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事业单位辞职多久可以老辞职证明
劳动者辞职到期的,用人单位就应当为劳动者办理离职手续以及社保转移手续,如果用人单位拒绝为劳动者开具解除劳动关系证明通知书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要求用人单位为其开具解除劳动关系证明通知书。
《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1996)第15条“在劳动者履行了有关义务终止、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出具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作为该劳动者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和失业登记、求职登记的凭证。证明书应写明劳动合同期限、终止或解除的日期、所担任的工作。如果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可在证明中客观地说明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第八十九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⑵ 在事业单位能随时辞职吗
在事业单位工作,你不能随心所欲地辞职。根据《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你必须按照程序办理辞职手续。首先,你需要向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提出书面辞职申请。提交申请后,单位或主管部门通常会在三个月内给出书面批复。如果得到批复同意,你将获得一份辞职证明书。
这意味着在事业单位工作,你不能轻易离职。辞职前必须提前计划,按照规定流程进行。此外,每个单位的具体规定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做出离职决定前,建议详细了解所在单位的离职政策。
需要注意的是,事业单位的辞职规定可能会限制你的自由度。比如,你可能需要提前一定时间提出辞职申请,或者在离开前完成某些工作交接。这些规定旨在维护单位的稳定和运行秩序。
总之,在事业单位工作,你的离职需要经过正式程序。在决定离职前,应当仔细了解和遵守所在单位的离职规定。确保你的离职过程顺利,同时避免给单位和你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的职工不能随意辞职。辞职需按照规定流程进行,包括提出书面申请、等待单位审批和获得辞职证明书等步骤。遵守单位的离职规定,确保离职过程的顺利进行,是每位事业单位职工在离职时应考虑的问题。
⑶ 事业单位辞职证明如何办理
1、根据《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第四条辞职必须按人事管理权限,向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第五条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从收到辞职申请起,除本规定第六条、第七条规定的情况外,应在三个月内,予以办理辞职手续并发给辞职证明书。第六条与所在单位订有聘用合同的人员,其辞职按聘用合同的规定办理。聘用合同没有明确规定的,可按本规定的第五条或第七条办理。第七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人员,其辞职必须经过批准。(一)国家和省、市(地区)重点科研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和业务骨干,辞职后对工作可能造成损失的;(二)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三)从事特殊行业、特殊工种的;(四)从事国家机密工作,或曾从事国家机密工作,在规定的保密期内的;(五)经司法或行政机关决定或批准,正在接受审查、尚未结案的;(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况。第八条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与辞职申请人之间发生争议时,可向当地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流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调解或仲裁。第九条辞职人员的人事档案,有关单位应按国家关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规定,进行移交、接转和管理。 2、所以,如果你没有上面第七条规定的情形,那么你可以自由辞职,不必经过组织批准。单位应当在三个月内为你 办理离职手续 。 3、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四十条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向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投诉、举报,有关部门和机关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4、所以,如果单位不同意你辞职或者扣留你的个人档案,你可以向你所在单位的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进行投诉,如果对投诉结果不满意,还可以 申请劳动仲裁 ,这些都是合法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