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單杠大回環怎麼做啊
單杠大回環的動作要領:以腰部作為旋轉軸,用雙腿帶動身體旋轉。
大回環需要由身漏納首體所有部分用高超的技巧和驚人的力量做成的動作,全身倒立旋轉在空中的。
學習大回環之前,應該注重臂力,腰力,柔韌性,協調性的鍛煉。同時,在訓練大回環之前,可以先練出托馬斯和小回環。
(1)體操運動員可以單力臂嗎擴展閱讀:
訓練時保證在安全環境中進行,下方盡量墊上防護墊或緩沖物體。此返數動作具有較高的危險性,操作茄晌不當可能導致脫力而引起受傷。
訓練時保護幫助者站在前杠練習者體道側,一手從杠後握其手腕,另一手在回環時托其臀部,使其腹部由緊杠,在回環將結回束時,握腕手迅速托腿,另一手托肩,幫助其恢復支撐姿勢。
㈡ 單手引體向上是什麼樣的身體素質,一萬個人中有幾個人做得到
謝謝你的邀請!能單手做引體一個或多個的,身體素質絕對是OK的,要是按起百分比來說,單手能拉起一個的,一百個人當中也難得遇見一個,更不要說能拉多個了,能拉單手的,都是要經過多年針對性的訓練才能達到的,像體操運動就能輕松的做單引,本人60歲時一口氣第一組還能拉10個,這也是我幾十年鍛煉的結果。
單手引體向上的難度一萬個人可能都沒人能做,如果說十萬分之一倒差不多。
單手引體向上雖然難,被譽為街頭健身五大神技之一,但,按照目前的國內街頭健身水平來看,這只是入門級別的。
想練會單手引體向上,那最乎尺低需要20個標准引體向上,注意這20個引體向上需要控制好身體,不要晃,不要借力,並且需要做全程。
在能完成這個基礎訓練後,那就是單手引體向上專項訓練,雖然網上訓練方法很多,不管是弓箭手引體向上還是彈力帶輔助單手引體向上,都是一個原理——「 偏重 」。
單手引體向上最重要的就是肩膀啟動(也是最難的地方),也就是「沉肩+拉動」,只要學會這一步,那就只需要提升拉力肌群的力量就可以完成單手引體向上了。
因此不管是弓箭手引體向上還是彈力帶輔助,都是需要先單側啟動,單側手用不上力了另一隻手才出力。
比較推薦的力量訓練是負重引體向上練習,相對其他訓練方式,負重對力量來得更加直接。
單手引體向上雖然是萬中無一的動作,但,只要堅持,普通人也是完成的。
關注「@街頭健身指南 」了解更多健身知識。
在以前單手引體向上號稱為街健的五大神技之一,可想而知其有多難。盡管現在因為網路的發達,看到了不少人能做單手引體向上。
但這並不意味著單手引體向上就變簡單了。把范圍擴大到全國,乃至全球,網路上展示單手引體向上的那點人,就真的不算多少。所以說,不僅僅是一萬,甚至是十萬,或者更多人中才能有一人做到。
而且不要說單手引體向上,經常有聽說很多人連雙手引體向上都做不了幾個,甚至一個都做不了。
【 完成單手引體向上的難度】
要完成單手引體向上,對肱二頭肌、前臂肌群、三角肌、背部肌群和核心肌群都有很高的要求。這個動作需要肱二頭肌和前臂肌群和背部肌群發出強大的力量突破體重帶來的阻力。
同時,還需要背部肌群、肩部肌群和核心肌群穩定身體。這樣,才能被順利拉動。
由於是單手做引體向上,所以,一隻手要承受標准引體向上兩只手因體重帶來的壓力。單手空中固定性不行,所以需要更多的額外力量維持身體穩定。
而且,相對於雙手,單手對抓握力的要求大很多,對腕部、肘部和肩部三處關節的壓力也很大。需要能穩定住身體,方能使勁正常,完成單手引體向上。
【 體重是制約能否完成單手引體向上的一個重要因素 】
盡管目前網路上出現能完成單手引體向上的人不少,但細心的人能發現多數是體重比較輕的街健愛好者。這個國外的體重大的街健達人多點弊攜,比如力量巨獸瓦蒂姆和街健冠軍丹尼爾斯,體重就不算輕。
體重輕,需要的相對力量就小,即肌肉克服體重帶來阻力的能力。很多瘦子只要稍微鍛煉下肌肉發力,就能輕松完成單手引體向上。
而體重大的,如80公斤、100公斤以上的,想完成一個單手引體向上,對相對力量的要求就很高。必須經過長時間非常刻苦的訓練,方有可能達成目標。這也是為什麼很少看到練健美的做雙手引體向上的原因,更遑論單手引體向上了。
從這可以看出,體型正常,甚至健壯的能完成單手引體向上的人真的不多。
【完成單手引體向上的訓練方案】
1 、能輕松完成雙手引體向上。 要想輕松完成單手引體向上,首先要能輕松完成雙手歲卜高引體向上。
2、 手指引體向上。 通過用手指做引體向上,增加雙手抓握力。
3、 毛巾或繩索輔助引體向上。 一隻手抓住輔助物,通過藉助毛巾或繩索,讓體重帶來的壓力偏向一側,以增加做引體向上那隻手的鍛煉強度,並逐步適應單手發力的感覺。
4、 反向單臂引體向上 。發力手臂反手握杠,輔助手臂正手握杠。從下巴過杠的頂部姿勢開始,放開輔助手臂,發力手臂反手綳緊肌肉,通過抵抗逐步下降的張力,增強手臂拉力。
5 、靜態抓握訓練。 因為在做引體向上的過程中,鎖住身體姿勢的肘部,在三個角度最需要力量(肘部盡量收攏時,即下巴過杠時;肘部成90°,即動作完成一半時;肘部輕微收攏時,即剛從靜止狀態開始拉升時),所以利用靜態抓握,從這三個角度刺激手臂肌肉,以增強力量。
這三個角度,需要發力手臂反手握住單杠,松開輔助手臂,並用力握拳。在此三個角度的靜態抓握練習,每個角度,手臂和全身用力肌群都應盡可能綳緊。並保持足夠長的時間。
6、 嘗試做標准單手引體向上。 能順利完成前面幾項的准備訓練,就可以嘗試做標準的單手引體向上。
【 小結 】
能完成單手引體向上的人很少,這需要比較大的相對力量,並受體重因素的影響其難度。所以,能否完成單手引體向上因人而異,快的半年,慢的要數年時間,方能成功。
一萬個人裡面只有一個人能做到單手引體向上,這當然是我瞎猜的嘿嘿,這個動作的難度因人而異。
我見過一個很矮很瘦,全身幾乎沒有肌肉的人做過這個動作,這說明單手引體向上這類自重動作,體重越輕難度越小。
如果你身高不超170,體重不過120,那經過鍛煉,你可以在半年之類完成這個動作。
但是如果你身高180以上,體重180以上,你可能再怎麼練也做不了這個動作。
單手引體向上在做的時候,先做單手懸吊,能懸吊15秒之後,再做抓腕引體,抓的位置逐漸往肩膀上移,直至完成單手引體。
要注意的是,不要採取正手方式,一般建議採取橫手或者反手方式。
強硬健身,
單手引體向上代表了上肢拉力的極致,十萬分之一的水平!
引體向上大家都很熟悉,它是鍛煉上肢拉力肌群的動作,主要刺激背闊肌為主的背部肌群和肱二頭肌為主的手臂屈肌肌群。
雖然引體向上對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是比較困難的,但在它之上還有單手引體向上這個變態級的動作存在。
這個動作從雙手改為單手,提升的難度並不是兩倍,而是很多倍!如果不經過努力刻苦的訓練是無法完成它的。
在十年前,這個動作在網上都是很少見到的,更不用說是現實生活當中了。而這些年由於街頭健身等自重健身方式的普及,大多數愛好者努力的去訓練,導致了這個動作變得更加普遍。在一些街健組織當中能夠完成單手引體向上的人是比較多的。
但這不代表這個動作簡單了,其實再難的動作只要努力訓練都會被實現。以前只可能在奧運體操運動員表演的動作,現在很多業余愛好者都能夠經過訓練而練成。
所以,如果想要練成單手引體向上,只要努力就能實現!
單手引體向上其實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饋出一個人的身體素質,但是這個反饋不是絕對的,這就是自重訓練和器械訓練的最大區別了。
器械訓練反應的是絕對力量,你能卧推100KG那麼你的力量就是100KG,但是你能做1個單臂引體向上,至少從字面上我無法判斷你究竟有多強的力量,如果你只有60KG甚至更輕,那麼在通過大概為期1年的自重訓練後,就可以輕松的完成「單臂引體向上」這個技巧了,但是如果你的體重是80KG以上甚至是100KG的話,那麼你想要做一個「單臂引體向上」需要付出的努力可就不是通過1年2年的訓練可以達成的了,這將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所以說「單臂引體向上」這個技巧並不是說通過「1萬個人中有幾個人能夠做到」這樣的方式去衡量的,而是要通過自身體重來衡量,比如「體重80KG以上的健身者中,有多少能夠做單臂引體向上的?」。這才是這個動作真正的炫技姿勢~☺
另外很多人認為體重比較重的人不適合自重健身,其實這是一個誤區,主要是現在國內大部分健身者在增肌的同時還會追求減脂,所以會把很多精力放在體重控制上,而單純追求增肌的健身者又更多的喜歡孤立器械練習,所以給人的感覺好像能做單臂引體向上的人都不太重,而體重比較大的人基本都不能做單臂引體向上。
其實如果一路循序漸進的訓練過來,80KG以上的體重也是可以做到單臂引體向上的,只不過這其中需要付出的努力,會比體重輕的人多出不知道多少倍來,所以這項神技的訓練最主要的還是堅持和不懈的努力,畢竟一個小瘦猴做單臂引體向上的視覺沖擊,遠遠比不上一個大怪獸做單臂引體向上那麼恐怖不是么?
上圖是怪物卡利(KALI MUSCLE)體重220斤,可以做35個引體向上。
說難不難,比俄挺簡單,這個幾年沒怎麼針對性去訓練,剛剛試了一下,左手上不去,右手6個,五大神技可以說除了俄挺其他沒什麼難度,我這幾年除了雙力臂啥都沒練的,就俄挺不會,其他還好,單手上桿也沒問題。
單手引體向上代表街頭健身的最高水平。街頭健身能做到單手引體向上、俄挺、順風旗和前後水平就代表最高水平。順風旗相對難度小點,單手引體向上是需要絕對力量支撐。 這不能用一萬個人里幾個能做到來問,不鍛煉的話13億人沒一個能做到,即便是健身愛好者,能做到單手引體的也寥寥無幾! 可以說一萬家健身房的健身教練基本上沒有一個能做到! 能做到單手引體向上的多是 玩街頭健身的年輕人。
這個動作對普通人而言,可能一萬個裡面沒有幾個人能做到,在通過一定針對性練習後,應該百分比會顯著提高,比如,訓練水平較高的男子體操運動員,只要稍加練習,能做到的不在少數。
其他朋友也提到,這是一個街頭耍酷的必備良技,它確實能體現出超人一等的力量和協調性!
㈢ 在健身圈中,有哪些動作能證明是個大佬
除了我們經常在健身房中的傳統健身外,還有在街頭戶外所進行的健察唯手身,要知道,在健身房中的訓練,大多數屬於負重健身,它所練就的是身體的絕對力量,在戶外街頭,大多數屬於自重健身,就是指克服自身體重進行的健身動作訓練,戶外健身同樣可以練就令人稱贊的身材。
只要想健身,無處不可以,通過街頭訓練,不去健身房,你也可以成為健身界的大神。只要記住,不忘初心,終有結果。
㈣ 功能性力量訓練包括哪些
功能性是相對的。最早的功能性訓練是自物理治療師出於康復目的的訓練,目的是使缺乏完整功能能力的病人恢復廣義上的功能性。而現在針對普通大眾或運動員的功能性訓練,針對的更多的是相對狹搏大兄義上的功能性,也就是提高特定動作質量的功能性。例如下肢的功能性訓練(動作包括單腿硬拉、單腿蹲起、弓步跳等)可以幫助舉重運動員提高抓舉挺舉的能力或幫助短跑運動員提高沖刺的能力。在日常的力量訓練健身過程中,適當加入功能性訓練的輔助能夠提高力量,增強三大項水平、減少傷病以及改善體態等等。
身體的功能性訓練強調多個關節,多個維度的運動,加上問題感受器的參與,在負荷和功率上進行調控,重點是培養人的運動模式,提高競技能力,提高靈活性,穩定性是人體的模式高效化。
功能性訓練離不開核心訓練
所謂核心力量呢就是「功能性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功能性訓練的一個子系統,核心力量是一種力量能力,這種能力可以有效穩定人體核心區域,合理有效控制中心,傳遞能量等,是人體重要的「發力源」核心力量提高不僅能提高訓練者競技能力,還能有效的防止訓練者的運動損傷,把損傷率降低。
功能性訓對增肌人群也是有很大的幫助,訓練者在增肌期間可能會使用很大的重量去刺激肌肉,在核心不穩定的情況下身體會發生晃動,這大大的折扣運動質量,運動效果,嚴重情況下很有可能會受傷。
功能性訓練是一個多樣化的訓練它可以滿足很多目的的人群,還是圍繞增肌來說,一切的運動都是和心肺功能離不開關系的,增肌也是沒有很好的心肺功能對於增肌而言也是徒勞的,因為我們通過抗阻訓練就會產生一些廢物,也就是我們仿弊常說的乳酸,但是這種乳酸是通過我們的血液被沖刷掉,如果我們在抗阻訓練的期間有足夠的攝氧量會大大的提高我們的運動效果。
「萬丈高樓平地起」所以運動基礎很關鍵,所以說我們剛剛接觸基襲健身的人群可以從最基礎練起,先是徒手的訓練,慢慢的使用一些功能性訓練里的小器械,畢竟訓練不是一個短時間的事情,是一個很長遠的過程,所以打下很好的運動基礎會讓你越走越遠。
「減脂」是目前健身房很火爆的課程,但是小夥伴們知道嗎,核心力量對於減脂來說也是很重要的,不管你是做動作還是爆發力,敏捷性,穩定性等等都需要一個強大的核心去支撐,在我們核心不穩定的情況下去減脂話1動作易變形2很多動作做不出來3很難找到身體重心,4很難用全身肌肉參與運動,這會對運動效果很不利的哦。
㈤ 正手引體向上能做十個是什麼水平
如果能夠完成十個絕對標準的引體向上,那水平已經是很高的了,這是相對於大眾來說。
因為能夠完成一個標准引體向上的人就很少了,十個標準的引體向上對於經常健身的人來說也是不簡單的。
首先先來說雀世一下什麼是標準的引體向上。題主說正手引體向上是標準的引體向上,這是有道理的,因為正手引體向上能夠調用更多的肌群,包括背部手臂核心謹手等。而反手引體向上則對於手臂二頭肌的刺激會更大一些。
而在引體向上的過程當中,身體不要晃動接力,同時幅度也要完全(手臂伸直到下巴過杠)才算是標準的引體向上。而這樣的引體向上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如果沒有刻苦的訓練是做不到的,如果能夠完成十個就很不錯了。
很多人覺得引體向上,如果身體體重輕就很容易完成體重大的人就很難,這個是有道理的。因為這個動作是自重訓練動作,是考驗相對力量的。
相對力量是自身力量與自身體重的一個比值,如果體重相差很多的人完成同樣次數的引體向上,那麼更重的人肯定具有更大的絕對力量。
但無論體重多大,只要能夠完成十個引體向上,那麼相對力量都是超出平常人很多的。在面對一些生活場景會擁有更好的功能性力量,比如說逃生要翻過一堵牆,就可以輕松得拉上去翻過去。
我們健身第一是為了保持 健康 ,二是擁有能夠應用於實際生活當中的力量。引體向上就是其中非常好的動作,只要努力訓練,大家都可以完成十個引體向上,加油!
標准正手引體向上,一組能做10個水平,必須屬於普通人群中的高手;即使和常健身的人相比,也屬於中上水平。
當然,上述評價的前提,是和男性群體做比較的結論。如果是某女性能達成這一水平,毫無疑問屬於女性人群中的精英水平。
正手引體向上,靠什麼肌肉?代表什麼身體素質?正手引體向上,指的是雙手握單杠時,掌心朝向遠離自己的方向,手背朝向自己的方向。
在這種姿勢下,主要發力的肌肉是背部的背闊肌和大圓肌,次要發力的肌肉是手臂的肱二頭肌。
和一般男性人群數據相比,包括20-35歲的青壯年男性,也包括中年男性和老年男性:平均而言,只要能做1個正手引體向上,就已經是人群中的「中游水平」。
因為,大多數中年人,隨著大肚腩漸長,早就失去了正手引體向上的能力。
說到能連續完成10個正手引體向上,那必須是人群中的高手水平,即使放在愛健身的人群中比,也算得上「有面子」的成績。
10個正手引體向上的水平,代表了上肢背面的力量素質杠杠滴!
不過,要說男性中完成引體向上的大神們,能有什麼表現。要數職業體操運動員
這幫體操大神,通常有1組完成40個以上正手引體向上的能力,上肢力量強悍到令人發指。
能夠完成真的很棒,因為很少有人可以完成標準的引體向上,十個標準的引體向上對於經常健身的來說也是不容易的。
首先,讓我們來談談引體向上的標準是什麼。正手引體向上是標准引體向上,這是合理的,因為正手引體向上可以召喚更多的肌肉群,包括後臂核心等。反手引體向上則對手臂二頭肌刺激更大。
引體向上的數量不能確定個人的力量水平,評價力量水平一般應根據自身體重為依據,因為200kg的人做引體向上不能與100kg的人做引體向上相比。相對力量也應該以自身體重為前提。
而引體向上的影響因素有三:是否借力,是否標准,寬距窄距。如果都是正常的(以狹窄的間距為例)。然後評價成績。
但是 相對於大眾而言。 如果你能做十個絕對標準的引體向上,那水平已經非常高。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後,可查看更多醫師解答或免費向醫師提問】
可以這么說,在常見的健身動作中,只有引體向上是一個最無法作弊的動作。比如玩動感單車時跟不上教練節奏,你可以悄悄放慢節奏;做俯卧撐時力量不夠,你可以通過依靠快速上下和身體不保持直線來省力;做平板支撐時,你可以塌腰或抬臀來延長支撐的時間。但引體向上,不行就是不行,平時不運動的人可能連懸垂在杠上都困難,即便能拉起也必須每一次都克服全身的體重才行,能夠作弊的空間微乎其微。即便作弊,也一目瞭然,比如下巴未過杠一目瞭然,比如常見的擺浪引體,乾脆就起名叫「擺浪引體」,強度一定低於標準的引體。所以,不運動的人可能敢誇口說自己的俯卧撐有多強,但鮮有不運動的人敢自稱自己的引體向上有多強。所謂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就真相大白了!
正手引體向上10個是什麼水平?
之前在寫關於引體向上的文章時已經查閱過不少資料,但沒有查到有統一的標准來衡量中國成年人引體向上的能力。不過,通過下面幾個群體的引體向上標准,或可評估正手完成引體向上10個處於什麼水平上:
(1)學生。我國《國家學生體質 健康 標准》中是這樣規定的,初中、高中和大學的男生需要做引體向上測試:初三男生完成13至15個為優秀,7個及格;高三男生完成16至18個為優秀,9個為及格;大三和大四的男生完成18至20個為優秀,11個為及格。
(2)軍人。我國《軍人體能標准》中規定,單杠引體向上12個為及格,16個為優秀。美國的海軍陸戰隊沒有強制要求女兵參加引體向上測試,但2017年有1萬名女兵主動參加了該項測試,其中有765位女兵完成了11個引體向上。
(3)普通人。國家 體育 總局2018年發布的《全民健身指南》中沒有引體向上的測試要求。實際情況是,不運動的人,尤其是不做力量訓練的人,多半無法完成一個標準的引體向上。
從以上三個群體的情況來看,若能完成10個正手引體向上,絕對超越大多數不運動者,同時也達到了初高男生引體向上標準的及格線,與大三大四男生的及格線僅差1個,和軍人的及格標准也僅差2個,可以說水平相當不錯。
實際生活中的情況
一個正手(正握)引體向上動作的順利完成,主要引靠背闊肌、大圓肌、斜方肌下部,以及肱二頭肌、肱肌和肱橈肌協同發力。但現在的成年人,疏於運動,更缺乏力量訓練,特別是很少用到背部肌群,所以背部肌群的薄弱造成引體向上的困難。背肌乏力的人,只能不自覺地使用肱二頭肌發力來努力做引體向上。然而,高熱量的飲食和缺乏運動造成肥胖普遍,體重普遍較大。在這種背肌弱、體重大的情況下,想依靠手臂就拉起肥胖的身軀,幾乎沒有可能,但身體瘦弱的人是有可能不標准地拉幾個引體向上的。
(1)普通人若能完成10個標準的引體向上,絕對屬於佼佼者。再練練,可以和大學男生和軍人PK一下了。
(2)若想有能力完成引體向上,必須在平時多進行力量訓練,尤其是背部肌群的訓練。
順手關注@御行健身,專注運動減脂。
有問題私信我,或回復關鍵詞「菜單」就行了。
正手引體向上,說出來不怕大家笑話,我做一個應該都是不合格的,如果能夠一下子把這個正手引體向上做十個,媽呀,那我真的覺得,這人實在是比較厲害的水平了!最起碼在女性人群裡面,我目前還沒見到過這樣的大神!
正手引體向上,雙手握著單杠,手心朝向外,手背朝向自己,然後發力使身體向上遠離地面。在這個過程中,發力的肌肉主要是背部的背闊肌和大圓肌,和手臂的肱二頭肌。
雖然看起來簡單,但是想要利用肌肉的力量做一個標準的正手引體向上,只要做了就知道有多困難。男性裡面我也沒見過多少能一下子做十個的。
我老公當年在部隊,據說訓練的時候,也是可以做個幾個的,但是現在退伍以後疏於鍛煉,結婚以後又一直發胖,別說做幾個,現在一個都做不成了!
一下子能夠做十個正手引體向上的人,如果是女性,那真的是大神級別。如果是男性,估計也是比較厲害了,最起碼也是老師價格或者資深健身,運動人了,肌肉裡面絕對是剛剛的!
如果標準的話,很強。
引體向上分正手和反手,鍛煉的部位不同,難度也不一樣。反手引體向上發力對肱二頭肌的刺激更甚,更多的是用二頭肌的力量來往上拉起身體;正手引體向上對背部和肩膀發力更關鍵,對技巧要求更高。 正手引體向上門檻更高,難度更大,因為大多數人背部肌肉比較薄弱。一個疏於鍛煉的人,反手向上或多或少也能做3-5個。但是正手,一個做不了也不稀奇。
而且引體向上是一種無法作弊的鍛煉方式。動感單車可以悄悄放慢節奏偷懶;俯卧撐可以通過依靠快速上下和身體不保持直線來省力;平板支撐可以塌腰或抬臀來延長支撐的時間。 但是引體向上就很難偷懶了,平時不運動的人可能連懸垂在杠上都困難。即便能拉起也必須每一次都克服全身的體重才行,能夠作弊的空間微乎其微。
所以說,能做10個標準的正手引體向上的普通人(非 體育 從業人員、特長生、軍人等)——很強!
引體向上的判斷依據
引體的數量 不能確定 個人的力量水平,評價力量水平一般來說都要以 自身重量為依據 ,就像200斤的人做1個引體的效果肯定就 不能 跟100斤的1個引體相比較。相對力量也要以自身體重作為前提。
而引體的影響因素有其三:是否借力,是否標准,寬距窄距。 如果 都正常(以窄距為例) 的話。那麼來評價一下等級。
我們來舉個例子
重量一般,若是10個引體標準的話,在健身房屬於 入門以上 的水準,而在街頭健身裡面屬於剛剛 入門 的水平
體重更重一些,在健身房做的話屬於 初級 水準,而在街頭健身中屬於 入門以上 的水準。
諸如此類。(以個人觀點 每15斤 上升一個等級。)
用雙力臂來分級
而我對於分級更傾向於 是否能做雙力臂, 大家通常把雙力臂稱為暴力上杠,這個更考驗的是個人 基礎力量 的大小以及 爆發力 是否足夠,如果雙力臂能做成了,那麼在街頭健身里算是踏出了第一步了。
我自己就是能夠正手引體向上做十個剛剛力竭的水平。覺得好差勁。
中學時 體育 課是六個及格,十個滿分,當時做十五六個都沒問題。覺得自己在健身房鍛煉這么久似乎還不如當年了。
基本身體狀況是大概每周3到5天每日在健身房鍛煉平均1到2個小時。
後來想了想,發現不對。
原來,健身房鍛煉這大半年,體重小長了些,比當年更是結實了許多。這才對這引體向上有了深刻的認識。
除了背部的力量和耐力,以及手臂的穩定性,原來自身體重也是一個重要的素質參數,這是其他動作所沒有的特質。看來引體向上,果然是全身素質的試金石——空有背部力量,但是體重偏高,也就難以做得多,這時就需要考慮在體重上下功夫了,不能只顧練力量。
以個人評判,能做十個可能才算日常健身房的努力合格,十六個力竭是良好,二十個以上就是優秀了。
作為一個不愛鍛煉的普通人來談談這個問題,記得當時上高中時,也就是十六七歲,那時體重剛過百斤,身體素質也好,引體向上拉5個及格,12個一百分,我可以輕松做到滿分,費點勁可做二十個,和周圍同學比也算是很厲害的,一個年級200個男生,滿分人數不到15個。現在嗎,就比較丟人了,抽筋上吊瞪眼都做不到5個,所以我認為普通人引體向上做十個已經是很不錯的水平了。
㈥ 做單杠大回環的動作要領是什麼
單杠大回環的動作要領:以腰部作為旋轉軸,用雙腿帶動身體旋轉。
大回環需要由身體所有部分用高超的技巧和驚人的力量做成的動作,全身倒立旋轉在空中的。
學習大回環之前,應該鬧掘注重臂力,腰力,柔韌性,協調性的鍛煉。同時,在訓練大回環之前,可以先運敬練出托馬斯和小回環。
(6)體操運動員可以單力臂嗎擴展閱讀:
學習單杠大回環的准備階段:
1、發展單杠向後大回環所必需的身體素質 兒童體操運動員主要應發展肩、膝、躁關節的柔韌性,腰腹背力,上肢支撐力和懸垂力。
2、練好倒立,做到既直又穩雖然向後大回環連接的動作不同,動作技術旁彎慎也有所差異,但是,開始姿勢都一樣,都是要經手倒立下擺來做向後大回環的,因此在學習單杠向後大回環之前一定要練好手倒立。
㈦ 雙力臂並不難,堅持練這三個動作,10個引體向上就能解鎖雙力臂
如果一個身高不足170,體重不超120斤的人教你雙力臂,你不要信他,因為他練雙力臂不需要基礎,體重和身高優勢讓他上手雙力臂毫無難度。
街頭健身就是這樣,街頭健身屬於自重健身,自身身高越高、自身體重越大,那相應的街頭健身難度就越強。街頭健身跟體操一樣,你看 拿個 體操運枝配敬動員是大個子。
高個子、大體重的人學習雙力臂,需要很強的基礎能力,如果你基礎不行,那雙力臂會讓你受傷,比如很多人就因為練雙力臂搞傷了手腕,或者肩膀。
那雙力臂需要什麼基礎訓練呢?在這里我總結了三個基礎動作,可以幫助你強化你的雙力臂,在這個過程中,我還會跟其它比較常見的訓練方式進行比較,以維護我的雙力臂訓練觀點,有不同看法可以在評論區討論。
在很多雙力臂教程中,都建議你用撞腹引體和擺浪引體作為拉力爆發的一個基礎訓練,但是你要知道這兩種訓練對慣性依賴性太強,所以絕對力量方面的提升效果有限。
而常規的引體向上,則缺乏了力量的整合性,也就是對腹肌和肩部的力量提升效果有限,所以常規引體向上也不是作為雙力臂基礎拉力的最佳訓練。
而L型引體向上既減少了慣性的參與,讓絕對力量得以迅速提升,同時力量整合性也非常強,兼顧了腹肌和肩部的訓練,一般來說,這種引體向上你能做10個的話,雙力臂的力量基礎你就滿足了。L型引體你可以像這樣進行訓練,
屈膝引體向上
折刀引體向上
單杠屈臂撐又叫單力臂,也就是雙力臂的杠上部分。在雙力臂過程中,最大的門檻的就是翻腕立杠的那一下子,很多人都在這里沖不上去。
你沖不上去的原因主要就是手腕不夠穩定和肱三頭肌力量不夠強,手腕如果不穩定的話,那你在沖杠的時候就容易脫手。
而肱三頭肌如果力量不夠的話,那你就沒辦法從很低的地方把身體撐住達到平衡,所以沒有辦法完成沖杠。單杠屈臂撐可以這樣訓練,
雙杠屈臂撐
單杠屈臂撐
雙力臂是從不穩定的動作中尋找穩定,那這個穩定由誰提供呢?可能很多人覺得握力可以提供穩定,有些人覺得肩膀可以提供穩定猛慎。
但其實在動態穩定中,所有街頭健身的動作穩定,都是依靠臀部來調整重心,進而達成穩定的。比如倒立穩定,就是調整臀部位置。
所以用懸吊擺杠的方式,可以讓你學會用臀部調整重心,讓整個身體適應不穩定的狀態,並且從中尋找穩定的發力支點。有點難懂,意思就是臀部是你爆發力的支點,雙力臂你是在移動臀部賣升位置,而不是彎曲手臂這個動作。
那以上三個基礎訓練是雙力臂訓練中我最建議的三個動作,同時要注意這些動作對手腕和肩部有很大壓力,所以一般一個動作做兩組就夠了,可以練勤一點,但不能練到痛。
限於篇幅原因,這期只是講了基礎訓練,沒有講沖擊雙力臂的作弊技巧。對於一些體重和身高偏低,或者力量基礎比較厚實的人來說,作弊技巧更適合你,後面我會做出分享。
作者:強硬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