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不运动导致低血磷
这是真的
我听很多人都这么说过呢
⑵ 运动能降低血尿酸吗
调整饮食,多饮水。运动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促进尿液的排泄。
尿酸是人体代谢过程中的废弃物。
核酸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核酸是由无数的核苷酸组成。每一个核苷酸都由三部分组成,一个磷酸分子、一个戊糖和一个碱基(嘌呤或嘧啶)。生物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由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个核苷酸组成。所以说嘌呤是细胞的组成成分。我们体内的老旧细胞,还有食物,尤其是富含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在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其分解产物就有嘌呤。体内产生嘌呤后,会在肝脏中合成为尿酸。大部分尿酸经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少部分通过粪便和汗液排出。可见,嘌呤是核酸的代谢产物,而尿酸是嘌呤的代谢最终产物。
正常情况下,体内的尿酸大约有1200毫克,每天新生成约600毫克,同时排泄掉600毫克,处于平衡状态。但如果体内产生过多来不及排泄或者尿酸排泄机制退化,则体内尿酸潴留过多,当血液尿酸浓度大于7毫克/分升,是人体体液变酸,影响人体细胞的正常功能,长期置之不理将会引发痛风。
戒吃高嘌呤的食物
动物内脏(肝、肠、肾、脑)、海产(鲍鱼、蟹、龙虾、叁文鱼、沙甸鱼、吞拿鱼、鲤鱼、鲈鱼、鳟鱼、鳕鱼)、贝壳食物、肉类(牛、羊、鸭、鹅、鸽)、黄豆食物、扁豆、菠菜、椰菜花、芦笋、蘑菇、浓汤、麦皮
戒吃高胆固醇的食物
动物内脏(肝、肠、肾、脑)、肥肉、鱿鱼、 鱼、墨鱼戒酒一旦血中酒精浓度高达200mg/dl,血中乳酸会随着乙醇的氧化过程而增加,令肾脏的尿酸排泄受阻,结果使血中尿酸增加。
戒吃酸性食物,如咖啡、煎炸食物、高脂食物。酸碱不平衡,会影响身体机能,加重肝肾负担。
宜吃的食物多吃高钾质食物,如香蕉、西兰花、西芹等。钾质可减少尿酸沉淀,有助将尿酸排出体外。
中医学认为,固肾的食物有助排泄尿酸,平日可按“六味地黄”(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配方煎水饮用,以收滋阴补肾功效。
除固肾外,亦适宜多吃行气活血、舒筋活络的食物。例如可用桑寄生(一人份量为五钱)煲糖水,但不要放鸡蛋,可加莲子。
苹果醋加蜜糖
这是西方传统的治疗方法,经多项临床测试证明有效。苹果醋含有果胶、维他命、矿物质(磷和钾)及酵素。苹果醋的酸性成份具杀菌功效,有助排除关节、血管及器官的毒素。经常饮用,能调节血压、通血管、降胆固醇、亦有助治疗关节炎及痛风症。饭后可将一茶匙苹果醋及一茶匙蜜糖加入半杯温水内,调匀饮用。
(备注:若关节发炎期间,不要吃带补的樱桃(车厘子)及草莓(士多啤梨),以免加剧炎症,但消炎后则应多吃,有强身固肾功效。)
保持适当体重
应做适量的带氧运动,例如游泳、太极。中医学有句话:“气行则血行、血行风自灭”。因此,治疗痛风,应以养气、行血及固肾为主,气血通畅,则尿酸不会积聚。
⑶ 慢性肾病患者如何控制血磷
我们常说,CKD3期的患者就要重视血磷的监测和控制。这句话的意思绝对不是说3期才开始血磷的控制。建楼房都知道,没有1、2楼,哪来的3楼?
其实,在CKD早期,血磷水平尚可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但是这种调控以多种激素分泌异常为代价,只是我们没有感觉罢了。
当病程进展到CKD4-5 期,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下降,肾脏排磷发生障碍,磷开始在体内蓄积,就会逐步导致高磷血症。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预防,保护我们的残余肾功能,对于1、2期的患者,我们要做到:
做到这些,就是您为控制血磷做出的最大的努力。
定期监控血磷,管住嘴。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必要时服用降磷药物。要重视做心血管系统钙化的监控,当CKD3 5期患者合并存在血管瓣膜钙化时,要额外重视预防心血管疾病风险。
这些工作除了医疗上的配合,我们听医生的。剩下的就得咱们自己来完成。那么最重要的就是要—— 管住嘴。
对于高血磷的预防,我们首先要控制饮食中的磷的摄入。
1、严格低蛋白饮食,蛋白质的质量控制在0.6-0.8g的水平。保证优质蛋白比例大于50%。
2、避免、控制食用高磷食物。这些食物包括:
加工食品 :因为,食品添加剂中的磷几乎可以被人体100%吸收,这些高磷饮食包括:加工肉:香肠、火腿、培根、牛肉丸、牛肉干等。
高磷饮品 :浓茶、咖啡、奶茶、啤酒等。
高磷包装食品 :巧克力、奶酪等。
其他含磷高的食物 :
内脏类:猪肝、猪心、鸡肫、猪肚、大肠、鱼子、蟹黄、猪脑等。
坚果:花生、瓜子、核桃、杏仁、开心果、腰果、桃仁、芝麻等种子和坚果类。
全谷粗粮类:如小麦胚粉、麸皮、黑米、玉米面、大麦、荞麦、薏仁米、糙米、燕麦、全麦制品、高粱、青稞等。
干豆类:如红豆(赤小豆)、绿豆、黄豆、黑豆、蚕豆、扁豆、豇豆等。
因此要学会看食品说明。 尽量避免食用含磷食品添加剂食物,这是饮食控制磷摄入的关键 。学会给自己搭配饮食,掌握低蛋白饮食的配置。
3.少喝汤
少喝汤尤其是海鲜、肉汤、排骨汤、方便面汤。不仅仅对降低血磷有意义,对降低嘌呤、钾的摄入都有意义。
⑷ 经常锻炼可以降低血脂吗该如何锻炼呢
经常锻炼一定是可以降低血脂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血脂高的人,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药物和饮食来改善。并且如果选择锻炼的话,一定也要想循序渐进,不要一下子就选择运动量多大的项目。
特别是现在的人吃的都非常好,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都不是非常好,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血脂的人就非常常见了。所以还是要选择合适的运动来保证自己的身体素质。
⑸ 降血脂有什么方法呢天天运动可以吗
运动对于血脂异常有着很好的预防和治疗的效果,长时间的坚持体育的锻炼,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可以保持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正常,如果经常锻炼身体的话,身体自然就可以有一个正常的状态。
可以降低血脂的运动也有很多。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患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血脂高就是其中的一种,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也非常的密切,很多人想要知道,想要降低血脂的话,可以有哪些方法,运动就是很好的一种方法,下面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想要降低血脂的话,可以做哪些运动?慢跑,在做慢跑运动的时候,一定要抬头挺胸收腹,双眼看着前方,两肩放松,所以跑动的节奏在身体两侧前后的摆动,落脚的时候,先前脚掌着地,紧接着在全脚着地,跑步的速度加快,步子加大,两臂摆动的幅度也应该要跟着加大。
快走,快走运动的时候同样也是需要抬头挺胸收腹,双眼平视前方,两臂肘部弯曲约九十度,走的节奏在身体两侧前后摆动的幅度也应该要协调,落脚的时候应该是先脚后跟着地,紧接着在全脚着地,走路的速度越快,步子越大,两个手臂摆动的幅度也应该有越大。
登山,进行健身性质的登山,不是进行比赛,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登山的速度不要太快,这样就会造成膝盖的损伤,上山的时候身体的重心一定要向前,步子不要太大,下山的时候也应该要注意速度,不要太快。
⑹ 3岁孩子血液中磷含量偏高是什么原因如何降低和预防
小朋友的血磷偏高属正常现象,原因就是生长发育的需求和运动量大,成骨细胞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磷酸的参与,运动时三磷酸腺苷的脱磷,都会导致血磷的偏高。你还可以看看你小孩血检时血钙的含量是否正常,缺钙会导致血磷偏高。如果是血磷超标的很厉害,就要考虑肝肾方面的疾病了,尤其是注意肾脏。最后,祝你的小孩活泼健康! 追问: 非常感谢!我女儿的其它指标都正常,只有磷的含量比正常值高了0.4,还有钠低了0.1。她不缺钙啊!您看超标0.4是否正常呢? 回答: 儿童血液中磷的正常值是1.45~1.78mmol/L,成人血液中磷的正常值是0.9~1.34mmol/L。人体(无年龄的差异)血钠的正常值是135~145mmol/L(3.15~3.3g/L)。先说你小孩的血磷,如果当时的血清化验指标是以成人血磷正常值为标准的话,血磷+0.4也就刚好是处在了儿童血磷正常值的范围内;如果化验指标是直接以儿童血磷正常值为标准,血磷+0.4就可能属于病理学上的高磷血症,那就需就医了。高磷血症会使血液中血钙降低,导致骨质疏松。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标准是后者,且你不是在小诊所而是在大医院做的化验,当时的医生基本上是会拍板的,再说你的小孩的血钙化验是正常的,根本上大可不必担心了,我在这里只是做个可能性分析。你可以具体对照你的化验单。在来说血钠的问题,儿童血钠-0.1基本上是可以忽略的,完全是正常的。因为小朋友的新陈代谢较成人旺盛,钠的代谢是与人体水代谢相关联的,看你女儿是不是比较容易出汗,大量的排汗会有较大的钠流失,日常的正常食盐摄入就可以补充流失的钠。不过,口味也不要吃得太咸,容易引起口干和血压偏高。祝君健康!梅之韵竹之情 的感言: 非常感谢您的帮助!现在我可以放心了! 2011-04-28
⑺ 运动可以降低血脂吗
人体血液中的脂肪是可以通过动脉血管壁中的许多微小孔而被排出血管外的,但这种排出的前提是血管中的脂肪必须与高密度脂蛋白结合后才能穿透这些小孔,高密度脂蛋白含量越高,脂肪就能够有效地被排出。
运动能增加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而降低血脂。人在进食富含脂肪饮食1~2小时后,做一些适当的运动,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就会明显增加,使血液中的脂肪在未沉积于血管之前就能被排出;同时运动还能加快心脏搏动,增强血液循环,促进脂肪能量代谢。
人体在这多方面的作用下,血管中的血脂含量就会大大减少,这对防止或减缓血管粥样硬化,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是极为有效的。
⑻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能够通过运动锻炼降低血尿酸吗
高尿酸血症(HUA)和痛风已成为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是仅次于糖尿病的代谢性疾病,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约为13.3%,大约有5-12%的高尿酸血症最终会发展为痛风。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产物,80%由人体细胞代谢产生,20%从食物中获得。嘌呤经肝脏氧化代谢变成尿酸,由肾脏和肠道排出。
高尿酸血症是指正常饮食状态下,不同时间2次检测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 420μmol/L(7mg/dl),女性 360μmol/L(6mg/dl)。高尿酸血症常由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导致。
一、高尿酸血症的危害
1.有大约5-12%的高尿酸血症最终会发展为痛风。有相当一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可终身不出现关节炎等明显症状,称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同一疾病的不同状态。另外,血尿酸增高的遗传可能性为45%-73%,痛风遗传可能性为30%,20%的痛风患者存在家族史,痛风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更为密切。
2.研究认为高尿酸血症与多种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相关疾病(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事件及死亡、慢性肾病等)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可预测心血管及全因死亡,是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二、危险因素
高尿酸血症的高危人群包括:高龄、男性、肥胖、一级亲属中有痛风史、静坐的生活方式等。高尿酸血症的根本原因是身体代谢紊乱,产生较多内源性尿酸,而肾脏功能又不足以及时处理多余尿酸的时候,才会出现高尿酸血症。因此其治疗是以改变生活方式为核心,改善身体代谢紊乱,提高身体对尿酸的排泄能力。肥胖对痛风风险的影响非常大: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每增加1,风险增加18%。BMI超过27.5的人,危险是BMI低于20者的16倍,是BMI在20-22.5之间者的4倍。腰围每增加1厘米,风险上升6%。
三、控制措施
根据尿酸值及相关合并症采取不同措施。以多喝水、控制饮食、 增加运动量 、减肥等生活方式调整为基础,无法达标的需要增加药物干预。
1.单纯尿酸高,无痛风症状出现
尿酸若超过540μmol/L,需服用降尿酸药物,把尿酸控制在420μmol/L以内。若没有超过540μmol/L,可以先不吃药,只要多喝水、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等生活方式调整即可。
2.有过痛风急性发作的患者
只要尿酸超标,就应降尿酸治疗,目标为低于360umol/L。如果除痛风发作外,还有痛风石、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或痛风频繁急性发作的患者,尿酸低于300umol/L为宜。
3.无症状者合并有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
这类患者尿酸只要超过480μmol/L就要开始药物治疗。其尿酸控制目标为420μmol/L以下。
三、运动锻炼如何降低血尿酸
包括高尿酸血症在内的所有慢性病,控制措施都需要饮食+运动干预3-6个月,如无法控制的需要考虑增加药物干预手段。
1.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尿酸代谢,减轻体重,增加肾脏尿酸排泄速度,从而改善高尿酸状态。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和稳定期的痛风患者应该坚持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控制体重。规律运动可降低痛风发作次数,减少高尿酸血症相关死亡,鼓励高尿酸血症患者坚持适量运动。研究显示日常跑步的距离每增加1公里,痛风风险降低8%。在标准10公里跑测试中,跑步速度每上升1m/s(3.6公里/小时),风险下降45%。跑步测试速度快,意味着心肺功能较好,整体代谢水平也比较高。
2.痛风发作急性期不能运动,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负重,有利于炎症的消退。
3.剧烈运动会使出汗增加,血容量、肾血流量减少,尿酸排泄减少,可诱发痛风发作,因此推荐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作为降低高尿酸的干预手段之一。
四、高尿酸血症人群的运动锻炼计划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频率以每周4-5次为宜,运动时间30-60分钟。运动强度为中等强度,心率达到170-年龄,再增减10-20次。或者运动时心跳呼吸加快,微微出汗,能说话不能唱歌的状态,也是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状态。运动项目:健步走或持杖健走、慢跑、骑自行车或骑室内动感单车,条件允许游泳也可以。
1.健步走: 体能较差的,可以先从健步走开始,要求:尽量大步幅(每步达到身高的一半长度)、高步频(最好达到120步/分钟),上肢屈肘摆臂,增加运动消耗。健步走时达到呼吸心跳加快、微微出汗,稍累,能够说话但不能唱歌的程度。每次30-60分钟,每周4-5次。
2.持杖健步走: 对于体重较大者和老年人,有过痛风发作史者,可以采用持杖健步走。持杖健步走可大大减轻膝关节在脚踝后蹬时所承受的负担,使膝关节的屈伸在肌肉和筋膜的牵引下轻松活动,减少关节磨损。双手持杖健步走还可以使上肢、胸、腰、肩、背、腹都参与活动,能锻炼到全身约90%的肌肉,从而消耗更多的热量,有效降低血尿酸和提高心肺功能。同时,也可提高步行运动的协调性、平衡性和持久力,能够走更长时间,能量消耗多,对身体损伤小。同样要求大步快走,达到中等强度。每次30-60分钟,每周4-5次。
3.慢跑: 有一定锻炼基础,体能较好者,无痛风发作的无症状者。不追求速度和距离,只要坚持30-40分钟,跑多慢多没有关系。
4.骑行: 非常适合肥胖人群,有痛风发作史者,对于膝关节压力减少了许多。中等强度的骑行达到呼吸心跳加快、微微出汗,稍累,能够说话但不能唱歌的程度。对于天气不好或者不方便到户外骑行的,可以在室内骑行动感单车,达到中等强度,同样能够锻炼身体,降低血尿酸。每次30-60分钟,每周4-5次。
五、运动锻炼注意事项
1.运动期间或运动后,应适量饮水,促进尿酸排泄。避免快速大量饮水,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2.低温容易诱发痛风急性发作,户外运动要保温,运动后应避免冷水浴。
3.对有心血管、肺部基础疾病者,应适度降低运动强度和缩短运动时间。
高尿酸血症成为继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后的第四高,是一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代谢性疾病。 健康 生活方式是预防和治疗的基础,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减肥+多饮水等生活方式改变无法控制的,需要遵医嘱服药控制。
持之以恒、融入生活的全面有效运动锻炼可以有效改善血尿酸、血糖、血脂代谢,控制肥胖,降低血尿酸水平,促进身体全面 健康 ,预防延缓慢性病发生发展。坚持运动别放弃!!!
⑼ 运动可不可以降血脂急急急
可以!
可使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高,促进全身组织比静息时更多地利用血糖,从总体上降低血糖;运动能加速脂肪分解,改善脂代谢,有利于预防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运动能增强机体各器官尤其是心脑肝肾肺的免疫防病功能,抵御糖尿病对各器官的侵犯;运动可使机体产生免疫球蛋白和多种抗体,提高机体应激适应能力,改善全身代谢;运动还有助于改善精神状态,消除不良情绪。糖尿病患者运动应选择在餐后1~2小时进行,因为此时血糖为高峰期。运动方式有多种,但主要是耐力运动,如步行、慢跑、跳绳、游泳、功率自行车以及太极拳、医疗体操等。患者可根据身体情况选择1~2项,其中步行应作为首选。此外,专家还推荐糖尿病病人在家可做以下四种运动:1.踮脚尖运动:将手扶在椅背上,踮脚尖(即左右交替提足跟)10~15分钟;2.爬楼梯运动:上楼梯时背部要伸直,速度依自己体力而定;3.坐椅运动:屈肘两手扶上臂将背部挺直,椅上坐、立反复进行,做多久依自己体力而定;4.抗衡运动:将双手支撑在墙壁上,双足并立使上体前倾,以增加肌肉张力,每次支撑15秒左右,做3~5次。运动疗法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运动量因人而异,一般以每次20~30分钟为最适宜,运动时间过短或过长均达不到降低血糖的目的,以运动后微出汗,有轻度疲劳感但不气喘吁吁,运动中每分钟脉搏次数不超过170减去年龄(限度脉率)为适宜。另外还要注意,在运动前最好进行一下血糖的自我监测,进一步了解自己的体内代谢情况,血糖过高(大于16毫摩尔/升)或者血糖过低(小于3.6毫摩尔/升),都不能进行运动,否则会引起代谢紊乱;运动开始时应做些准备活动,切忌操之过急;不要空腹运动,以免出现低血糖休克;最好随身携带一些如饼干、糖块、巧克力或含糖的饮料和水,尤其是在运动量相对较大时,一定要及时补充糖和水分;有并发症的中老年糖尿病病人,如严重肝肾衰竭、心律不齐、动脉硬化、重度高血压和血管栓塞等症,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