汁排出,寶寶吸入後是否會產生危害。
哺乳期用葯注意事項
因為哺乳期用葯,葯物可能通過乳汁進入寶寶體內,所以哺乳期用葯須注意以下幾點:
1、不可自己隨意亂服葯:有些葯物對寶寶是安全的,有些葯物卻會產生不良甚至非常嚴重的反應,如病理性黃疸、紫紺、耳聾、肝腎功能損害或嘔吐等,所以,哺乳媽媽一定要慎重使用葯物。需要用葯時,應向醫生說明自己正在餵奶,不可自己隨意亂服葯。
2、應給予最低的有效量:乳汁中葯物濃度和服葯劑量有關,所以哺乳期用葯給予最低的有效量,這樣盡可能降低乳汁中的葯物濃度,以減少對寶寶的影響。
3、不應隨意中斷哺乳:一般來說,乳汁中的葯量很少超過攝入量的1%~2%,一般不至於給寶寶帶來危害。所以服用的葯量不大或葯物副作用不太大時,不應中斷餵奶。
4、服葯後調整哺乳時間:如果哺乳期需要用葯,而且是一種比較安全的葯,應在哺乳後立刻服葯,並盡可能推遲下次哺乳時間(最好間隔4小時),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寶寶吸入的葯量。
哺乳期用葯原則
在服用任何葯物之前,最好徵求一下醫生的意見。用葯時,能局部用葯的就不要全身用葯,能用中葯治療的就不要用西葯,能口服的就不要打針,能用老牌葯品的就不要用剛研製出的新葯。在服葯時應與醫生商討關於母乳喂養的相關問題。如果必須短時間內應用某些葯物,對孩子的危害又較大,可暫停母乳喂養。若患有惡性腫瘤、精神病、甲亢等慢性或嚴重疾病時,則應停止母乳喂養。
溫馨提示:哺乳期媽媽不應服用避孕葯
避孕葯中含睾丸酮、黃體酮以及雌激素類衍生物等,這些物質進入媽媽體內,會抑制泌乳素生成,使乳汁分泌量下降,導致分泌的母乳達不到寶寶的需求。並且避孕葯物中的有效成分會隨著乳汁進入寶寶體內,使男嬰乳房變大及女嬰陰道上皮增生。所以哺乳的媽媽不宜採取葯物避孕的方法。
哺乳期用葯應忌哪些中葯
有些中葯產婦吃後會有滋陰養血、活血化瘀的作用,可增強體質,促進子宮收縮和預防產褥感染。但是有些中葯卻應忌用。坐月子期間一定要忌用大黃,因為該葯不僅會引起盆腔充血、陰道出血增加,又會進入乳汁中,使乳汁變黃,寶寶吃了此奶還會造成瀉肚。另外還有一些葯有回奶作用,如炒麥芽、逍遙散、薄荷等,哺乳期媽媽也要忌用。
妨礙母乳分泌的主要葯物有哪些
1、生物鹼代謝葯:能夠影響泌乳素的產生,從而抑制泌乳。
2、止痛葯:一切普通止痛葯,如可卡因、安乃近都應避免使用。因為這些葯物會通過乳汁分泌出來給寶寶造成傷害。可以選擇撲熱息痛等來代替。
3、鎮靜葯:如果哺乳期媽媽服用了安定、巴比妥等鎮靜葯後,會加重嬰寶寶肝的代謝負擔,而且葯物易於蓄積在寶寶體內。此外可引起寶寶的睏倦和嗜睡。
哺乳期的媽媽應避免使用的葯物
目前確認能對寶寶造成傷害的葯物有下列種類,哺乳期用葯應禁用:
1、抑制泌乳葯物:常見的避孕葯就具有抑制泌乳成分,服用該類葯物對哺乳期媽媽不好,也影響寶寶健康發育。
2、抗腫瘤葯物:一般的抗腫瘤葯物都有較大副作用,尤其是西葯,這類型的葯物對哺乳期媽媽的影響很大,各種抗腫瘤葯物都可能損害嬰兒,抑制乳兒機體免疫和骨髓造血功能。哺乳媽媽如果患了癌瘤,應停止哺乳,否則抗癌葯隨乳汗進入寶寶體內會引起骨髓受抑制,出現顆粒性白血球減少。
3、抗精神葯物:這是屬於中樞系統的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黃鈉燈,會引起寶寶出現嗜睡、皮膚「出血點」等症狀。
4、抗凝葯物:需用抗凝血葯時,不能用肝素,以免引起新生兒凝血機制障礙,發生出血。以用雙香豆素乙酯為宜。
5、抗甲狀腺葯:如碘劑、他巴唑、硫氧嘧啶,可由媽媽乳汁里轉移到寶寶體內,抑制寶寶的甲狀腺功能。口服硫脲嘧啶等,可導致寶寶甲狀腺腫和顆粒性白細胞缺乏症,故應禁用。
6、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寶寶特別是新生兒,肝臟解毒功能尚未健全,若通過乳汁吸入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易導致兒童肝腎功能損傷和引起耳毒性導致耳聾。
此外,四環素可影響小兒牙齒、骨骼發育,氯黴素影響小兒骨骼造血,都應避免使用。
Ⅱ 哺乳期可以吃頭孢
美國葯監局把頭孢類的抗生素列為B級危險葯物,是妊娠期絕對禁止使用的,哺乳期可以適當放寬。女性在哺乳期可以服用頭孢類葯物的,但是在服葯期間,需要避免給孩子餵奶。此外,吃這些葯物之前,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才可以。
我們知道,剖腹產這種手術對於產婦的傷害是非常大的,生完孩子以後,為了避免傷口出現感染,通常都需要服用一些頭孢類抗生素來進行治療。不過,大家也知道,哺乳期是不可以亂吃葯的。那麼,哺乳期能吃頭孢類消炎葯嗎?下面讓我們了解一下吧!
美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按照葯物在妊娠期應用的危險性分為A、B、C、D及X類。A類最為安全,研究已證實葯物在孕婦中無危險性,X類具有致畸性,妊娠期絕對禁用。
目前而言臨床刪並不存在等級為A級的抗生素,因此,B級就是抗生素葯物的最高安全等級級,而青黴素以及頭孢菌素類葯物都是B級。
所謂的B級葯物,指的是經過動物驗證沒有危險,不過在人類身上還沒有經過研究,又或者是研究並不充分;此外,也有可能是對於動物有一定的毒性,不過,對於人類經過研究發現並沒有危險性。通常哺乳期的女性能夠服用這類抗菌葯物,不過,在服葯期間最好暫停哺乳。為了安全起見,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不要自己擅自服用葯物。
通常來說,頭孢類葯物,一般通過人體的肝腎來進行代謝的,而乳汁中的含量通常是比較少的,而頭孢類抗生素,屬於哺乳期內能夠安全服用的抗生素,但是有可能會導致孩子的腸道受到刺激,繼而誘發了腹瀉的出現。
但是,女性在哺乳期服用了頭孢類消炎葯以後,葯物還是會通過乳汁進入孩子的身體內,盡管含量少,不過,還是有可能會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所以務必謹慎。在服葯後女性一定要調整自己餵奶時間。為了減少葯物對於孩子的傷害,建議女性最好在餵奶以後立刻服葯,與此同時盡可能推遲下次餵奶的時間,務必隔開4個小時以上,從而可以使得乳汁中的葯物濃度達到最低。
Ⅲ 母乳喂養期間可以吃的消炎葯有哪些
哺乳期婦女用葯20忌 當哺乳期婦女用葯的時候,往往只著重考慮葯物是否影響乳汁分泌,很少考慮葯物對嬰兒的影響,或者根本不知道哪些葯物對嬰兒有影響。事實上很多葯物可隨母親乳汁進入嬰兒體內,眾而對乳嬰產生作用;盡管有的葯物進入乳汁的濃度很低,但對於體稚身嫩的乳嬰來說,其禍害甚大。以下葯物是哺乳婦女應忌用或慎用的。 1、中葯炒麥芽、花椒、芒硝等,西葯左旋多巴、麥角新鹼、雌激素、維生素B 6、阿托品類和利尿葯物,這些葯能使母親退乳。故母親在哺乳期中不可輕易服用。 2、青黴素族抗生素。包括青黴素、新青黴素Ⅱ、新青黴素Ⅲ,氨基苄青黴素等各種青黴素。這類葯很少進入乳汁,但在個別情況下可引起乳兒過敏反應,應予以注意。 3、磺胺類葯物,如復方新諾明、磺胺異惡唑、磺胺密啶、磺胺甲基異惡唑、磺胺甲氧吡嗪、磺胺脒、丙磺舒、雙嘧啶片、制菌磺、甲氧苄氨嘧啶、琥珀磺胺噻唑等。這類葯物屬弱酸性,不易進入乳汁,對乳兒無明顯的不良影響。但是,鑒於乳兒葯物代謝酶系統發育不完善,肝臟解毒功能差,即使少量葯物被吸收到嬰兒體內,也能產生有害影響,導致血漿內游離膽紅素增多,可使某些缺少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的乳幼兒發生溶血性貧血,所以,在哺乳期不宜長期、大量使用,尤其是長效磺胺制劑,更應該限制。 4、 異煙肼(雷米封)。對乳兒尚無肯定的不良作用,但由於抗結核需長期使用,為避免對乳兒產生不良影響,最好改用其它葯物或停止哺乳。 5、 滅滴靈。為廣譜抗菌葯,對乳兒的損害尚未肯定,應慎用。 6、氯黴素。乳兒,特別是新生兒,肝臟解毒功能沿未健全,若通過乳汗吸入氯黴素,容易發生乳兒中毒,抑制骨髓功能,引起白細胞減少甚至引起致命的灰嬰綜合症,應禁用。 7、四環素和強力黴素。這兩種葯都是脂溶性葯,易進入乳汁。特別四環素可使乳兒牙齒受損、琺琅質發育不全,引起永久性的牙齒發黃,並使乳幼兒出現黃疸,所以也應禁用。 8、氨基比林及含氨基比林的葯物。如去痛片、撒烈痛片、安痛定等,能很快進入乳汁,應忌用。 9、 硫酸阿托品、硫酸慶大黴素、硫酸鏈黴素等葯物在乳汁中濃度比較高,可使嬰兒聽力降低,應忌用。 10、抗甲狀腺甲葯物甲基硫氧嘧啶,可以由母及子而抑制乳兒的甲狀腺功能,口服硫脲嘧啶,可導致乳兒甲狀腺腫和顆粒性白細胞缺乏症。故應禁用。 11、抗病毒葯金剛烷胺,常有醫生將它開給病人抗感冒。哺乳母親服此葯後,可致乳兒嘔吐、皮疹和尿瀦留,禁用。 12、哺乳母親患了癌瘤,應停止哺乳,否則抗癌葯隨乳汗進入乳兒體內會引起骨髓受抑制,出現顆粒性白血球減少。 13、 需用抗凝血葯時,不能用肝素,以免引起新生兒凝血機制障礙,發生出血。以用雙香豆素乙酯為宜。 14、皮質激素類、黃體激素類、新生黴素和呋喃呾啶應禁用,否則使乳兒發生黃疸或加重黃疸、溶血等。 15、哺乳婦女應禁止過量飲酒和吸煙、大量飲水、喝啤酒,禁用利尿劑(如雙氫氯噻嗪、速尿等)和作用猛烈的瀉葯。 16、水楊酸類葯物在產前服用,可使產婦的產程延長,產後出血增多,新生兒也發生出血。若在哺乳期服用,則可使哺乳嬰兒出現黃疸。故應慎用。 17、 溴化物是通過血漿進入乳汁,哺乳期服用此葯,嬰兒可出現嗜睡狀態,有的嬰兒還出現皮疹。 18、鎮靜葯中如苯巴比妥、阿米妥等通過血漿乳汁屏障後,在嬰兒肝臟有腦內濃度較高,長期用葯時一旦停葯則嬰兒可出現停葯反應,表現不安定、睡眠時有驚擾、過多啼哭及抖動等。安定也可通過乳汁,使嬰兒嗜睡、吸水力下降,因嬰兒排泄葯物較慢,此種葯物作用可持續一周之久。故哺乳期婦女不可服用鎮靜葯。 19、緩瀉葯應忌用。迄今還沒發現服葯後既不被吸收又能改變大便性狀的理想葯物,象較常用的鼠美季皮等緩瀉葯必可轉移到乳汁使嬰兒腹瀉。 20、口服避孕葯可有1.1%的葯量移向乳汁,但已失去避孕葯中雌激素的活性,對哺乳兒無直接毒性反應。可是葯物能直接作用母體,使母乳分泌減少,並影響母乳成分,使母乳中蛋白質、脂肪、鈣質減少。因此,哺乳期不宜服用避孕葯。
Ⅳ 哺乳期可以吃抗生素葯嗎
抗生素是微生物(細菌、真菌和放線菌屬)的某些帶些產物,分子量小於5000,低濃度時能抑制或殺滅其他病原微生物。包括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半合成抗生素。 哺乳期婦女可以使用個別抗生素在有確切適應症情況下。但因葯物會少量可進入乳汁, 必須停止哺乳! 另外,四環素、氯黴素等抗生素哺乳期婦女是禁用的。 總之服葯前...仔細看說明書,照顧好自己身體~
Ⅳ 餵奶可以吃消炎葯嗎
哺乳期可以吃消炎葯嗎?哺乳期有一部分消炎葯可以吃,有一部分盡量不吃或者不可以吃。哺乳期媽媽吃消炎葯,有一部分葯物會經過乳汁到達寶寶的體內,有一部分葯物對寶寶的身體健康是有害的,所以哺乳期媽媽吃消炎葯一定要嚴格掌握適應症。哪些葯物可吃,哪些葯物不可以吃?這一定要到醫院里去,由醫生來決定和處方,才可以吃消炎葯。
目前的消炎葯,根據對寶寶的安全性,有一種分級的方法,就是L1-L5級,L1級是對寶寶基本上沒有害的,L2級也相對安全的。但是作為我們普通的女性,可能很難掌握這些分級或適應症,所以一定要到醫院里由醫生處方。說一下我們目前常吃的抗消炎葯,比如青黴素和頭孢類,在哺乳期的女性如果有適應症,沒有過敏的情況下是可以吃,對寶寶基本上也是安全的。還有左氧氟沙星類也是常見的消炎葯,這種消炎葯哺乳期女性是不能吃的,因為通過乳汁以後對寶寶的骨骼發育會有影響。
總而言之,哺乳期吃消炎葯,一定要到醫院里由醫生來處方,嚴格掌握適應症才能夠吃消炎葯。
哺乳期能否吃消炎葯是根據患者病情以及消炎葯物種類而定的。如果患者哺乳期患有上呼吸道感染,這時應多喝水、勤排尿、注意休息,大多一周內可自行緩解,不需服用消炎葯物。
如果患者哺乳期有明確的細菌感染,需要口服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消炎葯,這時可以暫停哺乳八小時,八小時以後再哺乳,可以吃一些消炎葯物的,要注意哺乳的時間。
如果患者哺乳期因為疾病需要使用喹諾酮類抗生素,則長期不能哺乳,因為喹諾酮類抗生素對骨骼發育有一定影響,如果媽媽口服以後可以通過乳汁排泄,導致小兒乳汁吸允以後儲存於體內,影響骨骼發育,對新生兒健康不利。因此,哺乳期能否吃消炎葯是根據患者疾病及消炎葯物種類而定的。
Ⅵ 喂母乳能吃頭孢嗎
哺乳期最好什麼葯都不要吃,但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了要吃一些消炎葯,頭孢類的可能不太好,最好是吃青黴素類的葯物。
青黴素類的葯物對新生兒是沒有太大的壞處,所以哺乳期最好吃青黴素類的葯物。哺乳期要注意要有正確的哺乳姿勢及新生兒要有正確的吮吸姿勢,可以預防乳腺炎的發生。
另外哺乳期要多吃一些煲的湯類,肉湯、鯽魚湯,還有吃一些新鮮蔬菜,還要吃一些水果。
要注意外陰部的清潔衛生,避免交叉感染,要注意惡露排出的情況,要注意側切傷口癒合的情況。
哺乳期是可以吃頭孢的,應嚴格遵醫囑用葯。頭孢類葯物主要是通過肝腎代謝,乳汁中含量較少,少量服用,同時注意寶寶有無不良反應。
哺乳期媽媽吃的葯,幾乎所有都能通過血漿―乳汁屏障轉運到乳汁中。如果連續吃進這樣的奶,確實可能對孩子的健康產生影響。但是頭孢類抗生素是對嬰兒影響不大的葯物。它在母乳中濃度很低,因而相對比較安全。
有些媽媽用葯量過大,或者寶寶過於敏感,可能會導致嬰兒出現腸道群失調,輕度腹瀉,但停用後,會馬上好轉。
如果實在擔心葯物影響,可以在服葯期間暫時停喂母乳,以配方奶替代。但媽媽的乳汁要用吸奶器吸出,以免影響乳汁分泌。
Ⅶ 哺乳期的寶媽們在哪些情況下是可以吃葯的
母乳是新生兒最理想的食物,研究表明,母乳中含有嬰兒出生後4-6個月內生長發育所需的多種營養物質。不僅營養豐富、喂養方便、易吸收,而且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是新生嬰兒的天然食品。
世界衛生組織倡導寶寶母乳喂養至少6個月以上,能堅持到2歲更好。國際母乳喂養行動聯盟將每年的8月1日至7日確定為「世界母乳喂養周」,目的是使全社會積極鼓勵和支持母乳喂養。
哺乳期哪些葯物要慎用?
艾羅迪(氨苄西林+丙磺舒)、頭孢羥氨苄、頭孢呋辛、頭孢克洛、羅紅黴素、琥乙紅黴素、阿奇黴素、阿司匹林、吲哚美辛、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維生素D、維生素K、哌替啶、嗎啡、瑞巴派特、奧美拉唑、多潘立酮、阿苯達唑、阿托品、氯丙嗪、苯海拉明等。
使用這些葯物時應充分咨詢醫生,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哺乳期母親用葯時應注意
1.不可隨意亂服葯物
需要用葯時,應向醫生說明自己正在哺乳,請醫生根據情況用葯,不可自行隨意亂服葯。
2.不應隨意中斷哺乳
除了少數葯物在哺乳期禁用外,其他葯物在乳汁中的排泄量,很少超過媽媽用葯量的1%~2%,這個劑量不會損害寶寶的身體健康,對於服用安全的葯,不應該中斷哺乳。
3、合理調整哺乳時間
服用葯物時,為了減少寶寶吸收葯量,媽媽可在哺乳後馬上服葯,並盡可能推遲下次哺乳時間,至少要隔4小時,以便更多的葯物排出體外,使乳汁中的葯物濃度降到最低。
4、不宜服用避孕葯物
避孕葯中含有睾丸酮、黃體酮以及雌激素類衍生物等,這些物質進入媽媽體內,會抑制泌乳素生成,使乳汁分泌量下降。乳汁不足影響母乳喂養,而且避孕葯物中的有效成分會隨著乳汁進入寶寶體內,使男嬰乳房變大及女嬰陰道上皮增生。因此,哺乳的媽媽不宜採取葯物避孕的方法。
5、不可濫用中葯
有些中葯對產後的媽媽有滋陰養血、活血化瘀的作用,可增強體質,促進子宮收縮和預防產褥感染。但有些中葯會進入乳汁中,使乳汁變黃,或有回奶作用,如大黃、炒麥芽、逍遙散、薄荷等。
小提示:
孕期可能容易得乳腺炎,還有常規的感冒發燒,再有可能會有一些女性外生殖器的感染,這個時候可以用一些外用葯物,尤其是外生殖器的感染,可以用栓劑,局部的粘膜吸收對孩子影響非常小,無需擔心這類葯物對孕期媽媽或者對孩子不好。
Ⅷ 哺乳期可以吃什麼抗生素
一般來說,哺乳期比較安全的抗素有青黴素類抗生素及頭孢類抗生素。
哺乳期感冒能打點滴嗎
女性在哺乳期的時候需要用母乳喂養自己的寶寶,所以很多的事情不能做,很多的食物不能吃。不能化妝,不能擦口紅,不能做頭發,也不能吃辛辣的,不健康的,對寶寶不好的食物。但是哺乳期也是會感冒的,那麼,哺乳期感冒是否可以打點滴呢?
哺乳期感冒不嚴重的話盡量不要吃葯也不要打點滴,可以多喝水,因為這個時候還需要給寶寶餵奶。如果感冒很嚴重的話,就需要服用葯物,甚至打點滴來治療。打點滴的時候不能哺乳,也不要跟寶寶多接觸,避免將感冒傳染給寶寶。
在感冒治好後也不能馬上給寶寶餵奶,因為女性的體內還有葯物的殘留,這個時候給寶寶餵奶會讓殘留的要進入寶寶體內的。在疾病痊癒一周後,產婦體內的葯物逐漸的分解,到醫院檢查沒有問題的話,這個時候可以繼續餵奶。
孕婦感冒打點滴沒有問題,但是不能餵奶。產婦可以適當的吃一些清熱解毒的食物,另外多吃水果還有蔬菜,補充維生素,提高免疫力。媽媽生病後最好的方法就是跟自己的寶寶隔離開,這樣不會將疾病傳染給寶寶。
Ⅸ 除了阿莫西林還有哪些消炎葯母乳期可以吃嗎對寶寶有影響嗎
還有 青黴素類(如青黴素G、青黴素V、阿莫西林、哌拉西林、氨苄西林等),頭孢菌素類(如頭孢氨苄、頭孢拉定、頭孢呋辛、頭孢曲松、頭孢他啶等),大環內酯類(如紅黴素、羅紅黴素、阿齊黴素、乙醯螺旋黴素等),氨基糖苷類(如鏈黴素、慶大黴素、阿米卡星等),四環素類(如四環素、土黴素、強力黴素等),氯黴素類(如...氯黴素),喹諾酮類(如諾氟沙星、環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等),磺胺類(如復方新諾明)。 1、當哺乳期婦女用葯的時候,往往只著重考慮葯物是否影響乳汁分泌,很少考慮葯物對寶寶的影響,或者根本不知道哪些葯物對寶寶有影響。事實上很多葯物可隨母親乳汁進入嬰兒體內,眾而對乳嬰產生作用;盡管有的葯物進入乳汁的濃度很低,但對於體稚身嫩的寶寶來說,影響還是不小的。 2、雖然大部分葯物在一般劑量下,都不會讓寶寶受到影響,但仍建議哺乳媽媽在自行服葯前,要主動告訴醫生自己正在哺乳的情況,以便醫生開出適合服用的葯物,並選擇持續時間較短的葯物,達到通過乳汁的葯量最少。另外,乳媽媽如果在餵了寶寶母乳後服葯,應在乳汁內葯的濃度達到最低時(一般在4小時候)再喂寶寶,這樣寶寶才會更加安全。 3、以下葯物是哺乳婦女應忌用或慎用的 (1)中葯炒麥芽、花椒、芒硝等,西葯左旋多巴、麥角新鹼、雌激素、維生素B6、阿托品類和利尿葯物,這些葯能使母親退乳。故母親在哺乳期中不可輕易服用。 (2)青黴素族抗生素。包括青黴素、新青黴素Ⅱ、新青黴素Ⅲ,氨基苄青黴素等各種青黴素。這類葯很少進入乳汁,但在個別情況下可引起寶寶過敏反應,應予以注意。
Ⅹ 哺乳期嗓子疼,扁桃體發炎可以用那些抗菌葯,不影響乳汁分泌的
在哺乳期間大多數抗生素是可以使用的,建議根據情況盡量選用對哺乳沒有影響的抗生素,或影響小的抗生素。一般抗生素在4到8個小時以後就會被消化排泄,如果連續服用那就應該在停葯一天後在哺乳,如貴抗生素說明書提示哺乳期婦女慎用或禁用,那麼使用期間就應該暫停哺乳。
直到停葯後7日,在此期間的乳汁請全部棄去。常見的抗生素如下,可以作為參考:①青黴素類:毒性小,是對哺乳期婦女最安全的抗感染葯物之一,包括廣譜青黴素如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美洛西林等其它β-內醯胺制劑;②頭孢菌素類:毒性小,是對哺乳期婦女最安全的抗感染葯物之一;③氨基糖甙類:可通過乳汁間接進入寶寶體內,有致畸作用;④大環內脂類:毒性小,可用於青黴素過敏者和衣原體、支原體感染者;⑤四環素類:可影響寶寶的骨骼發育,哺乳期不可以使用,包括四環素(D)、土黴素(D)、強力黴素(D)、美滿黴素(D)等;⑥氯黴素:對骨髓有抑製作用,哺乳期禁用;⑦喹諾酮類:此類葯物對骨和軟骨有很強的親和力,可影響寶寶的軟骨發育,哺乳期禁用。包括吡哌酸、氟哌酸、環丙沙星、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等等;⑧磺胺類:可能存在潛在的致畸作用,哺乳期慎用;⑨潔黴素類:包括潔黴素、克林黴素等,為B類葯。可進入乳汁,暫無不良影響的紀錄,相對安全;⑩甲硝唑:毒性小,相對安全,哺乳期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