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葯先煎的要多長時間
帶大毒的要2小時,如生川烏、草烏、馬錢子、雪上一枝蒿等。這些都有明確時間規定的,
一般配先煎,是指不容易出味的中葯先煲半小時,以出期效(如石膏等),再加其它中葯下去。
⑵ 草烏川烏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草烏川烏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草烏川烏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草烏和川烏是一種中葯材,運用歷史悠久,不同的使用方法對人體產生的作用也不一樣,對於調理人的身體有很大的好處,際上川烏草烏的功效與禁忌等方面還是有一定的差異的,下面分享草烏川烏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草烏川烏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1
1、川烏
川烏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乾燥母根,是四川的地道葯材,因其形狀像鳥頭,所以古人把它叫烏頭。
川烏較草烏溫里散寒之力強,還可治療心腹冷痛,寒疝作痛等里寒證。另外,就中醫而言,川烏性辛苦,熱,有大毒,善於祛風除濕、溫經散寒,為治風寒濕痹之佳品。
除了用於風寒濕痹,川烏還用於治療陰寒內盛的心腹冷痛,如寒疝、胃冷痛等,臨床一般配伍其他葯材來使用。
因本品有大毒,臨床使用一定要注意,內服一定要炮製,要久煎,孕婦要忌用。另外半夏、瓜蔞、白及、白蘞等這些與烏頭相反的葯物要禁用。
2、草烏
草烏,為毛茛科植物北烏頭的乾燥根,草烏的'葯力及毒性較川烏峻猛,但溫陽之力稍弱,常用於除痹止痛,麻醉、止痛也多用。
在臨床應用方面,草烏還主要用於搜風勝濕,散寒止痛,開痰,消腫。可內服也可外服。
同川烏一樣,凡虛人、孕婦、陰虛火旺者都忌服草烏,生品內服宜慎。也不宜與貝母、半夏、白及、白蘞、天花粉、瓜蔞、犀角同用。
服用川烏和草烏的注意事項
首先做到用量有毒,因為這兩者都有一定的毒性,病程短、病情輕者,川烏草烏的用量大概在10g左右即可;病程長、病情重、心肝腎功能正常、非重用不能奏功者,一劑用量可達15~20g。
另外,在煎煮川烏草烏的時候,均應先煎至少0.5~1個小時,其煎熬時間的長短以口嘗時舌頭無麻感為度。強調煎前加水,液面至少應超過葯物表面2~3橫指,且應文火煎煮,不斷攪拌,以使葯物受熱均勻、充分,以達解毒全面。
飯後分2~3次服用,日1劑,大劑量者一般連服超過20劑,中病即止,以防毒性蓄積。若在服用過程中唇舌出現麻熱感則為早期輕度中毒現象,停服葯物即可自行緩解。
草烏川烏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2
祛風除濕的功效
草烏辛熱苦燥,善於驅逐寒濕、溫經止痛,為治療寒濕痹痛之佳品,尤其適宜於寒邪偏盛的痹痛、可治療寒濕侵襲,關節疼痛,不可屈伸等症狀;亦可治療寒濕淤血留滯經絡,肢體筋脈攣痛,關節屈伸不利,日久不愈者。
溫經散寒止痛
草烏辛散溫通,散寒止痛的功效特別明顯,因此又常被用用於治療陰寒內盛所導致的心腹冷痛等症。如可用於治療治療心痛徹背、背痛徹心以及治療寒疝、繞臍腹痛、手足厥冷等症狀。
止痛
草烏的止痛作用強,可用於治療外傷跌打損傷,骨折瘀中疼痛等症。亦可作為麻醉止痛葯物使用。
草烏的不良反應
到時候有一些人還是要注意的,因為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食用草烏的,一旦誤食草烏的話,可能出現一系列的不良反應的,嚴重的可能威脅到生命的。
烏頭服用不當可引起中毒,其症狀為口舌、四肢及全身麻木,流涎,惡心,嘔吐,腹瀉,頭暈,眼花,口乾,脈搏減緩,呼吸困難,手足搐搦,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血壓及體溫下降,心率失常,室性期前收縮和竇房停搏等。
嚴重者,可導致循環、呼吸衰竭及嚴重心率失常而死亡。
草烏的葯理作用
1、草烏有明顯的抗炎、鎮痛作用,有強心作用,但劑量過大則可引起心率失常,終致心臟抑制;
2、烏頭鹼可引起心率不齊和高血壓,還可以增強毛花柑G對心肌的毒性作用,有明顯的局部麻醉作用;
3、烏頭多糖有顯著降低正常血糖的作用;
4、烏頭注射液有抗癌作用,對胃癌細胞有抑製作用。
草烏的禁忌
草烏雖然是中葯材,但是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食用的,所以在食用之前一定要知道自己是否可以食用,可以食用的話,一定要了解一下它的禁忌是什麼的,以防出現什麼問題的。
1、忌煎煮時間太短
烏頭久煎或新近採用的高壓蒸制,能減少毒性。如病情需加大烏頭用量,更宜久煎。煎煮時間過短易致中毒。烏頭切忌生用。
2、忌未經炮製
烏頭毒性大,故必須經過炮製才可內服,內服處方上也應寫明制烏頭或制川烏、制草烏。未經炮製服用,很少量即可引起中毒。
3、忌長期服用草烏
長期服用烏頭,可蓄積體內引起中毒,特別是肝腎功能不全的病人更易發生此類中毒。如病情需要久服含烏頭的制劑,可用間斷服葯法。服用數日或數周後,間斷1周。另外,每日服葯可採取少量多次的方法,將每日總量分幾次服用,有利於毒素的排泄。
4、忌用量過大
烏頭分川烏、草烏。草烏毒性更大。烏頭因採集時間,炮製、煎煮時間不同,中毒劑量差別很大。川烏為3~30克,草烏為3~4.5克,烏頭鹼0.2毫克口服即可中毒。
川烏中毒可見口舌及全身發麻、惡心嘔吐、胸悶、痙攣、呼吸困難、血壓下降、體溫不升、心律紊亂、神志不清、昏迷,以至循環、呼吸衰竭而死亡。草烏中毒症狀與川烏基本相同。
烏頭類中毒量個體差異很大,有人僅煎服川烏6克,亦有僅服草烏1克即引起中毒。因此應特別注意中毒的早期症狀,及早救治。
⑶ 中葯川烏草烏附子可以同時服用嗎急,謝謝!
可以,但是要把川烏草烏附子先煎半小時到40分鍾,以減低其毒性。
你嘴麻是因為裡面含有烏頭鹼,可以用提高先煎川烏草烏附子的時間來減輕。去、嘴麻反應是很常見的,不用著急,下次多煎煮會就好了。
這3重要都是含有烏頭鹼的成分的溫經散寒的中葯,過量或者煎煮時間過短都可能會出現呼吸麻痹、心律紊亂、心跳緩慢等不良反應。煎煮時應特別注意煎煮時間和方法的掌握,不要圖方便隨意減少煎煮時間。
服葯期間隨時注意身體反應,如出現心慌,呼吸困難等現象,應及時就醫。服葯時要溫服,可分多次服用,服用量由少到多逐漸適應。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⑷ 制草烏和制川烏每一付葯各20克,三副葯就各60克,久熬後內服會中毒嗎
煎煮的時候時間一定會要把握好才是,至少要煎煮四十分鍾,文火慢煎。另外煎煮的時候您可以用筷子蘸點葯液用舌頭試一下,舌頭沒有發麻就是葯物煎煮好了。
另外如果您還是擔心的話可以身邊備著蜂蜜,烏頭鹼中毒的首要表現就唇、舌頭先發麻,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就趕緊服用蜂蜜來解毒,也可以選擇黑豆和生甘草50克煎煮解毒,切記煎煮時間,時間最重要,葯量只是其次。
⑸ 制川烏和制草烏泡酒要泡多久有什麼作用
泡7天以後就能喝了,作用祛風散寒,治療風濕,類風濕。
⑹ 制川烏煎的水要倒掉嗎
制川烏煎的水不要倒掉。放入其他浸泡好了的葯材一起再煎就可以了,制川草烏各不超過15克不用先煎,煮制川草烏要一次性把水加足,不能在中途加水,制川烏和制草烏要先煎30-40分鍾,然後再和別的葯一起煎,大火煮沸,小火保持沸騰20分鍾,倒出葯液,加溫水煮沸20分鍾。
倒出葯液,二煎和一,分成早晚兩次服用,川烏,是一種中草葯材的姓名,又稱為鐵花,五毒等,歸屬於一種被子植物門,毛茛科,烏頭屬,本品為不規則或長三角的片,表面黑褐色或黃褐色。
制川烏的功效
制川烏的功效是祛風除濕,溫經止痛,在臨床上,制川烏用於治療風濕和類風濕引起的關節疼痛,也可以治療各種外科的疝所引起的疼痛,還可以治療關節屈伸不利以及腳氣引起的疼痛,還可以治療關節麻木不仁、元氣虧損、周身冷痛。對於中風引起的癱瘓,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⑺ 制川烏、制草烏各3克已是炮製過的吧,還在先煎嗎如果要先煎,要煎多久
先浸泡半個小時左右,然後煎。每次半個小時。
⑻ 中葯川烏、草烏的用量
川烏性味辛、苦,溫,有大毒;有祛風濕,散寒止痛的功效。其主要用於寒濕痹痛、心腹冷痛、頭風痛、偏頭痛、跌打損傷疼痛等。用量3-9g;若作散劑或酒劑,用量應為1-2g。入湯劑應先煎30-60分鍾。不能與半夏、瓜蔞、貝母、白及、白蘞等葯同用。
⑼ 中葯煮多長時間最好
1.滋補類葯物:俗稱「補葯」。這類葯物多系植物根莖、果實;動物的甲、角、殼等,質地堅硬厚實,難於溶解,熬葯前常須搗碎,並適當延長熬葯時間。一般頭汁煮沸後,文火熬半小時至一小時;二汁煮沸後再熬半小時左右。個別的須燜煮數小時以上。
2.解表發汗類葯物:俗稱「清熱解毒葯」。這類葯物多系植物全草或花、葉,其質地輕揚,氣味辛香,富含揮發油,熬太久則易使葯物的有效成分揮發逸去,降低葯效。一般急火煮沸,再熬5—10分鍾即可。
3.一般性葯:即普通治療葯,具有多方面功能,故宜視其具體情況而定。一般煮沸後再熬半小時即可。
下面,再介紹幾種特殊的熬葯方法。
1.先熬:有時,醫生開完處方,會告訴你其中一味或數味應當先熬。這是因為,一個處方中,不同的葯其有效成分析出所需的時間長短不一。有些葯在短時間內即可獲得有效成分,有些葯則未必。礦石類及有殼的果實類葯物應先熬,有毒類葯物如附於、川烏,草烏等則更應先下久熬,以減輕毒性。
2.後下:多指含有芳香氣味,久熬易失效的一類葯物。另外,有一些葯,為了留取其峻效,亦常後下,如大黃等。
3.包熬:多是帶有絨毛或質地輕 體積小的顆粒種子以及易粘、易被熬糊的葯物。絨毛在葯汁中不易被去除,服下後刺激咽喉。易引起劇咳。質地輕的種子浮於水面,葯汁沸騰時易溢出鍋外,所以最好包熬。
4.另熬或沖服:多是一些比較貴重的葯物,如人參、羚羊角片等。若將之與眾多葯物混熬並作為葯渣棄去,則太浪費,故應先熬好再兌入葯汁服用。還有一些葯,根本用不著水熬,只須加熱溶化或磨汁兌進葯液沖服,如阿膠、鹿角膠、龜板膠等。
一劑葯熬成後,若由於某些原因暫時不吃,應及時將葯倒出,不宜久留罐中,如果葯液在罐中若放置時間太久,就會發生凝集,太太影響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