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這些中葯可以治療什麼
用來治療癲癇的用量一般是,天麻15,琥珀15,羚羊角9,麝香0.1,柴胡9,桂枝9,石菖蒲15,青陽參9,白僵蠶9,鉤藤15,羊癇草9,珍珠母9,鐵膽粉1,龍戟草9
Ⅱ 吃點什麼樣的中成葯,可以調理好
什麼問題啊?氣血問題和慢性疾病可以通過中葯調理,其他的記性的疾病要西醫先控制然後再調理的。
Ⅲ 經常便秘怎麼辦有什麼中葯可以調理嗎
治療便秘,最安全的方法就是飲食調理,而除了飲食調理外,還有就是中葯治療,對於飲食調理得不到很好改善的,可適當的選擇中葯來治療,治療便秘的中葯有很多,下面來給便秘者介紹其中的一些中葯療法,患者可酌情選擇具體的葯方。
一、甘草 ,黃芩 ,乾薑 ,半夏 ,黃連 ,大棗,各適量,水煎服,一天一劑,有 緩中補虛,升清降濁的作用。
二、肉蓯蓉 ,女貞子 ,旱蓮草 ,柏子仁 ,火麻仁 ,決明子 (炒香),黑芝麻,各適量,用慢火煎一小時後取葯液加白蜜和勻,分兩次溫服。可滋肝脾,益腎氣,潤大腸。
三、黃芪 ,黨參 ,白術 ,當歸 ,陳皮 ,柴胡 ,升麻 ,茯苓 ,五味子 ,炙甘草各適量,水煎服,一天一劑,兩次服,早上飯前溫服,晚上飯後溫服。可益氣升陽,調補脾胃。
四、黃芪 ,金銀花 ,威靈仙 ,白芍 ,麻仁 ,肉蓯蓉 ,厚朴 ,當歸 ,酒大黃,各適量,水煎服,一天一劑,可吃到大便恢復正常後才停葯。
五、當歸 ,肉蓯蓉 ,熟地黃 ,蘆薈 ,木香 ,枸杞子 ,天花粉 ,生甘草 ,黃柏 ,藿香梗,各適量,水煎兩遍後分兩次溫服。可潤腸通便,滋陰清熱。
六、牛膝、火麻仁 ,大黃 ,升麻 ,桔梗,各適量,水煎後取汁分三次服,可潤燥滑腸,軟堅通便。
上面這些中葯都對便秘有不錯的療效,便秘者如果想中葯調治的,可在醫生指導下來選擇適合自己的中葯,同時生活中也要注意做好飲食調理工作,多吃一些可軟化糞便的食物,多喝水,並注意適當運動,以促進腸道蠕動,有利於排便。
Ⅳ 什麼中成葯可以調理脾胃
腹脹——選用香砂和胃丸
對大多數脾胃不和的患者來說,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慾不振、腹部脹痛、大便不調等可用香砂和胃丸來調治。該方以香砂六君子湯為基礎,加理氣、消食、祛濕中葯組合而成,功效健脾開胃,行氣化滯,適用范圍較廣。但是,同時伴有口臭、惡心、大便秘結、舌紅苔黃等明顯實熱證患者及有口乾、舌紅少津、大便乾等陰虛患者不適用該葯。
胃寒——選用溫胃舒
如果患者胃部不適、經揉按或保暖後減輕、乏力、手足不溫,可選用溫胃舒,顧名思義,其有溫胃暖中作用,適於胃脘寒涼,飲食生冷、受寒更痛。虛寒胃痛沖劑、胃氣止痛丸、附子理中丸也屬此類葯品。但如查看舌象發現有舌紅、苔黃或膩等濕熱症狀及急性胃痛就不適用。
胃痛——選用牛黃清胃丸
胃痛伴胃酸增多和口渴愛喝冷飲、大便干、小便黃等熱象的胃熱症狀,治療可瀉火清胃,可使用牛黃清胃丸。但此葯不可多用或長期應用,大量使用易傷脾胃陽氣,使人體虛。如服用後未見明顯好轉,應去醫院專科診治。
Ⅳ 什麼中葯可以調理失眠
你可以試試艾灸,那個也可以調理失眠,具體怎麼調理你可以網路一下
Ⅵ 什麼中葯可以調理腸胃
怎麼吃都吃不胖不一定就是腸胃吸收不好啊!!!如果你感覺你的體質差的話就有可能,但怎麼吃都吃不胖的人大有所在,本人也很羨慕啊~
1、調養:凡飲食不節,過飢過飽或過食生冷食品都能影響胃的功能而引起疼痛,胃病之後消化性功能減弱,因此飲食一定要按時定量,少吃為宜,吃飯時要細嚼慢咽,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胃喜潤惡燥,而醇酒辛辣,油膩厚味的食物均能生熱化燥,對胃部不利。
2、精神調整:臨床上由於精神刺激、情志不舒、肝氣郁滯,使胃病復發和加重的最為多見。因此保持精神舒暢愉快,情緒穩定,避免情志刺激。
3、慎起居、重鍛煉:有規律的生活對於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得了胃病更應當注意,按時用葯之外,還要有嚴格的作息制度,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可以促進疾病的康復。經常鍛煉身體,能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通過運動可以促進胃腸道的蠕動和分泌。同時注意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被,免受寒邪侵襲,對於促進胃病的康復有著重要的意義。
4.注意飲食不要過飽或過飢,少吃刺激的東西,如辣椒,蒜等,不吃過酸,過鹹的食物,辣的東西對胃更不好,胃痛時要食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面、米粉等。用熱水熬或用退熱貼貼疼痛處能快速止痛的,平時一定要注意飲食,早上起來最好空腹飲杯白開水或淡鹽水清一下腸胃,胃是要養出來的,要不然很容易復發的。
Ⅶ 什麼中葯可以調理脾虛
健脾丸,四君子丸,參苓白術丸,六君子丸都是可以調脾虛的中成葯
Ⅷ 你好!用什麼中葯可以調理好呢
首先講明身體問題....
Ⅸ 什麼中葯可以調理身體更好的吸收營養
是葯三分毒。。。
吸收不良綜合征屬中醫「虛勞」、「虛損」、「脾痿」范疇。患者多因胃腸等消化系統慢性疾病導致長期厭食、久瀉,終而引起脾氣痿弱,腎氣受損,精氣匱乏,整個機體失充營養的虛損病證。病位在脾、胃、腎,病性以虛為主。我們在臨床上將其辨證分為脾虛血虧、脾虛濕困、脾胃虛寒、脾腎陽虛四型施治。
脾虛血虧型:證見久不欲食,脘腹脹滿,大便溏薄,形體消瘦,神疲乏力,氣短懶言,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治宜補脾養血。方用歸脾湯加減。葯用西洋參、炙黃芪、炒白術、朱茯神、炒棗仁、桂圓肉、廣木香、當歸、遠志、炙甘草、生薑、大棗、首烏、黃精等。
脾虛濕困型:證見脘腹脹痛,腸鳴腹瀉,惡心嘔吐,形體消瘦,神疲乏力,氣短懶言,舌淡胖,邊有齒痕,苔白膩,脈濡緩。治宜補脾益氣,除濕止瀉。方用蒼白二陳湯化裁。葯用蒼術、白術、法半夏、陳皮、茯苓、黨參、炙甘草、砂仁、炒苡仁、炒扁豆等。
脾胃虛寒型:證見長期腹瀉,反復發作,大便稀溏如油狀,脘腹脹痛,喜溫喜按,惡心嘔吐,食納呆滯,畏寒肢冷,形體消瘦,神疲乏力,或見水腫、舌淡胖、邊有齒痕、苔薄白、脈沉緩。治宜溫中散寒、化濕止瀉。方用良附丸合理中湯加味。葯用高良姜、香附、炒白術、炙黃芪、乾薑、黨參、炙甘草、炒苡仁、炒扁豆等。
脾腎陽虛型:證見久瀉不愈,腹痛隱隱,腸鳴腹脹,大便稀溏,形寒肢冷,神疲倦怠,食少納呆,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弱。治宜溫補脾腎,固腸止瀉。方用自擬愈腸煎。葯用炒石榴皮、補骨脂、肉豆蔻、五味子、煨柯子、炙米殼、吳茱萸、大棗、附子、乾薑、茯苓、苡仁、赤石脂、禹余糧、杜仲、鎖陽、台烏、沉香、肉桂、小茴香等。(青海省中醫院主任醫師伏新順)
Ⅹ 有什麼中葯可以調理內分泌失調
治療內分泌失調中葯葯方
葯方一
配方:柴胡12克、當歸12克、白芍12克、白術15克、丹皮9克、梔子9克、薄荷6克、生薑6克、茯神15克、炒棗仁12克、合歡皮12克。
做法:將以上的葯,加水煎服即可,每日飲用一劑。
葯方二
配方:生白芍30克、當歸15克、山茱萸10克、山葯30克\生黃氏20克、丹皮15克、炒梔子10克、紅棗10個。
做法:建議用砂鍋或不銹鋼鍋加適量的水煎煮,所加入的水以淹沒葯物2-3cm為宜,待水沸騰後,再煎20分鍾,濾出葯汁,再次煎煮,濾出葯汁,將兩次濾出的葯汁混合。其中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分成早晚兩份來服用,在飯後半小時,溫服為宜。
葯方三
配方:復盆子、當歸、丹參、川芎、雞血藤、枸杞子、蒼術、赤芍、柴胡、膽南星、莪術。
做法:將以上材料都放入砂鍋後,加入適量的水煎煮,待水沸騰後,再煎煮20分鍾左右,濾出葯汁即可飲用,每日煎服1劑,也可與養血調經中成葯一起內服。小編建議以上三個葯方,有治療脾腎兩虛、濕熱瘀阻,具有健脾補腎、燥濕清熱的功效。
最後,提醒大家,中葯對內分泌失調症狀有較好的調理緩解作用。但在用量上最好咨詢中醫師,在醫師的建議下健康服用中葯,不能盲目用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