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寶寶吃奶多久消化
寶寶吃奶多久消化
寶寶吃奶多久消化呢?在很多家庭中,孩子被放在第一位,成長過程中也會伴隨很多的煩惱,特別是在嬰兒階段的飲食問題,很多家長對寶寶吃奶消化的知識還是不是很多,那麼下面跟大家來看看嬰兒吃奶後多久消化呢?
寶寶吃奶多久消化1
一、嬰兒吃奶後多久會能消化
一般針對幾個月的小孩子,消化的會非常的快,一般每天需要喂六次或者八次以上,特別是母乳消化的是最快的,所以大家喂養的時間也會更多一些,所以小孩子的新陳代謝非常的快,消化的也很快,長時間的大便排泄主要是為了把身體中的一些黃連素,包括一些不必要的東西排泄出來,也有利於孩子的身體成長。
另外就是很多的小孩子想要觀察一下是否有消化不良的症狀,那麼我們可以通過孩子的一些症狀表現來判斷,比如說孩子經常會變得比較愛哭鬧,而且吃奶的時候會抗拒,最重要的是會吃一會兒就會哭鬧,如果這種症狀變得不太明顯的情況下,我們還是可以判斷一下其他的症狀,比如說孩子在大便的時候,是否有大便稀薄或者是大便發顏色。
一般很多的小孩子大便剛開始是非常稀薄的,但是如果到了七八個月或者是五六個月左右,已經開始不出現一些稀薄的大便,而是出現一些成型的大便,比如說要看一看孩子的大便程度,如果是像水狀一樣,而且帶有泡沫,這就是消化不良的症狀,需要盡快帶孩子到醫院去做一次檢查,然後就是判斷一下,這其中究竟和什麼東西有關。
二、奶粉喂養多久要一次
新生兒剛出生的幾周內,不用嚴格按照量來,每2—3小時一次,或者嬰兒餓的時候。等嬰兒體重長到4.5公斤左右時,每次喂養30—90毫升。寶寶不想吃的時候,不要強制喂養,可以咨詢醫生,一般情況下醫生會根據體重和生長情況作出指示。
如何沖調奶粉
1.先洗雙手,一定要洗干凈,避免沾染病菌。
2.把沸騰的白開水冷卻或者用涼白開兌,保持水溫為40攝氏度到50攝氏度,倒入奶瓶中。
3.用量匙舀奶粉,按照包裝上的說明,再根據寶寶的月齡和體重以及消化情況,按比例沖調奶粉和水。
4.奶粉加入後,輕搖瓶身,使之均勻。記住,不要用力過猛或者上下搖晃產生氣泡,左右輕搖即可。
5.蓋好奶嘴並鎖緊瓶口,滴一滴在手腕內側測量溫度,一般溫熱就行。如果溫度剛好,就可以喂寶寶了。
三、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
1.按排便次數判斷
若完全依靠母乳喂養,以24小時計算,新生嬰兒排便次數達6次以上,則理論上可以判斷新生嬰兒奶量充足。如果每天24小時的排便次數不超過4次,媽媽們就要留心了。這種情況表示奶量不足,寶寶還沒有吃飽。
2.按排便形狀判斷
另外,排便形狀也可以初步判斷嬰兒攝入足夠多的奶水。一般情況下由母乳喂養的嬰兒,大便形狀通常為軟便。如果嬰兒吃飽喝足,每日至少排便2—4次。如果母乳喂養的嬰兒排便不足2—4次,便狀呈綠色泡沫狀,如遇這種情況,建議媽媽考慮增加嬰兒奶水攝入量。
3.按嬰兒體重判斷
除依靠排便情況判斷外,嬰兒體重的變化,媽媽們也要格外留心。6個月內的嬰兒,健康無恙的話,每月體重應增加600克,平均到每周應該是125克。大於6個月的嬰兒平均每月體重增加500克。倘若孩子體重增長過於緩慢,與該統計差距較大,媽媽們就要趕緊考慮孩子奶水攝入量的問題了。
對於新生兒而言,奶水攝入量是個重要問題。和大人一樣,寶寶吃飽了,情緒自然就好,才能愉快表現、健康成長。
四、嬰兒吃奶量的標准
新生兒消化能力差,通常靠吃奶(母乳或奶粉)維持身體成長必須的營養,所以,新生兒如何吃奶成為媽媽們特別關注的問題。新生寶寶該喝多少奶?其實,有一定的標准可供家長參考。
1.嬰兒胃容量影響吃奶量
新生兒胃容量與餵奶量相關,而胃容量與寶寶體重也有關。何謂胃容量,通俗來說,就是胃的大小,能夠承受多少食物。一般情況下,一位新生兒奶量以30—60毫升為佳,一日需要哺乳6—8次。當然,隨著消化能力的完善,需逐漸增加奶量,3個月以後,新生兒胃容量明顯增長,約為100ml,建議每次可以餵食90—120毫升奶,但喂的次數要相應減少。寶寶除了要喝奶,還需要喝水,兩次哺乳的間隔可以喂一次,每天喂水量不宜太多,否則會影響到正常哺乳。
2.根據嬰兒體重計算吃奶量
歸根到底,奶量如何控制?據調查,奶量可以根據新生兒體重加以計算。例如,因牛奶不易消化,新生兒食用需要兌水,如果新生兒每日吃奶量為100~200毫升,可以按照4:1、3:1、3:2、2:1、1:1的比例兌水。簡單點說,如二份奶300毫升勾兌一份水150毫升,可分7—8次餵食。消化功能正常的`嬰兒出生滿15天才可喝純奶,奶量參照嬰兒體重,每公斤體重需要餵食100~150毫升純奶,每頓需攝入60~100毫升。
寶寶吃奶多久消化2
嬰兒吃奶後大概要兩個小時才能夠消化,如果嬰兒要是吃得很飽的話,消化的時間就會長一些。為此可以見到有些家長每隔兩個小時就喂嬰兒喝一次奶,也是考慮到兩個小時之後嬰兒肚子裡面的奶液都消化了,所以才進行喂養。
如果想要嬰兒吃進去的奶更快的消化,最好是能夠在他喝完奶後半個小時就喂些溫開水,在嬰兒喝了溫開水之後就能夠幫助肚子里的奶液更快的消化。當然在嬰兒喝奶之後不要馬上就給他喂水,這樣是會加重嬰兒腸胃上的負擔,導致嬰兒肚子更加不舒服。
奶液都是液體,因此喝奶之後會更加容易消化,但如果嬰兒是吃了輔食的話,更加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的問題。建議在出現消化不良問題的時候除了要多給嬰兒喝水外,還需要多督促嬰兒做運動,運動多了才能更快消化。
新生兒吃奶時間多長
1、母乳一般在寶寶腸胃中1-2個小時就消化了,所以2小時吃一次奶是很正常的。
2、按需哺乳的新生兒,一般進食的規律要在100天後才容易養成,因為寶寶的吃奶量很難精確了解,主要決定寶寶吸食的力氣和心情以及腸胃容量。有時候寶寶餓了,吃奶就很認真,吸得也多,下一次吃的時間也就間隔較長;有時候寶寶不是太餓,但口渴或想得到安慰象徵性地吃奶,間隔時間就短。
3、寶媽要想養成寶寶良好的進食規律,要仔細觀察寶寶的需求,看寶寶是否是真餓了要吃奶。寶媽可能會因為不清楚寶寶究竟喝了多少奶,而擔心寶寶吃不飽,觀察寶寶的小便量和大便樣,同時看寶寶體重增長情況,就可以判斷寶寶到底吃飽沒。
4、4個月左右正是寶寶養成規律性的有利時機,寶媽擔心寶寶養成壞習慣也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寶寶習慣和規律性的養成需要耐心,跟寶寶的個體差異也很有關。寶媽是因為把奶擠出來用奶瓶按每3小時來喂寶寶的,掌握了比較精確的奶量,可以確保哆哆每天吃800毫升左右的奶的基礎上,延長夜間餵奶時間,3個月寶寶就養成了定時喝奶、玩耍和睡覺的規律。寶媽也可以試著把奶擠出再用人工喂養方法喂,對今後斷奶也是一種過渡。
新生兒吃奶時間長的壞處
很多年輕的媽媽不曉得每次哺乳時間應該多少,不是過長,就是過短。如果吃奶時間過短,會使嬰兒吃不飽,不到下頓就要哭,日久引起營養不良,這種情況不多見。比較常見的是母親總是讓嬰兒吃奶時間過長,卻不知道帶來以下不良後果。
1、影響乳汁的質與量
寶寶長時間吸吮媽媽的奶頭,反而會使吸吮動作不再成為促進催乳素釋放的動力,導致乳汁的質量和數量下降。
2、導致腹瀉
吃奶時間過長,會使脂肪攝入過多,往往會引起腹瀉。
3、出現溢乳
當乳房中奶已吸空,寶寶再含著奶頭,就會吸入空氣,胃內空氣一多就容易出現溢乳。
4、養成不良習慣
寶寶長時間吸吮奶頭,很容易讓寶寶養成這種習慣,還會助長寶寶吸吮手指、啃東西、脾氣暴躁等不良習慣。
5、擾亂飲食規律
吮奶時間過長會打亂寶寶進食的節奏,不利於胃腸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最終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導致寶寶生長發育速度減慢。
『貳』 產後多久能做運動呢
孕育寶寶是女性生命中的一段非常時期。然而,嬰兒出生之後,新媽媽們面臨著要瘦身的挑戰。減去懷孕時期增長的體重是很重要的,否則在未來變得超重或肥胖的可能性會加大。有專門針對哺乳期女性的瘦身指南,以確保新媽媽擁有良好健康狀態和充足的乳汁。 何時開始需要在獲得醫生准許後再開始瘦身是很重要的。如果是母乳喂養,通常建議在孩子出生6-8周之後再開始嘗試積極瘦身運動,因為產後身體需要時間恢復及保持良好的乳汁供應。至於吃減肥葯,如果還在喂母乳,最好不要吃,建議半年後用束身衣調整身材。新媽媽坐月子飲食的宜與忌 2004年08月09日 07:14 《為了孩子》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好不容易生下了寶寶,不少新媽媽開始胃口大開,家人當然也是千方百計送上好吃的。我們從老人家或是旁人那裡聽到過不少有關產婦坐月子的禁忌,不知是真還是假?現在的問題是:究竟什麼樣的才適合產婦?怎麼吃才是正確的呢? 產後飲食4大原則 據營養醫生推薦,新媽媽產後飲食應以精、雜、稀、軟為主要原則。 精是指量不宜過多 產後過量的飲食除了能讓產婦在孕期體重增加的基礎上進一步肥胖外,對於產後的恢復並無益處。如果你是母乳喂養嬰兒,奶水很多,食量可以比孕期稍增,最多增加1/5的量;如果你的奶量正好夠寶寶吃,則與孕期等量亦可;如果你沒有奶水或是不準備母乳喂養,食量和非孕期差不多就可以了。 雜是指食物品種多樣化 產後飲食雖有講究,但忌口不宜過,葷素搭配還是很重要的。進食的品種越豐富,營養越平衡和全面。除了明確對身體無益的,和吃後可能會過敏的食物外,葷素菜的品種應盡量豐富多樣。 稀是指水分要多一些 乳汁的分泌是新媽媽產後水的需要量增加的原因之一,此外,產婦大多出汗較多,體表的水分揮發也大於平時。因此,產婦飲食中的水分可以多一點,如多喝湯、牛奶、粥等。 軟是指食物燒煮方式應以細軟為主 產婦的飯要煮得軟一點,少吃油炸的食物,少吃堅硬的帶殼的食物。因新媽媽產後由於體力透支,很多人會有牙齒松動的情況,過硬的食物一方面對牙齒不好,另外一方面也不利於消化吸收。 傳統觀念中「對」與「錯」 產後宜多喝湯 對。產後應多補充水分。不過,新媽媽大多乳腺管還未完全通暢,不要太急著喝催奶的湯,不然在產後前兩三天的漲奶期可能會痛得你直想哭的。你可以喝一點蛋湯、魚湯等較為清淡的湯,湯不要過咸。 愛心提醒:油湯最好要少喝,湯中的油多了,奶水中的脂肪量也會增加,新生兒的消化功能還不完備,奶中過多的脂肪有可能會使你的寶寶拉肚子。 產後不能喝水 當然是無稽之談。一些來自台灣的坐月子公司宣傳說產後不能喝水,喝了水會引起內臟下垂等後果,但中西醫理論方面都沒有任何依據。 產後應忌生冷 對。從醫學的角度來說,產婦由於分娩消耗大量體力,分娩後體內激素水平大大下降,新生兒和胎盤的娩出,都使得產婦代謝降低,體質大多從內熱到虛寒。因此,中醫主張產後宜溫,過於生冷的食物不宜多吃。如冷飲、冷盤、涼拌菜等,從冰箱里拿出的來水果和菜最好溫熱過再吃。 愛心提醒:一些涼拌的菜未經高溫消毒,新媽媽產後體質較弱,抵抗力差,容易引起胃腸炎等消化道疾病。一些寒性的水果,如西瓜、梨等不宜多食,對於某些脾胃虛弱者,可能引起拉肚子。當然,在夏季可以少量食用,注意量不宜多。 產後不能吃蔬菜水果 這個觀點是片面的。有些人以產後宜溫為由,認為蔬菜大多為涼性的,產後應多吃葷菜、雞蛋補充體力,不吃或少吃蔬菜。其實,大多蔬菜只要經過適當的燒煮,性味不一定是寒性的。且蔬菜中有大量的維生素,對於新媽媽的精神恢復是大有好處的。蔬菜中的水分和纖維素,水果中的果膠對防止產後便秘也是有利的。所以產後仍應多吃蔬菜,適當地吃水果。在天氣炎熱的夏天,適量地吃水果還能防止中暑。 愛心提醒:對於體質較虛的人來說,宜少吃苦瓜、枸杞菜、蘿卜纓、芹菜等過於涼性的的菜餚。 產後忌吃辛辣溫燥食物 對。因為辛辣溫燥食物可助內熱,而使產婦虛火上升,有可能會出現口舌生瘡,大便秘結或痔瘡等症狀,也可能通過乳汁使嬰兒內熱加重,因此飲食宜清淡,尤其在產後5~7天之內,應以軟飯、蛋湯等為主,不要吃過於油膩和麻辣的食物,例如特大蒜、辣椒、胡椒、茴香、酒、韭菜等辛辣溫燥食物和調味香料。 產後要大補 這種觀點是危險的。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營養的需求也不完全相同,適當地補充人體所缺的營養品或是中葯是有利於身體的平衡健康的,而不適當或過量的補充反而 冷月加冷星回答,請你採納哦···
『叄』 新生兒吃多了怎麼辦,如何預防新生兒吃多了
新生兒不要過量餵食,孩子的身體器官還不成熟,吃得太多會引起消化不良,嚴重積累的食物也會出現一系列問題,導致嬰兒嘔吐奶水,腹瀉等。很多新生兒的媽媽都是這樣,想讓自己的孩子多吃點,身體更強壯,她們大力喂養孩子。一些父母以為孩子餓了,一看到孩子哭就開始喂孩子。他們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導致孩子哭得更加嚴重。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肆』 新生兒多久可以翻身抬頭
新生兒多久可以翻身抬頭
新生兒多久可以翻身抬頭, 小寶寶在剛出生的時候都是非常脆弱的,連自己抬頭、翻身都是難以做到的,還要在以後才能夠慢慢的學會。寶寶剛開始是不會自己翻身額,那麼新生兒多久可以翻身抬頭呢?
新生兒多久可以翻身抬頭 1
一般足月健康的寶寶,運動發育有一定的規律的。如果正常的健康的足月新生兒,出生後四個月左右是會翻身的。
寶寶兩個月會抬頭,四個月會翻身,六個月會獨坐,八個月會爬,一歲會走,多數寶寶是遵循著這個規律的。寶寶剛開始翻身的時候可能翻身不利,要幫助寶寶訓練翻身。
另外,如果是早產兒或者是缺乏維生素D引起的佝僂病,運動可能會發育遲緩。這時候如果發現孩子運動遲緩的情況,要及時給孩子補充鈣和維生素D,另外最好堅持每天戶外曬太陽半個小時,這可以促進鈣的吸收,有助於寶寶運動發育,促進孩子的骨骼發育。
因此,對於正常健康的寶寶,都是適用運動發育規律的,在寶寶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家長需要給予一定的關注,有問題及時就醫。
新生兒什麼時候可以抬頭
寶寶一兩個的時候就可以將頭抬大概45度了,這個時候可以支撐即食麵,當寶寶三個月左右,就可以支撐起頭部,當四個月的時候,寶寶頭部就可以呈90度抬起來了。這個時候寶寶的脊柱已經形成了頸部彎曲,抱著寶寶的時候也很輕松很多。
寶寶兩個的`時候如果還不怎麼會抬頭,那麼家長就可以訓練寶寶,讓寶寶抬頭了,但是訓練抬頭的時間要注意,不要讓寶寶吃奶過後訓練,容易吐奶。
訓練的適合可以讓寶寶趴著,然後雙手支撐身體,用新穎的玩具吸引寶寶的注意,然後抬高玩具,寶寶的視力就會被吸引,就會抬頭了。
訓練寶寶抬頭時間不要太久,不要讓寶寶一次活動量太大,訓練完後也可以撫摸寶寶的後背部位,讓寶寶的肌肉能夠得到放鬆。當寶寶學會抬頭的時候,家長也需要誇獎寶寶,多給寶寶一些鼓勵,這樣寶寶會很有成就感。
新生兒多久可以翻身抬頭 2
嬰兒多久可以自己抬頭
小寶寶在出生時什麼都不會做,但是到了1、2個月,寶寶在趴著的時候就可以抬頭45度了,一般可以堅持半分鍾左右。而寶寶在3個月趴著時,依然只能抬頭45度,但是小脖子就可以十分穩定的撐起腦袋了。
如果到了4個月,在俯卧的時候,不僅可以抬頭,連整個上身都能夠抬起了,這時候抬頭的角度與平面會達到90度,在被豎抱的時候頭會直立、平穩,背部也會挺直。
小寶寶抬頭是需要鍛煉的,可以讓寶寶趴在床上,兩條手臂彎曲放在胸前,手心要朝向下方,用來支撐身體,寶媽可以拿一個玩具,喊著孩子的名字逗弄著他。玩具應該選擇顏色艷麗、帶有響聲的。
不過家長要注意,在孩子剛吃完奶的時候,是不能夠練習的,否則很可能會引起吐奶。在孩子練習的時候,要多誇獎,而且不要讓孩子練習太長時間。
一般小嬰兒期一個月左右會在俯卧位的時候稍稍抬起頭部,時間持續比較短,大約幾秒鍾時間,可能比較軟,就會換下頭了。隨著正常的生長發育平均時間到了兩個月到三個月左右,正常的小嬰兒在俯卧位的時候可以抬起頭持續一段時間。
到了大約四個月左右,小嬰兒抬頭的動作是比較自然、順利完成的,而且時間較久。
因此到了四個月,只要是嬰兒發育正常,都可以穩定的將頭抬起。如果這個時候還沒有穩定的抬起頭,就要到醫院去做具體的檢查,排除神經以及肌肉系統的問題以及嬰幼兒發育的情況。
新生兒多久可以練抬頭
一般來說,新生兒到了兩個月的時候,就可以慢慢的練習抬頭了,到了三個月的時候,他們就可以把頭抬穩了。剛開始新生兒的頭只能是慢慢的離開床面,還不可以抬的太高。這時候他們的頭部,還有四肢的配合能力還不算太好。
在兩個月的時候,媽媽可以適當的讓新生兒自己趴著,然後在邊上看著新生兒自己練習抬頭,以免新生兒發生意外。每次練習的時間不能太長,不要超過十分鍾。在新生兒練習的時候,媽媽可以適當的用有響聲的玩具吸引新生兒。
媽媽還可以抱起新生兒,讓新生兒固定在媽媽的上臂處,然後與新生兒對話,或是給新生兒唱兒歌,讓新生兒用手摸媽媽的臉,這樣也可以有效的鍛煉新生兒抬頭。這樣的鍛煉方式都需要短時間的鍛煉,過長時間會都導致新生兒的脊柱受傷。
新生兒多久可以翻身抬頭 3
根據你的問題,孩子正常的生長發育一般是三個月可以自主抬頭,所以作為家長要觀察孩子三個月時能否自主抬頭。因為在三個月之前,頸曲還沒有形成,所以這個時候孩子沒辦法自主的抬頭。
大人抱孩子的時候要手托著孩子的頭部,但三個月以後,大人的手可以不需要再去拖頭,孩子自然的就會抬頭。一般翻身要到七、八個月,七、八個月的時候,孩子自主的就可以翻身,這也是反映孩子在這個生長發育是否正常的體征。
如果說到了三個月,還不會抬頭,要考慮有沒有先天性的腦發育不全。如果說七、八個月還不會翻身,就要考慮有沒有腦癱,或者是肢體運動功能的障礙。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新生兒多久可以抬頭
滿月的新生兒,也就是寶寶出生一個月以後就可以抬頭,但是頸部很軟,不穩定。
因為寶寶的頸部還沒有發育完善,因為寶寶年齡越小,頭部的重量所佔身體的重量就會比較大,頸部的頸椎沒有發育完善,如果強迫去抬頭就會容易引起頸椎損傷,並且也不能前傾或者前屈過度。
2-3個月以後的寶寶,頸椎的發育逐漸完善,頸椎的生理彎曲就會形成,此時寶寶的頭部可以抬起。
需要注意的是一個月的時候常規是可以把寶寶豎起,但是一定要托住頸部,不能過度的前屈或者後伸,不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同時在鍛練寶寶生理功能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觀察,遵循寶寶發育的規律。
『伍』 產後多久可以健身運動
無論是剖宮產還是順產,產後6周內都應該避免任何形式的劇烈運動。順產如果產後恢復情況良好,可以在6周後開始恢復性運動。剖宮產根據恢復情況,可以在產後6到8周開始恢復性運動。
產後適合的運動:
1、在產後6周以前,可以選擇非常溫和的活動,比如散步。
2、在確定可以開始恢復性運動後,應該從溫和的低強度運動開始。即使你懷孕前一直有健身的習慣,產後第一次正式運動都需非常溫和。因為懷孕使臀部和盆底的肌肉承受很大的壓力,加上在這段期間運動量減少,需要循序漸進地鍛煉,讓它們恢復之前的力量。
3、當進行了一段時間恢復性運動,並感覺良好,可以在產後2-3個月後開始有氧運動,但開始的幅度也不宜過高強度,太早高強度運動可能會引起並發症。
(5)新生兒吃完多久可以運動擴展閱讀
瘦身運動
1逛街。
事實上逛街是一種很好的有氧運動。少則一兩個小時,多則三四個小時,這樣不停地走動可增加腿部力量,消耗體內多餘熱量。一項調查顯示,女性在每周 徒步逛商場的過程中,平均步行不少於7000步,會消耗約385卡路里熱量。因此,多逛逛街也是個不錯的瘦身良方。
2.跑步。
跑步可能是幾乎每個人都嘗試過的產後瘦身方法了,但事實上卻很少有人能堅持下來,長期堅持跑步不但可以幫助身體消耗多餘的脂肪還有利於四肢的勻稱。重要的是經常跑步鍛煉的人有一種由內而外的朝氣和活力。當然這個跑步力度還是要適量了,速度一定要很慢,根據自己的體質而行。
3.跳舞。
跳舞既是良好的全身瘦身方法,又是一種高雅的娛樂方式。跳舞可以每小時燃燒300至400的熱量,如果舞蹈的節奏快的話會燃燒更多脂肪。在優美音樂的伴奏下,注意力集中在舞蹈上讓人不會感覺到運動的累,所以容易堅持下來。經常參加跳舞活動,可以減少脂肪堆積,幫助塑造腿部線條,同時還可以讓自己得 到藝術享受和精神放鬆。
4.拉伸運動。
拉伸是運動很關鍵的最後一步,同樣也是塑造腿形的重要一步。運動後的拉伸有助於提高身體的柔韌性,塑造良好的體態,使肌肉可以呈現優美的線條。不要抱怨鍛煉一段時間小腿變粗了,其實這就是由於沒有及時在運動後做拉伸造成的。
5.日常運動。
如果真的太忙,或者怕太累,無法每天定時做30分鍾的運動,那就要設法在日常生活中製造活動機會,讓零碎的活動量加起來至少達到30分鍾。做法:提早幾站下公車或捷運,花15分鍾走路回家;搭乘捷運時,不搭電扶梯而改爬樓梯;如果住家或辦公室位居高樓,正好可借著爬樓梯運動;選擇遠一點的餐廳或商店,10分鍾走路去吃飯、買東西。
參考資料產後-網路
『陸』 嬰兒吃完奶多久可以飛機抱
吃完奶,要把嬰兒的臉靠著大人的肩膀,然後在嬰兒的背部輕輕的拍拍,這樣20分鍾左右就可以飛機抱了。
『柒』 產後多長時間能運動,產後高血壓怎麼食療
對於年紀比較大的產媽媽來說,懷孕的時候可能會出現產後血壓比較高的情況。這就需要在醫生的照看下仔細注意身體了。還有的媽媽會在產後出現高血壓的情況。這種情況可以通過日常飲食加以調節,那麼產後高血壓怎麼食療呢?一起來看看。
產後多長時間能運動
產後減肥可謂是許多新晉媽媽的一大任務,但是產後並不能馬上就投入到減肥大軍之中,因為產後產婦身體還算是很脆弱的,需要好好的修養,那若是要讓自己的身材快速恢復窈窕,而且還不傷身,那產後減肥的最佳時機是什麼時候呢?一般而言產後減肥的最佳時期的產後的六個月,這個時期可謂是減肥的黃金時段。因為這個時期產婦的身體幾乎已經恢復,這個時候身體已經能開始比較「重量級」的減肥方式。也能多種方式同時進行,加快減肥進程。
據悉產後減肥的時間對日後維持身體的影響也是很大的,若是產後沒有及時減重,則日後也很有可能會再度增胖,而且增胖的幅度還不小,而產後六個月算是被劃分為黃金期也算是分界線,據調查顯示,如果產後6個月內能夠恢復到懷孕之前的體重,則8至10年後,體重平均增加2.4千克;如果產後體重無法下降,則8至10年後,平均體重會增加8.3千克。而且產後六個月減肥效果也比較明顯,所以對於產後想要快速恢復身材的寶媽們,建議最好是在這減肥的黃金期減肥。
產後高血壓怎麼食療
哺乳的媽媽是最偉大的,哺乳的媽媽是最美麗的,年輕的媽媽們不要放棄哺乳,為了孩子,也為了自己。因此,媽媽們要為自己補充好營養,,高質量的母乳是新生兒最佳的營養來源,只有母體吸收了充足的營養,才能使嬰兒得到充足而營養的母乳。
媽媽在哺乳期間每天增加500大卡熱量攝取,通過適量的補充營養,可以幫助提升乳汁營養品質,包括脂肪、醣類、蛋白質等,並謹記均衡飲食的原則。
在哺乳期間,媽媽每天需要的蛋白質可增加15公克,可從奶類及蛋豆魚肉類中攝取,大約增加1至2杯的奶類或約手心大的肉片,對於素食媽媽來說可選用黃豆製成的豆腐、豆乾、豆漿、干絲、豆包等優質蛋白質。如果寶寶對奶製品過敏,媽媽仍然可以喝牛奶,因為到了媽媽體內後,經過酵素分解,等寶寶喝時就沒有影響了,但切忌不要給一歲以前的寶寶吃蛋白,以免造成過敏反應。
應該多吃富含鈣質和鐵質的食物,這對寶寶和媽媽都有好處。補鈣可以吃小魚干、奶類等,補鐵可以吃豬肝、牛肉、紅肉類或深綠色蔬菜等,素食媽媽們則還可以透過堅果類來補充維生素B群。而媽媽乳汁中的鐵質含量,對六個月後的寶寶而言,因為寶寶對其需求量的增加,所以媽媽體內的鐵質不夠補足給寶寶,因此寶寶還需要透過副食品來補充足夠的營養。
對於維生素及纖維質這些營養物質,媽媽們也應該多元攝取。可以從各色蔬菜水果來補充,獲得不同的營養成分,像是紫色有花青素、綠色有葉綠素、黃色有β胡蘿卜素、紅色有茄紅素,對於皮膚、身體的抗自由基、抗氧化或發育都有幫助,對於這些物質的攝取媽媽們也必須要重視。
媽媽們每天都需要攝取足夠的水分,每天至少要3,000cc以上的量,因為乳汁分泌需要水分才能順利製造,加上攝取足夠的水分有助於新陳代謝,而且喝水要以溫開水為主,由於滲透壓的緣故,水分會比較容易跑到細胞去,細胞水分多,泌乳量自然會增多。因為在日常飲食中就有很多湯湯水水的食品,因此不需要特別地喝太多水,媽媽們可以等到口渴再喝,避免喝太多水而造成水腫。
『捌』 嬰兒出生多久可以趴著鍛煉抬頭
關於俯卧抬頭:寶寶1個多月就可以練習了,醫生說,嬰兒可以適當讓他多趴會兒,這樣對他的頸部力量發展特別好。前幾次練習的時候,時間不要太長,5分鍾足以,每天在他吃飽了心情好的時候練習,一般一兩個星期就能抬得很好了 兩個月左右的寶寶我們可以用豎抱讓他練習抬頭 嬰兒豎抱:家長用兩只手分別托住寶寶的背部和臀部,把寶寶豎抱起來,帶孩子到室內或室外看看周圍,如果這時,還有另一位家長在身邊,可以用手指指點點引起孩子對各種事物的關注和興趣。這個游戲主要是幫助孩子練習抬頭的動作,鍛煉孩子頸部的支撐力,同時,這一活動也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周圍的環境,培養孩子的視覺能力和觀察事物的能力。但是由於此時孩子的骨骼發育還比較差,不可能長時間的把他豎抱著,因此這項活動持續的時間也不宜過長。最後,要提醒家長的是每次鍛煉後要用手輕輕撫摸寶寶背部,放鬆背部肌肉,讓寶寶感覺舒適和家長的愛撫。每次鍛煉完後還可以讓寶寶仰卧在床上休息片刻。 特別提示:以上三個方法練習時間1-2分鍾/次選擇寶寶精神好的時候結束後按摩寶寶的背部。
『玖』 新生兒多久可以鍛煉他爬行,鍛煉活動他的手腳
生命在於運動。然而嬰兒運動的價值,卻遠遠超出了運動本身。比如說寶寶生下來就會游泳一樣。
上肢准備:A俯卧抬頭兩臂撐起上半身:可用鏡子、玩具、畫報、人臉逗引寶寶抬頭。出生15天後可適當練習;滿月後每天3-4次,可累計半小時。B單臂支撐體重:當寶寶學會上述動作後,可在其俯卧時,用玩具在他一側手臂上方逗引他夠玩具,就在其抓夠的一瞬間,但練習了單臂支撐體重,兩臂可輪流練習。C前臂交叉練習:寶寶俯卧在床邊,您在床沿,把兩手掌向上,墊在寶寶的掌下,前面用玩具逗引,交叉移動您的手掌,帶動寶寶兩臂交叉運動。
下肢准備:A練跪:3-4個月左右,可將寶寶跪抱在您的大腿上,或當您仰卧時讓他跪在您的體側,手扶著您的身體;可和他一起看畫報、念兒歌、玩玩具,使寶寶鍛煉膝部的支撐力量。B兩腿交叉運動:寶寶腹下墊上枕頭呈俯卧位,您用雙手抓住寶寶踝部,做前後交叉運動。
肢協調爬行:讓寶寶手膝(或手足)著地,腹部離開床面,四肢協調爬行。若寶寶腹部不能離開床面或不能向前移動,可用手托住寶寶腹部或用長圍巾兜住腹部,用玩具誘導他爬行。
爬行游戲:當寶寶會手膝爬行後,就可以做爬行游戲了。A、越障礙:在寶寶前面放一枕頭或大盆,讓他爬過障礙;B、鑽「山洞」:您拱腰在地上,腹下形成一個「山洞」,讓寶寶爬過去;C、爬「高樓」:在樓梯上鋪一地毯,讓寶寶在您的保護下爬上「高樓」;D、跟蹤「追擊」:用一個寶寶喜歡的可移動玩具如皮球、小汽車等,讓寶寶爬向緩慢移動的玩具,跟蹤「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