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资讯 » 冷疗时间多少可以引起继发效应
扩展阅读
怎样把excel内容快速复制 2025-05-17 16:56:59
什么麻将可以4人联机 2025-05-17 16:53:14

冷疗时间多少可以引起继发效应

发布时间: 2022-12-27 15:39:56

1. 关于冷疗影响因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关于冷疗影响因素的描述,错误的是用冷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冷疗影响因素的叙述包括:在相同温度下,湿冷的效果优于干冷;用冷面积越大效果越强;皮肤较薄的区域对冷的敏感性强;老年人较年轻人对冷刺激反应迟钝。

1、冷疗的方式:冷疗的方式有干冷法和湿冷法,一般湿冷法比干冷法效果好,所以干冷法的温度应比湿冷法低一些,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2、冷疗的部位:因皮肤的厚薄不同、部位不同冷疗效果也不同,一般皮肤较薄的部位对冷更为敏感。另外冷疗效果还受血液循环情况的影响,如在颈部、腋下、腹股沟等体表较大的血管流经处置冷,因血液循环良好,冷疗效果更好。

3、 冷疗面积:冷疗的效果与用冷面积大小成正比,如冷疗面积大则反应强;如冷疗面积小,反应则弱。但需要注意的是,冷疗面积越大,机体的耐受性越差,越易引起全身反应。


4、冷疗时间:冷疗的效应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产生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一般用冷时间为15 ~30分钟。

时间过长会引起继发性效应,不但抵消治疗效果,还可导致不良反应,出现冻伤等,甚至造成组织细胞死亡。

5、温度差:冷疗的温度与体表皮肤的温度相差越大。

机体对冷刺激的反应越强,反之则越弱;另外,环境温度也会影响冷疗效果,如在冷环境中用冷疗,冷效应会增强。

6、个体差异:患者机体状况、精神状态、年龄及性别不同,对冷疗的耐受力不同。

反应也不相同。如年老患者,因感觉功能减退,对冷疗刺激反应比较迟钝;婴幼儿因体温调节中枢未发育完善,对冷疗反应较为强烈;女性患者对冷的感受较男性敏感等。

2. 影响冷热疗法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冷、热效的因素有:
(1)方式 冷热应用方式不同效果也不同。湿冷、热的效果优于干冷、热。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病变部位和治疗要求进行选择。
(2)面积 冷热疗法的效果与面积大小有关。应用面积大,则冷热疗法效果就较强,反之,则较弱。
(3)时间 冷、热应用有一定的时间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其效应是随着时间的增加丽增强,以达到最大的治疗效果。但如果时间过长,则会产生继发效应而抵消治疗效应,甚至还可引起不良反应,如疼痛,皮肤苍白、冻伤、烫伤等。
(4)温度 冷、热应用时的温度与体表的温度相差越大,机体对冷热刺激的反应越强;反之,则越小。其次,环境温度也可影响冷热效应,如室温过低,则散热快,热效应降低。
(5)部位 皮肤较厚的区域,如脚底、手心,对冷热的耐受性大,冷热疗法效果也较差;而躯体的皮肤较薄,对冷热的敏感性强,冷热疗法效果也较好。血液循环良好的部位,可增强冷热应用的效果。不同深度的皮肤对冷热反应也不同,皮肤浅层,冷觉感受器较温觉感受器浅表且数量也多,故浅层皮肤对冷较敏感。
(6)个体差异 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居住习惯、肤色等差别影响冷热治疗的效应。

3. 护士资格考试护理知识易考考点:冷疗法

【导读】日常冷疗法是护士在工作过程中,降温、止血、镇痛、消炎给患者的常用疗法,同同时也作为护士资格考试护理知识易考考点在历年护考中都有出现,为此小编就来和大家说说日常冷疗法是怎样进行操作的?应对考试我们需要掌握哪些内容,接着往下看。

一、禁忌症:

1.血液循环障碍。

2.慢性炎症或深部有化脓病灶的,用冷使局部血流减少,阻碍炎症的吸收。

3.组织损伤、破裂或有开放性伤口:冷可致血循环不良,增加组织损伤,影响伤口愈合。

4.冷过敏者,可致荨麻疹、关节疼痛等症状。

二、冷疗部位及禁忌部位:

1.冷疗部位:颈部、腋下、腹股沟等体表较大的血管流经处。

2.禁忌部位:(1)枕后、耳廓、阴囊处:引起冻伤;

(2)心前区:反射性引起心率减慢、心律不齐;

(3)腹部:引起腹泻;

(4)足底:引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

三、冷疗时间:

不超过30分钟,时间过长会引起继发效应。30分钟后测量体温并记录。

四、冷疗方法:

1.冰袋、冷湿敷

(1)作用:降温、止血、镇痛、消炎。

(2)方法: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评估患者,备齐用物;操作中取得患者及家属配合,随时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冰块融化应及时更换冰袋;操作后评价用冷效果,及时记录。

2.冰帽、冰槽

(1)作用:头部降温,防止脑水肿,降低脑细胞代谢而减少需氧量,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

(2)方法:需注意维持肛温在33℃左右,不可低于30℃,以防心室纤颤等并发症的发生。

3.温水、乙醇擦浴

(1)作用:为高热患者降温。

(2)方法:盆内32~34℃温水2/3满,或盛放30℃浓度25%~35%,200~300ml乙醇。头部置冰袋,减轻头部充血,并有助于降温。足底置热水袋,促进血管扩张,利于散热。适用于高热患者。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发送的关于“护士资格考试护理知识易考考点:冷疗法”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护士证注册流程也需要注意,免得做了无用功。

4. 冬天睡觉会低温烫伤吗

低温烫伤需及时进行冷疗,若出现水疱、表皮破溃等情况,患者需及时就医进行对应处理,以防止出现感染。

1、冷疗:低温烫伤后患者应及时进行冷疗,如用冷水对创面进行淋洗、
冷敷或用包裹冰块的毛巾等冷敷,有利于使创面迅速降温、减少余热继续损伤组织,但冷疗时间不可过长,
一般一次20-30分钟,以免导致继发效应。

2、就医处理:如果局部有水疱或者表皮破溃,患者需去烧伤科进一步治疗。如未破的小水疱需避免摩擦、压迫,可待其自行吸收。大水疱需在无菌操作下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疱内的液体,
并在创面使用无菌油性敷料进行包扎。表皮破溃的患者可使用双氧水或碘伏进行消毒,并保持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

低温烫伤易发生于老年人和幼儿,
因此在冬季使用热水袋、电热毯等进行取暖时,需注意隔热和不要长时间使用。低温烫伤是指对于温度较低,但是对皮肤作用时间较长而引起的烫伤称为低温烫伤,比如日常生活中的电热毯烫伤、
艾灸时候的灸条对皮肤的烫伤,以及天冷的时候女孩子使用的暖宝宝对皮肤的烫伤。出现这种情况,由于创面的深度一般都比较深,至少深2度以上。如果烫伤部位的创面较大,
这种情况下通过保守换药,一般难以愈合,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进行住院手术,对创面进行清创,然后进行植皮治疗才能达到创面的修复。一般创面在1%以上我们基本上需要通过手术治疗,
而1%以内的情况下大可经过保守换药,达到创面的愈合。

5. 低温烫伤如何处理呢

低温烫伤如何处理呢?

低温烫伤后需要立即降温,用冷水来清洗伤口,这样可以减轻皮肤伤害。进行降低处理过后,还需要给伤口消毒杀菌,这样不仅可以消毒杀菌,而且还可以让伤口好的更快一些,如果伤口无法处理,应该及时就医。

一、降温处理:当皮肤低温烫伤之后,需要用冷水冲洗皮肤进行降温处理,这样可以降低烫伤部位的温度,将伤害降到最低。如果出现烫伤或者脱皮的情况,需要采取浸泡冷水的方法来进行降温,降温时间应当控制在十五到二十分钟左右。浸泡时间过长,只会耽误处理伤口。

二、消毒杀菌:进行降温处理之后,需要使用碘伏或者生理盐水来进行消毒杀菌,这样可以避免伤口受到感染。如果家中没有碘伏或者生理盐水,可以用其它消毒用品进行杀菌。使用碘伏或者生理盐水之前,需要将伤口周围清洗干净,待伤口干燥后再进行消毒杀菌,这样效果会比较好。

三、及时就医:如果烫伤情况比较严重,伤口呈红褐色或者灰色,而且烫伤面积比较大,不能自行处理,这时需要去医院让医生帮助处理。有些朋友认为只不过是烫伤而已,并不是什么大问题,烫伤部位也不进行消毒,如果烫伤不严重,过段时间伤口虽然可以自行恢复,但是烫伤严重时,一定要及时处理。

6. 如何防止低温烫伤

近日,福州进入“冻人”模式,御寒“神器”纷纷上线,包括电暖器、暖手宝、热水袋、暖宝宝等。但是,当暖宝宝、热水袋等使用不当时,可能变成“烫人神器”。25岁的福州女孩倩倩(化名),就因为使用暖宝宝不当,手臂被大面积烫伤。医生提醒,使用取暖物品之前,应该对该物品的温度范围有所了解,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若不慎被烫伤,应立即就医。暖宝宝贴肉取暖烫伤手臂近日,天气越发寒冷,一贴即热的暖宝宝成了倩倩必备的“御寒神器”。她将暖宝宝直接贴在皮肤上,但没一会就感到左手上传来刺痛,揭开暖宝宝一看,手臂已经被烫出了小水泡。她赶紧前往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接诊的陈淑娇医师紧急为她做了烫伤处理。记者在网上购物平台看到,暖宝宝的销售量非常大,有的网店竟达近百万片。陈医师表示,暖宝宝因为使用方便很受市民欢迎,但暖宝宝不能直接贴在皮肤上,其最高发热温度能达到65摄氏度左右。若把暖宝宝直接使用在皮肤上,短时间内,即可造成低温烫伤,使用时最好每隔1小时检查一下皮肤,若发现有红斑或其他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要了解取暖物品温度范围陈医师表示,长时间接触暖宝宝等“御寒神器”就如同“慢火炖肉”,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被“低温烫伤”。她说,低温烫伤创面疼痛感不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面积往往也不大,虽然表面看上去不太严重,但创面深,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发生溃烂,长时间难以愈合的情况。“每年都有被取暖设备烫伤的案例。”陈医师建议市民使用取暖物品之前,应该对该物品的温度范围有所了解,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若不慎被烫伤,应用冷水冲洗,尽量使用剪刀剪开衣物,避免弄破水泡,再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毛巾、棉布覆盖伤口并固定,保持伤口清洁,及时到医院就诊。
冬天来了,很多人用上了保暖神器,热水袋,暖手宝等等。很多人不经意间被烫伤了还不知道,尤其是老年人经常出现被“低温烫伤”的现象。实际上温度44度以上的物质就可能导致烫伤,尤其是持续时间比较长,烫伤的程度就会很深。低温烫伤同样会出现皮肤灼痛、起泡、变色等被烫伤的症状。被烫伤后,患者应立即用清洁的凉水冲洗或浸泡伤口,在痛感降低后,再尽快就医。另外,糖尿病患者、老人等,由于痛觉敏感度降低,更应妥善使用取暖物品,避免“低温烫伤”。造成低温烫伤后,要及时进行冷疗,若出现水疱、表皮破溃等情况,要及时就医,防止出现感染。冷疗:低温烫伤后患者应及时进行冷疗,如用冷水对创面进行淋洗、冷敷或用包裹冰块的毛巾等冷敷,有利于使创面迅速降温、减少余热继续损伤组织,但冷疗时间不可过长,一般一次20-30分钟,以免导致继发效应。就医:如果局部有水疱或者表皮破溃,患者需去烧伤科进一步治疗。如未破的小水疱需避免摩擦、压迫,可待其自行吸收。大水疱需在无菌操作下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疱内的液体,并在创面使用无菌油性敷料进行包扎。表皮破溃的患者可使用双氧水或碘伏进行消毒,并保持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日常生活中,预防低温烫伤的方法有:使用贴热宝时,不要让热宝直接与皮肤敷贴,要隔一层比较柔软的布。使用热水袋时,要用质量比较好的,盖子要拧得比较结实,以免热水外漏引起烫伤。热水袋放在脚底,也要用布隔一层,不要直接接触脚底的皮肤。使用电热毯时,要在睡前使用,加温后需要断电,不要持续一整晚充电使用电热毯。低温烫伤也会导致烫伤。低温不代表温度低,但是相对于皮肤来讲温度一度坚持的话,那么就会导致烫伤的,所以这种情况需要多注意。

一起来看看低温烫伤的概念,了解后你就知道为什么会导致烫伤。低温烫伤是指基础温度不高,但由于皮肤长时间的接触,被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造成的烫伤。简单的说,就是当皮肤接触70℃的温度持续一分钟后,就可能会导致被烫伤;而当皮肤接触近60℃的温度持续五分钟以上后,也是有可能造成烫伤的,这种烫伤就叫做“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实际上就是在45度至50度左右的一个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局部持续受热时间过长,导致皮肤受损的情况。人们在接触到高温的时候,会因为疼痛而下意识躲避来避开危险。但相比之下,低温烫伤并没有明显的疼痛感,就好比是温水煮青蛙,刚开始因为温度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就放松了警惕,后来出现烫伤征兆的时候,其实皮肤已经长时间受损,情况十分严重。

寒冷的季节正是低温烫伤的高发期,主要原因在于多数人缺乏相关的安全意识。使用这些保暖“神器”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低温烫伤,远离危害。除了暖宝宝贴、电热毯以外,吹风机也是低温烫伤的主要原因。有的人回忆之前自己接触过的一例十分严重的案例,一名上班族女子在使用吹风机吹头发时因为太过疲惫而睡着了,吹风机抱在胸前吹了一整夜,醒来时发现皮肤已经严重烧焦。也有一些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帮孩子吹干打湿的衣服时,使用热风档对着局部区域长时间烘烤,结果后来衣服干了,但孩子的皮肤也被烫伤了。避免低温烫伤,可以通过控制热源温度和注意使用时长两方面入手。尽量确保自己在清醒的状态下使用这些取暖工具,可以在睡前使用,待被窝温暖起来后再关掉电暖器。除此之外,冬天里泡脚也是一个不错的保暖方式,但泡脚水的温度也并非越高越好。每个人对于温度的感受程度都不一样,一般来说,泡脚的时间最好控制在10至15分钟为宜。使用热水袋、暖宝宝等“神器”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老人和小孩等特殊人群。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群,老人因为年龄的增大、角质层变薄,痛觉敏感度下降,有时候被严重烫伤了都毫不知情。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痛觉的感知能力弱,更需要家属的关注和照顾。而小孩子往往因为发育不完全,皮肤比较嫩,加之不会清楚的表达自己,也比较容易造成受伤的。

7. 冷热疗法考点总结(一)

2018年护士执业资格证的考试已经过去,聪明勤奋的小伙伴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踏上2019年新的征程,为了让刚开始复习的小伙伴们有一个系统规律的复习计划,小编特意为您整理了有关冷热疗法的基础知识点,从点滴开始积累,环球医学教育网为2019年护士资格考试护航!
1.冷疗的作用
①控制炎症扩散:冷可使局部血流减少,减慢,降低细胞新陈代谢和微生物的活力,限制了炎症的扩散,适用于早期炎症的病人。
②减轻疼痛:冷可抑制细胞活动,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而减轻疼痛。
③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减轻局部组织充血,出血,常用于局部软组织损伤早期的病人。
④降低体温。
2.冷疗分为(干法和湿法),一般(湿法)比(干法)效果好,所以(干冷法)温度比(湿冷法)低。
3.冷疗(效果)与(用冷面积大小)呈正比。
4.一般用冷时间为(15-30分钟),时间过长会出现(继发性效应)。
5.年老病人对冷疗刺激反应比较(迟钝),婴幼儿对冷疗反应比较(强烈)。
6.因冷疗可使(局部血管收缩),继续(加重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缺血,缺氧而变性坏死),故对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如(休克,大面积受损,微循环明显障碍)病人不宜用冷疗,因冷疗可使(局部血流量减少,影响炎症吸收),故(慢性炎症或深部有化脓病灶)病人不宜采用冷疗,(对冷过敏)者也不宜采用冷疗,忌用冷部位有(枕后,耳廓,阴囊处,心前区,腹部,足底),因(枕后,耳廓,阴囊处用冷易引起冻伤,心前区用冷可反射性引起心率减慢,心律不齐,腹部用冷易引起腹泻,足底用冷可引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
7.高热病人冰袋放在(前额,头顶,颈部,腋下,腹股沟),扁桃体摘除术后冰囊放在(颈前颌下),鼻部冷敷时应(将冰囊吊起,仅使其底部接触鼻根)以(减轻压力)。
8.应用冰袋或冰囊时应(注意观察冷疗部位血液循环状况),用冷时间须准确,最常不超过(30分钟),用于降温时,应在冰袋使用(30分钟后)测体温并记录。
9.应用冰帽时应为病人(测肛温),使之维持在(33℃)左右,冷敷部位若为开放性伤口,应按(无菌原则)处理。
10.酒精擦浴需要的物品和量是(25-35%乙醇200-300ml),温度为(32-34℃)。
11.应用酒精擦浴时,将冰袋放置于(头部)以(助于降温),防止(头部充血),将热水袋放置于(足底)以(促进足底血管扩张有利于散热),酒精擦浴后(30分钟后)测量体温,若体温降至(39℃)以下时应(取下冰袋)。
12.酒精擦浴时因全身用冷面积较大,擦浴时应(注意观察病人反应),若出现(面色苍白,寒战,脉搏或呼吸异常)时应(立即停止擦浴)并(报告医生处理),忌擦拭(后颈部,心前区,腹部,足底),(新生儿,血液病)病人忌酒精擦浴。
以上为冷热疗法的基础护理考点,希望小伙伴们各有收获,相信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加油!

8. 冷疗时间一般为多长时间

冷疗时间一般都是两至三个小时,
时间过长会导致皮肤冻死。

9. 冷疗的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

有关研究表明,三分钟的全身超低温冷疗是最安全有效的时间,超出这个时间,

则会有冻伤的风险。

10. 2021护士考试《基础护理知识与技能》每日一练2.24

1. 炎症早期用热的主要目的是:

A.解除肌肉痉挛 B.溶解坏死组织

C.使血管扩张充血 D.降低神经兴奋性

E.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和消散

2. 老年患者用热水袋时水温不能过高,其原因是:

A.皮肤对热敏感 B.血管反应敏感

C.皮肤感觉迟钝 D.局部血液循环不良

E.热刺激可加重原发病

3. 持续使用冷疗法1小时,会引起局部组织损伤,此称为:

A.协同效应 B.局部效应

C.远处效应 D.继发效应

E.后续效应

4. 应用红外线灯照射时,每次照射时间为:

A.20~30分钟 B.10~15分钟

C.30~60分钟 D.30~50分钟

E.25~35分钟

5. 有关会阴擦(冲)洗和冷、热敷,下述选项错误的是:

A.会阴擦(冲)洗有清洁会阴、预防感染作用

B.热敷用于外阴水肿

C.冷敷用于会阴早期小血肿

D.会阴水肿也可用95%乙醇湿敷

E.会阴冷敷一般每次50分钟

6.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高热伴抽搐,适宜的降温措施是:

A.温水擦浴 B.冰水灌肠

C.酒精擦浴 D.口服退热药

E.头部放冰袋

7. 行热水坐浴时,适宜的水温是:

A.25~35℃ B.40~45℃

C.35~55℃ D.65~75℃

E.40~60℃

8. 骨折早期局部禁用冷疗的原因是:

A.防止冻伤

B.以防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心房纤颤或心室纤颤及房室传导阻滞

C.以防引起腹泻

D.因冷可降低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损伤,且影响伤口愈合

E.以防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或引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

9. 患者,女性,20岁,体温40.2℃,神志清楚,降温宜首 选的措施是:

A.头部用冰袋 B.大动脉冷敷

C.乙醇擦浴 D.头部用冰帽

E.头部冷毛巾湿敷

10. 不属于热疗目的的是:

A.抑止炎症扩散,防止化脓 B.解除疼痛

C.促进炎症的消散或局限 D.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

E.保暖,使病人舒适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E。解析:炎症早期用热主要是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和消散。

2.【答案】C。解析:老年患者用热水袋水温不宜过高,是因为皮肤对热不敏感,感觉迟钝,容易形成烫伤。

3.【答案】D。解析:用冷时间须准确,最长不超过30分钟,如需再用应间隔60分钟,防止发生继发效应。

4.【答案】A。解析:使用红外线灯照射时灯距一般为30~50cm,每次照射时间20~30分钟。

5.【答案】E。解析:阴道擦(冲)洗和冷、热敷的作用是清洁会阴、预防感染。热敷用于外阴水肿,冷敷用于会阴早期小血肿,一般每次20分钟,会阴水肿也可用95%乙醇湿敷。故本题选E。

6.【答案】E。解析:头部放冰袋是血液病病人较为适宜的降温措施。

7.【答案】B。解析:为患者行热水坐浴时,调节水温至40~45℃,时间15~20分钟。

8.【答案】D。解析:对于组织损伤破裂的患者,禁用冷疗的目的是冷疗法可降低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损伤且影响伤口愈合,尤其大范围组织损伤,应绝对禁止。

9.【答案】C。解析:高热患者降温,首 选酒精擦浴。

10.【答案】A。解析:抑止炎症扩散,防止化脓为炎症早期应用冷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