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糖尿病人飯後慢走30分鍾,真的能夠降血糖醫生給出答案
對於糖尿病人來說,控制好體內的血糖非常關鍵,很多人說糖尿病人在飯後走上半小時,可以降低身體中的血糖,同時還能增加胰島素的分泌,能夠幫助葯物發揮最大的作用。
但很多人不知道,雖然飯後運動確實能達到降低血糖的效果,但是飯後運動也是有一個規定時間段的不宜過早,也不宜過晚。
有一項針對飯後走路是否能降血糖的研究,研究人員將10名平均年齡約60歲的志願者作為實驗對象(這10名實驗對象的血糖均偏高,但未達到糖尿病的水平),並對他們進行了三項不同的實驗。
每項實驗持續2天,每項實驗之間的間隔是4周,在實驗的兩天時間內,早上運動45分鍾和三餐後散步15分鍾的控制血糖效果均比下午運動45分鍾的效果好,但是只有用餐後15分鍾散步才能夠很好的降低血糖峰值。
因此該項研究顯示,餐後散步,能夠成為一項很好的幫助老年人預防糖尿病的方法。
在糖尿病患者快步走開始的5至10分鍾,血液中糖分消耗很少,因此降糖的效果並不明顯。而在20至30分鍾後,血液中的糖分大量消耗,降血糖的作用才會明顯,如果超過40分鍾,運動量較大,身體就開始消耗脂肪,盡管也有降糖作用,但不是最佳狀態。
因此, 如果每天保持1至2次、每次持續20至30分鍾輕松愉快的快步走 ,對控制血糖很有幫助,有人把快步走比喻成有降糖作用的「散步葯丸」。
我們吃完飯後,食物要在胃裡面消化,首先要把食物磨成食糜,這個消化的過程,胃沒有吸收營養,所以血糖不受影響,不會上升,然後被胃磨碎的食糜不斷地進入我們的小腸。
一般飯後30分鍾至1小時左右,大部分食糜都已經進入小腸,進入吸收營養階段,血糖也升高得很快,食糜裡面的營養物質被吸收後,剩下的殘渣會進入大腸,成為糞便。
看到這里,朋友們應該已經明白了,我們的血糖在飯後30分鍾到1小時會有一個最高值,但是具體是什麼時間點,這個要看每個人的情況,因為各人的消化能力是不一樣的,因此沒有統一的具體時間點。
注意運動時間
糖尿病患者運動每次連續運動的時間一般不能少於20分鍾,但不宜超過1小時,如果血糖控制不佳,有條件者可在三餐後半小時均進行20 40分鍾的適量運動,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運動的量不宜過多,更不要進行長時間的劇烈運動,可而止。
把握好運動的「度」
糖尿病患者畢竟不同於 健康 人,參加運動鍛煉時必須注意掌握好分寸。每日或每周有數日定時進行鍛煉, 每次時間以持續20~40分鍾為宜 ,這樣才能使運動治療達到「火候」.
運動時間的掌握極為重要,既不能運動時間過短,也不能運動時間過長,否則達不到降低血糖的目的,或者使病情加重。
觀察自己的身體
在進行運動的時候要多加註意自己的身體,有一些患者因為能量消耗過度而發生低血糖,就很容易引發糖症狀,所以要讓自己多加註意,在有異常時要及時停止。
運動時要以不出現心悸、氣促為原則
糖尿病飯後運動量要注意調整好運動的節奏,在運動前要做簡單的熱身運動,逐漸加大運動量,使心肺功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運動快結束時,至少要有5分鍾的減速調整。
溫馨提示:
糖尿病人要注意在發現自己出現血糖高的時候不要過於慌張,要及時跟醫生溝通,並且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葯物,另外還要控制自己的飲食以及配合運動來讓自己的血糖穩定。
同時還要注意當血糖得不到很好的控制時,不要給自己過大的壓力,過大的壓力會導致自己的情緒受到影響和情緒,也是容易導致血糖出現波動,就會讓血糖持續上升而控制不了,也就會讓身體受到傷害。
❷ 要運動多長時間,血糖才可以達標,你知道嗎
我們在進餐之後,自身血糖的變化表現為先升後降。如果真的可以把進餐之後每一時刻的血糖值相連,則可以匯成一波狀曲線,波峰位於餐後的一個小時,餐前與餐後3小時血糖則處於基線的水平。
無論是鍛煉、旅行還是僅僅走出家門呼吸新鮮空氣,戶外活動都是我們保持身心健康的最佳方式之一。無論你是喜歡海灘、滑雪或徒步,了解你的血糖會如何受到環境的影響,對於保持安全和健康是至關重要的。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嚴重曬傷的負面影響尤其顯著。當我們被嚴重曬傷時,身體會釋放一種叫作皮質醇的激素,也被稱為「壓力」激素,它可以刺激你的肝臟分泌葡萄糖並增加一定的胰島素抵抗。因此避免這種情況的最明顯和最有效的方法還是塗防曬。並且戴上抗紫外線的帽子和衣服。
❸ 快速降糖運動
很多人知道在日常堅持運動對身體來說是有極大的好處,特別是糖尿病人,如果在控制血糖期間能夠堅持運動,是能夠讓自己得到更好的控糖效果。而在生活中雖然很多糖尿病人也都知道這一點,在控制血糖的時候也能夠讓自己堅持運動,但是有一些糖尿病人因為採取不適當的運動方式讓自己的血糖得不到穩定。所以對於糖尿病人來說,在選擇運動進行降糖的時候,也要注意選擇適合的運動。
三、瑜伽
瑜伽是一種比較舒緩的運動,這個運動對於一些孕婦以及老年人來說是比較適合的,在發現自己患有糖尿病的時候可以採取這個運動來幫助自己消耗能量,並且讓血糖穩定。
四、踢毽子
踢毽子運動也是比較適合糖尿病人的,因為在踢毽子的時候可以讓患者全身的肌肉進行運動,這樣也就能夠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從而讓身體的血糖代謝加快,進而讓血糖降到最低。
溫馨提示,糖尿病人在日常是可以適當的進行運動,只是在運動的時候要選擇正確的運動方式,選擇正確的運動方式才能夠讓身體多餘的熱量以及糖分被消耗,能讓血糖下降並且讓血糖穩定。
❹ 飯後多久可以運動能達到減肥有效
飯後多久可以運動能達到減肥有效
飯後多久可以運動能達到減肥有效,不同的運動適合在不同的時間做,在我們日常的運動中,經常運動有利於增強我們的心肺功能,運動還可以幫助減肥,和我一起看看飯後多久可以運動能達到減肥有效。
飯後多久可以運動能達到減肥有效1
飯後運動30分鍾,減肥最有效
吃飯後,消化系統就會將食物分解成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並且最終融入血液。這個時候血糖濃度就會升高,血液里的脂肪酸也會增多。通過再次分解營養物質,吃下去的食物才能給人體細胞提供能量。
如果能量已經滿足了人體的需要,接下來多餘的血糖就會進行能量的儲存,轉化成脂肪這一纖體大敵了。所以不要以為不吃肥膩,高脂肪的食物就可以避免肥胖,吃無脂肪的食物也會有發胖的可能。
飯後30分鍾,恰好是小腸開始對食物進行分解吸收的時間。因此,在吃完飯30分鍾後,血糖濃度就會開始上升。而在這個關鍵時刻運動,就能不讓血糖有機會形成脂肪。
飯後如何運動減肥
懶人法:散步;懶美眉可以選擇散步,科研人員發現,飯後45分鍾左右散步20分鍾,熱量消耗得較快。
如能在飯後2-3小時再散步一次,時間大約20分鍾,那麼,減肥的效果會更明顯。正確的健身步行應當是挺胸抬頭,邁大步。
半懶人法:慢跑;慢跑運動時間要持續到一個半小時以上,不能間斷,10分鍾或20分鍾的運動是不會消耗脂肪的,所以最起碼也要撐到半小時以上!
勤快人法:減肥操;各種減肥操都可以嘗試,需要用30-60分鍾的時間,就怕你懶得動彈,你可以每天做到嗎? 注意事項:做完動作後,平躺一會兒,放鬆腹部,運動當中不要過於激烈,腦子里要想著腹部肌肉在運動。
運動減肥前後注意事項
1、隔2小時再進食
應避免餓肚子運動,以免運動完更餓、吃進更多熱量;另運動後血液集中在鍛煉部位,此時腸胃代謝速率變慢、吸收變好,宜至少間隔1~2小時再進食,以免消化不良及變胖。
2、很餓可吃點水果
若運動後真的很餓,可以吃水果,因水果熱量較低,且可補充糖分、水分和鉀離子等,以水分多水果為佳。如西瓜、香瓜、橘子等,不要吃質地較為綿密、且熱量高的水果,比如香蕉,水果的份量要控制在1~2個拳頭大,也可以吃洋菜凍、杏仁豆腐等一些低卡路里的點心。
3、劇烈運動喝鹽水
若從事劇烈運動後,出現疲倦、沒胃口情形,也不一定要喝運動飲料,可以在600cc開水中,加入約半茶匙鹽,同樣可達到補充身體流失的電解質效果。若想提升口感和抗氧化,還可擠1/4顆檸檬汁,而且檸檬汁能夠幫助消化,分解體內毒素,有助排毒。
飯後多久可以運動能達到減肥有效2
按運動強度來說,散步、走路、廣場舞、太極拳等輕度運動,飯後半小時至一個小時可以進行。慢跑、減肥操、騎自行車等中度運動,可在飯後一個小時至兩個小時進行。長跑、跳繩、踢足球、打籃球等高強度運動,宜在飯後兩小時至三小時再進行。
按用餐量來說,如果運動前的用餐量較大,並且吃的是以蛋白質和脂肪為主的食物,這些食物不好消化,最好在飯後兩個小時以上再運動。如果用餐量較少,並且食物以碳水化合物、蔬菜、水果或流食為主,吃飯與運動之間的間隔時間可以根據運動強度相對縮短。
為什麼飯後不能立即運動
吃完飯後是不可以立即運動的,比如跑步等劇烈的運動,因為這會引起消化不良等,那麼,飯後為什麼不能立即運動呢?
飯後跑步或者運動是不可取的。因為吃飯後消化器官需要大量的血液供應,進行緊張的工作。若在這時跑步或運動,勢必使骨骼肌搶走許多血液,結果造成消化道缺血, 不但胃腸的蠕動減弱,而且消化液的.分泌也會顯著減少,這將引起消化不良。
飯後跑步或運動,有時還會引起腹痛,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可以是以下幾點:
1、飯後胃裡裝滿了食物,運動時震動胃腸,使連接胃腸的腸系膜受到牽拉,引起腹痛 。
2、運動時血液的分配從消化道轉移到骨骼肌,促使消化道缺血而導致胃腸道平滑肌痙 攣,因而發生腹痛。
3、運動時全身需氧量增加,平時缺乏鍛煉的人肺活量小,這時努力喘氣容易出現呼吸淺而快。這使得胸腔負壓減小,造成肝臟血液迴流受阻,則導致肝臟淤血、肝包膜張力增大而引起肝臟疼痛,表現為右上腹疼痛。
4、其它胃腸道疾病,包括闌尾炎恰好在飯後運動時發作。
前三種情況在運動停下來以後,腹痛很快就會緩解。第四種情況是器質性疾病,疼痛 較前三種歷時長,而且多數會逐漸加重,對於這種腹痛,應該及時去醫院診治。
飯後怎麼運動
一、首先,飯後半個小時
在這半個校內,以休息為主,靜坐,家人朋友一起飯後的聊天,多聊些茶餘飯後的開心的話題,這是最合適的。既保持良好的心情,又保障了食物的最佳消化。
也有人說「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的俗語,很多人提倡飯後立即散步,促進消化和減肥。
對於身體素質好的人,飯後輕微的散步也不錯,但是對於很多體質差或是有腸胃疾病的人就要千萬注意了,飯後就一定要休息好,方可適量運動,即使是散步。
二、其次,飯後1到1.5個小時
這個時候,食物的消化的最高峰基本過去了,一般的運動是沒有關系的,譬如說快走、慢跑之類的運動都可以慢慢開展了,但是,切記劇烈運動還是要節制的。
特別是當你進食了很多難以消化的高蛋白與脂肪的食物的話,筆者建議您這頓飯後就不要劇烈運動了,如果您打算運動鍛煉身體的話,盡量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比較好。減少腸胃的負擔。
三、接下來,飯後兩個小時
這個時候,基本上你就可以開始各種體育運動都沒多大關系了,如果你再不運動,離下餐吃飯的時間就不遠了,那你就沒有運動的時間了。
這個時候,消化基本進入尾聲,身體進入穩定平衡的階段,也是精力最充沛的時間段,強度大點的跑步,打球都是最佳的時期了。溫馨提醒一下,運動記得要多補充水分哦。
四、最後,我們簡單總結一下
其實飯後休息多久才可以運動,主要是看個人的體質,當時飲食的量和質以及之後運動的項目的運動量與運動強度而定的,日常生活中,自行養成好習慣,量力而行。
一般情況下,身體健康且經常運動的人,休息一個小時就可以了;至於那些體質差身體處於亞健康的人,就建議多休息會。運動本來是很好的事情,不要反而誤了身體,就得不償失了。
❺ 餐後運動能降血糖嗎
因為運動會消耗體內的血脂和糖分,所以能夠降血糖。但是要注意,餐後不能馬上運動,因為馬上運動很容易傷害腸胃,導致腸胃病變。餐後應該休息30鍾以上才能運動。
❻ 攝入糖分半小時之內運動能消耗嗎
可以的,科學實驗表明,人體運動消耗的順序是首先半小時消耗的是體內的糖元,然後是脂肪,最後是蛋白質,也就是說針對於想減肥的人來說,跑步45分鍾到一個小時就完全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