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運動資訊 » 什麼是運動處方可以分為哪幾類
擴展閱讀
可以馴化動物原始人游戲 2025-05-18 04:06:20
qq里可以打字的圖片 2025-05-18 03:53:44

什麼是運動處方可以分為哪幾類

發布時間: 2022-12-24 16:59:17

㈠ 運動處方包括哪些內容

動處方
運動處方的概念最早是美國生理學家卡波維奇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的。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康復醫學的發展及對冠心病等疾病的康復訓練的開展,運動處方開始受到重視。196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開始使用運動處方術語,從而在國際上得到認可。運動處方的完整概念是:康復醫師或體療師,對從事體育鍛煉者或病人,根據醫學檢查資料(包括運動試驗和體力測驗),按其健康、體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狀況,用處方的形式規定運動種類、運動強度、運動時間及運動頻率,提出運動中的注意事項。運動處方是指導人們有目的。有計劃和科學地鍛煉的一種方法。
么是運動處方?
運動處方是根據參加健身活動者的體質和健康情況以處方的形式確定運動的種類、時間、強度、頻率與注意事項,它與臨床醫生開方取葯有相似之處,但不同點是,一個是用葯作為治療手段,另一個是用運動作為強身健體的主要措施。
運動處方一般分成三類:
1、健身運動處方:健康人進行運動處方鍛煉,以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為目的。
2、競技運動處方:專業運動員進行運動處方訓練,以提高專業運動成績為目的。
3、康復運動處方:對患者應用運動處方以治療和康復為目的。
運動處方一般包括五個要素:
即運動形式、運動強度、持續時間、運動頻率和注意事項

㈡ 體育鍛煉處方的分類

運動處方是指針對個人的身體狀況而採用的一種科學的、定量化的體育鍛煉方法,其特點是因人而異,避免不合理的運動損害身體,更好地達到健身和防治疾病的目的。你知道是怎樣分類的呢?下面就讓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運動處方的分類和內容

運動處方多種多樣,分類方法也各式各樣。並且在實施過程中,存在著多種運動處方的變式。根據應用的對象和鍛煉的目的,一般有如下種類:

(1) 競技性運動處方 用於提高運動員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術水平的訓練方案。

(2) 預防性(保健性)運動處方 適合一般健康人,包括中老年人在內的人群,用以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

(3) 治療性運動處方 用於慢性疾病患者及病人創傷康復期的鍛煉,能提高療效。加速疾病的康復。 現在我們僅針對我們治療疾病的目的來介紹治療性運動處方。 運動處方的內容

運動處方的內容一般包括運動目的、運動項目、運動強度、每次運動持續的時間、運動強度和注意事項等六個方面、下面將對這些內容詳細介紹。

1. 運動目的

根據年齡、性別、職業、愛好、習慣和體質健康狀況的不同,健身者的鍛煉目的各不相同,因而開出的運動處方也不同。運動的目的可以有:預防疾病,強身健體,健美減肥,休閑消遣及發展身體素質,提高運動成績等。

2. 運動項目 應根據鍛煉目的而定,一般包括以下項目。

(1)耐力性項目(有氧運動項目) 此類運動項目能有效增強或改善心血管系統和代謝功能,提高體能,預防冠心病、肥胖症和動脈硬化等病症。鍛煉的項目有快走(步行)、慢跑、騎自行車、游泳、爬山、跳繩、劃船、登樓梯、滑冰和滑雪等。國外運動醫學專家對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老年人進行體檢時發現,參加健身跑、游泳、自行車運動鍛煉的老年人的心肺功能要比從事其他運動項目的老年人好。

(2)醫療體操(呼吸操、校正體操等) 適用於患有某種慢性疾病和創傷康復期的中老年人或患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患者,可進行呼吸操鍛煉;內臟下垂著,可進行腹肌鍛煉;截癱患者的輪椅訓練,截肢病人的上、下肢訓練;脊柱畸形或扁平足患者進行的矯正體操;四肢骨折康復期的功能鍛煉等。 (3)放鬆性訓練 此類項目有調節神經系統,放鬆精神和軀體,消除緊張和疲勞,防治高血壓和神經官能症的作用。鍛煉的項目和方法有氣功、太極拳、瑜伽、散步、保健按摩和放鬆體操等。

(4)力量型項目 力量性練習能增強肌肉力量和力量耐力,防止關節損傷,改善機體有氧代謝能力和增強體力。鍛煉的方法有抬腿、舉手、平足站立、下蹲起立啞鈴和舉重練習等。

(5)柔韌性練習 針對老年人容易發生關節僵硬和痛疼的情況,常常不是有關節炎正引起,而是缺乏運動所致,經常作一些柔韌性練習,可以活動關節,增強關節的柔韌性和靈活性,延緩關節硬化。鍛煉的項目有太極拳、八段錦、武術、柔軟體操和伸展性練習等。

3. 運動強度 是運動處方中最重要的部分,目前運動強度的衡量有多種形式,

(1)最大攝氧量(Vo2max)60﹪~80﹪Vo2max一般是理想的運動強度,對於年老且有心臟病者低於50﹪Vo2max較為安全且有效。

(2)心率(HR) 心率是一個反應運動強度的直接,簡便的指標。最大心率用(220-年齡)來推算,通常認為以60-70﹪最大心率訓練是較合適的運動強度。現在還較常用最大心率貯備(HRR)百分比來確定運動強度。最大心率貯備(HRR)等於最大心率減安靜心率差。實際應用中,用靶心率來表示運動強度。計算公式是:靶心率=(最大心率-安靜心率)×(0.6~0.8)+安靜心率。0.6~0.8是適宜強度系數,亦即60~80%最大心率貯備。

(3)ET(梅脫)即代謝當量(MET) MET 是安靜坐位代謝水平的倍數,也稱代謝當量。例如:2MET即表明現在本人每公斤體重每分鍾攝氧量為安靜時的兩倍。1MET=3.5ml/(kg.min)即1MET等於每公斤體重每分鍾3.5ml的攝氧量。一般以60-70﹪最大MET是適宜運動強度。運動處方中應用MET最常用的方法是查相關的活動MET表。(附表)

(4)無氧閾值(AT)臨床上一般用氣體代謝分析儀測定無氧閾值。AT是選擇理想運動強度的指標之一,可用來客觀評價運動療法的效果。

(5)自覺勞累分級(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 RPE 對分級運動反應與心肺和代謝指標如攝氧量,心率,肺通氣量和血乳酸濃度有關。RPE是持續強度運動中用力水平可靠的指標,可用來評定耐力訓練的運動強度。

(6)談話水平(conversational exercise or talk test) 在運動時談話而不伴有明顯氣短的運動強度,即為產生運動效果的適宜強度。

以上六種指標在制定心臟康復運動處方時都較為常用。運動處方的其他三個方面有很大的靈活性。

4. 每次運動持續時間

即除准備活動和整理活動外運動持續的時間對慣坐者和體適能低的人應該從小強度短時間(20~30分鍾)運動開始逐漸增加。

5. 運動頻率

人體對訓練刺激做出反應需要時間,有的人甚至需要24小時以上,在進行很長時間的運動中,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消除疲勞,可以選擇每天或隔天一次的運動,但無論如何每周都要留出一天來休息。“我們不應把跑步看成是困難的破牆而行。而應該把它看成是一種巧妙而緩慢地改變我們身體適應力的娛樂”

6. 注意事項

在實施運動處方中必須注意兩個問題:(1)要循序漸進 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強調開始時寧少不多。從簡單運動開始以漸進的方式逐漸增加難度和強度。(2)要做好准備活動和整理活動 在運動開始時,輕微的運動及伸展比實際活動更重要,它們可以用來改善從休息到運動狀態的轉變。在剛開始運動時,要數件增加活動強度,一直到能達到適宜強度為止。伸展運動能增加關節活動度和下背柔軟度,這些都應包括在准備活動中。在活動進行到最後時,大約要有5分鍾的整理活動,這樣可使呼吸和心跳恢復到正常值,這在運動進行中是十分重要的,可以減少運動結束後產生的低血壓。

㈢ 運動處方的分類

  隨著運動處方應用的不斷擴大,運動處方分類的方法也在不斷改進,根據鍛煉人群可將運動處方分為健身性運動處方、慢病預防性運動處方和康復性運動處方;根據鍛煉作用可以分為心肺耐力運動處方、力量練習運動處方、柔韌性練習運動處方。

(一)根據鍛煉人群分類

1. 健身性運動處方

    健身性運動處方的主要目的是指鍛煉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採取適當的體育活動進行科學鍛煉,以便安全有效地提高健康水平,改善機能狀態,增強健康體適能(Health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預防誘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血脂異常、高血糖、肥胖症等,實現零級預防的目的。

2. 慢病預防性運動處方

  主要針對不同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如患有高血壓前期或早期、血脂異常、糖尿病前期或早期、輕度肥胖者的鍛煉者),制訂個性化的運動處方。慢病預防性運動處方主要目的是逆轉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或延緩風險的發展,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實現一級預防的目的。

3. 康復性運動處方

    康復性運動處方的對象,是經過臨床治療達到基本痊癒,但遺留有不同程度身體機能下降或障礙的患者,如冠心病患者、腦卒中患者、手術後患者以及已經得到一定程度控制的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壓患者、血脂異常患者、糖尿病患者、肥胖症患者等)。康復性運動處方的目的是,通過運動療法幫助患者改善身體機能,緩解症狀,減輕或消除功能障礙,預防疾病加重或者出現並發症,減少疾病的危害;通過運動處方的實施可以預防傷殘和促進功能恢復,盡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提高生命質量,延長壽命,降低病死率,實現二級和三級預防。

(二)根據鍛煉作用分類

1. 心肺耐力運動處方

  心肺耐力運動處方以提高心肺耐力為主要目標。20世紀60年代,心肺耐力運動處方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成功後,或心臟搭橋手術後的康復鍛煉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類患者按照運動處方進行系統鍛煉,可以縮短住院時間,更快地恢復工作能力,故又被稱為心臟康復運動處方。20世紀60年代以後,心肺耐力運動處方除用於急性心肌梗死康復之外,還被廣泛用於心肺耐力低下(如長期靜坐少動人群)、慢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代謝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長期卧床引起心肺功能下降等疾病的預防、治療和康復。

  大量研究證實,心肺耐力是體質健康的核心要素,提高心肺耐力可以減緩多種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全民健身計劃實行的過程中,心肺耐力運動處方被用於科學健身的指導,以提高鍛煉者的心肺耐力,維持合理的身體成分,改善代謝狀態,緩解或配合葯物治療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等疾病,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發生。

2. 力量練習運動處方

  力量(抗阻)練習運動處方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爆發力。肌肉力量的增強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全因死亡率和心臟病發作的概率。通過規律的力量練習,鍛煉者不僅可以提高肌肉力量,同時機體中與健康相關的生物標志物也會發生一系列明顯變化,包括改善身體成分、血糖水平、胰島素敏感性以及高血壓前期到早期患者的血壓。

3. 柔韌性練習運動處方

  柔韌性練習運動處方是以柔韌性練習為主要內容,根據個體化的訓練目標來提高關節活動幅度,提高韌帶的穩定性和平衡性,減少鍛煉者的肌肉韌帶損傷,預防腰痛,緩解肌肉酸痛的運動處方。

  柔韌性練習是適量運動的組成部分,在全民健身中,可用於提高身體的柔韌性,預防隨年齡增長而導致的關節活動幅度下降。在康復醫學中,通過各種主動、被動的柔韌性練習,使因傷病而受影響的關節活動幅度得以維持、增加或恢復到正常范圍,同時起到改善肢體運動功能的作用

㈣ 體育鍛煉處方的類型

1、治療性運動處方

2、預防性運動處方

3、經濟訓練性運動處方

治療性運動處方以治療疾病、提高康復效果為主要目的。

預防性運動處方以增強體質、預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為主要目的。

健身、健美運動處方以提高身體素質、運動能力、健美為主要目的。

(4)什麼是運動處方可以分為哪幾類擴展閱讀

基本原則

(一)因人而異的原則

運動處方必須因人而異,切忌千篇一律。要根據每一個參加鍛煉者或病人的具體情況制定出符合個人身體客觀條件及要求的運動處方。不同的疾病,運動處方不同;同一疾病在不同的病期,運動處方不同;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功能狀態下,運動處方也應有所不同。

(二)有效的原則

運動處方的制定和實施應使參加鍛煉者或病人的功能狀態有所改善。在制定運動處方時,要科學、合理的安排各項內容;在運動處方的實施過程中,要按質、按量認真完成訓練。

(三)安全的原則

按運動處方運動,應保證在安全的范圍內進行,若超出安全的界限,則可能發生危險。在制定和實施運動處方時,應嚴格遵循各項規定和要求,以確保安全。

(四)全面的原則

運動處方應遵循全面身心健康的原則,在運動處方的制定和實施中,應注意維持人體生理和心理的平衡,以達到「全面身心健康」的目的。

㈤ 運動處方有哪些類型

一、根據處方對象分類:預防健身性運動處方、康復治療性運動處方
1.預防健身性運動處:處方對象是全民健身運動者、身體基本健康者以及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群。想通過運動鍛煉使自己的身體素質有進一步的提高。
2.康復治療性運動處方:處方對象是經過臨床治療達到基本痊癒,但遺留有不同程度身體機能下降或功能障礙的患者,通過運動療法幫助患者盡快恢復身體機能。
二、根據運動處方鍛煉作用分類:全身耐力運動處方、力量運動處方、柔韌性運動處方。

㈥ 運動處方內容包括

運動處方的內容應包括運動種類、運動強度、運動時間、運動頻率、運動進度及注意事項等。

一、運動處方的運動種類

運動處方的運動種類可分為三類,即:耐力性(有氧)運動、力量性運動及伸展運動和健身操。

二、運動處方的運動強度

(一)耐力性(有氧)運動的運動強度

(二)力量性運動的運動強度和運動量

(三)伸展運動和健身操的運動強度和運動量

三、運動處方的持續時間

(一)耐力性(有氧)運動的運動時間

(二)力量性運動的運動時間

(三)伸展運動和健身操的運動時間

四、運動處方的運動頻率

(一)耐力性(有氧)運動的運動頻率

(二)力量性運動的運動頻率

(三)伸展運動和健身操的運動頻率

五、運動處方的運動進度

(一)初級階段

(二)進展階段

(三)保持階段

六、注意事項

(一)耐力性(有氧)運動的注意事項

(二)力量性運動的注意事項

(三)伸展運動和健身操的注意事項

(6)什麼是運動處方可以分為哪幾類擴展閱讀

隨著康復體育的不斷發展及運動處方應用范圍的擴大,運動處方的種類也不斷增加,常見的分類有:

(一)按鍛煉的對象和作用分

1、治療性運動處方以治療疾病、提高康復效果為主要目的。

2、預防性運動處方以增強體質、預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為主要目的。

3、健身、健美運動處方以提高身體素質、運動能力、健美為主要目的。

(二)按鍛煉的器官系統分

1、心血管系統康復的運動處方

2、運動系統康復的運動處方

3、神經系統康復的運動處方

4、呼吸系統康復的運動處方

㈦ 運動處方通常包括哪幾個方面的內容

運動處方的內容應包括運動種類、運動強度、運動時間、運動頻率、運動進度及注意事項等。

一、運動處方的運動種類

運動處方的運動種類可分為三類,即:耐力性(有氧)運動、力量性運動及伸展運動和健身操。

二、運動處方的運動強度

運動強度是運動處方的核心及設計運動處方中最困難的部分,需要有適當的監測來確定運動強度是否適宜。運動強度是指單位時間內的運動量,即:運動強度=運動量/運動時間。而運動量是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的乘積,即:運動量=運動強度×運動時間。運動強度可根據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數、代謝當量、心率、自覺疲勞程度等來確定。

三、運動處方的持續時間

運動處方中的運動時間是指每次持續運動的時間。每次運動的持續時間為15~60分鍾,一般須持續20~40分鍾;其中達到適宜心率的時間須在15分鍾以上。在計算間歇性運動的持續時間時,應扣除間歇時間。間歇運動的運動密度應視體力而定,體力差者運動密度應低;體力好者運動密度可較高。

四、運動處方的運動頻率

在運動處方中,運動頻率常用每周的鍛煉次數來表示。運動頻率取決於運動強度和每次運動持續的時間。一般認為:每周鍛煉3~4次,即:隔一天鍛煉一次,這種鍛煉的效率最高。最低的運動頻率為每周鍛煉2次。運動頻率更高時,鍛煉的效率增加並不多,而有增加運動損傷的傾向。

五、運動處方的運動進度

一般根據運動處方進行適量運動的人,經過一段時間的運動練習後(大概6~8星期左右),心肺功能應有所改善。這時,無論在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方面均應逐漸加強,所以運動處方應根據個人的進度而修改。

六、注意事項

應根據動作的難度、幅度等,循序漸進、量力而行。

指出某些疾病應慎採用的動作。如:高血壓病患者、老年人等慶不伏或少做過分用力的動作及幅度較大的彎腰、低頭等動作。

運動中注意正確的呼吸方式和節奏。

運動處方的制定

運動處方的制定應嚴格按照運動處方的制定製度進行,首先應對參加鍛煉者或病人進行系統的檢查,以獲得制定運動處方所需要的全面資料。

運動處方的制定程序包括:一般調查、臨床檢查和功能檢查、運動試驗及體力測驗、制定運動處方、實施運動處方、運動中的醫務監督、運動處方的修改步驟。

運動處方的臨床檢查主要包括:運動系統的檢查、心血管系統的檢查、呼吸系統的檢查、神經系統的檢查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運動處方 (有計劃和科學地鍛煉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