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肾上腺髓质的分泌调节
1.交感神经髓质受交感神经胆碱能节前纤维支配,交感神经兴奋时,节前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髓质嗜铬细胞上的N型受体,引起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若交感神经兴奋时间较长,则合成儿茶酚胺所需要的酪氨酸羟化酶、多巴胺β-羟化酶以及PNMT的活性均增强,从而促进儿茶酚胺的合成。
2.ACTH与糖皮质激素 动物摘除垂体后,髓质中酪氨酸氢化酶、多巴胺β-羟化酶与PNMT的活性降低,而补充ACTH则能使这种酶的活性恢复,如给予糖皮质激素可使多巴胺β-羟化酶与PNMT活性恢复,而对酪酸羟化酶未见明显影响,提示ACTH促进髓质合成儿茶酚胺的作用,主要通过糖皮质激素,也可能有直接作用。肾上腺皮质的血液经髓质后才流回循环,这一解剖特点有利于糖皮质激素直接进入髓质,调节儿茶酚胺的合成。
3.自身反馈调节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在髓质细胞内的量增加到一定数量时,可抑制酪氨酸羟化酶。同样,肾上腺素合成增多时,也能抑制PNMT的作用,当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从细胞内释入血液后,胞浆内含量减少,解除了上述的负反馈抑制,儿茶酚胺的合成随即增加(图11-20)。
右上图:肾上腺髓质激素生物合成示意图
PNMT:苯乙醇胺氮位甲基移位酶
‘贰’ 鲍鱼有哪些营养成份
鲍鱼营养成分:
热量(大卡)84、钠(毫克)2011.7、钙(毫克)266、胆固醇(毫克)242、钾(毫克)136、磷(毫克)77、镁(毫克)59、维生素A(微克)22、铁(毫克)22.6、硒(微克)21.38、蛋白质(克)12.6、碳水化合物(克)6.6、维生素E(毫克)2.2、锌(毫克)1.75、脂肪(克)0.8。
鲍鱼是一种原始的海洋贝类,单壳软体动物,只有半面外壳,壳坚厚,扁而宽。鲍鱼是中国传统的名贵食材,四大海味之首。
营养价值
1、鲍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有较多的钙、铁、碘和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
2、鲍鱼营养价值极高,富含丰富的球蛋白;鲍鱼的肉中还含有一种被称为“鲍素”的成分,能够破坏癌细胞必需的代谢物质。
食用功效
1、提高免疫力:鲍鱼肉中能提取一种被称作鲍灵素的生物活性物质,实验表明,它能够提高免疫力,破坏癌细胞代谢过程,能提高抑瘤率,却不损害机体的正常细胞,有保护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
2、调经润肠:鲍鱼能双向性调节血压,原因是鲍鱼能“养阴、平肝、固肾”,可调整肾上腺分泌。鲍鱼有调经、润燥利肠之效,可治月经不调、大便秘结等疾患。
3、促进生长发育:鲍鱼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其中比较特出的是维生素a,维生素a是保护皮肤健康、视力健康以及加强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的关键营养素。
4、滋补强壮身体
鲍鱼是一种滋补功效特别强的海产食材,它不但能为人体补充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它还能补中益气缓解体虚。生活中那些体弱多病和大病初愈的人群,都可以多吃一些鲍鱼,能让身体尽快康复。鲍鱼还能调节血压,促进肾上腺分泌,而且能滋阴润燥,防止肠燥秘。
5、保护眼睛和皮肤
鲍鱼中不得含有蛋白质和矿物质,它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这种维生素能直接作用于人类的眼睛,可以提高视网膜功能,防止视网膜病变,更能预防视力下降。维生素a还能保护人类皮肤的健康,可以防止皮炎和痤疮以及粉刺等不良症状出现,人们食用鲍鱼,吸收丰富的维生素a以后能让皮肤弹性增加皱纹减少,能延缓皮肤衰老。
/iknow-pic.cdn.bcebos.com/f636afc379310a5513f9a734b94543a983261014"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f636afc379310a5513f9a734b94543a983261014?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www.yourecards.net/pic_f636afc379310a5513f9a734b94543a983261014"/>
(2)什么可以短时间提高肾上腺分泌扩展阅读:
鲍鱼是名贵的“海珍品”之一,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海洋“软黄金”。鲍鱼是名贵的海洋食用贝类,被誉为“餐桌黄金,海珍之冠”,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
鲜品可食部分蛋白质24%、脂肪0.44%;干品含蛋白质40%、糖元33.7%、脂肪0.9%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一种对人体非常有利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鲍鱼因富含谷氨酸,味道非常鲜美。
鲍鱼(Abalone),其名为鱼,实则非鱼,种属原始海洋贝类,单壳软体动物。由于其形状恰似人的耳朵,所以也叫它“海耳”(Sea-ear)。鲍鱼通常生长在水温较低的海底,足迹遍及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公认最佳产地为日本北部和墨西哥,我国东北部也是传统产区。
全世界已命名的216种鲍鱼中,分布在我国沿海的鲍鱼有7种,其中又以北部渤海湾出产的皱纹盘鲍和东南沿海的杂色鲍最为多见。
‘叁’ 压力到底是好是坏|| 渡过
图源网络
压力不一定是坏事。所以,你可能想问,压力到底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到底是反派还是正派?我们今天就从神经免疫学的角度,与大家分享压力对我们身体产生的影响。
压力对于我们身体的影响并不绝对是负面的。短期的压力通过交感神经系统传递,最终产生去甲肾上腺素,它可以激活免疫系统,让我们在短时间内拥有“超强免疫力”。而长期压力对我们的身体却大有损害。长期压力会激发 HPA 轴,促进肾上腺分泌皮质醇。皮质醇的作用与去甲肾上腺素相反,它会抑制免疫系统,从而使我们免疫力长期下降。
因此,面对长期压力,良好的应对策略就显得至关重要。正念练习可以有效帮助我们改善压力环境下的负面情绪和生理变化。
提到“压力”这个词,我们大概会将许多负面情绪和负面事件与它联系起来。我们常常说压力有许多不利影响。压力大了可不好啊,会掉头发,晚上睡不好,身体抵抗力下降,长此以往还会生病的……但压力似乎是永远无法摆脱的。
在学校里,我常常能听到美国同学说自己“stressed out”(压力太大)了,身边留学的许多朋友也会因为压力大晚上难以入眠,因此患上精神疾病的不在少数。
credit: OLLYY
而对于我们父母辈的中年人来说,更是上有老下有小,要面临生活压力、经济压力、工作压力等等……如果请读者你说说自己都在面临着哪些压力,你大概也是可以滔滔不绝说出一大段故事吧。可见压力已根植于现代生活中。
但是,你可能也听说过另一个论调: 压力不一定是坏事。 所以,你可能想问,压力到底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到底是反派还是正派?我们今天就从神经免疫学的角度,与大家分享压力对我们身体产生的影响。
1. 什么是压力?我们为什么会有压力?
每一个生物在生存过程中都会面临许多对于身体的需求,这些需求可以是生理上的,也可以是心理上的,而这些需求过大时,会对身体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这些由于需求产生的影响就是压力[1]。
压力对于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想象一下,你现在丛林里散步,忽然迎面走来了一只黄色大毛怪,此刻你会有什么反应?
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肾上腺飙升,血液涌入肌肉组织——这些都是典型的压力反应,他们可以帮助你快速逃跑或者与怪物大干一场。这就是压力如何帮助我们生存的一个例子。
虽然在现代 社会 ,上述情景发生的可能性很小,但依然有许多相似的危机。比如你正走在路上一辆车从你面前疾驰而过,再比如你即将上场参加运动比赛,比如你走在大街上,忽然有人要抢你的包…… 面对这些情况时,压力是我们的好朋友,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帮助我们摆脱危险,或者提升运动表现。
而这些都是短期的压力。你不会一直面临着被抢钱包的危机。这些状况都是忽然发生的,并且很可能一辈子只会遇到一次。身体对于这些短期压力产生的反应是有益于身体 健康 的。而当受压力时间延长,比如长期经受工作压力,不得喘息时,我们的身体 健康 就开始受到损害。
2. 交感神经系统与短期压力
科学家们发现,短期的压力对于我们的免疫系统有提升作用[2]。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短期压力是如何加强我们的免疫力的。
首先,让我们回到丛林中遇到怪物的场景,当你忽然看到身型庞大的野兽出现在你的面前时,你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反应:血压升高,呼吸急促,肌肉充血,心跳加速,这些都是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主导时的反应。这些反应也被称作战斗或逃跑反应(fight-or-flight)。
交感神经系统会促进肾上腺分泌两种荷尔蒙:肾上腺素(epinephrine)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去甲肾上腺素就如同大脑向免疫系统传送的一个使者[3],它向次级淋巴器官(即淋巴结、脾脏、扁桃体)发出指令:派出免疫细胞!准备战斗!于是这些器官就会派出大量免疫细胞,将它们输送到血液。由于血液中免疫细胞数量的大量升高,我们的身体在短时间内就会有“超强免疫力”。
这样的说法在实验中也得到了支持。手术前的 紧张 被认为是一种短期压力,可以引起免疫细胞的大量重新分布(即从淋巴器官进入血液)。一项实验追踪了 57 位接受半月板切除手术的患者,发现术前免疫细胞的重新分布程度更高的患者在术后恢复得更快更好[4]。研究者因此总结手术前 紧张 是好事,因为它其实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恢复。
美国着名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指出小朋友接种疫苗前因为害怕 紧张 哭闹也对疫苗效果有加强作用,因为这样的短期压力同样促进免疫细胞大量进入血液,使人体对疫苗形成更强的免疫反应[5]。
这样的理论也得到了动物实验的支持。在一项 2005 年的实验中[10],小鼠在接受疫苗注射前的 2.5 小时内被拘禁在狭小的铁丝网笼中。这样的监禁会给小鼠造成压力。在疫苗接种后,研究人员发现,受到监禁的小鼠比对照组(即未被监禁)小鼠的免疫反应有显着增强。
尽管小鼠在接种疫苗前遭受的压力是短期的,但压力导致的增强的免疫效果却是长期的。数月后,小鼠接受相同抗原(即疫苗内所含的病毒或细菌)感染时,那些被监禁过的小鼠对于抗原产生的免疫反应更快更强。
可见,应对短期压力时,我们的身体可以形成一道天然保护罩,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免受 健康 的损害。
3. HPA轴与长期压力
尽管短期的压力对免疫系统有增强作用,但长期处于压力状态对我们的身心却有很大的损害。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会刺激大脑的 HPA 轴,对免疫系统产生抑制作用。
那么 HPA 轴是什么呢?HPA 三个字母依次指代了三个器官,H 即 hypothalamus 下丘脑, 主要通过向下丘脑分泌激素来调节各个器官和腺体的激素分泌;P 为 pituitary 脑垂体,大小如一颗鹰嘴豆,它接收下丘脑释放的激素传来的信息,再分泌其他相应的激素;A 为 adrenal gland 肾上腺。
压力环境首先会刺激下丘脑向脑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顾名思义,这种激素的作用就是告诉脑垂体要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脑垂体按照这个指示做出反应后,ACTH 会通过循环系统被传递到肾上腺,这是 HPA 轴的终点站,在这里,肾上腺完成释放皮质醇(cortisol)的任务。
所以总结来说,HPA 轴激活的最终结果,就是皮质醇大量分泌。而皮质醇的作用与前面提到的去甲肾上腺素恰恰相反,皮质醇会抑制免疫系统。
环境压力对HPA轴的激活 | 参考文献[8]
在 健康 人群中,皮质醇水平会随着昼夜起伏。我们可以看到图中蓝色的线条就是 健康 人群的皮质醇水平,在早上起床后 30-45 分钟达到峰值,然后慢慢下降[1]。而抑郁症与焦虑症患者的皮质醇水平,可能会是图中红色的线条(或是任何不同于正常起伏的水平变化)[6]。
experiencelife .com
这样的持续性高水平的皮质醇就是由于长期处于压力状态导致的。皮质醇水平还与癌症病情发展的预断有着密切关系[7]。研究表明,皮质醇水平紊乱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存活率更低[7]。
4. 面对压力,我们要怎么做?
压力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经历的,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已经知道,短时间的压力对我们的免疫系统,运动表现都是有益无害的。那么长期压力呢,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这就取决于我们的应对策略(coping strategy)。
应对策略指的是我们处理压力的方法。比如,在面对压力的时候我们可以积极解决问题本身,如果问题得到解决,我们的压力也就随之消失。当问题不受我们控制时,我们可以控制因压力产生的负面情绪。
Credit:过气羊驼
冥想练习就是应对压力情绪的一剂良方。一项研究让癌症患者参与了 8 周的正念减压课程,发现八周后他们较对照组(即没有参加正念减压的患者们)的皮质醇水平有明显的改善。皮质醇水平更趋近于正常水平[9]。这就说明冥想/正念练习可以调整 HPA 轴的异常活动,从而增强免疫力。
冥想/正念练习对我们的生理心理 健康 都大有裨益。这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应对压力的策略。所以如果此时此刻,你正在饱受压力的困扰,不妨尝试将正念练习加入你的日常活动吧!
参考资料
[1] Mariani, M. (2019). NSCI335: Neuroimmunology, Neuroimmunology of Stress notes
[2] Dhabhar, F. S., Saul, A. N., Daugherty, C., Holmes, T. H., Bouley, D. M., & Oberyszyn, T. M. (2010). Short-term stress enhances cellular immunity and increases early resistance to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 24 (1), 127- 137 .
[3] Kohm, A. P., & Sanders, V. M. (2000). Norepinephrine: a messenger from the brain to the immune system. Immunology today , 21 (11), 539-542.
[4] Rosenberger, P. H., Ickovics, J. R., Epel, E., Nadler, E., Jokl, P., Fulkerson, J. P., ... & Dhabhar, F. S. (2009). Surgical stress-inced immune cell redistribution profiles predict short-term and long-term postsurgical recovery: A prospective study. Th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American volume. , 91 (12), 2783.
[5] https:// www .scientificamerican .com /article/short-term-stress-boosts-immune-systems/
[6] Burke, H. M., Davis, M. C., Otte, C., & Mohr, D. C. (2005). Depression and cortisol responses to psychological stress: a meta-analysis.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 30 (9), 846-856.
[7] Sephton, S. E., Sapolsky, R. M., Kraemer, H. C., & Spiegel, D. (2000). Diurnal cortisol rhythm as a predictor of breast cancer survival.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 92 (12), 994-1000.
[8] Lanoix, D., & Plusquellec, P. (2013). Adverse effects of pollution on mental health: the stress hypothesis. OA Evidence-Based Medicine , 1 (1), 1-9.
[9] Bränström, R., Kvillemo, P., & Åkerstedt, T. (2013). Effects of mindfulness training on levels of cortisol in cancer patients. Psychosomatics , 54 (2), 158 -1 64 .
[10] Dhabhar, F. S., & Viswanathan, K. (2005). Short-term stress experienced at time of immunization inces a long-lasting increase in immunologic memory.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Regulatory, Integrative and Comparative Physiology , 289 (3), R 73 8-R744.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关于“渡过”
心理障碍患者互助康复社区
本 公号 图片除注明外皆由张进所摄。文字、图片版权均为作者和 公号 所有,未经同意禁止商业应用。投稿信箱:zhangjinguo@163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