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美元在各國都能幹什麼
1美元大概108日元可以買一瓶普通的礦泉水停一次自行車(兩小時以上5-8小時以內比較偏的的位置)買兩個雞蛋大的土豆買半個生菜添20-50日元可以買一個普通的打火機添70日元可以座一站公交車添50日元可以座一站地鐵添20-50日元可以買一罐最便宜的啤酒百元店可以買很多小東西,有的甚至比國內感覺便宜
幾年前去美帝逛過一趟7-11里的熱狗也不過一兩刀吧?一條好時巧克力還不到一美元吧?怎麼變成什麼也買不到? ---------------------------------------以前去的,當時肯定不會為了多年後在知乎上的答題而特意去記錄一下7-11里熱狗與好時的價格,若有誤差,歡迎大家來糾正。雖然時間有點久了,但當時我心裡還是有點數的,那就是美國的基礎生活消費並不是很貴的,我在達拉斯吃披薩自助五美元一個人,就是披薩隨便吃那種。
1.3澳元,在aldi超市可以買7包方便麵...他們的方便麵不知道為什麼那麼便宜,5包才89分。或者買2盒共48片撲熱息痛。或者加20分在Coles可以買兩瓶1.25升的湯力水。或者兩個蘋果每個150克。
一美元,在天朝可以買11根阿爾卑斯棒棒糖,自己吃一根,剩下10根,每人兩根可以去騙5個小盆友,賣到山區,每個2w,一共10w,用這10w到緬甸邊境,買2隻槍,找幾個小弟,剩餘9w,用作販運毒品的成本,將毒品運到天朝,一趟暴利50w+。從此,美女香車,踏上人生巔峰。別問我怎麼知道。
說說人民幣的購買力吧,房啊車啊什麼的都是老哏,就不說了。前幾天看到個床墊,從美國運到中國的運費大概是1萬人民幣左右,算上運費,在美國買後運到中國的價格,是在中國買的25%。另外,美國麥當勞是有一元食品的,可以買個低價的漢堡,派或者冰淇淋什麼。這些東西在中國國內的價格基本都是10元以上的。
B. 如果你手上有1美元,那你可以在各個國家能買到什麼
在美國「99分超市」里,貨品很豐富,所有商品的價格都在99分以下。有的小東西,99分能買好幾樣。在這里一美元你能夠買到三碗桶裝的速食麵,或者你可以買一袋葵花子,一副手套,一個鍋鏟,一個咖啡杯,一個盤子,一個兒童用帶吸管的杯子,廚房裡用的手巾一卷,一包核桃仁甜食。甚至你可以用一美元買到一棟房子,在美國底特律這個曾經的汽車之城 ,由於現如今極高的犯罪率房子甚至被降到1美元仍然無人購買還。當然如果你只是想要個房子的話,這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新加坡這里是世界文明的綠色之城,也同樣是物價高昂的消費之都。在這里一美元你只能夠買到兩只香煙,如果你沒有抽煙的愛好,那可有點不妙了,因為在這里一美元連普通巴士都無法乘坐。
菲律賓:知名的海濱之國,在這里你可以買到日常的廚房調味品。
丹麥:你僅能買到一根黃瓜。
C. 全球旅行中,1美元在各個國家能買到什麼
要是你去往美國旅遊的話,一美元可以買到一個熱狗。那邊的熱狗還是非常好吃的,並且在當地很多地方都有連鎖店,香腸烤的非常酥脆,兩片麵包夾住香腸,擠上番茄醬和奶黃醬,熱乎乎的非常頂飽,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小吃,而且很便宜,只要一美元。
要是在中國的話,能買到的小吃種類可就多了,你可以買一份小籠包,小籠包有七八個,沾上番茄醬熱騰騰的也特別好吃。在我家這邊的話,一美元可以吃到一碗拌面和牛肉湯。拌面是用花生醬拌的,味道非常的濃厚。牛肉湯也是,經過好幾個小時的熬煮,牛肉的味道完全融化在湯裡面。
D. 一美元對於美國人來說相當於我們的一元人民幣嗎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人民幣的價值,人民幣的價值越來越高,說明我國的綜合實力水平越來越高,我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和 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實體。 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為我們的人民幣升值而自豪,而一些國家的貨幣卻在貶值。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消費體系,這些只是比較的幾個小方面。 其實如果真的按照日常生活來計算的話,美國月收入3000到5000美元其實和中國月收入3000到5000元的生活差不多,只是因為地域差異 略有變化。
E. 在美國,一美元可以干什麼呢
一美元可以分別買到一份《紐約時報》,兩份《每日新聞報》或四份《紐約郵報》。如果你喜歡購買中文報紙,一美元可以買到兩份中文日報,紐約目前擁有4份中文日報,每份售價50美分。這些都是周一到周六的價格,大部分報紙周日版都會提價。《紐約時報》周日版售價3.5美元,不過有200多版,另加3份雜志;中文《世界日報》周日版售60美分,《星島日報》周日售75美分。 曼哈頓有個號稱「世界上最大舊書店」的史傳德(Strand)書店,一美元一本的圖書有數千種之多,其中不乏文學經典和學術專著。在一元一本的書架上,偶爾還可以發現中文書籍。我買到一本1977年出版的《韋氏二十世紀詞典》,比枕頭還要厚,16開2129頁,只花費一美元。 在紐約的公共圖書館,一美元可以在自動投幣復印機復印5頁。但在街頭自助復印店裡,復印1頁紙僅需5分錢,一美元可以復印20頁。 在唐人街,一美元可以分別買到3至5個蘋果,3磅重的香蕉,3個橙子,4個李子。也可以買到一磅菜心,或者一磅半芥菜。 在超市,一美元通常可以買到1盒(12個)新鮮雞蛋,遇到減價的時候,一美元可以買到兩盒雞蛋。一罐「進口」的青島啤酒或者本地的「百威」的標價是0.99美元,跟一罐可口可樂的價格一樣,當然,如果你整箱購買,還會便宜許多。 一瓶冰凍的礦泉水售價一美元,在唐人街,不凍的礦泉水一美元有時候可以買到兩瓶。 電影里的美國人總是嚼著口香糖,在路邊店一美元可以買到一盒12顆口香糖,如果在大型超市,2美元可以買到3盒。 一個熱狗(香腸麵包)的價格通常是1.25美元,但在42街中領館附近一個很顯眼的店鋪,卻可以買到99美分的熱狗。 一美元可以在曼哈頓鬧市區之外的街道停車1個小時,以15分鍾為單位,每單位時間投幣25美分。有些人就是為了節省一個25美分的硬幣,卻吃了一張35美元的罰款單。 投幣25美分可以在路邊的公共電話亭打一通本市電話,時間3分鍾。有的公用電話機投幣50美分可以打一次不限時間的本地電話。 紐約街頭有無數的「99美分商店」,商店裡面成千上萬種小商品,絕大部分都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一個電燈泡,一把剪刀,一個玻璃杯,一個訂書機,一沓信封,一包餅干,每件僅售99美分,拿著一張10美元的鈔票,可以買到不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東西。 紐約人的錢包裡面往往放著家人的照片、信用卡,但是現金通常不會多,專家建議通常帶20美元左右。 街頭或者地鐵裡面的乞丐在講述自己的悲慘故事之後,往往請求人們施捨「一美元或者一個誇脫(一枚25美分的硬幣)」就滿足了。 不過,在廣州,一元錢可以乘坐一次沒有冷氣的公共汽車,在紐約,乘坐一次汽車或者地鐵,都要2美元。 一美元,可以給紐約市長布隆博格(當地華人譯為彭博)發一年的工資,一美元的市長年薪,他已經領取了將近4年,而且,為了繼續從市政府領取一美元年薪,據說市長先生打算花費一億美元競選經費以謀求連任。當然,人家是全美國數得出來的億萬富豪,為了舒展政治抱負,工資多少已經不需要計較。
F. 一美元能買什麼
1美元在美國能買到什麼東西?
1美元在美國其實能買到許多不同的東西。也可以說不能買到什麼東西。
因為在一些貨幣兌換率比較高的國家,都會有一些一元店,裡面有很多日常生活雜貨。如加拿大的dollarma就是連鎖的一元店,但是裡面有很多東西,比我們國家的一些普通超市都要大,而且都是一元錢的,美國也絕對會有類似的商店。所以通俗一點說,一美元在美國其實能買到許多東西。
在美國,坐公交車需要1.1美元;坐地鐵需要1.75美元。交通也有月票,需要30美元。一瓶倩碧洗面奶,在國內需要200多RMB,在美國,34.5美元可以買一套,包括護膚。美國買一輛中等汽車,需要2萬美金。因為人力資源比較貴,所以美國大都安裝窗式空調,自己回家往窗戶上一卡就可以,因為人工的錢差不多又可以買一台空調了。
值得注意的是1dollar等於100cents,而不是10cents。1美元可以買到2.4升的汽油,一磅雞肉、半磅豬肉、一兩好牛肉或者是10度家用電,再或者是2磅麵粉。總之你不能忽略了1美元的存在,他時時刻刻發揮著他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雖然解決不了大問題,但卻存在生活的角落裡,不能忽視。有的時候可能在你急需1美元解決眼前這個看起來不算問題的問題時,錢包里剛好是大額鈔票,你就會覺得他的作用絕對是舉足輕重的。
而8塊錢人民幣在中國的購買力,我們就可以很輕松的了解到了。8塊錢你可能能買到一斤上好的糖果、一頓豐盛的早餐、一頓看起來還算不錯的中餐或是晚餐、兩瓶碳酸飲料、能坐兩個來回的地鐵、甚至在北京可以坐一個星期的公共汽車、買一雙襪子、一本雜志···等等。而這些,事實上只需要一美元。
美元在買數額小的商品的時候,購買力比較弱,在買數額大的商品的時候,購買力就很強了。
但其實一美元也不能買到什麼,因為在美國,買東西的時候都要加稅,就是說一件商品本來是1美元的,但你在付錢的時候收銀機會自動幫你加上稅,也就是說你得付一塊多美元。因此很難買到什麼,除非是在一些小士多里買一些很便宜的東西。順便提一下,就是因為美國買東西要付稅,所以至今還保留美分,因為稅要精確到分,而中國就不用,因此國家再也沒有發行面值1分的人民幣了。
而同樣是1美元,在2010年1月20日這一天,按照中國銀行外匯牌價顯示,1美元只可兌換6.8273人民幣。相對與四年前的1:8.0333的匯率來說,今天的美元的確褪去了些許昔日的光環。而美元的貶值不僅僅是美元單一的走低,同時也有人民幣匯率的走升。所以在今天,不僅僅是美國,在其他許多國家,人民幣的購買力也顯得日益強大。尤其以2009年的海外留學市場最為明顯。
同樣是1美元,在美國,同樣可以買到一磅雞肉、10度家用電、或是2.4升汽油。但在中國,約等於7塊錢的人民幣隨著CPI的提高,可能只能吃一頓早餐、一頓可憐的午餐、半斤上好的糖果,可能只能坐一次地鐵等等。
1美元,看似面值小的不值得一提,但卻折射出世界經濟的走向,檢測出中國經濟發展的速度,以及人民幣在世界的影響力。1美元,盡管面值很小,但因為美國在世界的地位,還是賦予了他頑強的生命力。一美元的作用就好像是「蝴蝶效應」,就算一點點的震動都會引起世界的恐慌。一美元在美國和中國買到的不僅僅是物質,卻是美國與中國在世界經濟地位的頑強較量。
G. 1美元在各國能買到什麼
在印度,1美元可以兌換大約50印度盧比。這些錢可以買到一份異常豐盛的印度大餐。大餐包括了米飯、木豆、蔬菜、鹹菜、酸辣醬以及擺成加爾各答「波沙魚」造型的薄脆餅,不限量,隨便吃!印度南部:可以吃一餐米飯,提供配菜有酸辣湯、咖喱燉蔬菜、豆腐、薄脆餅、1塊用香蕉葉包的糖,米飯不限量。
奧地利維也納:1美元可以買一個熱氣騰騰的剛烤出來的烤恩雜糧麵包卷(Kornspitz),但是在當地市場上買一份泡菜或是坐一次短途公交,還不太夠。但是,1美元買過烤恩麵包卷以後,還可以在周六去一次應用藝術博物館,這個完全免費。
尼泊爾加德滿都的消費不高,1美元可以買到10個包子和1罐250毫升的可樂,包子是咖喱餡,內容豐富。
過高的賦稅以致1美元在加拿大什麼也買不到。
泰國清邁:1美元可以買到很多東西,小吃攤上的東西都不超過1美元
迪拜:1美元可以買到1份特色美食賈巴·阿諾爾「沙瓦瑪卷肉餅(」JabalAlNoorshawarma)迪拜既有眾多的奢華酒店,同時迪拜也是購物天堂。在迪拜,1美元就能買1份「賈巴·阿諾爾」沙瓦瑪卷肉餅
1美元在中國可以買到什麼呢?在北京可以吃兩個煎餅果子,做三次地鐵,在北方一些比較大的城市可以吃一碗牛肉麵,在中國的大部分地方(除了景區等)可以買到3瓶礦泉水,1美元在中國不同地方可以買到不同的東西。
H. 1美元現在在美國,可以買什麼
在美國,無論你生活在哪個城市,都可以見到"Dollar Tree"和「99分only」這樣的超市。
店如其名,裡面很多東西都是1美元,
別小瞧Dollar Tree 這樣的商店
1元店,也是上市公司
99分only,比一元店便宜1分錢,這家店在加州也是遍地都是。
那我們就帶你到99分商店轉一下,看看能買什麼。
在「99分超市」里,貨品很豐富,所有商品的價格都在99分以下。有的小東西,99分能買好幾樣。
99分能買三碗桶裝的速食麵,99分能買一袋葵花子,一副手套,一個鍋鏟,一個咖啡杯,一個盤子,一個兒童用帶吸管的杯子,99分能買廚房裡用的手巾一卷,一包核桃仁甜食,1個很精美的工藝品籃子,4卷衛生紙,洗碗劑一瓶,清潔玻璃劑一瓶,一盒室內用固體芳香劑,挺大一瓶可樂飲料(1升),1小罐香腸罐頭,一大袋餅干。
99分能買一瓶蚝油,一盒雞蛋,一瓶牛奶,一包青菜,還有一個微型收音機,價格統統是99分。在超市裡購物,食品不交稅,其他物品要交稅大約10%的稅。
99分可以買上一瓶濃濃的Naked芒果汁,
玉米粉,1磅玉米粉,454克,只要99分,
一袋全麥的麵包1美元。
小玩具4個99分
還有有機的菠菜99分一盒,可供選擇的種類非常挺多。
1美元,能買1包糖,4支中性筆,1美元能買1包283克的果味膠皮糖,4節5號電池,1美元能買一包創可貼,一把剪子,1副撲克,一包肉乾,一包口香糖,3個打火機。
吃的用的幾乎是應有盡有,
新店開張的都是排隊,爭著來購買,
這也是普通民眾,在聖誕,萬聖節都愛來購買裝飾的超市之一,
最有趣的是,「99分超市」里的商品,大多來自中國
拖鞋、浴巾、T恤、餐具……琳琅滿目。
這既讓我們自豪,又讓我們尷尬。我們說不清這是一種什麼感情。中國的商品在美國充斥著地攤市場,我們在美國買中國貨。
一朋友在美國上大學的女兒算了算,她每月用吃飯的花銷不會超過300美元,而且吃得很好。
一美元,可以買一片披薩
1美元可以買一個熱狗
1美元2個Tacos,
1美元,可以買到1磅雞腿,雞肉,怪不得以前聽說,有的來美國同學,天天吃雞腿。。
I. 1美元在美國能買到什麼
一美元在美國其實能買到許多不同的東西。也可以說不能買到什麼東西
因為在一些貨幣兌換率比較高的國家,都會有一些一元店,裡面有很多日常生活雜貨
如加拿大的dollarma就是連鎖的一元店,但是裡面有很多東西,比我們國家的一些普通超市都要大,而且都是一元錢的,美國也絕對會有類似的商店所以通俗一點說,一美元在美國其實能買到許多東西。
但其實一美元也不能買到什麼,因為在美國,買東西的時候都要加稅,就是說一件商品本來是1美元的,但你在付錢的時候收銀機會自動幫你加上稅,也就是說你得付一塊多美元。因此很難買到什麼,除非是在一些小士多里買一些很便宜的東西。
順便提一下,就是因為美國買東西要付稅,所以至今還保留美分,因為稅要精確到分,而中國就不用,因此國家再也沒有發行面值1分的人民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