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牙痛止痛可以用什么工具呢
1、生姜止痛。在发生牙痛的时候用生姜治疗牙痛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我们都知道生姜的止痛效果是很好的,牙痛时,取氏贺1片生姜咬于牙痛处,必要时可反复使用。
2、花椒、白酒止痛。在经历牙痛的路上相信大家也试过用花椒、白歼亏派酒止痛,我们含口白酒或一粒花椒在嘴里,疼痛即可缓解。
3、盐水漱口。用盐水漱口是很常见的一种方法,我们都知道在发生压痛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用盐水反复的漱口,也能暂时缓解牙痛症状。
4、洋葱。我们都知道,洋葱会让你流泪,但你是否知道它的自然汁液还可以缓解牙痛呢?如果你实在不喜欢洋葱的味道,那么对于其他秘方来说,这就是最后的一种选择。不过,它的威力真的不可小觑,能够缓解你几个小时的疼痛。切下一片,把它放在疼痛的牙上,或者把里面的汁液挤到碗中,使用滴管把它点空态在牙痛的地方。
5、青柠汁。青柠含有可以杀死诸多细菌的强烈的柑橘酸。你可以把它捣碎,将汁液放置在一个杯子中,然后吸入滴管,就可以让这些汁液成为滴在牙齿上的止痛药了。它能够清洁你的牙齿,并且同时处理掉会引发传染的有害细菌。不过,若你口腔中有溃疡或者伤口,就要尽量避免使用这一方法了。
6、大蒜和岩盐(石岩)。大蒜不仅对于对抗粉刺有一定的疗效,在混合了一点岩盐之后,对于缓解牙痛也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可以帮助你完全消除疼痛的感觉。
B. 消肿止痛用什么药
消肿止痛用什么药:
消肿止痛的药主要分为四种:
第一、激素类药物,常用的有地塞米松注射液、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这些药物能够起到抗炎、消肿的作用,能有效的缓解疼痛症状。
第二、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比如尼美舒利、洛索洛芬钠、双氯芬酸钠,也能够有并中效的减轻局部炎症的搏歼水肿,还能够减轻疼痛症状。
第三、脱水药物,比如甘露醇注射液,能够减轻局部的肿胀有助于消肿,并且能够止痛。
第四、活血消肿止痛的中药基蔽冲提取物,常用的有七叶皂苷钠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这些药物能够改善循环,增加局部的静脉回流,也能够促进局部的淤血以及炎性水肿的代谢和消除,能够起到止痛的作用。
C. 牙痛用什么可以快速止痛
1、白胡椒
2、陈醋
3、大蒜
4、蜂房
5、蜂蜜
6、姜片
7、荔枝
8、芦荟
9、冰敷
10、樟脑、冰片
1. 白胡椒:取白胡椒10克研成末,加白酒调成糊状,分4次放入牙洞内。
2. 陈醋:取陈醋120克、花椒30克、熬10分钟,待湿后后含在口中3-5分钟吐出(切勿吞下),可止牙痛。
3. 大蒜:取大蒜适量捣烂,温热后敷在痛点上可以缓解牙髓炎、牙周炎以及牙痛等症状。
4. 蜂房:取蜂房适量,加纯酒精适量,点火燃烧,待蜂房烧成黑灰时,用手指蘸灰涂于患牙备毁迟,一般4~5分钟可止痛。
5. 蜂蜜:用蜂蜜点在牙痛的地方,过几分钟就好了,还能让你满口生香。
6. 姜片:牙痛的时候可以切生姜一小片咬在仿李痛处,必要的时候可以重复使用,睡觉的时候含在口里也无妨。
7. 荔枝:荔枝10只,在其肉内填入少许食盐,用火煨干后研末,擦痛处即可。
8. 芦荟:口含芦荟:割一小片芦荟,剥除外皮,把内含粘性液体的果肉含在疼痛处,2至小时自行缓解。
9. 冰敷:就像治疗瘀伤一样,冰敷牙痛部位的脸颊,可缓解疼痛。每次敷15分钟,一天至少3至4次。
10. 樟脑、冰片:适量,共研成细末,放余培于牙痛处,并令病人吸气即可止痛。
D. 痛经怎么办快速止痛
痛经怎么快速止痛
女性一旦痛经发作,腹痛难忍,难以集中精力,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休克和昏厥。那么,痛经怎么办快速解决的方法有哪些呢?
1、服用止痛药:阿司匹林及对乙酰氨基酚可缓解经痛,此类药物有Advil、Haltran、Medipren及Nuprin等。这些药物含有布洛芬,能起到镇痛的作用。当经痛开始时,女性可和牛奶或食物一起服用(1 片),不要过量以免伤胃,并持续服用到经痛消失。
2、保持温暖:保持身体暖和将加速血液循环,并松弛肌肉,尤其是痉挛及充血的骨盆部位。多喝热的药草茶或热柠檬汁。也可在腹部放置热敷垫或热水瓶,一次数分钟。
3、指压按摩法:足部含有一些指压点,被认为与骨盆部位的气路相连。在脚踝双边的凹陷处,皆有指压点。轻轻地用拇指与其它指尖捏后,延着跟腱而上,直至小腿肌。右脚作完,换左脚,各指压数分钟,能有效缓解痛经。
4、做瑜伽:瑜伽也有缓和痛经的作用。弯膝跪下,坐在脚跟上。前额贴地,双臂靠着身体两侧伸直。保持这姿势,直到感到不舒服为止,可感觉痛经症状减轻。
痛经快速止痛的方法
痛经怎么快速止痛?当女性经痛得厉害时,可以尝试喝些益母草茶,或做以下按摩、外敷、针灸等,能有效止痛,但需要遵循正确的方法。
1、益母枣茶:用益母草15克、大枣30克加红糖适量煎煮后服用,每日一剂,早晚服。
2、按摩法:病人仰卧于床,先将两手搓热,然后将两手放在少腹部,先由上至下按摩60~100次,再从左至右按摩60~100次,最后转圆按摩60次,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宜,每日早晚各一次。
3、外敷法:用川乌、草乌各5克共研细末,再用葱汁、蜂蜜调敷少腹痛处2~3小时。每日一次。
4、针灸法:痛经前或发作时是针刺的最佳时机。选穴以脾经为主,血海、地机、三阴交,留针1小时。每日一次,1~3次可止痛。连治三个月经周期可辩塌闭痊愈。
痛经吃什么好
痛经的女性需要注意饮食安排,多吃温性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的摄入,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和补血补铁的食物。通过合理的饮食调节,能有效缓解痛经症状。
治疗痛经的食疗:
益母膏:经前后腹衫唯痛,均可用益母草2斤煎成膏,于行经前3天起每次吃1匙,每日两次,早晚空腹吃。
乌鸡汤:雄乌骨鸡500克,切块,与3克陈皮,3克良姜,6克胡椒,2枚草果,适量葱、醋同煮炖烂。吃肉,喝汤,每日2次。
鳖鱼:常食鳖鱼治痛经,对散瘀块有效。中医介绍痛经淤血的用鳖药方很多,但进服时,须按病情配合其它药品,所以需由医生诊断处方,才能适合病情,收到功效。
牡丹花根:月经不调又有痛经者,可用红牡丹花根煮甜酒糟吃,每日一次。
玉簪花:无论何种痛经,可用玉簪花20克,红糖25克,煮鸡蛋3枚吃,每日一次。
痛经吃什么药
服用维生素类药物:B族维生素对经前紧张症有显着疗效,而B族维生素中又以B6最为重要。此种维生素能够稳定情绪,帮助睡眠,使人精力充沛,并能减轻腹部疼痛,痛经女性不妨多吃一些。
适当服用止痛药:当经痛开始时,可以服用一定量的止痛药,如:芬必得、阿托品片及安定片等。效果好的止痛药会在20-30分钟后立刻起效,并持续12小时不疼痛。但是长期服用止痛药并不是治本之策,且会造成人体对止痛药的依赖,所以,如非必要,尽量少用或不用。
有痛经现象的女性最后能通过饮食、按摩等方法来调理痛经,若痛经严重可适当服用药物止痛。除了服药治疗外,女性平时也可以多做运动,痛经期间注意要忌口,不要吃生冷食物,这样对缓解痛经有一定帮助。而如果痛经过于严重无法缓解则应到医院做详细检查。
痛经按摩什么穴位
女性痛经时可以通过按摩一些穴位来快速止痛。可以按摩血海穴、子宫穴、太冲穴、三阴交穴四个穴位,但需要找准穴位所在的地方:
1、血海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2、子宫穴。它位于下腹部,脐下4寸处左右,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一点。按摩时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有酸胀感为度。
3、太冲穴。位置在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
4、三阴交穴。携裂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分别揉捻穴位,每个穴位按摩5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一般在经前一周开始,月经来潮后停止。非经期的时候按摩这几个穴位可以预防痛经的发生,若结合艾灸对这几个穴位施治,效果会更好。
痛经如何预防
1、饮食均衡。不要因为减肥而忽略正餐,吃过量的甜食及咸食。虽然健康的饮食无法消除痛经,但对改善全身的健康状况却有神奇功效。避免过甜或过咸的垃圾食物,它们会导致腹部胀气及行动迟缓,多吃蔬菜、水果、鸡肉、鱼肉,并尽量少量多餐。
2、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钙、钾及镁矿物质,也能帮助缓解痛经。专家发现,服用钙质的女性,较未服用者还少经痛。镁也很重要,因为它帮助身体有效率地吸收钙。不妨在月经前夕及期间,增加钙及镁的摄取量。
3、避免咖啡因。咖啡、茶、可乐、巧克力中所含的咖啡因,会使人神经紧张,可能促成月经期间的不适。因此,应避免咖啡因。此外,咖啡所含的油脂也可能刺激小肠。
4、禁酒。若女性在月经期间容易出现水肿,酒精将加重此问题。勿喝酒。如果非喝不可,应限制在1-2杯酒之间。
5、勿使用利尿剂。许多女性认为利尿剂能减轻月经的肿胀不适,但其实利尿剂会将重要的矿物质,连同水分排出体外。女性不妨减少摄取盐及酒精等会使水分滞留体内的物质。
6、适当运动。尤其在月经来临前夕,女性可以散散步或进行其它适度的运动,这样月经来潮时不适感会减轻。
E. 痛经用什么方法止痛
痛经患者止痛的措施主要如下。
1、服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对症治疗。这种药物主要适合于原发性痛经的患者,可以显着的减弱因子宫内膜释放的前列腺素过多而引起的痛经症状。漏消
2、使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治疗。如果患者因为血瘀而导致痛经的表现,在来月经的时候,会出现月经血色发暗、发大渣黑色滚搜悄,月经血少,月经流不出来,但是痛经明显,可以在月经来潮前3~7天,开始服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治疗。
3、手术治疗。因为阴道横膈或者是宫颈口粘连、阴道粘连等导致月经血排不出来,引起痛经症状,可以采取手术治疗,解除梗阻现象、缓解疼痛。
F. 痛经吃什么止痛药最有用
痛经对女性来说是非常痛苦的,那么痛经吃什么止痛药最有用呢?
治疗痛经常用止痛药为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这些药物对有严重的胃肠症状有过敏反应,所以禁止患有胃肠溃疡或某些胃肠疾病的病人来用。另外,一些口服避孕药也可以抵抗雌激素和前列腺素,缓解月经第5天甚至21天的痛经。
维生素B6是止痛经的一种皮拍伏好药品,效果不在话下,不仅燃携利于减轻腹部疼痛,还有利于稳定女性的情绪,帮助睡眠。若服用B族维生素还是解决不了问题,那么说明情况严重了,应贺差及时去看医生。无论是经期还是平常起居生活都要保持妇科清洁。平时需要避免不洁的夫妻生活,注意避孕、以免因流产后护理不周而引发的各种妇科疾患。
G. 止痛药有哪些止痛药种类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疼痛都需要用上止疼药,很多人不清楚止痛药的种类,下面的我为你们介绍止痛药有哪些?止痛药种类。
止痛药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疼痛时,常不经指导自行服用止痛药物。合理亮穗使用止痛药,可起到减轻疼痛的作用,但如果长期使用,特别是滥用,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止痛药种类多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为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常用的有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痛、扑热息痛、保泰松、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止痛作用比较弱,没有成瘾性,使用广泛、疗效确切,用于一般常见的疼痛,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第二类是中枢性止痛药。以曲马多为代表,是人工合成的中枢性止痛药,属于二类精神药品,为非麻醉性止痛药。曲马多的止痛作用比一般的解热止痛药要强,但又不及麻醉止痛药,其止痛效果是吗啡的1/10。主要用于中等程度的各种急性疼痛及手术后疼痛等。
第三类是麻醉性止痛药。以吗啡、杜冷丁等阿片类药为代表。这类药物止痛作用很强,但长期使用会成瘾。这类药物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不能随便使用,主要用于晚期癌症病人。
除上述三类止痛药外,还有其他一些止痛药,如中药复方止痛药,肠痉挛腹部疼痛使用的山莨菪碱等。 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样的止痛药,是很“讲究”的。常见的颈肩腰腿痛应该首选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如芬必得、扶他林等;发热伴有头痛或牙痛等,可选用解热止痛药,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对于有严重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可选用对胃肠道少刺激的非甾体类药物,只有在非甾体类药物使用无效时才考虑使用中枢止痛药。以上这些人不能选用阿片类止痛药的。晚期癌症病人止痛应遵循阶梯治疗的原则,从非甾体类药物到中枢止痛药,最后才选用阿片类药物。
止痛药意义
疼痛不仅影响生活质量,有人还会由于长期疼痛得不到有效治疗而产生心理疾病。很多疼痛病人由于不及时治疗,使局部长期的普遍疼痛转化为复敬困卜杂的局部疼痛综合症或中枢性疼痛,成为难治的疼痛性疾病。所以,应该及时止痛。
胃痛不能乱吃止痛药
胃疼时吃止痛药既不能缓解症状,还有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导致胃穿孔、胃溃疡、胃出血等严重上消化道并发症。止痛药对人体损害最严重的部位就是胃肠。止痛药在胃内酸性环境下可直接侵蚀胃粘膜,破坏胃粘膜上皮细胞的脂蛋白层,导致胃粘膜屏障受损,引起胃炎或消化性溃疡;而且止痛药抑制了体内前列腺素的生成,使胃粘膜失去保护,胃中的酸性消化液乘机侵袭胃壁,造成溃疡、糜烂甚至导致胃穿孔出血。如果服药者本来就患有胃病,服用止痛药更无异雪上加霜。
胃疼最好先去医院搞清楚原因再吃药,如果是胃痉挛引起的胃痛,表现为上腹部剧烈绞痛,有的尺信合并呕吐,应及时采用解痉药如阿托品、颠茄片等,以缓解胃部痉挛;如果是进食后约1小时开始的规律性上腹痛,可能是胃溃疡引起的,应服用抑制胃酸类药物,可服用奥美拉唑、以及达喜等胃粘膜保护剂;如果合并有腹泻、呕吐等现象,则可能是急性胃肠炎,可以服用胃粘膜保护剂和消炎药。
哺乳期牙痛怎么办
哺乳期妈妈出现牙痛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要先找出导致牙痛的原因,然后针对病因使用一些自然法减缓牙痛,如含姜片、薄荷,用浓盐水漱口等。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牙痛,又可以避免服药影响宝宝。
1、找出牙痛原因,及时就医
哺乳期妈妈牙痛,应先找出牙痛的原因,如牙痛是因为上火还是牙周炎等口腔疾病所致。找到原因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科学治疗。
2、合理缓解牙齿疼痛
找到牙痛的原因后,可针对病因使用自然法减缓牙痛,如含姜片、薄荷,用浓盐水漱口等。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牙痛,又可以避免服药。需要注意的是,哺乳期妈妈们要注意做好口腔卫生,不要吃太多上火的食物,避免牙痛困扰。
H. 什么药止疼效果最好
止痛药种类多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为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常用的有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痛、扑热息痛、保泰松、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止痛作用比较弱,没有成瘾性,使用广泛、疗效确切,用于一般常见的疼痛,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第二类是中枢性止痛药。以曲马多为代表,是人工合成的中枢性止痛药,属于二类精神药品,为非麻醉性止痛药。曲马多的止痛作用比一般的解热止痛药要强,但又不及麻醉止痛药,其止痛效果是吗啡的1/10。主要用于中等程度的各种急性疼痛及手术后疼痛等。
第三类是麻醉性止痛药。以吗啡、杜冷丁等阿片类药为代表。这类药物止痛作用很强,但长期使用会成瘾。这类药物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消逗穗,不能随便使用,主要用于晚期癌症病人。
除上述三类止痛药外,还有其他一些止痛药,如中药复方止痛药,肠痉挛腹部疼痛使用的山莨菪碱等。
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样的止痛药,是很“讲究”的。常见的颈肩腰腿痛应该首选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如芬必得、扶他林等;发热伴有头痛或牙痛等,可选用解热止痛药,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对于有严重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可选用对胃肠道少刺激的非甾体类药物,只有在非甾体类药物使用无效时拿卜才考虑使用中枢止痛药。以上这些人不能选用阿片类止痛药的。晚期癌症病人止痛应遵循阶梯治疗的原则,从非甾体类药物到中枢止痛药,最后才选用阿片类药物。
一般来说,能治头疼的药都容易引起胃疼。胃疼的情况比较复杂,要看是胃酸增多引起还是平滑肌痉挛引起。前者可用氢氧化铝凝胶、法莫替丁、奥美拉唑等;后者可选用含颠茄流浸膏的药物或者山莨宕碱(654-2)。对于头痛,建议用芬必得,胃肠道反应相对轻一些。
那要看你是什么部位的止痛,一般医院开的效果好一点的是杜冷丁。吗啡。常用效果好一点的芬必得,英太清,扶他林。双氯芬酸那
那你可以吃一点抗生素,阿莫西林胶囊,吃药期间不要吃指李辛辣生冷的食物,去过吃了还不见好转可以吃点氨酚待因片
I. 用什么药能止痛
止疼药有很多,常见的如芬必得、阿司匹林、去痛片、扑热息痛、保泰松、罗非昔布等等。
J. 外用止痛中草药有哪些
止痛药的副作用有很多,但是中药是慢慢调理,相对于西药来说,对人体杀伤力小。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外用止痛中草药,希望能帮到你。
外用止痛中草药
1、治疗癌痛。
如乳香、没药、山甲、元胡、血竭、冰片、蟾蜍等。热证酌加青皮、山栀;寒证加丁香、肉桂;气滞加香附、川穹;血瘀加鸡血藤、桃仁等。临床选用中药因疼痛部位不同而差异颇大,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2、治疗胸痛。
白芥子、薤白、荜拨、丹皮、牙皂、细辛、乌头等。以气血瘀阻为主的止痛应化瘀通络,重用桃红四物汤及栝楼薤白半夏汤煎汁外敷;以痰湿阻肺为主的胀闷疼痛应燥湿化痰,用药以二陈汤为主。
3、胁痛。
桃仁、青皮、柴胡、香附、佛手等。
4、肝痛。
蟾蜍膏、琥珀止痛膏(琥珀、天南星、黄连、蟾蜍、樟脑、冰片、斑蝥、马钱子、小茴香等。
5、腹痛。
乌药、川椒、小茴香、三棱、毕澄茄、南星等。
外用透皮止痛中草药配方
鼠妇内服方
鼠妇又名鼠姑、湿生虫。《本草纲蠢戚目》中认为,鼠妇甘、平,无毒,可治疗牙痛、闭经、血瘕诸痛。用法:可将干燥鼠妇研成细末,每次用温开水冲服3克,每日服3次。或取干燥鼠妇60克,加水适量煎煮两次,共取汁240毫升。每次服60毫升,每日服4次。服药期间患者应忌吃酸辣食物。
鳖胆止痛方
将活鳖(雌雄均可)洗净,投入沙锅或铝锅中,加入沸水煎煮5~10分钟,再将鳖剖开,取出胆囊,挤出胆汁,每日一次空腹服下。若鳖在250克以上,可将胆汁分成两份供两日服用。
蟾蒜外敷方
将活蟾蜍3只剥取蟾皮,再取蒜头1枚,将蒜捣碎后涂于蟾蜍皮上,将蟾蜍皮外敷痛处。此方适宜于肝癌剧痛而用杜冷丁无效者。
阿雄膏外敷
取阿魏、皮硝各60克,雄黄、马钱子各30克,麝香3克,葱白适量。先将前4味药研成细末,与葱白一起捣如泥状。然后将麝香涂于肝区疼痛明显处,再敷上药泥,外用纱布包扎固定,每周换药一次。
雄黄散外敷
取雄黄、明矾、青黛、皮硝、乳香、没药各60克,血竭30克,冰片10克,醋和猪胆汁各适量。将前8味药共研细末,分成7包,每次取一包,用等量的醋和猪胆汁调成糊状后外敷,每日敷8小时,药糊干结时可用醋和猪胆汁调湿。此方对晚期肝癌剧痛者尤其适用。
穴位敷好改贴法
取山柰、乳香、没药、大黄、姜黄、栀子、白芷、黄芩各20克,小茴香、公丁香、赤芍、木香、黄柏各15克,蓖麻仁20粒,鸡蛋清或蜂蜜适量。将前14味药共研细末,与鸡蛋清或蜂蜜混合后调成糊状,外敷于期门穴(位于乳头下方的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上。痛剧者每6小时换药一次,痛轻者每12小时换药一次。
中药与西药中的止痛药配合,既可增强疗效,又可减少西药的副作用。例如,在患者含服镇痛药盐酸二氢埃托啡时若将芍药甘草汤加米壳水煎服,可对肝癌和腹部其它癌症的疼痛有较好的疗效。而常用杜冷丁止痛的肝癌剧痛者,若将蟾酥、元胡、穿山甲、青皮共煎浓汁外擦痛处,可增强止痛的效果。
中药外敷疗法注意事项
1、所贴患部一定要严格消毒。
注意膏的软硬度,破口处可先用高锰酸钾溶液洗净脓血,拭干后再贴药臂。在经穴部位、有关解剖部位及患处贴药时,先用75%酒精消毒后再贴药。
2、患处如因敷药而发生水泡、损烂,可将膏药取下,涂以龙胆紫药水。
大的水泡应以消毒针挑破,流尽液体,再涂紫药水。破溃的水泡可以涂上消炎软膏,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
3、使用膏剂敷贴时。
应防药带袜陵膏干燥,裂伤皮肤,引起疼痛或溃烂。若为硬膏,贴前应将膏药加温,微烤后再贴。注意温度要适当,避免过凉粘贴不牢,过热烫伤皮肤。
4、穴位贴药时。
敷贴穴位不宜过多,每穴药量宜小,敷贴面积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久,以免引起其它不良反应。贴后若发生患部发痒,可在膏药外面按摩,或用酒精涂擦患处后,再将膏药加温贴上。
5、小儿贴敷药物时。
注意护理好患儿,勿令抓破或撕开。由于小儿皮肤嫩薄,贴药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只贴1-2个小时或1小时以内,以免引起毒副作用。
6、冰敷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在20分钟左右,老年体弱、虚寒证、妇女妊娠期、月经期、外伤破损、炎症后期、心脏病、水肿等患者,不宜冰敷。
猜你喜欢:
1. 透骨草的功效与作用
2. 白木的功效和作用
3. 白虎活络膏的功效和作用
4. 穿心莲片的功效与作用
5. 祛风湿的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