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說運動可以降血糖
運動可以大大提高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強胰島素和肌體的親和力,而且還可以加強肌肉對葡萄糖的利用,因此可以起到改善糖耐量、降低血糖的明顯作用。
長期、規律性的運動可以大大改善胰島素抵抗,而單次運動則有助於降低運動時和運動後的血糖水平。比如這餐吃的有點多,飯後趕緊適量運動一下,就可以快速降低自己的餐後血糖水平,使其穩定在合理范圍之內,從而能夠適量減少用葯量。
合理的運動對於糖友們來說好處非常多,它能夠使全身的代謝旺盛,讓肺部的通氣功能增強,肺活量加大,肺泡與毛細血管接觸面積加大,氧與二氧化碳交換加快,大大加速血液循環,心搏出量增加,因此可以大大增強心肺功能。
運動有助於身體的新陳代謝,可調節神經內分泌功能,也特別有利於改善微血管病變,防止或延緩糖尿病並發症(如心肌病、腎病、眼病、周圍神經病變等)的發生與發展。
適量的運動對骨骼有明顯的強健作用,可增加骨骼支架內在的承重預應力。而且運動使肌肉收縮,會不斷地促進骨質生長,重建及維持產生積極的效果,刺激骨組織對鈣質及其它礦物質的充分吸收和利用。
骨組織吸收的鈣及其它礦物質不斷在骨架儲蓄以增加骨密度的峰值,補充鞏固骨微細結構,有助於阻止骨質的流失,達到防治骨質疏鬆、增強骨質結構的效果。
運動可以大大加速脂肪分解,減少脂肪在體內的堆積,促進游離脂肪酸、膽固醇等的利用,以補償葡萄糖供能不足。
㈡ 運動能不能降血糖
運動時間和運動方式
雖然運動有益健康,適量運動也可以起到輔助降血糖的作用,但是運動也要視情況而定。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穩定,並發症穩定的情況下可以鍛煉身體,在鍛煉身體的時候注意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尤其是老年人,往往是多種慢性病集一身,這個時候更要注意鍛煉方式。
老年人鍛煉身體,運動方式以散步為主。運動時可以參考「運動三五七原則」,「運動三五七原則」不僅適合高血壓患者和高脂血症患者,也適合於糖尿病患者。每天運動三十分鍾,每周運動五次,天天運動則更好。運動時注意心率變化,不能超過運動最大心率的百分之七十。
掌握好運動時間和運動方式,更要注意不能空腹運動。在空腹狀態下運動,更會誘發低血糖。可以在餐後一小時進行運動,這個時候鍛煉身體也有利於控制餐後血糖,更有利糖尿病患者身體健康。
㈢ 糖尿病人飯後慢走30分鍾,真的能夠降血糖醫生給出答案
對於糖尿病人來說,控制好體內的血糖非常關鍵,很多人說糖尿病人在飯後走上半小時,可以降低身體中的血糖,同時還能增加胰島素的分泌,能夠幫助葯物發揮最大的作用。
但很多人不知道,雖然飯後運動確實能達到降低血糖的效果,但是飯後運動也是有一個規定時間段的不宜過早,也不宜過晚。
有一項針對飯後走路是否能降血糖的研究,研究人員將10名平均年齡約60歲的志願者作為實驗對象(這10名實驗對象的血糖均偏高,但未達到糖尿病的水平),並對他們進行了三項不同的實驗。
每項實驗持續2天,每項實驗之間的間隔是4周,在實驗的兩天時間內,早上運動45分鍾和三餐後散步15分鍾的控制血糖效果均比下午運動45分鍾的效果好,但是只有用餐後15分鍾散步才能夠很好的降低血糖峰值。
因此該項研究顯示,餐後散步,能夠成為一項很好的幫助老年人預防糖尿病的方法。
在糖尿病患者快步走開始的5至10分鍾,血液中糖分消耗很少,因此降糖的效果並不明顯。而在20至30分鍾後,血液中的糖分大量消耗,降血糖的作用才會明顯,如果超過40分鍾,運動量較大,身體就開始消耗脂肪,盡管也有降糖作用,但不是最佳狀態。
因此, 如果每天保持1至2次、每次持續20至30分鍾輕松愉快的快步走 ,對控制血糖很有幫助,有人把快步走比喻成有降糖作用的「散步葯丸」。
我們吃完飯後,食物要在胃裡面消化,首先要把食物磨成食糜,這個消化的過程,胃沒有吸收營養,所以血糖不受影響,不會上升,然後被胃磨碎的食糜不斷地進入我們的小腸。
一般飯後30分鍾至1小時左右,大部分食糜都已經進入小腸,進入吸收營養階段,血糖也升高得很快,食糜裡面的營養物質被吸收後,剩下的殘渣會進入大腸,成為糞便。
看到這里,朋友們應該已經明白了,我們的血糖在飯後30分鍾到1小時會有一個最高值,但是具體是什麼時間點,這個要看每個人的情況,因為各人的消化能力是不一樣的,因此沒有統一的具體時間點。
注意運動時間
糖尿病患者運動每次連續運動的時間一般不能少於20分鍾,但不宜超過1小時,如果血糖控制不佳,有條件者可在三餐後半小時均進行20 40分鍾的適量運動,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運動的量不宜過多,更不要進行長時間的劇烈運動,可而止。
把握好運動的「度」
糖尿病患者畢竟不同於 健康 人,參加運動鍛煉時必須注意掌握好分寸。每日或每周有數日定時進行鍛煉, 每次時間以持續20~40分鍾為宜 ,這樣才能使運動治療達到「火候」.
運動時間的掌握極為重要,既不能運動時間過短,也不能運動時間過長,否則達不到降低血糖的目的,或者使病情加重。
觀察自己的身體
在進行運動的時候要多加註意自己的身體,有一些患者因為能量消耗過度而發生低血糖,就很容易引發糖症狀,所以要讓自己多加註意,在有異常時要及時停止。
運動時要以不出現心悸、氣促為原則
糖尿病飯後運動量要注意調整好運動的節奏,在運動前要做簡單的熱身運動,逐漸加大運動量,使心肺功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運動快結束時,至少要有5分鍾的減速調整。
溫馨提示:
糖尿病人要注意在發現自己出現血糖高的時候不要過於慌張,要及時跟醫生溝通,並且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葯物,另外還要控制自己的飲食以及配合運動來讓自己的血糖穩定。
同時還要注意當血糖得不到很好的控制時,不要給自己過大的壓力,過大的壓力會導致自己的情緒受到影響和情緒,也是容易導致血糖出現波動,就會讓血糖持續上升而控制不了,也就會讓身體受到傷害。
㈣ 運動降血糖效果有多大
曾有著名糖尿病學家總結道「體力活動應當視為糖尿病的治療工具」, 並提出著名的「三駕馬車」理論, 形象地把飲食療法、運動療法和胰島素療法比喻為古代戰車的三匹戰馬, 是戰勝糖尿病的三大法寶。
運動提高胰島素受體敏感性是糖尿病運動療法的關鍵機制, 胰島素抵抗是 2 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病理特徵, 胰島素受體抵抗主要表現為胰島素受體質和量的改變。
運動療法對於 2 型糖尿病患者來說, 具有葯物所不可替代的重要的治療作用。胰島素抵抗是肥胖性 2 型糖尿病及罹患心血管病的重要致病因素。研究表明, 運動治療可以增加胰島素受體的親和力和/或胰島素受體的數目, 提高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即使進行 150 min/ 周的行走練習, 也能對胰島素抵抗產生有效的抑制。
步行對於有糖尿病慢性並發症、血壓高於 180/110 mm Hg (1 mm Hg=0.133 kPa)的患者, 也是非常合適的運動。對能夠參加較多運動方案的 2 型糖尿病患者來說, 有氧耐力訓練與抵抗性訓練結合是較好的選擇。開始訓練時的運動強度應在一個較為舒適的水平, 並且應該隨耐力的提高逐步增加。2 型糖尿病患者的運動一般安排在餐後一兩小時內進行,1 型糖尿病患者運動時間最好選擇早晨, 在胰島素使用前進行, 以減少低血糖反應。 一般認為每周運動鍛煉 3 次以上較為合理, 有資料表明終止運動鍛煉 3 d, 由運動所改善的胰島素敏感性會隨之消失, 則運動的效果及累積作用就會減少。
看到有的網友說,現在都有很多降糖的葯物可以選擇了,沒必要再談什麼飲食和運動了,吃葯就行了。
其實糖尿病要達到良好的血糖控制,除了葯物治療,重要的還有運動和飲食控制,而且在糖尿病前期,運動治療和飲食控制是主要的非葯物治療手段。通過適當的運動,可以消耗一定的熱量、減輕體重和降低血糖,但是,如運動量過大,則會引起身體不適,心慌、胸悶、氣促、眩暈,甚至出現低血糖。運動量過低,則達不到運動降糖的目的。運動量直接影響運動降血糖效果。那運動量多少才合適?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自己的運動量,這是關鍵。
首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提出進行規律的運動鍛煉,每周堅持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至少150分鍾。《中國糖尿病運動治療指南》2013提倡進行中等強度及以下的運動,不推薦高強度運動。因高強度運動可促使胰島素拮抗激素分泌,反而導致血糖的進一步升高;還可促使血漿中過氧化脂質增多,機體處於氧化應激狀態,使原有臟器功能損傷加重;中等強度及以下運動,肌肉可以有效地利用葡萄糖和游離脂肪酸,利於體內脂肪燃燒,達到消耗熱量、降糖的目的;低強度運動,可有效利用脂肪,消耗熱量。要求有氧運動為主,適當進行抗阻訓練,每周至少進行中等強度有氧運動150min,鼓勵每周3次的中低強度抗阻訓練,運動間隔時間不宜超過 3天。
根據以上原則,運動量要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中等強度或低強度的運動量。老年人和心臟病患者,進行
㈤ 運動能降血糖嗎
運動能降血糖嗎
運動能降血糖嗎,不同的運動適合在不同的時間做,在我們日常的運動中,經常運動有利於增強我們的心肺功能,如果想要鍛煉自己就可以考慮這項運動,那麼運動能降血糖嗎?現在分享運動降血糖小技巧。
運動能降血糖嗎1
運動可以降血糖。
規律的體育運動不僅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增加胰島素敏感性,還有利於減輕體重、控制血脂、血壓、降低大血管和微血管病變的發生。
運動降血糖的方法
平衡降糖操
方法:站立兩腳自然分開與肩同寬,然後深呼吸3個回合之後將其中一隻腳向前邁半步,身體的.重心落到另外一隻腳上,站穩之後將前面的腳慢慢抬離地面直到大腿與地面平行,保持5秒慢慢放下腿。
這樣做能夠幫助改善身體的平衡能力,還能夠幫助降低血糖。
面部降糖操
方法:將雙手手掌掌面對搓至手掌發熱之後放在面部。用中指從鼻翼兩側開始自上而下帶動其他手指擦到額間向兩側分開,經眉毛及下眼瞼、面頰而下。擦面結束之後可以十指按揉頭部。
這樣做能夠幫助預防糖尿病引起的眼底病變,並且有效促進胰島素分泌,降低血糖。
原地跳躍操
方法:站立之後兩腳自然分開,與肩同寬,然後兩手在身後相扣,膝關節微微彎曲之後用前足掌蹬地向上跳起,然後落地,連續跳躍10~30次,每天進行一次。
這樣做能夠幫助強化骨骼,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發生並且幫助降低血糖。
開合跳躍操
方法:站立之後兩臂自然下垂,前臂向前擺,兩足向上跳時左右分開落下時雙足合並,兩臂還原。連續跳躍10~30次,每天進行一次。
這樣做能夠幫助增強身體的代謝,有助於體內糖、脂質代謝,促進降糖。
單腳跳躍操
方法:兩腳並立站穩後一條腿向後彎曲保持離地狀態,另一條腿微微屈曲向上跳躍後著地,連續跳躍10~30次,每天進行一次。
這樣做能夠幫助增強身體的心肺功能,加快糖代謝幫助降低血糖。
規律的體育運動不僅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增加胰島素敏感性,還有利於減輕體重、控制血脂、血壓、降低大血管和微血管病變的發生。
運動能降血糖嗎2
1、運動量的熱量換算
沒個人正常情況下運動消耗90千卡量是最好的。飯後一小時後做一個單元的運動,在做一小時後就可減低1-2的血糖值。
一個單元的運動量可以大致定義為80-100大卡的熱量,不過這些都因人而異。
可以採取以下三種方法實現一個單元的運動量
散步 :每分鍾100步,堅持30分鍾。
類似運動:逛街、家務、太極。
慢跑 :每分鍾110步,堅持20分鍾
類似運動:跳舞、體操、騎單車。
小跑 :每分鍾120步,堅持10分鍾
類似運動:爬山、走樓梯、羽毛球。
2、運動強度的數據
糖尿病患者最好做一些低強度,長時間的運動。最佳的時間就是飯後一個小時。
運動強度應保持心率控制在有效心率區內。
說到這里很多人就會問什麼是有效心率區?
就跟人體其他器官一樣,心血管系統也只有在一定的運動強度刺激下才能得到改善,但這個強度又不能太高,否則就變成了無氧代謝運動了。這個心率范圍叫做「有效心率區」。掌握了有效心率區後,就能在從事不同運動時自己控制運動量和強度了。
㈥ 快速降糖運動
很多人知道在日常堅持運動對身體來說是有極大的好處,特別是糖尿病人,如果在控制血糖期間能夠堅持運動,是能夠讓自己得到更好的控糖效果。而在生活中雖然很多糖尿病人也都知道這一點,在控制血糖的時候也能夠讓自己堅持運動,但是有一些糖尿病人因為採取不適當的運動方式讓自己的血糖得不到穩定。所以對於糖尿病人來說,在選擇運動進行降糖的時候,也要注意選擇適合的運動。
三、瑜伽
瑜伽是一種比較舒緩的運動,這個運動對於一些孕婦以及老年人來說是比較適合的,在發現自己患有糖尿病的時候可以採取這個運動來幫助自己消耗能量,並且讓血糖穩定。
四、踢毽子
踢毽子運動也是比較適合糖尿病人的,因為在踢毽子的時候可以讓患者全身的肌肉進行運動,這樣也就能夠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從而讓身體的血糖代謝加快,進而讓血糖降到最低。
溫馨提示,糖尿病人在日常是可以適當的進行運動,只是在運動的時候要選擇正確的運動方式,選擇正確的運動方式才能夠讓身體多餘的熱量以及糖分被消耗,能讓血糖下降並且讓血糖穩定。
㈦ 要運動多長時間,血糖才可以達標,你知道嗎
我們在進餐之後,自身血糖的變化表現為先升後降。如果真的可以把進餐之後每一時刻的血糖值相連,則可以匯成一波狀曲線,波峰位於餐後的一個小時,餐前與餐後3小時血糖則處於基線的水平。
無論是鍛煉、旅行還是僅僅走出家門呼吸新鮮空氣,戶外活動都是我們保持身心健康的最佳方式之一。無論你是喜歡海灘、滑雪或徒步,了解你的血糖會如何受到環境的影響,對於保持安全和健康是至關重要的。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嚴重曬傷的負面影響尤其顯著。當我們被嚴重曬傷時,身體會釋放一種叫作皮質醇的激素,也被稱為「壓力」激素,它可以刺激你的肝臟分泌葡萄糖並增加一定的胰島素抵抗。因此避免這種情況的最明顯和最有效的方法還是塗防曬。並且戴上抗紫外線的帽子和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