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运动能降血糖吗
运动能降血糖吗
运动能降血糖吗,不同的运动适合在不同的时间做,在我们日常的运动中,经常运动有利于增强我们的心肺功能,如果想要锻炼自己就可以考虑这项运动,那么运动能降血糖吗?现在分享运动降血糖小技巧。
运动能降血糖吗1
运动可以降血糖。
规律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还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血脂、血压、降低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运动降血糖的方法
平衡降糖操
方法:站立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然后深呼吸3个回合之后将其中一只脚向前迈半步,身体的.重心落到另外一只脚上,站稳之后将前面的脚慢慢抬离地面直到大腿与地面平行,保持5秒慢慢放下腿。
这样做能够帮助改善身体的平衡能力,还能够帮助降低血糖。
面部降糖操
方法:将双手手掌掌面对搓至手掌发热之后放在面部。用中指从鼻翼两侧开始自上而下带动其他手指擦到额间向两侧分开,经眉毛及下眼睑、面颊而下。擦面结束之后可以十指按揉头部。
这样做能够帮助预防糖尿病引起的眼底病变,并且有效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
原地跳跃操
方法:站立之后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然后两手在身后相扣,膝关节微微弯曲之后用前足掌蹬地向上跳起,然后落地,连续跳跃10~30次,每天进行一次。
这样做能够帮助强化骨骼,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并且帮助降低血糖。
开合跳跃操
方法:站立之后两臂自然下垂,前臂向前摆,两足向上跳时左右分开落下时双足合并,两臂还原。连续跳跃10~30次,每天进行一次。
这样做能够帮助增强身体的代谢,有助于体内糖、脂质代谢,促进降糖。
单脚跳跃操
方法:两脚并立站稳后一条腿向后弯曲保持离地状态,另一条腿微微屈曲向上跳跃后着地,连续跳跃10~30次,每天进行一次。
这样做能够帮助增强身体的心肺功能,加快糖代谢帮助降低血糖。
规律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还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血脂、血压、降低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运动能降血糖吗2
1、运动量的热量换算
没个人正常情况下运动消耗90千卡量是最好的。饭后一小时后做一个单元的运动,在做一小时后就可减低1-2的血糖值。
一个单元的运动量可以大致定义为80-100大卡的热量,不过这些都因人而异。
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法实现一个单元的运动量
散步 :每分钟100步,坚持30分钟。
类似运动:逛街、家务、太极。
慢跑 :每分钟110步,坚持20分钟
类似运动:跳舞、体操、骑单车。
小跑 :每分钟120步,坚持10分钟
类似运动:爬山、走楼梯、羽毛球。
2、运动强度的数据
糖尿病患者最好做一些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最佳的时间就是饭后一个小时。
运动强度应保持心率控制在有效心率区内。
说到这里很多人就会问什么是有效心率区?
就跟人体其他器官一样,心血管系统也只有在一定的运动强度刺激下才能得到改善,但这个强度又不能太高,否则就变成了无氧代谢运动了。这个心率范围叫做“有效心率区”。掌握了有效心率区后,就能在从事不同运动时自己控制运动量和强度了。
⑵ 糖尿病人饭后慢走30分钟,真的能够降血糖吗究竟能降多少血糖呢
糖尿病人饭后慢走30分钟,真的能够降血糖吗?究竟能降多少血糖呢?糖尿病患者血糖相对较高,正常行走时,身体出汗、心跳率加快20分钟左右,可将血糖值降低1到2点。对于糖尿病人,餐后步行半小时,可以降低血糖,饭后散步也可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从而帮助药物发挥更好的作用。但是有很多糖尿病人不知道饭后运动也有一个固定时间,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
在大部分好朋友的认知能力中,胰岛素可以在一定水平上抑止血糖值的提升,但严苛的意义上,如果我们要想抑止血糖值的提升,大家需要开启细胞组织,便于胰岛素可以进到,但糖尿病人的细胞组织通常是封闭式的,根本没办法进到,但如果我们开展恰当的健身运动,的确,它可以激话体细胞,使安全通道更为顺畅,进而使胰岛素的量进到大量,血糖值可以马上降低。不难看出,健身运动的确可以在一定水平上抑止身体内血糖值的上升。依据科研,假如你只必须锻练两个小时以上,血糖值便会逐渐降低,并在的12个小时内保持稳定。
⑶ 运动降血糖效果有多大
曾有着名糖尿病学家总结道“体力活动应当视为糖尿病的治疗工具”, 并提出着名的“三驾马车”理论, 形象地把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和胰岛素疗法比喻为古代战车的三匹战马, 是战胜糖尿病的三大法宝。
运动提高胰岛素受体敏感性是糖尿病运动疗法的关键机制, 胰岛素抵抗是 2 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病理特征, 胰岛素受体抵抗主要表现为胰岛素受体质和量的改变。
运动疗法对于 2 型糖尿病患者来说, 具有药物所不可替代的重要的治疗作用。胰岛素抵抗是肥胖性 2 型糖尿病及罹患心血管病的重要致病因素。研究表明, 运动治疗可以增加胰岛素受体的亲和力和/或胰岛素受体的数目, 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即使进行 150 min/ 周的行走练习, 也能对胰岛素抵抗产生有效的抑制。
步行对于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血压高于 180/110 mm Hg (1 mm Hg=0.133 kPa)的患者, 也是非常合适的运动。对能够参加较多运动方案的 2 型糖尿病患者来说, 有氧耐力训练与抵抗性训练结合是较好的选择。开始训练时的运动强度应在一个较为舒适的水平, 并且应该随耐力的提高逐步增加。2 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一般安排在餐后一两小时内进行,1 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间最好选择早晨, 在胰岛素使用前进行, 以减少低血糖反应。 一般认为每周运动锻炼 3 次以上较为合理, 有资料表明终止运动锻炼 3 d, 由运动所改善的胰岛素敏感性会随之消失, 则运动的效果及累积作用就会减少。
看到有的网友说,现在都有很多降糖的药物可以选择了,没必要再谈什么饮食和运动了,吃药就行了。
其实糖尿病要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除了药物治疗,重要的还有运动和饮食控制,而且在糖尿病前期,运动治疗和饮食控制是主要的非药物治疗手段。通过适当的运动,可以消耗一定的热量、减轻体重和降低血糖,但是,如运动量过大,则会引起身体不适,心慌、胸闷、气促、眩晕,甚至出现低血糖。运动量过低,则达不到运动降糖的目的。运动量直接影响运动降血糖效果。那运动量多少才合适?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运动量,这是关键。
首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提出进行规律的运动锻炼,每周坚持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至少150分钟。《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13提倡进行中等强度及以下的运动,不推荐高强度运动。因高强度运动可促使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反而导致血糖的进一步升高;还可促使血浆中过氧化脂质增多,机体处于氧化应激状态,使原有脏器功能损伤加重;中等强度及以下运动,肌肉可以有效地利用葡萄糖和游离脂肪酸,利于体内脂肪燃烧,达到消耗热量、降糖的目的;低强度运动,可有效利用脂肪,消耗热量。要求有氧运动为主,适当进行抗阻训练,每周至少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150min,鼓励每周3次的中低强度抗阻训练,运动间隔时间不宜超过 3天。
根据以上原则,运动量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中等强度或低强度的运动量。老年人和心脏病患者,进行
⑷ 每天坚持运动 到底能降低多少血糖
有氧运动直接降低血糖
有实验发现,运动30分钟可使血糖减少12%~16%。
人体中有肌糖原和肝糖原,它们中的葡萄糖是运动的“燃料”。当这些储备快用完时,肌肉就会摄入血中的葡萄糖供自己使用,血糖水平自然就会下降。
锻炼结束后,因为肌糖原和肝糖原中的葡萄糖用完殆尽,机体又要利用血中的葡萄糖为肌细胞及肝脏中储存,这时血糖又进一步降低,并可持续至锻炼后数小时。
除了直接影响血糖水平外,体育锻炼还可以影响胰岛素的效果。已经证实,通过促进全身血液流动,运动会使注射到体内的胰岛素更快地发挥作用。
动一动,让血糖降下来
可见,糖尿病患者要坚持体育锻炼,起居要有规律,使机体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而选择正确的运动方式,可以使锻炼效果加倍。
糖尿病患者除了选择散步、快速步行、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跳健身舞等非剧烈的运动外,还可将冷水浴和力量训练项目结合起来,更能有效降低血糖水平。
医学研究发现,糖尿病并发症与血管、神经受损关系密切。冷水浴可增强血管壁的韧性和血管神经调节的功能。冷水浴时血管遇冷后急剧收缩与复温的扩张,犹如是一次“血管体操”。血管的一缩一张正是对血管弹性和血管神经调节灵敏性的训练。
进行冷水锻炼,可在早晨起床后进行。开始先用冷水擦身,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再改用冷水冲洗或淋浴。冷水浴具有锻炼时间短、收效大的特点,但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最忌讳一曝十寒。
冷水浴锻炼后可做局部的力量练习,如举哑铃、引体向上、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对常规运动中活动不够的部位特别是上肢部位进行一下补充锻炼。力量训练一是
可以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二是能让肌肉储存更多的葡萄糖,从而增强耐糖能力;三是增加肌肉的比例,肌肉能比脂肪消耗掉更多的热量;四是可以减少患上心脏病的危险。当然,如何加入力量训练,一定要根据你的心肺功能情况。
不适宜剧烈或者过量的运动
糖尿病患者不宜参加激烈的比赛和剧烈的运动。因为剧烈的运动可使体内升糖激素水平升高,从而使血糖升高;同时,过量的运动还可使脂肪分解产生酮体,导致酮症酸中毒。
针对糖尿病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是很多的,原则上应以有氧运动为主,一般以健身性锻炼项目和放松性锻炼项目为好。足够的氧供应还可促使脂肪代谢,有利于消耗体内堆积的剩余脂肪。
运动原则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并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不要当成一种额外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