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運動資訊 » 小羊多長時間可以分圈
擴展閱讀
可以建幫會的格鬥游戲 2025-05-17 13:57:43
微信中留言可以發圖片嗎 2025-05-17 13:46:57

小羊多長時間可以分圈

發布時間: 2022-12-27 09:33:29

Ⅰ 小羊到成羊多久可配種

根據品種不同,初次配種年齡也不同。

1、山羊:

優質種公羊10月齡時可適量配種。

山羊的性成熟比綿羊早。初配年齡因品種和地區而異。一般早熟品種為8~12個月齡。晚熟品種18月齡左右。

2、綿羊:

性成熟和初配年齡因品種類型和飼養管理而異:母羊4~10月齡性成熟,初配年齡為1~2歲,繁殖年限約6~8歲;公羊5~7月齡性成熟,18~20月齡初配,繁殖年限6~8歲。

(1)小羊多長時間可以分圈擴展閱讀

種公羊配種初期,要適當配種。羊放牧後,種公羊晚上要單獨分圈飼養,讓種羊有充分時間休息,還要補飼一定的精料。公羊一歲可正式投入配種生產,但都必須進行補料。

每隻種公羊的配種及受體母羊受配情況,都要有詳細的記錄,以便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調整,使每隻種公羊發揮最大效能。要想種公羊體格健壯、膘情適中、精力充沛、性慾旺盛並具有良好的精液品質,必須加強種公羊的飼養管理,以提高種公羊的利用率並延長其使用年限。

種公羊的飼養,要求飼料營養價值高,有足量優質的蛋白質、維生素及無機鹽等,且易消化,適口性好。非配種期,每天定時喂給兩次優質青乾草和少量鮮綠多汁飼料,同時每隻成年種公羊每天補給全價配合飼料0.3kg 左右。

Ⅱ 圈養羊做好三點

精選品種 圈養由於飼養成本增加,羊繁殖率低、長勢慢的情況下難以獲得效益,必須精選繁殖力高、生長速度快且適合圈養的品種才可以。綿羊可以選擇杜泊羊、薩福克羊、夏洛萊羊或澳洲白綿羊等出肉率高、適應性強的品種作為父本,小尾寒羊或湖羊等繁殖率高的品種作為母本,雜交後代進行育肥。山羊可以選擇波爾山羊或努比亞山羊等出肉率高、生長速度快的品種作為父本,馬頭山羊、青山羊、淮山羊或黑山羊等優秀本地山羊作為母本,雜交後代進行育肥。

合理分圈 圈養肉羊混養弊端較多,公母混養不利於優秀種公羊的充分利用、不能准確記錄配種信息和推算預產期、母羊易受公羊騷擾而發生流產等;大小混養易出現大羊欺負小羊,小羊吃食不抱,繼而造成大羊營養過剩和小羊營養不良等問題。因此,應按照公母、大小等對羊群進行合理分圈。

公母羊分圈單獨飼養,且圈舍間隔最好50米以上。母羊按照配種時間進行分圈,最好將配種時間相近的羊分配到同一圈舍。圈舍密度不宜過大,以5~10隻母羊為宜,且每隻母羊佔有圈舍面積不得低於2平方米、運動場面積不宜低於5平方米。
防疫滅病 加強飼養管理工作,做好環境衛生消毒工作,並搞好防疫,定期進行驅蟲,盡可能降低圈養肉羊發病率。當發現病羊後應及時隔離,並積極進行對症治療。

圈養肉羊須做好防疫工作,如有三聯四防(羊快疫、羊猝狙、羊腸毒血症以及羔羊痢疾)、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羊痘、羊口瘡以及口蹄疫等,具體防疫程序應根據當地疫病流行情況制定。

Ⅲ 小羊多久可以斷奶

一般正常下羔羊三個月左右才會斷奶,關鍵是取決於羔羊的體質狀況和自己的管理技術,有些羔羊一個月斷奶的,有些羔羊斷奶得更早,那麼羔羊應該如何斷奶呢,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羔羊提前斷奶。

羔羊提前斷奶
一般情況下小尾寒羊三個月左右斷奶,如果是提前斷奶需要考慮小尾寒羊的體質問題以及自身管理的情況,一般情況下一個月左右,或者是45天左右都可以斷奶,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

1.提早補飼:這個一般要考慮到實際情況,如果一般情況下出生重比普通的大,而且生長發育比較快,技術也可以。我們就可以提早補飼20天左右用焙炒的大豆誘食,這個時候也可以慢慢的飼喂一些青嫩的草。

如果養殖的比較多,我們也可以分批斷奶,做到隔欄補飼,每次放牧回來之後設計一個欄專門讓小羊可以進去母羊進不去,讓他們提早補飼,飼料搭配可以是這樣的玉米面46%,麩皮21%,豆粕30%,食鹽1%。20天到30天,每天60克。30天到60天每天120克,60到90天每天200克。

2.逐漸減少次數:如果是母羊哺乳,逐漸減少母羊和羔羊的見面次數以及餵奶的頻率,45天以後逐漸減少,如果自己的技術實在可以也可以搭配一些代乳料,這基本上提前斷奶了。45天以後也可以飼喂青飼料,讓他們自由採食。

有一些飼料是不能夠吃的,大豆含有抗氧因子等,要麼炒熟要麼使用豆粕,如果做到更早的斷奶需要使用代乳料,代乳品的配製技術比較高,因此我們要求的也比較高。斷奶是一個逐漸的過程,我們需要有過度,切記不能夠立馬斷的。

Ⅳ 養羊怎麼分圈

你好,你現在有養羊嗎?養的是什麼品種?羊最好是公羊母羊單獨飼養,公羊在母羊群里,容易頂壞母羊。特別是對懷孕母羊,公羊搶草搶料又擠又撞,容易造成母羊流產。
對於母羊應當是臨產母羊,懷孕母羊,空懷母羊,體小體弱的羊都應當分圈飼養。因為不同時期需要補充不同的蛋白質等營養,防止強者吃的多,弱者吃的少。
懷孕母羊由於溫順,需要特殊照顧,必須要單獨飼養。
另外羔羊生長快,必須要加大飼料補充,讓羔羊快速生長,所以羔羊也要單獨飼養。

Ⅳ 小羊多長時間可以出欄放養

小羊生下來一個月就可以吃草,三個月左右還在吃奶中。。最好在三個月後,給小羊斷奶,出欄放養為好。
一來,母羊能發情受孕,二來小羊各方面也發育了。

Ⅵ 羔羊飼養管理應把握的幾個環節

一、初生羔羊的飼養管理
一般母羊在泌乳20天後,母乳質量就開始有所降低,而這時候的羔羊體重會逐漸增加,需要的營養也在增加,必須要外來營養補充。所以要根據母乳營養來配製羔羊料進行過渡,解決羔羊營養需求。羔羊出生7天到斷奶後15天期間的羔羊日糧配方為玉米50%,豆粕30%,乳清粉10%,脂肪粉5%,食鹽0.5%,磷酸氫鈣0.5%,4%育肥羊預混料。由於在泌乳期間,羔羊採食精料較少,羔羊對營養要求相對又高,所以在精料裡面添加10%的乳清粉,其乳糖成分便於消化吸收。條件允許的也可以加大乳糖成分。羔羊吸收母乳保證營養的同時,再採食精飼料和飼草吸收營養,從而保證了快速生長需求。
二、羔羊生長期的飼養管理

生長期是指斷奶後15天到100日齡,這期間的精飼料可採用玉米54.5%,豆粕30%,乳清粉5%,脂肪粉5%,小蘇打0.5%,食鹽0.5%,磷酸氫鈣0.5%,育肥羊預混料4%。生長期階段主要是小羊長骨骼,這期間對鈣磷要求相對較高。圈養時小羊缺少糖分,在斷奶後15~100日齡的飼料里,添加5%乳清粉,以滿足小羊對蛋白質和糖類的需求。生長期的料很重要,因為這個階段的架子很重要,能為後期育肥打下堅實的基礎。隨著日齡的增加,消化器官也在逐漸成熟,尤其瘤胃的逐步完善。這段時間的精飼料和飼草比例也應逐漸增加。
三、羔羊育肥期的飼養管理

羊要有膘才能有效益。從100日齡到育肥出欄這一階段是養羊出效益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的小羊在各方面都已經成熟了,需要更高的能量來滿足生長需要,採食精飼料量也大,僅僅靠配製玉米來達到能量是遠遠不夠,必須加以高濃度的能量飼料來增加育肥期的能量需要。精飼料中要加上植物脂肪粉,以滿足其成長需求。育肥期精料可採用玉米62%,豆粕28%,脂肪粉5%,小蘇打0.5%,食鹽0.5%,4%育肥預混料。日常喂養時可以一個槽子里盛裝精料,另一個槽子里盛裝粗料,用桶提供新鮮干凈的水。使羔羊能夠自由的採食精料、飼草和飲水。飼養過程中要注意觀察,防止因為個體的不同而出現採食過多精飼料造成瘤胃積食及脹氣等。
四、分圈管理期羔羊的飼養管理

因為母羔一般是留作後備母羊,而公羔是用來育肥,一般情況下,可以在斷奶時就將其分開,母羔一般在5月齡前最好也讓其自由採食,使其快速生長。當母羔到4~5月齡期間,就能生長到32.5千克左右,這時骨架基本長成,膘情健康狀態也較好,可以進行分圈處理。有針對性地調理其身體發育,把母羔的瘤胃功能也過渡到適應較為粗放的管理。再經過挪圈,控制精料,飼草管飽,把母羔的膘情逐漸減下來。在飼草管飽的情況下,經過1~2個月的精細管理,母羔的體重可達到50千克,6~7個月再挪圈到配種圈去配種,這時的母羔從體重到月齡基本達到了配種要求了,如果母羔自然發情及時,配種後懷孕5個月時,母羊體重基本上能達到了75千克。

採用高效飼養管理養羊時,注意隨著羔羊的個體長大,其採食精料飼草會越來越多,不要人為地去控制精料,最好讓羊自由採食,更不能讓羊去吃些營養低的飼草來填飽。

Ⅶ 羊多久才可以出欄

肥羊3-4個月就可以出欄。

羊舍選置設計要合適,羊舍應選擇在地勢乾燥,排水良好,向陽的地方;建築材料可就地取材。坐北朝南,取東西走向,羊舍每間為15——25平米為宜。但應墊高圈底30——40公分。這樣有利於防寒,保暖,防潮,通風和飼養管理。

飼喂飼料配方需科學,羊屬反芻動物,夏秋季要多喂些牧草,冬春季及要多喂些青貯秸稈飼料。在精料供給每隻羊每天不少於200克左右為宜,一般精料中粗蛋白質佔16——18%即可。

(7)小羊多長時間可以分圈擴展閱讀:

對羔羊,不宜喂體積過大或水分過多的飼料;對泌乳初期母羊,應以優質乾草和青草為主,適量喂給精料和多汁飼料;

泌乳盛期母羊,除喂給相當於體重1.0~1.5%的優質乾草和一定量的精料外,就盡量多喂青草、青貯和塊根莖類飼料;對種公羊,應以優質禾本科和豆科混合乾草和鮮青草為主。

配種時應補喂混合精料,可適當增餵奶、雞蛋或魚粉等蛋白料。

Ⅷ 養羊多久可以出欄

一般育肥羊從出生六個月就可以出欄。

山羊養殖技術
一. 山羊的配合飼料與喂量
(一)日量的配合原則
根據羊消化生理特點和營養需要,考慮其適口性,飼料的營養價值及經濟效益等方面,以採食乾草和青草為主,用精料補足其按飼養標准不足的部分。由於反芻動物的消化生理特點,使制定飼料配方的靈活性很大。在滿足粗飼料需要量的前提下,參考相應的飼料標准加以配製. 其原則是:
1. 符合羊體在各個時期的生理需要。不同性別、年齡、體重和不同生理狀況的山羊選用不同的飼養方式和飼養標准。結合飼養經驗擬定飼料配方。
2. 飼料種類要多樣化,適口性要好。在飼料搭配中,飼料種類越多越好,飼料質量(營養價值)要保持相對穩定,考慮採食量與飼料體積的關系,精粗料適當搭配。不能喂發霉變質的飼料。
3. 日糧以優質青粗飼料為主,適當搭配精料,既要有一定體積,又要保證干物質含量。
4. 選用飼料可根據當地條件就地取材,同時,也要考慮飼料的價格,以降低飼養成本。
5. 對羔羊,不宜喂體積過大或水分過多的飼料;對泌乳初期母羊,應以優質乾草和青草為主,適量喂給精料和多汁飼料;泌乳盛期母羊,除喂給相當於體重1.0~1.5%的優質乾草和一定量的精料外,就盡量多喂青草、青貯和塊根莖類飼料;對種公羊,應以優質禾本科和豆科混合乾草和鮮青草為主。配種時應補喂混合精料。配種盛期,可適當增餵奶、雞蛋或魚粉等蛋白料。
(二)配方
1.羔羊料配方:①玉米50%,、麩皮15.0%、豆粕20%、礦物微量元素1%、麻粕12%
鈣石粉1%、食鹽1.0%。②玉米55%、麩皮20%、菜子餅10%、大豆餅10%、骨粉1%、食鹽0.5%、魚粉3%、微量元素等添加劑0.5%。
2.育肥羊料配方:玉米62%、麩皮10.0%、豆粕12.5%、麻粕12%、鈣石粉1%、食鹽1.0%。礦物微量元素1%、小蘇打0.5%。15~20kg左右出欄。
3.育成羊料配方:①玉米54%、麩皮13.0%、豆粕18%、麻粕12%、鈣石粉1%、食鹽1.0%。礦物微量元素1%。育成公羊長得快,多喂點。② 玉米粉64%、豆餅10%、菜餅15%、麩皮10.2%、食鹽1.0%。③ 玉米粉50%、豆餅15%、麩皮19.0%、米糠15%、食鹽1.0%。
4.母羊料配方:玉米49%、麩皮18.0%、豆粕24%、麻粕6%、石粉1%、食鹽1.0%。礦物微量元素1%、
5.種公羊料配方:玉米55%、麩皮12.0%、豆粕21%、麻粕9%、鈣石粉1%、食鹽1.0%、礦物微量元素1%。
(三)飼料的飼喂量
1.精料的飼喂量。
精料的日飼喂量為羊體重的1/15-1/10。根據羊只的飼養標准和精料的營養成分,結合本場(戶)的實際情況,制定羊只每日精料的補飼量為:
⑴公羊:非配種期:每日0.3~0.5kg(分二次喂);配種期每日0.8-1.0kg(分三次喂)
⑵母羊:每日0.3-0.5kg;其中妊母前期每日0.4kg;妊娠後期:0.5kg;臨產母羊減料1/3 , 哺乳羊0.5kg(羔羊哺乳期2~3個月);
⑶羔羊:20-30日齡,每日50-70g;1-2月齡100-150g;2-3月齡200g;3-4月齡250g。
⑷育肥羊:0.2~0.6kg。
2、粗料的飼喂量:
含粗纖維18%以上的飼料統稱粗飼料。粗飼料干物質要佔到總採食干物質含量的60-70%,粗飼料飼喂量不足,將嚴重影響羊的正常新陳代謝,並引起生產性能下降。
山羊的瘤胃容積大,利用青乾草的能力強。青乾草的日飼喂量為羊體重的3-4%。青綠飼料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鈣質,營養豐富,適口性好。單喂青綠飼料的每天採食量為羊體重的12%左右。但飼喂豆科青草時則應加以控制,否則易引起膨脹而造成死亡。
每隻成年羊粗料的日飼喂量是:青草4kg、青乾草0.6-0.8kg~1kg。或在有精料補飼條件下,大羊青草3kg;約占體重的6.7%。其它粗料自由採食。
飼養羊只所需的粗料量由日飼喂量,羊只數目和飼喂天數決定的。如:
粗飼料量=日飼喂量×飼喂天數×羊只數。
實際喂量還需根據羊的品種、性別、年齡、體重、用途、生理狀況等情況, 靈活掌握。
3.每隻羊在冬春要備足20斤精料,300斤乾草。
二、山羊舍飼技術要點
山羊的喂飼技術是養好山羊的一項關鍵技術。實施得當可促使山羊增加採食量,提高消化率,促進飼料的有效轉化,促進山羊健康。在生產實踐中常用飼喂技術有:
(一)分群飼喂 原則是按大小、強弱、病、孕、公、母標准分群,避免以大欺小,以強欺弱,病羊、孕羊搶不到草料而餓死。一般可將山羊分為公羊群、母羊群、公羔群、母羔群、青年公、母羊群、健康羊群、病羊群。母羊和後備羊應分階段和體重分群分圈飼養,羔羊在斷奶前隨母哺乳1-2個月,斷奶後即轉入後備羊群。育肥羊群數量不宜過大,每群以20隻為宜。
(二)定時間、定次數飼喂 即固定山羊喂飼的時間,每次間隔的時間盡可能相等,這樣有助於山羊形成良好的條件反射;有利於山羊的休息、採食和反芻。具體時間安排因時因地制宜。全舍飼山羊一般每天分3~4次飼喂。半放牧半飼舍山羊每天中午和晚上各喂一次。放牧的山羊只需在晚上收牧後進行補飼。另外再分頓飼喂精料,一般是每天喂二次。設置水槽,自由飲水。
(三)定量喂飼 就是在一定時間內飼喂穩定的飼料量,以山羊吃飽而不浪費為原則。
(四)定質喂飼 就是飼喂山羊的飼料要保證質量,要求新鮮、清潔、不喂腐爛、變質、發霉的飼料,不喂有異味和被踐踏過的草料。按不同性別、年齡、生理時期的營養需要給予不同量的飼料。補飼精料要科學,保證日糧的營養平衡。牧草是羊的主要日糧,但存在營養不全的弊端,僅靠牧草不能充分滿足肉羊快速生長的營養需要。因此,在滿足肉羊對牧草需要的同時,必須補飼精料。
為補充蛋白質的不足,三月齡以後的山羊精料中可添加尿素,因尿素味苦,喂尿素時需5天的過渡期階段讓羊適應,方法是初次日喂3至4克,拌入料中飼喂,然後逐漸增加,最大喂量母羊可達每天8~13克;6月齡以上育成羊8~12克。並注意飼喂前後一小時不飲水,否則會因尿素的迅速吸收而引起中毒。如改用雙縮脲(縮二尿)、異丁基二脲等釋氨較慢的產品, 則安全性較高,效果優於尿素。
上述配方飼料是為圈養羊設計的,圈養比放牧或半放牧易於育肥。對青草旺季在場外放牧的羊配給精料喂量可減少50%。但無論青草多充足,晚間補料仍是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育肥羊的快速生長。
要注意對精飼料的採食量不能過大,一般只能佔到其日糧的30%以內。自己不能配方時,精料中一般穀物類可按40%~60%,蛋白類佔10%~25%(生長期、泌乳期內蛋白類所佔要高些),糠麩類佔20%~30%,礦物質佔3%,其中食鹽0.5~0.7%,尿素可添加到1%的比例來配製。玉米、小麥、豆類、餅類等精料都要粉碎成細粒狀並充分拌和喂給。
對粗飼料主要指成熟後的農作物秸稈、秕殼等,飼喂量應低於30%。有條件的要進行氨化、鹼化處理。以農作秸稈為主的干粗料宜粉碎成碎片(如粗麥麩狀),並可噴以少量0.5%食鹽水喂給;為避免出現營養不良,在一段時期內要確定主喂草料,確定之後再根據營養缺乏情況,適當輔以其他飼料。冬春以農作物秸稈為主,應每日添喂人工種植的禾本科、豆科優質青草1.0—1.5公斤/只,或每日喂一定量的蔬菜腳葉、葫蘿卜等多汁料,同時夜晚補精混料0.3-0.7公斤/只。飼料的物理性況對其充分採食很有影響,青綠料宜切成或粉碎成2—3cm長喂給;飼草要多樣化,做到青干搭配,先粗後精搭配,還要堅持鍘短、粉碎飼喂,以提高飼草的利用率,降低飼養成本.乾草要放在架子上喂給,做到少給勤添,避免踐踏污染造成浪費。精料需放在長槽內定時定量喂給,力爭每隻羊都能食到自己應得的一份精料。
(五)搭配飼喂 即按山羊的採食習性、消化特點和飼料的特性,選用多種多樣的飼料組配山羊的日糧,以加強營養互補作用。豆科牧草不宜單獨、大量飼喂,而應與其它禾本科牧草按比例(豆科2:禾本科8或3:7)飼喂,否則導致產氣過速,發生急性膨脹;並且因為飼料中含皂甙、果膠等成分,或細菌產生的粘多糖等,造成液體粘滯性增大,不易破裂,就發生泡沫氣體,輕者造成瘤胃或網胃馳緩,重者抑制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功能,易引起窒息死亡。
(六)按順序飼喂 先草後料,先粗後精,做到少喂勤添,讓山羊等草,不要草壓槽;方法按粗料→ 青料 → 精料 → 多汁飼料順序喂飼。飼草要切成1.5~2.0厘米的小段;精料可直接喂,若是粉狀,最好用水拌成濕拌料(以手捏,不滴水為宜);飲水要隨時保持清潔,冬溫夏涼。
(七)調制後飼喂 根據不同飼料類型的不同情況,做到洗凈、切片、煮熟、調勻、晾乾,以提高食慾,促進消化,達到防病的目的。豆類飼料需炒九成熟, 以被壞蛋白酶抑制因子(降低胰蛋白酶活性) 等,否則會降低蛋白質消化率,並引起胰腺腫大。菜籽餅要煮熟後再喂,以消除菜籽餅含有的有毒成份。每天每隻羊另補食鹽4克—5克、骨粉或貝殼粉4克到5克,拌精料中飼喂。青草、乾草、及農作物桔干(花生秧、紅薯藤、玉米秸)為基礎日糧,任意自由釆食。假如喂青貯飼料,每天料中再加小蘇打5克,按照這種新技術餵羊到6月齡,體重可達25kg以上,與傳統的粗放飼養法相比,生長速度提高一倍,可實行當年產羔,當年出欄。
(八)飼料更換逐漸過渡 凡增減飼料喂量,變換飼料種類,應採用循序漸進、逐步更換的辦法進行,不可驟然打亂採食習慣,以免造成羊只不適應,消化機能紊亂,或者引起便秘或下痢,嚴重者將造成胃擴張、腸結,甚至死亡。
(九)精心飼喂 要觀察山羊的採食情況;觀察山羊的糞便形狀、氣味、顏色。做到細心觀察,精心護理,根據情況及時調整日糧和飼喂方式。
(十)供足清潔的飲水 日飲水2次,早晚各1次,或自由飲水。育肥羊每日每隻的飲水量為3~5kg,夏季應增加飲水量,冬天宜飲溫水。要特別注意的是在喂尿素前後各1小時內,嚴禁飲水,防止中毒。
三.各類羊只飼養方法
(一)哺乳羔羊的飼養 初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元素;含有保護羔羊機體不受外界細菌侵犯的免疫球蛋白,可防止下痢。羔羊在產後30分鍾內吃到初乳。所以,羔羊早吃、多吃初乳,對增強羔羊體質和抗病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多羔的母羊缺奶,需找保姆羊補奶或人工哺乳。其次要及時補飼 ,在10~12天左右,將豆類炒熟粉碎後撒於飼槽內對羔羊進行誘食,當羔羊習慣後,即投喂豆餅、麥麩、玉米粉等混合精料進行補飼。同時,喂給鮮嫩青草或優質乾草。羔羊1月齡旺食後,以喂草為主,添補精料為輔,每天每隻50—100克精料,堅持少喂勤添,防止傷食。按要求添加食鹽和骨粉。生後幾天的羔羊可隨母羊在圍欄內自由運動,有利於增強體質和骨骼發展。多照日光,有利增加體內維生素D和膽固醇的含量。
羊舍除要求冬暖夏涼外,要常年保持乾燥清潔,羊舍外的圍料場地要勤打掃和定期消毒。波爾山羊必須按程序有計劃地進行疫苗注射,定期進行活體驅蟲。目前,防疫多採用五聯苗,可防山羊黑疫、快疫、猝狙、腸毒血症、羔羊痢疾;驅除山羊體內外寄生蟲,多採用滅蟲丁皮下注射,也可選用廣譜驅蟲葯,如左旋咪唑、丙硫咪唑、阿維菌素等,春秋各進行1次。
怎樣給山羊羔喂常乳?
常乳是指母山羊產羔7天分泌初乳後所產的乳汁。常乳是哺乳羔羊早期營養物質的主要來源,因此要盡量讓羔羊吃足常奶,吃好常奶。好常奶就是健康母山羊分泌的乳汁。有乳房炎的母羊分泌的乳汁,不要用來喂羔羊,否則容易引起羔羊拉稀。
怎樣給山羊補料?羔羊何時斷奶好?採取哪些斷奶方法?
1.羔羊補料 羔羊生後15—20日齡,就要訓練吃草料。幼嫩的豆科與禾本科乾草和嫩枝葉是羔羊最好的飼草,應盡早讓其自由採食。採取的飼喂方法:若舍飼時,可用繩將優質的乾草或幼嫩的枝葉捆成一小把,懸吊在哺乳羔羊欄內;也可以將其切短、切碎放入羔羊補料槽內讓其自由採食。
混合精料的補給,可在羔羊出生後20日齡開始。混合精料的配合與喂量依飼料品質和羔羊哺乳量不同而有差異。最初應喂易消化的澱粉飼料,逐漸增加豆類飼料和高脂肪飼料。出生50天前蛋白質營養主要靠母乳提供;出生50天後蛋白質營養應轉到草料上來,因此日糧中應補加豆餅等提高日糧中的蛋白質水平。喂混合精料應少喂多餐,勤喂勤添,吃飽不浪費,要質地新鮮。
2.羔羊斷奶 一般是在出生後4月齡左右。發育好的羔羊或一年產兩胎的母羊,可適當提前斷奶;發育較差的羔羊或留作種用的羔羊,可適當推後斷奶。若為單羔則取一次斷奶;若為雙羔或多羔,且發育不整齊時,可取分次斷奶,將發育好的羔羊先斷奶,發育不好的留下,繼續隨母哺乳。
羔羊斷奶前,要訓練吃大量牧草,使其生長發育不致因斷奶而受到影響。羔羊斷奶後應在優質的牧草地上放牧,使其採食大量牧草,以補充其營養需要。羔羊斷奶後應保持環境的穩定,否則羔羊會感不安而亂叫,從而影響健康。
(二)種公羊飼養
配種用的種公羊,要具有中等或中上水平的體膘,健康,活潑,精力充沛,性慾旺盛,精液品質好。過肥或過瘦的種公山羊都不利於配種。
1.種公羊的飼養 種公羊的飼料,可因地制宜。飼料的營養價值要高,容易消化,適口性好,要保證種公羊每日能採食到足量的多種多樣的青粗飼料。在配種期間應給以豆餅、花生餅、雞蛋等富含蛋白質的飼料,還要補給食鹽、骨粉等富含礦物質的飼料,以保證營養需要。種公羊應分群放牧,而且要放在草質好的牧地上,在配種期間的種公羊,更要堅持放牧飼養的方式,在放牧採食的基礎上,補加富含蛋白質、礦物質的飼料。補喂的方法是:放牧回來後,加喂優質青料和混合精料。
2.種公羊的管理 種公羊每天包括放牧在內要有6—7小時的運動。運動不足,會使種公羊食慾減退,消化力減弱或發生便秘,影響種公羊的射精量和精子的活力。
另外,要注意掌握配種次數,一般日配種或采精1—2次,個別健康的種公羊最多日配種或采精3次為宜。
種公羊在舍飼時要公母分群,單個為欄,在放牧時公母也要分群放牧,應放在不同牧地上。切忌公、母混群放牧,這樣容易發生早配、亂配,並影響放牧與採食。天熱時要為種山羊創造涼爽的條件,以提高其繁殖力。種公羊每天應刷洗體表,以利清潔和促進血液循環。
(三)種母羊的飼養
種母山羊依其生理階段,可分為空懷期、懷孕前期、懷孕後期、哺乳期。
1.空懷期的母山羊在於保持一個良好的體況,能正常發情、排卵和受孕,為此多用放牧飼養的方式,只要抓好放牧,無須補料。若體況過瘦時,則採取短期優飼的措施。
2.懷孕前期 胎兒發育比較慢,需要的營養物質並不比空懷期多,一般放牧飼養,只要草場牧草旺盛,每天放牧山羊採食到的牧草營養物質就可滿足,但在枯草季節可補加乾草,任由懷孕前期的母山羊採食。
3.懷孕後期 胎兒迅速生長,初生重的80%是在這個時期增加的。若母山羊營養不足,初生羔羊成活率低,抗病力低,極易引起死亡;若此時營養不平衡,缺乏鈣、磷礦物質飼料,也易引起母山羊產後癱瘓。所以在放牧基礎上必須補飼含蛋白質高和礦物質多、維生素豐富的飼料如優質青料和混合青料(可供參考的配方是:玉米50%,麩皮12%,豆餅20%,大麥15%。食鹽1%,骨粉2%。懷孕後期的母山羊在雨季不能放牧,要逐漸增加體積小、易消化、營養價值高的飼料。臨產前1—3天內,最好不喂精料,只喂乾草,以防消化不良或發生乳房炎。
懷孕期的母山羊要注意保胎,防止流產,應從羊群中分隔開來,認真照顧,避免放遠牧,或在坡地、凹地放牧,防止急走、狂奔、角斗和劇烈活動。嚴禁打懷孕母山羊。在管理上還應注意保持清潔、乾燥的環境條件,做好圈舍、用具的清洗、消毒工作。
4.哺乳母羊的飼養
哺乳期羔羊的營養主要依靠母羊。懷孕母羊營養水平直接關繫到胎羔的發育和產後泌乳能力,影響幼羔的正常生長發育。母羊產前產後飼養,除了好草好料外,還要補充多汁飼料(胡蘿卜等)以及礦物質(如1%骨粉與0.8%的食鹽)、維生素,做到母羊飼料多樣化、且要適口性好、容易消化。
四、山羊的一般管理技術
(一)過渡性飼養
主要是針對舍飼山羊採取的措施。對於需要進行舍飼飼養的山羊,在新引入時,如果原引種地的山羊採用的是放牧飼養的方式,那麼,在羊只引入時,要先進行舍飼飼養的適應性馴化,方法是,羊只引入後的頭兩天,按照原引種地的飼養方式進行放牧飼養,從第三天起,每天的放牧時間比頭天減少一小時,直至全部停止放牧,實行全舍飼。
另外,羊只新組群後,也要有一個適應性飼養階段,這樣有利於羊只適應新環境和飼草飼料。特別是新設施的採用,必須經過一周左右的訓練,以訓練其適應新設施,並習慣採食配製日糧。
(二)分群飼養:按山羊的性別和不同生理階段進行分群分圈飼養,便於飼養管理。如公羊、空懷母羊、妊娠母羊、臨產母羊、育成羊、育肥羊等。實行分群飼養,可以減少因管理不當造成的經濟損失。
(三)去勢:對鑒定不合格的公羊(在2周齡至1月齡)及淘汰大公羊要及時結扎去勢。一般採用外科手術法或橡皮筋結扎法。長痛不如短痛,故手術法較橡皮筋結扎法優。公羊去勢後,可降低飼料消耗,提高飼料報酬,增加體內脂肪蓄積能力,同時,羯羊(去勢羊)也倍受市場歡迎,價格高。
(四)去角:應在1~2周齡時進行,公羊最好不要超過10日齡。去角,有利於減少爭斗。
(五)修蹄:山羊的蹄生長較快,特別是在舍飼或運動較少的情況下,如不及時修蹄,常可導致羊身體變形,行走困難等。修蹄宜在雨後蹄殼濕潤時進行,先掏盡蹄殼的骯物,而後剪去多餘蹄殼。
(六)刷拭和剪毛:通過刷拭能促進皮膚的血液循環,同時可使山羊更加溫馴和易於飼養。對於公羊,由於排尿時常將尿排在前腿、前胸的長毛、皮膚或胡須上,造成令人討厭的惡臭,因此,最好剪掉長毛。對於泌乳母羊,應剪掉乳房周圍和兩腿內側的長毛,以保證乳房衛生,減少羔羊疾病發生。
五. 山羊的繁殖與配種
(一)初情期
初情期是指母羊初次發情排卵,公羊第一次釋放精子的時期,是性成熟的初始階段。母山羊的初情期受品種、氣溫、營養等因素的影響,一般在4—8月齡出現。山羊在初情期不能配種,即使配種通常也不能正常受孕。
(二)性成熟和初配年齡
當山羊的生殖器官達到完全發育,性腺中開始形成成熟的性細胞時,稱為性成熟。性成熟後,山羊的性活動表現,通常稱為發情。
山羊的初配年齡,隨品種、生長發育狀況、飼養管理條件以及生產需要而決定。過早配種會影響羔羊的生長發育,過遲配種對生產不利。一般說來,在飼養管理條件較好的情況下,母羊可在6~8月齡配種,飼養管理條件稍差,應在8~10月齡配種為宜;也可按體重達成年羊體重的70%左右時開始交配繁殖。公羊在6~10月齡時,體格發育優良的個體,可以擔任輕度的配種任務,負擔量為成年公羊的一半。初配
山羊的繁殖利用年齡一般為8~9歲,繁殖的最適年齡是3—6歲。
(三)發情期和性周期
母羊從上一次發情開始到下一次發情開始的間隔時間叫發情周期,一般山羊的發情周期在18—24天之間,平均為21天。
山羊一年四季均可發情,但主要在春秋兩季,以秋季最為集中。產羔後20—40天即可再發情配種。
母羊發情表現有三方面的變化:一是在精神上表現興奮不安,食慾減退,與同群羊只角斗,反芻停止,鳴叫,擺尾,有交配慾望,主動接近公羊,在公羊追逐或爬跨時常站立不動,有爬跨其它母羊的行為。二是生殖道的變化,外陰部鬆弛、充血、腫脹、陰蒂勃起,陰道充血、鬆弛,並分泌黏液。子宮口鬆弛、充血、腫脹並分泌黏液。三是卵巢變化,在發情的前2—3天卵巢的卵泡發育很快,卵泡內膜增厚,卵泡液增多,卵泡突出於卵巢表面,卵子被顆粒層細胞包圍。經產母羊一般在羔羊斷奶後2-3天有發情表現,應及時牽公羊相配。在日常管理時,對進入繁殖期的後備母羊,每天應在運動場上讓其同成熟公羊「相處」1-2小時,刺激其發情和及時配種。
(四)適時配種與配種方法
山羊發情持續期為24—48小時,一般在發情開始後30—40小時開始排卵,適時配種時間在發情後12—24小時。一般早晨發現母羊發情可在當天下午配種一次,第二天早晨再配種一次,若是當天下午發現發情,則應在第二天早上配1次,下午再復配1次,這樣比較有把握配上。母羊在配種前半月內除給予充足優質飼草外,還應每天每頭補喂一定量的混合精料,確保營養充足,按時發情配種並保證多產雙羔。大群圈養時,應做到計劃配種。春季配應集中在3-4月,秋天產羔,羔羊能順利過冬,保證育肥羔不過兩個冬。
配種方法有自然交配、人工輔助交配、人工授精等。
(1)自然交配 也叫本交,就是平時將公母羊分開飼養,配種季節按每100隻母羊中放入4—6隻公羊的比例編群,進行自由交配。
(2)人工輔助交配 人工輔助交配是平時將公、母羊分開飼養管理,當母羊發情後,按預先選好的優秀公羊,在人工控制下配種。這種方法能減少種公羊的飼養量,每隻種公羊可配種60~80隻母羊。
(3)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是利用器械以人工方法採取公羊的精液,經過精液品質檢查和一系列處理,再利用器械將精液輸入到發情母羊的生殖道內,達到母羊受胎的一種更先進的配種方式。
六.做好防疫衛生工作,減少疾病發生
在舍飼條件下,山羊群的抵抗力相對野外放牧要弱些,因此防疫滅病顯得尤為重要。
1.改善環境衛生 每天清掃羊舍,清洗料槽、水槽。填平羊舍周圍及運動場上的水窪地,使排尿溝流暢,不積尿水,使用高效低毒滅蚊劑或煙熏法驅蚊。每年春、夏、秋季對羊舍、運動場用0.02%的速滅殺丁溶液噴霧除蟎滅蜱。
圈舍定期消毒,做到每月一次。新圈應消毒後方可將山羊關入,舊圈在山羊外出活動時做圈內消毒處理。定期交叉輪用消毒圈舍和用具。一般用30%的熱草木灰水、或強力消毒靈或「安立消」兌成:1000-1500的水劑噴霧消毒。或2%火鹼溶液、或3%石炭酸、或2%福爾馬林溶液或10%-20%石灰乳液進行噴灑消毒。也可採用火焰噴射的方法來殺滅圈舍寄生蟲的。
2.按時防疫接種。根據當地疫情決定免疫病種。一般來說重點是山羊痘、羊快疫、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羔羊痢疾、羊鏈球菌病、布氏桿菌病、「五號病」、傳染性膿皰等重要傳染病的疫苗防疫接種及綜合防治工作,一般每年的3-4月做一次普防,保證羊群上述疫苗接種率達100%。 對於日常出現的病羊要及時隔離治療,死羊要及時深埋處理,查清死亡原因。各種疫苗介紹如下:
①羊大腸桿菌病滅活苗,皮下注射,成年羊每隻2毫升,3月齡以下1毫升,免疫期半年。2--8℃保存,有效期18個月。
②羊鏈球菌病滅活菌苗。每年3月、9月各防疫1次,免疫期半年,尾根皮下注射5毫升,6月齡以內每隻3毫升。
③羊痘雞胚化弱毒疫苗。預防羊痘病,每年3--4月份接種,免疫期1年,不論大小,每隻平均注射0.50毫升。
④羊四聯苗(快疫、猝狙、腸毒血症、羔羊痢)。每年2月底到3月初和9月各免疫1次,每隻均皮下或肌注5毫升。
⑤羊傳染性胸膜炎氫氧化鋁菌苗,皮下或肌肉注射。6月齡以內每隻3毫升,6月齡以上每隻5毫升,免疫期1年。
⑥羔羊痢疾氫氧化鋁菌苗,專供懷孕母羊注射,通過羔羊吃乳使羔羊獲得被動免疫。在生前20--30天和10--20天時兩次注射,在兩後腿內側皮下分別接種2毫升和3毫升,免疫期為5個月。

Ⅸ 肉羊現在多長時間能出欄

肉羊一般飼養6-7個月出欄經濟效益最高。我這里是山東魯西肉羊良種場,咱們可以交流一下養殖經驗,我這里也可以為你提供良種。

Ⅹ 母羊飼料配方,母羊和小羊多久分圈飼養

1、母羊空孕期飼料配方為玉米58%、麥麩19%、豆粕17%、小蘇打1%、預混料5%。妊娠期飼料配方為玉米60%、麥麩14%、豆粕200%、小蘇打1%、預混料5%。2、在母羊分娩2個月後,母羊和小羊可以分圈飼養。3、分圈飼養可以讓母羊盡早恢復身體,盡早繁衍下一窩,達到對不同羊群飼料的精準投喂,做到效益利潤最大化。

一、母羊飼料配方

1、母羊飼料配方

(1)母羊每個階段對食物的需求量不一樣,空孕期的飼料配方為玉米58%、麥麩19%、豆粕17%、小蘇打1%、預混料5%。

(2)母羊妊娠期飼料配方為玉米60%、麥麩14%、豆粕200%、小蘇打1%、預混料5%。

2、母羊下羔後飼喂方法

(1)母羊分娩後可以飼喂一些新鮮牧草、糠麩或胡蘿卜等其他塊根塊莖等。

(2)母羊分娩後需要餵食一些青綠多汁、利於消化,有一定傾瀉作用的飼料,這樣可以促進母羊的身體康復,利於乳汁分泌。

二、母羊和小羊多久分圈飼養

1、母羊和小羊多久可以分圈飼養

(1)一般在母羊分娩2個月左右,可以把母羊和小羊分圈飼養。

(2)小羊羔一般需要吃2個月左右的奶,這一時期它們需要母乳來提供營養物質,過早斷奶,會造成羊羔身體營養的缺失和後期的發育不良。

(3)羊羔生下來15-20天左右,便可以吃草和飼料, 但這一時期還在斷奶的過渡階段,此時羊羔的生長發育還主要依靠母乳。

2、母羊和小羊為什麼要分圈飼養

(1)分圈飼養可以使母羊能夠盡快地恢復身體。

(2)母羊恢復了身體,就可以盡早的懷孕,繼續繁衍下一窩。

(3)母羊和小羊分圈後,可以達到對不同羊群飼料的精準投喂,不浪費飼料和物資。

(4)母羊和小羊分圈可以效益利潤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