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運動資訊 » 冷療時間多少可以引起繼發效應
擴展閱讀
可以建幫會的格鬥游戲 2025-05-17 13:57:43
微信中留言可以發圖片嗎 2025-05-17 13:46:57

冷療時間多少可以引起繼發效應

發布時間: 2022-12-27 15:39:56

1. 關於冷療影響因素的描述,錯誤的是

關於冷療影響因素的描述,錯誤的是用冷時間越長,效果越好。

冷療影響因素的敘述包括:在相同溫度下,濕冷的效果優於乾冷;用冷麵積越大效果越強;皮膚較薄的區域對冷的敏感性強;老年人較年輕人對冷刺激反應遲鈍。

1、冷療的方式:冷療的方式有乾冷法和濕冷法,一般濕冷法比乾冷法效果好,所以乾冷法的溫度應比濕冷法低一些,才能達到治療效果。

2、冷療的部位:因皮膚的厚薄不同、部位不同冷療效果也不同,一般皮膚較薄的部位對冷更為敏感。另外冷療效果還受血液循環情況的影響,如在頸部、腋下、腹股溝等體表較大的血管流經處置冷,因血液循環良好,冷療效果更好。

3、 冷療面積:冷療的效果與用冷麵積大小成正比,如冷療面積大則反應強;如冷療面積小,反應則弱。但需要注意的是,冷療面積越大,機體的耐受性越差,越易引起全身反應。


4、冷療時間:冷療的效應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產生並隨著時間的延長而增強,一般用冷時間為15 ~30分鍾。

時間過長會引起繼發性效應,不但抵消治療效果,還可導致不良反應,出現凍傷等,甚至造成組織細胞死亡。

5、溫度差:冷療的溫度與體表皮膚的溫度相差越大。

機體對冷刺激的反應越強,反之則越弱;另外,環境溫度也會影響冷療效果,如在冷環境中用冷療,冷效應會增強。

6、個體差異:患者機體狀況、精神狀態、年齡及性別不同,對冷療的耐受力不同。

反應也不相同。如年老患者,因感覺功能減退,對冷療刺激反應比較遲鈍;嬰幼兒因體溫調節中樞未發育完善,對冷療反應較為強烈;女性患者對冷的感受較男性敏感等。

2. 影響冷熱療法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冷、熱效的因素有:
(1)方式 冷熱應用方式不同效果也不同。濕冷、熱的效果優於乾冷、熱。在臨床應用中應根據病變部位和治療要求進行選擇。
(2)面積 冷熱療法的效果與面積大小有關。應用面積大,則冷熱療法效果就較強,反之,則較弱。
(3)時間 冷、熱應用有一定的時間要求,在一定時間內其效應是隨著時間的增加麗增強,以達到最大的治療效果。但如果時間過長,則會產生繼發效應而抵消治療效應,甚至還可引起不良反應,如疼痛,皮膚蒼白、凍傷、燙傷等。
(4)溫度 冷、熱應用時的溫度與體表的溫度相差越大,機體對冷熱刺激的反應越強;反之,則越小。其次,環境溫度也可影響冷熱效應,如室溫過低,則散熱快,熱效應降低。
(5)部位 皮膚較厚的區域,如腳底、手心,對冷熱的耐受性大,冷熱療法效果也較差;而軀體的皮膚較薄,對冷熱的敏感性強,冷熱療法效果也較好。血液循環良好的部位,可增強冷熱應用的效果。不同深度的皮膚對冷熱反應也不同,皮膚淺層,冷覺感受器較溫覺感受器淺表且數量也多,故淺層皮膚對冷較敏感。
(6)個體差異 年齡、性別、身體狀況、居住習慣、膚色等差別影響冷熱治療的效應。

3. 護士資格考試護理知識易考考點:冷療法

【導讀】日常冷療法是護士在工作過程中,降溫、止血、鎮痛、消炎給患者的常用療法,同同時也作為護士資格考試護理知識易考考點在歷年護考中都有出現,為此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日常冷療法是怎樣進行操作的?應對考試我們需要掌握哪些內容,接著往下看。

一、禁忌症:

1.血液循環障礙。

2.慢性炎症或深部有化膿病灶的,用冷使局部血流減少,阻礙炎症的吸收。

3.組織損傷、破裂或有開放性傷口:冷可致血循環不良,增加組織損傷,影響傷口癒合。

4.冷過敏者,可致蕁麻疹、關節疼痛等症狀。

二、冷療部位及禁忌部位:

1.冷療部位:頸部、腋下、腹股溝等體表較大的血管流經處。

2.禁忌部位:(1)枕後、耳廓、陰囊處:引起凍傷;

(2)心前區:反射性引起心率減慢、心律不齊;

(3)腹部:引起腹瀉;

(4)足底:引起一過性冠狀動脈收縮。

三、冷療時間:

不超過30分鍾,時間過長會引起繼發效應。30分鍾後測量體溫並記錄。

四、冷療方法:

1.冰袋、冷濕敷

(1)作用:降溫、止血、鎮痛、消炎。

(2)方法: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釋,評估患者,備齊用物;操作中取得患者及家屬配合,隨時觀察患者意識狀態,冰塊融化應及時更換冰袋;操作後評價用冷效果,及時記錄。

2.冰帽、冰槽

(1)作用:頭部降溫,防止腦水腫,降低腦細胞代謝而減少需氧量,提高腦細胞對缺氧的耐受性。

(2)方法:需注意維持肛溫在33℃左右,不可低於30℃,以防心室纖顫等並發症的發生。

3.溫水、乙醇擦浴

(1)作用:為高熱患者降溫。

(2)方法:盆內32~34℃溫水2/3滿,或盛放30℃濃度25%~35%,200~300ml乙醇。頭部置冰袋,減輕頭部充血,並有助於降溫。足底置熱水袋,促進血管擴張,利於散熱。適用於高熱患者。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整理發送的關於「護士資格考試護理知識易考考點:冷療法」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同時值得注意的是護士證注冊流程也需要注意,免得做了無用功。

4. 冬天睡覺會低溫燙傷嗎

低溫燙傷需及時進行冷療,若出現水皰、表皮破潰等情況,患者需及時就醫進行對應處理,以防止出現感染。

1、冷療:低溫燙傷後患者應及時進行冷療,如用冷水對創面進行淋洗、
冷敷或用包裹冰塊的毛巾等冷敷,有利於使創面迅速降溫、減少余熱繼續損傷組織,但冷療時間不可過長,
一般一次20-30分鍾,以免導致繼發效應。

2、就醫處理:如果局部有水皰或者表皮破潰,患者需去燒傷科進一步治療。如未破的小水皰需避免摩擦、壓迫,可待其自行吸收。大水皰需在無菌操作下使用無菌注射器抽出水皰內的液體,
並在創面使用無菌油性敷料進行包紮。表皮破潰的患者可使用雙氧水或碘伏進行消毒,並保持周圍皮膚的清潔乾燥。

低溫燙傷易發生於老年人和幼兒,
因此在冬季使用熱水袋、電熱毯等進行取暖時,需注意隔熱和不要長時間使用。低溫燙傷是指對於溫度較低,但是對皮膚作用時間較長而引起的燙傷稱為低溫燙傷,比如日常生活中的電熱毯燙傷、
艾灸時候的灸條對皮膚的燙傷,以及天冷的時候女孩子使用的暖寶寶對皮膚的燙傷。出現這種情況,由於創面的深度一般都比較深,至少深2度以上。如果燙傷部位的創面較大,
這種情況下通過保守換葯,一般難以癒合,大多數情況下都需要進行住院手術,對創面進行清創,然後進行植皮治療才能達到創面的修復。一般創面在1%以上我們基本上需要通過手術治療,
而1%以內的情況下大可經過保守換葯,達到創面的癒合。

5. 低溫燙傷如何處理呢

低溫燙傷如何處理呢?

低溫燙傷後需要立即降溫,用冷水來清洗傷口,這樣可以減輕皮膚傷害。進行降低處理過後,還需要給傷口消毒殺菌,這樣不僅可以消毒殺菌,而且還可以讓傷口好的更快一些,如果傷口無法處理,應該及時就醫。

一、降溫處理:當皮膚低溫燙傷之後,需要用冷水沖洗皮膚進行降溫處理,這樣可以降低燙傷部位的溫度,將傷害降到最低。如果出現燙傷或者脫皮的情況,需要採取浸泡冷水的方法來進行降溫,降溫時間應當控制在十五到二十分鍾左右。浸泡時間過長,只會耽誤處理傷口。

二、消毒殺菌:進行降溫處理之後,需要使用碘伏或者生理鹽水來進行消毒殺菌,這樣可以避免傷口受到感染。如果家中沒有碘伏或者生理鹽水,可以用其它消毒用品進行殺菌。使用碘伏或者生理鹽水之前,需要將傷口周圍清洗干凈,待傷口乾燥後再進行消毒殺菌,這樣效果會比較好。

三、及時就醫:如果燙傷情況比較嚴重,傷口呈紅褐色或者灰色,而且燙傷面積比較大,不能自行處理,這時需要去醫院讓醫生幫助處理。有些朋友認為只不過是燙傷而已,並不是什麼大問題,燙傷部位也不進行消毒,如果燙傷不嚴重,過段時間傷口雖然可以自行恢復,但是燙傷嚴重時,一定要及時處理。

6. 如何防止低溫燙傷

近日,福州進入「凍人」模式,禦寒「神器」紛紛上線,包括電暖器、暖手寶、熱水袋、暖寶寶等。但是,當暖寶寶、熱水袋等使用不當時,可能變成「燙人神器」。25歲的福州女孩倩倩(化名),就因為使用暖寶寶不當,手臂被大面積燙傷。醫生提醒,使用取暖物品之前,應該對該物品的溫度范圍有所了解,並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若不慎被燙傷,應立即就醫。暖寶寶貼肉取暖燙傷手臂近日,天氣越發寒冷,一貼即熱的暖寶寶成了倩倩必備的「禦寒神器」。她將暖寶寶直接貼在皮膚上,但沒一會就感到左手上傳來刺痛,揭開暖寶寶一看,手臂已經被燙出了小水泡。她趕緊前往福建省第三人民醫院,接診的陳淑嬌醫師緊急為她做了燙傷處理。記者在網上購物平台看到,暖寶寶的銷售量非常大,有的網店竟達近百萬片。陳醫師表示,暖寶寶因為使用方便很受市民歡迎,但暖寶寶不能直接貼在皮膚上,其最高發熱溫度能達到65攝氏度左右。若把暖寶寶直接使用在皮膚上,短時間內,即可造成低溫燙傷,使用時最好每隔1小時檢查一下皮膚,若發現有紅斑或其他不適,應立即停止使用。要了解取暖物品溫度范圍陳醫師表示,長時間接觸暖寶寶等「禦寒神器」就如同「慢火燉肉」,讓人在不知不覺中被「低溫燙傷」。她說,低溫燙傷創面疼痛感不明顯,僅在皮膚上出現紅腫、水泡、脫皮或者發白的現象,面積往往也不大,雖然表面看上去不太嚴重,但創面深,嚴重者甚至會造成深部組織壞死,如果處理不當,可能發生潰爛,長時間難以癒合的情況。「每年都有被取暖設備燙傷的案例。」陳醫師建議市民使用取暖物品之前,應該對該物品的溫度范圍有所了解,並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若不慎被燙傷,應用冷水沖洗,盡量使用剪刀剪開衣物,避免弄破水泡,再用無菌紗布或干凈的毛巾、棉布覆蓋傷口並固定,保持傷口清潔,及時到醫院就診。
冬天來了,很多人用上了保暖神器,熱水袋,暖手寶等等。很多人不經意間被燙傷了還不知道,尤其是老年人經常出現被「低溫燙傷」的現象。實際上溫度44度以上的物質就可能導致燙傷,尤其是持續時間比較長,燙傷的程度就會很深。低溫燙傷同樣會出現皮膚灼痛、起泡、變色等被燙傷的症狀。被燙傷後,患者應立即用清潔的涼水沖洗或浸泡傷口,在痛感降低後,再盡快就醫。另外,糖尿病患者、老人等,由於痛覺敏感度降低,更應妥善使用取暖物品,避免「低溫燙傷」。造成低溫燙傷後,要及時進行冷療,若出現水皰、表皮破潰等情況,要及時就醫,防止出現感染。冷療:低溫燙傷後患者應及時進行冷療,如用冷水對創面進行淋洗、冷敷或用包裹冰塊的毛巾等冷敷,有利於使創面迅速降溫、減少余熱繼續損傷組織,但冷療時間不可過長,一般一次20-30分鍾,以免導致繼發效應。就醫:如果局部有水皰或者表皮破潰,患者需去燒傷科進一步治療。如未破的小水皰需避免摩擦、壓迫,可待其自行吸收。大水皰需在無菌操作下使用無菌注射器抽出水皰內的液體,並在創面使用無菌油性敷料進行包紮。表皮破潰的患者可使用雙氧水或碘伏進行消毒,並保持周圍皮膚的清潔乾燥。日常生活中,預防低溫燙傷的方法有:使用貼熱寶時,不要讓熱寶直接與皮膚敷貼,要隔一層比較柔軟的布。使用熱水袋時,要用質量比較好的,蓋子要擰得比較結實,以免熱水外漏引起燙傷。熱水袋放在腳底,也要用布隔一層,不要直接接觸腳底的皮膚。使用電熱毯時,要在睡前使用,加溫後需要斷電,不要持續一整晚充電使用電熱毯。低溫燙傷也會導致燙傷。低溫不代表溫度低,但是相對於皮膚來講溫度一度堅持的話,那麼就會導致燙傷的,所以這種情況需要多注意。

一起來看看低溫燙傷的概念,了解後你就知道為什麼會導致燙傷。低溫燙傷是指基礎溫度不高,但由於皮膚長時間的接觸,被高於體溫的低熱物體造成的燙傷。簡單的說,就是當皮膚接觸70℃的溫度持續一分鍾後,就可能會導致被燙傷;而當皮膚接觸近60℃的溫度持續五分鍾以上後,也是有可能造成燙傷的,這種燙傷就叫做「低溫燙傷」。

低溫燙傷實際上就是在45度至50度左右的一個相對較低的溫度下,局部持續受熱時間過長,導致皮膚受損的情況。人們在接觸到高溫的時候,會因為疼痛而下意識躲避來避開危險。但相比之下,低溫燙傷並沒有明顯的疼痛感,就好比是溫水煮青蛙,剛開始因為溫度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就放鬆了警惕,後來出現燙傷徵兆的時候,其實皮膚已經長時間受損,情況十分嚴重。

寒冷的季節正是低溫燙傷的高發期,主要原因在於多數人缺乏相關的安全意識。使用這些保暖「神器」的同時一定要注意低溫燙傷,遠離危害。除了暖寶寶貼、電熱毯以外,吹風機也是低溫燙傷的主要原因。有的人回憶之前自己接觸過的一例十分嚴重的案例,一名上班族女子在使用吹風機吹頭發時因為太過疲憊而睡著了,吹風機抱在胸前吹了一整夜,醒來時發現皮膚已經嚴重燒焦。也有一些家長和幼兒園老師幫孩子吹乾打濕的衣服時,使用熱風檔對著局部區域長時間烘烤,結果後來衣服幹了,但孩子的皮膚也被燙傷了。避免低溫燙傷,可以通過控制熱源溫度和注意使用時長兩方面入手。盡量確保自己在清醒的狀態下使用這些取暖工具,可以在睡前使用,待被窩溫暖起來後再關掉電暖器。除此之外,冬天裡泡腳也是一個不錯的保暖方式,但泡腳水的溫度也並非越高越好。每個人對於溫度的感受程度都不一樣,一般來說,泡腳的時間最好控制在10至15分鍾為宜。使用熱水袋、暖寶寶等「神器」的時候,也要特別注意老人和小孩等特殊人群。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群,老人因為年齡的增大、角質層變薄,痛覺敏感度下降,有時候被嚴重燙傷了都毫不知情。特別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痛覺的感知能力弱,更需要家屬的關注和照顧。而小孩子往往因為發育不完全,皮膚比較嫩,加之不會清楚的表達自己,也比較容易造成受傷的。

7. 冷熱療法考點總結(一)

2018年護士執業資格證的考試已經過去,聰明勤奮的小夥伴已經開始著手准備踏上2019年新的征程,為了讓剛開始復習的小夥伴們有一個系統規律的復習計劃,小編特意為您整理了有關冷熱療法的基礎知識點,從點滴開始積累,環球醫學教育網為2019年護士資格考試護航!
1.冷療的作用
①控制炎症擴散:冷可使局部血流減少,減慢,降低細胞新陳代謝和微生物的活力,限制了炎症的擴散,適用於早期炎症的病人。
②減輕疼痛:冷可抑制細胞活動,降低神經末梢的敏感性而減輕疼痛。
③減輕局部充血或出血:冷可使毛細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從而減輕局部組織充血,出血,常用於局部軟組織損傷早期的病人。
④降低體溫。
2.冷療分為(干法和濕法),一般(濕法)比(干法)效果好,所以(乾冷法)溫度比(濕冷法)低。
3.冷療(效果)與(用冷麵積大小)呈正比。
4.一般用冷時間為(15-30分鍾),時間過長會出現(繼發性效應)。
5.年老病人對冷療刺激反應比較(遲鈍),嬰幼兒對冷療反應比較(強烈)。
6.因冷療可使(局部血管收縮),繼續(加重血液循環障礙)導致(組織缺血,缺氧而變性壞死),故對於(局部血液循環障礙)如(休克,大面積受損,微循環明顯障礙)病人不宜用冷療,因冷療可使(局部血流量減少,影響炎症吸收),故(慢性炎症或深部有化膿病灶)病人不宜採用冷療,(對冷過敏)者也不宜採用冷療,忌用冷部位有(枕後,耳廓,陰囊處,心前區,腹部,足底),因(枕後,耳廓,陰囊處用冷易引起凍傷,心前區用冷可反射性引起心率減慢,心律不齊,腹部用冷易引起腹瀉,足底用冷可引起一過性冠狀動脈收縮)。
7.高熱病人冰袋放在(前額,頭頂,頸部,腋下,腹股溝),扁桃體摘除術後冰囊放在(頸前頜下),鼻部冷敷時應(將冰囊吊起,僅使其底部接觸鼻根)以(減輕壓力)。
8.應用冰袋或冰囊時應(注意觀察冷療部位血液循環狀況),用冷時間須准確,最常不超過(30分鍾),用於降溫時,應在冰袋使用(30分鍾後)測體溫並記錄。
9.應用冰帽時應為病人(測肛溫),使之維持在(33℃)左右,冷敷部位若為開放性傷口,應按(無菌原則)處理。
10.酒精擦浴需要的物品和量是(25-35%乙醇200-300ml),溫度為(32-34℃)。
11.應用酒精擦浴時,將冰袋放置於(頭部)以(助於降溫),防止(頭部充血),將熱水袋放置於(足底)以(促進足底血管擴張有利於散熱),酒精擦浴後(30分鍾後)測量體溫,若體溫降至(39℃)以下時應(取下冰袋)。
12.酒精擦浴時因全身用冷麵積較大,擦浴時應(注意觀察病人反應),若出現(面色蒼白,寒戰,脈搏或呼吸異常)時應(立即停止擦浴)並(報告醫生處理),忌擦拭(後頸部,心前區,腹部,足底),(新生兒,血液病)病人忌酒精擦浴。
以上為冷熱療法的基礎護理考點,希望小夥伴們各有收獲,相信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加油!

8. 冷療時間一般為多長時間

冷療時間一般都是兩至三個小時,
時間過長會導致皮膚凍死。

9. 冷療的時間過長可能會導致

有關研究表明,三分鍾的全身超低溫冷療是最安全有效的時間,超出這個時間,

則會有凍傷的風險。

10. 2021護士考試《基礎護理知識與技能》每日一練2.24

1. 炎症早期用熱的主要目的是:

A.解除肌肉痙攣 B.溶解壞死組織

C.使血管擴張充血 D.降低神經興奮性

E.促進炎性滲出物吸收和消散

2. 老年患者用熱水袋時水溫不能過高,其原因是:

A.皮膚對熱敏感 B.血管反應敏感

C.皮膚感覺遲鈍 D.局部血液循環不良

E.熱刺激可加重原發病

3. 持續使用冷療法1小時,會引起局部組織損傷,此稱為:

A.協同效應 B.局部效應

C.遠處效應 D.繼發效應

E.後續效應

4. 應用紅外線燈照射時,每次照射時間為:

A.20~30分鍾 B.10~15分鍾

C.30~60分鍾 D.30~50分鍾

E.25~35分鍾

5. 有關會陰擦(沖)洗和冷、熱敷,下述選項錯誤的是:

A.會陰擦(沖)洗有清潔會陰、預防感染作用

B.熱敷用於外陰水腫

C.冷敷用於會陰早期小血腫

D.會陰水腫也可用95%乙醇濕敷

E.會陰冷敷一般每次50分鍾

6. 再生障礙性貧血病人,高熱伴抽搐,適宜的降溫措施是:

A.溫水擦浴 B.冰水灌腸

C.酒精擦浴 D.口服退熱葯

E.頭部放冰袋

7. 行熱水坐浴時,適宜的水溫是:

A.25~35℃ B.40~45℃

C.35~55℃ D.65~75℃

E.40~60℃

8. 骨折早期局部禁用冷療的原因是:

A.防止凍傷

B.以防引起反射性心率減慢、心房纖顫或心室纖顫及房室傳導阻滯

C.以防引起腹瀉

D.因冷可降低血液循環,增加組織損傷,且影響傷口癒合

E.以防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縮,影響散熱或引起一過性冠狀動脈收縮

9. 患者,女性,20歲,體溫40.2℃,神志清楚,降溫宜首 選的措施是:

A.頭部用冰袋 B.大動脈冷敷

C.乙醇擦浴 D.頭部用冰帽

E.頭部冷毛巾濕敷

10. 不屬於熱療目的的是:

A.抑止炎症擴散,防止化膿 B.解除疼痛

C.促進炎症的消散或局限 D.減輕深部組織的充血

E.保暖,使病人舒適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E。解析:炎症早期用熱主要是促進炎性滲出物的吸收和消散。

2.【答案】C。解析:老年患者用熱水袋水溫不宜過高,是因為皮膚對熱不敏感,感覺遲鈍,容易形成燙傷。

3.【答案】D。解析:用冷時間須准確,最長不超過30分鍾,如需再用應間隔60分鍾,防止發生繼發效應。

4.【答案】A。解析:使用紅外線燈照射時燈距一般為30~50cm,每次照射時間20~30分鍾。

5.【答案】E。解析:陰道擦(沖)洗和冷、熱敷的作用是清潔會陰、預防感染。熱敷用於外陰水腫,冷敷用於會陰早期小血腫,一般每次20分鍾,會陰水腫也可用95%乙醇濕敷。故本題選E。

6.【答案】E。解析:頭部放冰袋是血液病病人較為適宜的降溫措施。

7.【答案】B。解析:為患者行熱水坐浴時,調節水溫至40~45℃,時間15~20分鍾。

8.【答案】D。解析:對於組織損傷破裂的患者,禁用冷療的目的是冷療法可降低血液循環增加組織損傷且影響傷口癒合,尤其大范圍組織損傷,應絕對禁止。

9.【答案】C。解析:高熱患者降溫,首 選酒精擦浴。

10.【答案】A。解析:抑止炎症擴散,防止化膿為炎症早期應用冷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