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资讯 » 川乌与草乌熬多长时间才可以喝
扩展阅读
可以开星舰的游戏 2025-07-13 15:54:50
照片可以冲洗一寸的吗 2025-07-13 15:43:15

川乌与草乌熬多长时间才可以喝

发布时间: 2022-12-13 03:44:35

⑴ 中药先煎的要多长时间

带大毒的要2小时,如生川乌、草乌、马钱子、雪上一枝蒿等。这些都有明确时间规定的,
一般配先煎,是指不容易出味的中药先煲半小时,以出期效(如石膏等),再加其它中药下去。

⑵ 草乌川乌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草乌川乌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草乌川乌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草乌和川乌是一种中药材,运用历史悠久,不同的使用方法对人体产生的作用也不一样,对于调理人的身体有很大的好处,际上川乌草乌的功效与禁忌等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下面分享草乌川乌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草乌川乌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1

1、川乌

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是四川的地道药材,因其形状像鸟头,所以古人把它叫乌头。

川乌较草乌温里散寒之力强,还可治疗心腹冷痛,寒疝作痛等里寒证。另外,就中医而言,川乌性辛苦,热,有大毒,善于祛风除湿、温经散寒,为治风寒湿痹之佳品。

除了用于风寒湿痹,川乌还用于治疗阴寒内盛的心腹冷痛,如寒疝、胃冷痛等,临床一般配伍其他药材来使用。

因本品有大毒,临床使用一定要注意,内服一定要炮制,要久煎,孕妇要忌用。另外半夏、瓜蒌、白及、白蔹等这些与乌头相反的药物要禁用。

2、草乌

草乌,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干燥根,草乌的'药力及毒性较川乌峻猛,但温阳之力稍弱,常用于除痹止痛,麻醉、止痛也多用。

在临床应用方面,草乌还主要用于搜风胜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可内服也可外服。

同川乌一样,凡虚人、孕妇、阴虚火旺者都忌服草乌,生品内服宜慎。也不宜与贝母、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蒌、犀角同用。

服用川乌和草乌的注意事项

首先做到用量有毒,因为这两者都有一定的毒性,病程短、病情轻者,川乌草乌的用量大概在10g左右即可;病程长、病情重、心肝肾功能正常、非重用不能奏功者,一剂用量可达15~20g。

另外,在煎煮川乌草乌的时候,均应先煎至少0.5~1个小时,其煎熬时间的长短以口尝时舌头无麻感为度。强调煎前加水,液面至少应超过药物表面2~3横指,且应文火煎煮,不断搅拌,以使药物受热均匀、充分,以达解毒全面。

饭后分2~3次服用,日1剂,大剂量者一般连服超过20剂,中病即止,以防毒性蓄积。若在服用过程中唇舌出现麻热感则为早期轻度中毒现象,停服药物即可自行缓解。

草乌川乌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2

祛风除湿的功效

草乌辛热苦燥,善于驱逐寒湿、温经止痛,为治疗寒湿痹痛之佳品,尤其适宜于寒邪偏盛的痹痛、可治疗寒湿侵袭,关节疼痛,不可屈伸等症状;亦可治疗寒湿淤血留滞经络,肢体筋脉挛痛,关节屈伸不利,日久不愈者。

温经散寒止痛

草乌辛散温通,散寒止痛的功效特别明显,因此又常被用用于治疗阴寒内盛所导致的心腹冷痛等症。如可用于治疗治疗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以及治疗寒疝、绕脐腹痛、手足厥冷等症状。

止痛

草乌的止痛作用强,可用于治疗外伤跌打损伤,骨折瘀中疼痛等症。亦可作为麻醉止痛药物使用。

草乌的不良反应

到时候有一些人还是要注意的,因为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食用草乌的,一旦误食草乌的话,可能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的,严重的可能威胁到生命的。

乌头服用不当可引起中毒,其症状为口舌、四肢及全身麻木,流涎,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眼花,口干,脉搏减缓,呼吸困难,手足搐搦,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血压及体温下降,心率失常,室性期前收缩和窦房停搏等。

严重者,可导致循环、呼吸衰竭及严重心率失常而死亡。

草乌的药理作用

1、草乌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有强心作用,但剂量过大则可引起心率失常,终致心脏抑制;

2、乌头碱可引起心率不齐和高血压,还可以增强毛花柑G对心肌的毒性作用,有明显的局部麻醉作用;

3、乌头多糖有显着降低正常血糖的作用;

4、乌头注射液有抗癌作用,对胃癌细胞有抑制作用。

草乌的禁忌

草乌虽然是中药材,但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食用的,所以在食用之前一定要知道自己是否可以食用,可以食用的话,一定要了解一下它的禁忌是什么的,以防出现什么问题的。

1、忌煎煮时间太短

乌头久煎或新近采用的高压蒸制,能减少毒性。如病情需加大乌头用量,更宜久煎。煎煮时间过短易致中毒。乌头切忌生用。

2、忌未经炮制

乌头毒性大,故必须经过炮制才可内服,内服处方上也应写明制乌头或制川乌、制草乌。未经炮制服用,很少量即可引起中毒。

3、忌长期服用草乌

长期服用乌头,可蓄积体内引起中毒,特别是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更易发生此类中毒。如病情需要久服含乌头的制剂,可用间断服药法。服用数日或数周后,间断1周。另外,每日服药可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将每日总量分几次服用,有利于毒素的排泄。

4、忌用量过大

乌头分川乌、草乌。草乌毒性更大。乌头因采集时间,炮制、煎煮时间不同,中毒剂量差别很大。川乌为3~30克,草乌为3~4.5克,乌头碱0.2毫克口服即可中毒。

川乌中毒可见口舌及全身发麻、恶心呕吐、胸闷、痉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体温不升、心律紊乱、神志不清、昏迷,以至循环、呼吸衰竭而死亡。草乌中毒症状与川乌基本相同。

乌头类中毒量个体差异很大,有人仅煎服川乌6克,亦有仅服草乌1克即引起中毒。因此应特别注意中毒的早期症状,及早救治。

⑶ 中药川乌草乌附子可以同时服用吗急,谢谢!

可以,但是要把川乌草乌附子先煎半小时到40分钟,以减低其毒性。
你嘴麻是因为里面含有乌头碱,可以用提高先煎川乌草乌附子的时间来减轻。去、嘴麻反应是很常见的,不用着急,下次多煎煮会就好了。
这3重要都是含有乌头碱的成分的温经散寒的中药,过量或者煎煮时间过短都可能会出现呼吸麻痹、心律紊乱、心跳缓慢等不良反应。煎煮时应特别注意煎煮时间和方法的掌握,不要图方便随意减少煎煮时间。
服药期间随时注意身体反应,如出现心慌,呼吸困难等现象,应及时就医。服药时要温服,可分多次服用,服用量由少到多逐渐适应。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⑷ 制草乌和制川乌每一付药各20克,三副药就各60克,久熬后内服会中毒吗

煎煮的时候时间一定会要把握好才是,至少要煎煮四十分钟,文火慢煎。另外煎煮的时候您可以用筷子蘸点药液用舌头试一下,舌头没有发麻就是药物煎煮好了。
另外如果您还是担心的话可以身边备着蜂蜜,乌头碱中毒的首要表现就唇、舌头先发麻,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赶紧服用蜂蜜来解毒,也可以选择黑豆和生甘草50克煎煮解毒,切记煎煮时间,时间最重要,药量只是其次。

⑸ 制川乌和制草乌泡酒要泡多久有什么作用

泡7天以后就能喝了,作用祛风散寒,治疗风湿,类风湿。

⑹ 制川乌煎的水要倒掉吗

制川乌煎的水不要倒掉。放入其他浸泡好了的药材一起再煎就可以了,制川草乌各不超过15克不用先煎,煮制川草乌要一次性把水加足,不能在中途加水,制川乌和制草乌要先煎30-40分钟,然后再和别的药一起煎,大火煮沸,小火保持沸腾20分钟,倒出药液,加温水煮沸20分钟。

倒出药液,二煎和一,分成早晚两次服用,川乌,是一种中草药材的姓名,又称为铁花,五毒等,归属于一种被子植物门,毛茛科,乌头属,本品为不规则或长三角的片,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

制川乌的功效

制川乌的功效是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在临床上,制川乌用于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引起的关节疼痛,也可以治疗各种外科的疝所引起的疼痛,还可以治疗关节屈伸不利以及脚气引起的疼痛,还可以治疗关节麻木不仁、元气亏损、周身冷痛。对于中风引起的瘫痪,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⑺ 制川乌、制草乌各3克已是炮制过的吧,还在先煎吗如果要先煎,要煎多久

先浸泡半个小时左右,然后煎。每次半个小时。

⑻ 中药川乌、草乌的用量

川乌性味辛、苦,温,有大毒;有祛风湿,散寒止痛的功效。其主要用于寒湿痹痛、心腹冷痛、头风痛、偏头痛、跌打损伤疼痛等。用量3-9g;若作散剂或酒剂,用量应为1-2g。入汤剂应先煎30-60分钟。不能与半夏、瓜蒌、贝母、白及、白蔹等药同用。

⑼ 中药煮多长时间最好

1.滋补类药物:俗称“补药”。这类药物多系植物根茎、果实;动物的甲、角、壳等,质地坚硬厚实,难于溶解,熬药前常须捣碎,并适当延长熬药时间。一般头汁煮沸后,文火熬半小时至一小时;二汁煮沸后再熬半小时左右。个别的须焖煮数小时以上。

2.解表发汗类药物:俗称“清热解毒药”。这类药物多系植物全草或花、叶,其质地轻扬,气味辛香,富含挥发油,熬太久则易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挥发逸去,降低药效。一般急火煮沸,再熬5—10分钟即可。

3.一般性药:即普通治疗药,具有多方面功能,故宜视其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煮沸后再熬半小时即可。

下面,再介绍几种特殊的熬药方法。

1.先熬:有时,医生开完处方,会告诉你其中一味或数味应当先熬。这是因为,一个处方中,不同的药其有效成分析出所需的时间长短不一。有些药在短时间内即可获得有效成分,有些药则未必。矿石类及有壳的果实类药物应先熬,有毒类药物如附于、川乌,草乌等则更应先下久熬,以减轻毒性。

2.后下:多指含有芳香气味,久熬易失效的一类药物。另外,有一些药,为了留取其峻效,亦常后下,如大黄等。

3.包熬:多是带有绒毛或质地轻 体积小的颗粒种子以及易粘、易被熬糊的药物。绒毛在药汁中不易被去除,服下后刺激咽喉。易引起剧咳。质地轻的种子浮于水面,药汁沸腾时易溢出锅外,所以最好包熬。

4.另熬或冲服:多是一些比较贵重的药物,如人参、羚羊角片等。若将之与众多药物混熬并作为药渣弃去,则太浪费,故应先熬好再兑入药汁服用。还有一些药,根本用不着水熬,只须加热溶化或磨汁兑进药液冲服,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

一剂药熬成后,若由于某些原因暂时不吃,应及时将药倒出,不宜久留罐中,如果药液在罐中若放置时间太久,就会发生凝集,太太影响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