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資訊 » 什麼中葯可以泡酒
擴展閱讀
卷腹運動可以鍛煉腰嗎 2025-07-18 15:26:33

什麼中葯可以泡酒

發布時間: 2023-04-15 09:59:07

① 什麼中葯可以泡酒

1

地黃

地黃葯用部分為根,內含烯醚萜苷類,糖類,多種安氨基酸,磷酸,甘露醇,甾醇類,底黃素,生物鹼,脂肪酸,梓蠢,維生素A等成分,用來泡酒具有降低血糖,瀉下及利尿,保肝強心,抗真菌等功效。

2

地黃葯酒推薦

材料:熟地黃120克,枸杞租改子60克,檀香2克,白酒1500毫升。

做法:將熟地黃切碎,枸杞子搗碎,檀香切小段,用布袋裝好,扎緊口備用,將白酒倒入壇中,放入葯袋,加蓋密封,放置於陰涼乾燥處,經常搖動,14日後開封,待酒中帶有香味後便可飲用,每日早遲睜晚各飲服10到25毫升。

功效:養精血,補肝腎,適用於肝腎精血不足所致的形體瘦弱,頭暈眼花,視力劍突,腰膝酸痛,精液稀少,陽萎不舉等症。

3

枸杞

枸杞性寒,味甘淡,具有潤肺清肝,滋腎益氣,生精助陽,補虛勞,強筋骨的功效,是滋補強壯葯,並且有抗衰老的弊旦判作用。

4

枸杞葯酒推薦

材料:枸杞子500克,菊花2000克,生地黃1000克,當歸500克,大米3000克,酒麴適量。

做法:將菊花,當歸,生地黃,枸杞子放入鍋中,加水煎汁,用紗布過濾待用,將大米煮半數後瀝干,和葯汁混勻蒸熟。

② 中葯泡酒配方有哪些

中葯和酒為一體的葯酒是中醫葯特色。酒能將許多葯物的有效成分溶解於其中,並通過酒辛溫行散的特點,讓葯力直達病處,增加療效。冬季是應用葯酒的最佳季節。以下介紹六個葯酒方,幫助大家防病治病。

1.氣血雙補酒,強身健體

配方:人參20克,黃芪20克,當歸身(當歸的主要部分)15克,龍眼肉30克,川指譽早芎10克,熟地30克,白酒1升。

功用:補益氣血。

適宜人群:用於諸虛勞損、病後體虛人群,表現為面色灰黃、食少、乏力、自汗、眩暈、失眠、腰痛、陽痿等。正常人群飲用也有強身益壽的作用。

用法:每次服10~20毫升。不善於飲酒者可將此酒沖入湯水中飲用,或以此酒燉雞,效果也非常好。

禁忌:感冒發熱、潰瘍病、呼吸道疾病及肝病者忌服。

2.人參蛤蚧酒,補肺防霾

配方:人參9克,蛤蚧1對,桑白皮10克,知母15克,川貝母5克,低度白酒1升。

功用:補肺腎、定喘咳。

適宜人群:久病咳嗽或者久居不良空氣環境所致的肺腎兩虛人群,症狀表現為咳嗽氣短、運動後氣喘加重、悶氣憋氣、心煩不安、身倦乏力、心悸氣短、言語無力等。

禁忌:發熱性疾病急性期及實熱體質者不宜飲用。

3.輕身酒虛巧,潤燥通便

配方:何首烏30克,全當歸、肉蓯蓉、胡麻仁、生地黃各15克,蜂蜜20克,白酒1升。

功用:益精養陰、潤燥通便。

適宜人群:陰虛精虧人群,症狀表現為腰肌酸軟、頭痛頭昏、腸燥便秘、渾身睏乏、肥胖體沉、皮乾燥等。

禁忌:發熱性疾病、年輕人實熱性體質忌服。

4.美容調理酒,潤膚烏發

配方:人參10克,當歸、玉竹、黃精、何首烏各15克,益母草30克,枸杞子20克,黃酒1.5升。

功用:潤膚烏發、調補陰陽。

適宜人群:長期勞累或久病體虛者,表現為容顏憔悴、面色不華、身體羸唯雀弱、皮膚毛發乾燥、脫發、月經不調、閉經等。

禁忌:體壯、實熱體質者忌服。

5.益腎酒,耳聰目明

配方:覆盆子20克,巴戟天、肉蓯蓉、遠志、川牛膝、五味子、川續斷各15克,山萸肉20克,核桃仁40克,蜂蜜30克,白酒1升。

功用:益肝補腎、聰耳明目。

適宜人群:肝腎虛虧人群,表現為耳聾目暗、腰酸腿困、神疲力衰、面容憔悴等。

禁忌:體壯、實熱體質者忌服。

③ 常見的泡酒葯材有哪些

常見的泡酒材料,有枸杞,人參,鹿茸,楊梅,紅棗,西洋參,杜仲,黃芪,獼猴桃,櫻桃等,其實,泡酒,還是需按配方搭配浸泡,穩妥吵耐則些:
【配方(僅供參考)】桂圓500克,靈芝100克升棚,天麻20克,人參50克,枸杞子100克,谷養康零添加泡酒用酒2.5L
【製法】將以上材料,置容器中,倒入白酒密封,浸泡30日後,過濾去渣,即成。
泡酒的材料,必須用高品質葯材,需認准千齡山畝寬無添加葯材,而且,泡酒需用土陶壇或者玻璃器皿,禁用塑料和金屬器皿泡酒,酒的度數在55°到60°之間為佳,浸泡時間盡量長久些,時間太短,不出味

④ 泡酒用什麼葯材最好

泡酒用葯五花八門,但葯和葯之間有的放一塊有毒,有的放一塊解葯性,只要是葯就不能亂吃,亂放一塊泡。但蟲草和雪蓮可以泡一塊兒,對肺,對偏頭痛很好。

用當歸,人參,三七,枸杞,海馬,大芸,這幾樣就行了,有病治病沒病防病

感覺這個問題好像是問反了,從中醫角度講,幾乎所有葯材都可以入酒。關鍵是泡出來的酒想干什麼用?所以一般都是先選好葯方子,再選擇用什麼酒來泡。通常泡葯用的都是度數比較高的白酒或黃酒。

冬蟲夏草泡酒長期喝,能提高人體免疫力!

這個不能隨便讓人給說葯方的。請有經驗的老中醫給你把把脈,他會精心認真給你開出對症酒葯處方。你就可以大膽地放心地服用。

這個問題的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說的,看你是用來治療什麼的,如果你有少氣乏力,不耐勞做,頭暈可以泡頌悄點人參,當歸,黃芪等,如果腰膝酸軟,腎不好可以泡枸杞,山葯,杜仲,山芋肉,海馬,海龍等,如果腰腿疼痛,怕冷泡點透骨草,伸筋草,雞血藤等,但必須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進宴伏行,是葯三分毒,如果沒有什麼身體不適不介意用。

何一類劑型的葯物都不可能包治百病,葯酒也不例外,它只能用於適合用葯酒治療的那些疾病,而且比採用其他劑型的葯物治療效果好,否則葯酒的生產也不會發展起來。

葯酒最大的特點就是它可以將服葯與膳食結合起來,這就決定了葯酒生產所用中葯的特點。

(1)葯酒所用中葯許多都是既可葯用又可食用,如衛生部批準的三批葯食同源的中葯,在葯酒生產中就應用得比較多。

(2)補益性葯材用得多,貴重葯材用得多。因為葯酒中絕大多數都是起調理性的保健酒,通過缺什麼補什麼的方法調節陰陽、虛實、氣血平衡,達到促進身體 健康 的目的。

(3)甘味、酸味和淡味葯材用得多,除了這些葯材均具有滋補性以外,最大的優點是生產出來的葯酒便於調味,適合大多數人的口味。

(4)有點辛香味和微苦味的葯材在葯酒上應用,會使葯酒具有獨特的風格,這樣的味道不是缺點,就像啤酒一樣,沒有苦味的啤酒就失去了啤酒應有的口味。

但是,苦澀味太重的葯材如黃連、黃柏、黃芩和苦參等一般不宜用於葯酒的生產,因為苦味太重的葯酒靠調味改變不了難以飲用的口味。

(5)不易保鮮的葯材,如活的動物和採集來的新鮮草葯不經過炮製一般不宜直接用於葯酒生產,因為葯材的炮製也是一門科學技術,加工不當會影響葯酒的質量,甚至造成嚴重的後果。

適用於葯酒生產的葯材

(1)補腎陽葯材

補腎陽葯材能補助人體陽氣,以治療各種陽虛病症,這類葯物性味多甘、辛、咸、溫熱,主入腎經、咸以補腎、辛甘化陽,其他臟腑得以溫煦,從而消除或改善全身陽虛諸症。

這類葯物包括:鹿茸、紫河車、淫羊藿、巴戟天、仙茅、杜仲、續斷、肉蓯蓉、鎖陽、補骨晌櫻攜脂、益智仁、菟絲子、沙苑子、蛤蚧、核桃仁、冬蟲夏草、胡盧巴、韭菜子、陽起石、紫石英、海狗腎、海馬、蛤蟆油、羊紅膻等。

(2)補氣葯材

補氣葯材具有補氣功效,包括脾氣、肺氣、心氣和元氣等,這類葯材的性味以甘溫或甘辛為主,少數也有點苦味、能清熱者葯性偏寒、歸脾肺經者能補脾肺氣,歸心經者能補心氣。本類葯材治療各種氣虛症。

這類葯物包括:人參、西洋參、黨參、太子參、黃芪、白術、山葯、白扁豆、甘草、大棗、刺五加、絞股藍、紅景天、沙棘果、飴糖、蜂蜜等。

(3)補血葯材

補血葯材能補血、治療血虛症、性味甘溫質潤,主入心肝血分,此葯多滋膩黏滯,故脾虛濕阻,氣滯食少者慎用。

這類葯物包括:當歸、熟地黃、白芍、阿膠、何首烏、龍眼肉和楮實子等。

(4)補陰葯材

補陰葯材能滋養陰液,糾正陰虛火旺為主要功效,性味甘寒、帶有點苦味,歸肺胃經能補肺胃之陰;歸肝腎經者能補肝腎之陰;歸心經者能補養心陰。

這類葯物包括:北沙參、南沙參、百合、麥冬、天冬、石斛、玉竹、黃精、明黨參、枸杞子、墨旱蓮、女貞子、桑椹果、黑芝麻、龜甲、鱉甲等。

(5)收澀類葯材

這類葯以治療各種滑脫病症為主,性味多酸澀溫或平,主入肺、脾、腎和大腸經,具有固表止汗、斂肺止咳、澀腸止瀉、固精縮尿、收斂止血、止帶等作用。

此類葯物分為三種:

①固表止汗葯:麻黃根、浮小麥、糯稻根須;

②斂肺澀腸葯:五味子、烏梅、五倍子、罌粟殼、訶子、石榴皮、肉豆蔻;

③固精縮尿止帶葯:山茱萸、覆盆子、蓮子、芡實、椿皮、雞冠花。

(6)解表葯材

這類葯分發散風寒葯和發散風熱葯兩種,前者性味辛溫,以發散肌表風寒為主要作用,主治風寒感冒;後者性味辛苦寒涼以散發風熱為主要作用,主治風熱感冒。

風寒解表葯常用的有:麻黃、桂枝、防風、細辛、生薑等。

風熱解表葯常用的有:薄荷、蟬蛻、柴胡、菊花、葛根、桑葉等。

(7)清熱葯材

清熱葯分四種:

①清熱瀉火葯:這類葯性味甘寒,清熱力強,用於治療火熱較盛病症,常用的有:知母、蘆根、天花粉、淡竹葉、梔子、決明子等。

②清熱解毒葯:常用的有:金銀花、連翹、板藍根、蒲公英、野菊花、土茯苓、魚腥草、橄欖果、木蝴蝶、馬齒莧、半邊蓮、山慈菇和綠豆等。

③清熱涼血葯:常用的有:生地黃、玄參、牡丹皮、赤芍、紫草等。

④清虛熱葯:常用的有:地骨皮、銀柴胡、白薇、胡黃連等。

(8)祛風濕葯材

祛風濕散寒葯常用的有:獨活、威靈仙、川烏、草烏、蘄蛇、烏梢蛇、木瓜、伸筋草、松節、海風藤、青風藤、丁公藤等。

祛風濕散熱葯常用的有:秦艽、桑枝、 薟草、海桐皮、絡石藤、雷公藤、穿山龍、絲瓜絡等。

祛風濕強筋骨葯常用的有: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千年健、雪蓮花、石楠葉等。

(9)活血化瘀葯材

這類葯物性味辛苦溫,包括活血止痛、活血通經、活血療傷和破血消症等,在葯酒生產中主要用前兩類。

活血止痛葯有:川芎、延胡索、鬱金、姜黃、乳香、沒葯等。

活血調經葯有:丹參、紅花、桃仁、益母草、牛膝、雞血藤、月季花等。

(10)利水滲濕葯材

這類葯物性味甘淡,具有利水消腫,利水通淋等作用。

利水消腫葯常用的有:茯苓、薏苡仁、澤瀉、冬瓜皮、薺菜等。

利尿通淋葯常用的有:車前子、木通、通草、瞿麥、扁蓄、地膚子、萆薢等。

(11)溫里葯材

這類葯物性味溫熱,主入脾胃,能溫中散寒止痛,溫肺化飲、溫腎助陽、回陽救逆等,常用葯有:附子、乾薑、肉桂、吳茱萸、高良姜、胡椒、花椒等。

(12)理氣葯材

這類葯物性味辛苦溫,有行氣、降氣、解郁散結之功,常用的有:陳皮、青皮、木香、沉香、烏葯、香附、佛手、香櫞、玫瑰花等。

(13)助消化葯材

性味甘平,具有消積化食、健脾開胃、和中之功,常用的有:山楂、神曲、麥芽、萊菔子、雞內金等。

(14)涼血止血葯材

常用的有:大薊、小薊、地榆、槐花、側柏葉、白茅根等。

化瘀止血葯:常用的有:三七、茜草等。

(15)化痰止咳平喘葯材

溫化痰葯有:半夏、天南星、皂莢、旋復花、白前等。

清化痰葯有:川貝母、浙貝母、瓜蔞、竹菇、前胡、桔梗、胖大海等。

止咳平喘葯:有苦杏仁、紫蘇子、百部、紫菀、款冬花、枇杷葉、桑白皮、白果、羅漢果等。

(16)安神葯材

重安神葯有:硃砂、磁石、龍骨,養心安神葯有酸棗仁、柏子仁、靈芝、遠志和合歡皮等。

(17)平肝息風葯材

平抑肝陽葯有:石決明、珍珠母、牡蠣、紫貝齒、刺蒺藜、羅布麻等。

息風止痙葯有:羚羊角、珍珠、鉤藤、天麻地龍、全蠍、蜈蚣、僵蠶等。

先要根據你的身體情況選擇葯酒!是治腰痛,還是腎虛,還有延年益壽!等,找到適合你的!

枸杞 大棗 菟絲子 淫羊藿 冰糖

泡酒宜枸杞子,元乞,人參,紅棗,飽魚,鹿茸,虎鞭,海龍,等等名貴葯材補陰虛壯陽益氣。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