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運動資訊 » 混凝土做好後多長時間才可以開車
擴展閱讀

混凝土做好後多長時間才可以開車

發布時間: 2023-01-12 16:26:24

① 混凝土路面多長時間可以行車

這個要看你澆築的混凝土等級和過車的重量。

以工地上常見的C25混凝土路面為例,3天過小車7天過大車!

② 混凝土路面多長時間可以行車

不少於7晝夜,依據如下。

混凝土養護方法:

自然養護:分灑水養護與噴灑塑料薄膜養護。前者用草簾等將混凝土覆蓋,經常灑水保持濕潤。養護時間取決於水泥品種,如普通硅酸鹽水泥混凝土不少於7晝夜。

後者適用於不易灑水養護的高聳構築物和大面積混凝土結構等,是將過氯乙烯樹脂塑料溶液用噴槍噴灑在混凝土表面,溶液揮發後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層薄膜,將混凝土與空氣隔絕,阻止混凝土內水份蒸發保證水泥水化作用正常進行,養護完成後薄膜能自行老化脫落。阻止混凝土內水份蒸發保證水泥水化作用正常進行,養護完成後薄膜能自行老化脫落。

混凝土路面的重要性:

一、混凝土養護的目的

1、澆築混凝土後,如氣候炎熱,乾燥的空氣,沒有及時維護,混凝土養護混凝土的水會蒸發過快,脫水的形成,可以使水泥顆粒形成凝膠沒有完全水化,不穩定的結晶,缺乏足夠的債券,其中會出現在混凝土表面的片狀或粉末脫落。

2、當混凝土尚未有足夠的強度時,水分的過早蒸發也會產生較大的收縮變形,出現干縮裂縫。因此,混凝土澆築後初期階段的養護十分重要。混凝土終凝後應立即養護,澆築後乾燥堅硬的混凝土應立即養護

二、機制和重要性

1、混凝土澆築時振動壓實,經過一段時間後會凝結形成,在混凝土凝結過程中是通過水泥的水化來實現其硬化的。水泥水化直接與混凝土養護的溫度和濕度有關。特別是在混凝土養護初期,如果不定期給其灑水以保持其表面濕潤或養護時間過短,混凝土表面就會因水分過早蒸發而引起裂縫干縮或形成毛細管凈透氣性水滲漏。使混凝土的抗滲性降低。

2、通常情況下,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水泥完成水化需水量為水泥用量的25%左右,剩餘的水用來滿足混凝土施工和混凝土和易性要求。然而,在工程實踐中,如果混凝土不採取相應的養護措施為混凝土創造一個潮濕的環境,混凝土自然環境中的水分就會蒸發過快,混凝土的水分流失過快,難以滿足水泥的水化響應需求

③ 混凝土路面打完多少時間可以上路

至少7天。7天可以走小車,半個月可以走3~5噸的車,21天可以走大車了。混凝土21天固化基本完結,可以到設計強度。加了固化劑也得半個月才能到設計強度,加速凝劑3~7天可以到設計強度。。

④ 普通水泥多少時間凝固,路面可以開車

水泥凝固的階段分為兩種,即初凝、終凝。初凝的時候,大概在澆築完成的3~4個小時就要有表面已經硬化的效果。而終凝,也就是要達到完全凝固的效果,基本上要3~4天的時間,在這個期間內,水泥上不能夠通車運行。
澆築完混凝土之後有一個凝固的時間,水泥多長時間能夠凝固結實?水泥在澆築完成之後的12小時能不能夠走人?
一、水泥多長時間凝固結實
1、水泥凝固的階段分為兩種,即初凝、終凝。初凝的時候,大概在澆築完成的3~4個小時就要有表面已經硬化的效果。而終凝,也就是要達到完全凝固的效果,基本上要3~4天的時間。
2、在這個期間之內,水泥上不能夠通車運行。因為一旦有重物的壓制,就會導致混凝土表面出現垮塌的現象。並且在澆築完水泥之後,還需要經過合理的養護,最基本的就是要澆水,溫度越高,澆水的頻率也會越高。最起碼在澆築完到12小時之後就要不斷澆水,尤其是溫度高的時候,更需要做好養護的措施。
二、水泥澆好的12小時能不能夠在上面走人
1、如果水泥澆好了達到了12小時,基本上已經完成了初凝的階段,這時候最好不要在上面走人,因為還沒有完全達到硬化的時間,也不能夠承重太大的力氣。如果有人經過,就會影響到凝結的效果。後期表面就容易有痕跡,還容易出現開裂的現象,所以無論是走人,還是通車,都是不可以的。
2、有人又想咨詢在水泥澆好的12小時被雨水淋了有沒有問題?關於這個情況,如果只是下小雨,也能夠起到一定的養護作用。並且在12小時之後,水泥也開始了灑水養護的過程,如果雨水不大,這樣就不需要再澆水了,相當於進行了澆水養護的過程。但是如果下雨比較大,上面還需要用塑料薄膜再蓋起來,不能夠造成積水的問題,要不然也會影響到混凝土的強度。
小編總結:水泥澆築完成之後,大概需要3到4天才能夠完全硬化,在此期間上面不能夠有人行走或者車輛通過,並且在澆築完成的12小時需要及時灑水養護,如果被雨淋了,需要做好防範

⑤ 修路修的是水泥路,路面打好之後多長時間就可以通車行走呀

新修的水泥路大概需要28天可以通車。如果是早強水泥,最好的,2天就可達到80%-85%的強度。普通水泥,常溫下養護周期需要28天,還要澆水、保持濕度。氣溫高的,可以少些時日。

混凝土的形成是一個緩慢的凝結過程,它由初凝到終凝,需要28天的時間,才能達到設計的強度,其中還要不斷的養護,尤其是初凝後的7天,應該保持混凝土有足夠的水分。

混凝土中摻入1.5~2.0%(體積比)的長25~60毫米、直徑0.25~1毫米的鋼纖維,可使其28天極限抗壓強度和極限抗彎拉強度較素混凝土提高50%以上。

存在的缺點

1、水泥和水的需要量大,修築20cm厚,7m寬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每公里需要消耗水泥400~500噸和水約250噸。

2、接縫較多。

3、開放交通較遲

4、養護修復困難。

(5)混凝土做好後多長時間才可以開車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混凝土路面的彈性模量及力學強度大大高於基層和土基的相應模量和強度,但混凝土的抗彎拉強度比抗壓強度低得多,約為抗壓強度的1/7 - 1/6,在車輪荷載的作用下當彎拉應力超過混凝土的極限抗彎拉強度時,混凝土板便產生斷裂破壞。

混凝土隨溫度、濕度的變化而發生變形,導致混凝土路面板產生收縮、膨脹或翹曲。不均勻的基礎變形會使混凝土板與基層脫空,在車輪荷載作用下板產生過大的彎拉應力而遭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