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代的日期是怎麼算的比如說十月乙亥,是十月多少號可以把對照寫出來嗎
古代的日期是根據干支紀日而算的,演算法如下:
日柱公式:日干支序數=年數+月數+日期(和大於60,則減60。1月、2月用上一年的年數)
注意:1月和2月的各天要用上一年的年數,即未到3月用上一年數。例如求2015年2月28日干支,未到3月,要用2014年數=7,不可用2015年數。年數適用范圍:此年3月-下年2月。
例:求1987年7月18日,1997年1月15日,2008年8月8日,2015年11月21日,2016年10月1日干支?
解:查表得知
1987年7月18日=1987年數+7月數+18日=45+2+18=65-60=5=戊辰
1997年1月15日=1996年數+1月數+15日=33+6+15=54=丁巳 (1月、2月用上一年數)
2008年8月8日=2008年數+8月數+8日=36+33+8=77-60=17=庚辰
2015年11月21日=2015年數+11月數+21日=12+5+21=38=辛丑
2016年2月14日=2015年數+2月數+14日=12+37+14=63-60=3=丙寅 (1月、2月用上一年數)
(1)為什麼時間可以逆推擴展閱讀:
干支紀日法是漢族民間使用天乾地支記錄日序的方法,是農歷的一部份,也是歷代歷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稱;
它與干支紀年法一樣,用干支相匹配的六十甲子來記錄日序,從甲子開始到癸亥結束,六十天為一周,循環記錄。與干支紀年"天道「五行不同,干支紀日是」地道「五行!
古代漢族人民將干支相配的六十個單位,每個單位代表一天,假如某日為甲子日,則甲子以後的日子依次順推為乙丑、丙寅、丁卯等; 甲子以前的日子依次逆推為癸亥、壬戌、辛酉等。
B. 時間是什麼時候開始計時的
時間本身概念是人附加的。什麼時候開始計時也就不成立。但如果參照物為人對時間,那麼時間開始計時是很近的。什麼幾十億年都是逆推的。
具體就是人類第一次注意天文並開始記錄變化的時候。
C. 數據結構為什麼最遲發生時間要逆推
最終事件的發生意味,整個工程已經結束,這時事件的最早發生時間和最遲發生時間是一樣的,所以逆推每一事件的最遲發生時間是合理的
D. 看八字不知道出生時間該怎麼辦
其實回想一下,鯤已經數不清給多少人看過八字了。這其中,好的八字見過很多,不太好的八字也見過不少。但如果說見得最多的,還得是廣大「六字黨」們。
什麼?你問啥是「六字黨」?
簡單來講,六字黨就是指不知道自己出生時間的那些人。 因為一個八字完整的排下來,是需要一個人准確的出生年月日以及出生時間的。對應四柱來講,如果缺少出生時間,就相當於是少了「時柱」,八字也就變成了六字。
就鯤觀察到的現狀來看,大家對自己的出生年月日幾乎沒有人不知道。但一問到自己的出生時間,有很多人都說不上來——
「等等,我去問問我爸媽。」
「emmm…我媽說忘記了,讓我去問我爸。」
「我爸說他也不知道,又讓我回去問我媽…」
也有的小夥伴反饋——
「我媽說我是晚上生的,我爸說我是早上生的……」
還有的小夥伴知道自己的出生時間,但還是來反復找鯤的——
「我的八字找鯤看過了,但我想再給我爸媽看看八字,但是他們的出生時間是真的搞不到了啊,問他們就是:那個年代咋記得這些…」
的確啊,不知道出生時間對於看八字來說是最讓人頭疼的一個事情。對於如今的00後而言,可能不會出現這個問題。但對於90後80後70後…越往前不知道自己出生時間的概率就越大,更有年長的人,連自己的出生年月日都說不準。
連自己的八字密碼都沒辦法准確得知,也堪稱人生的一大遺憾了。有很多六字黨,都陷入了這樣的煩惱之中——
如果你問,只有六字能不能看?
當然能看,鯤八卦起來看的那些明星八字,幾乎都是不知道准確出生時間的,但大體的東西是可以看出來的。只不過——
左邊八字,右邊六字
看六字和看八字的區別就相當於近視眼摘了眼鏡看東西。 前者可以看到大體輪廓,但想要看到一些特定的細節,看的准確,提供准確的出生時間(時柱)是必不可少的。
就比如:時柱象徵一個人的最終成就與歸宿,還代表子女狀況和晚年運……
也許你看到這里會問:「鯤,那像我們這種六字黨是不是就真的沒救了?」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因為大多數人的八字,都是平凡人的八字,不會遇到什麼大起大落的事情。 很多大起大落的事情,更多的還是前三柱在發揮作用。
但是也有不少八字,時辰會有關鍵作用,比如前三柱超級差,時辰也許能解;前三柱沒有用神,時辰上也許會有。
至於獲取出生時間的方法呢,其實大致和解方程差不多。古代的命理師們也早就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所以總結出了一些通過自身特徵來判斷出生時間的方法。 鯤不保證用這些方法100%能判斷出一個人的准確出生時間,但是至少也能幫你排除掉大半,讓你判斷出大致的一個時間范圍,和你的准確八字更近一步。
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吧。
這個方法主要是通過看頭旋的位置來判斷出生時間。
當你在麻麻肚子里的時候,頭旋是一直在形成的,直到你出生之後,頭旋就定格記錄下了你的出生時間。
對於這個方法,是有流傳下來的一套口決的:「辰戌丑未向左邊,寅申巳亥向右偏,子午卯酉旋中間。」
詳細展開就是——
發旋的位置偏離或者有二、三個發旋的人大概率出生在:辰、戌、丑、未時
發旋的位置約在中央的人大概率出生在:寅、申、巳、亥時
發旋在頭頂中央的人大概率出生在:子、午、卯、酉時
鯤發現古代民間流傳下來的順口溜真是一套一套的,這個方法當然也有:「子午卯酉臉蛋圓,寅申巳亥長方面,辰戌丑未面不齊,上下必定不等寬。」
具體來講就是——
圓臉對應子午卯酉時
方臉對應寅申巳亥時
長臉對應辰戌丑未時
這個方法也一樣比較好操作。
第一步:伸出小指,不要彎曲
第二步:對比小指與無名指指尖的第一橫紋
當小指與橫紋齊平:出生在寅申巳亥時
當小指高於橫紋:出生在子午卯酉時
當小指低於橫紋:出生在辰戌丑未時
這個方法就得「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了。如果爹媽都忘記了你的出生時間,也可以問問他們還記不記得你出生時的姿態。
直接上順口溜:「子午卯酉面仰天,寅申巳亥側身眠,辰戌丑未腹卧生,千金君子不輕傳。」
展開來說就是——
出生時是仰卧的:生於子午卯酉時
出世時是側卧的,生於寅申巳亥時
出生時是俯卧的,生於辰戌丑未時
這個方法對於現在其實已經有些不適用了,因為大家大多都是獨生子女,但鯤還是拿出來說一下,供大家參考。
「子午卯酉兄弟多,不用宴客一張桌。寅申巳亥兩三位,辰戌丑未獨一個。」
具體來講就是——
兄弟姐妹四個或四個以上:出生在子午卯酉時
兄弟姐妹兩到三個:出生在寅申巳亥時
沒有兄弟姐妹或只有一個兄弟姐妹:出生在辰戌丑未時
這個方法運用起來就有點復雜了,和解比較有難度的方程差不多,都是已知XX和XX,再求XX,通過性格、職業、命局、運程來反推出出生時間。一般來講,這個方法對八字命理知識的掌握水平要求較高,非常燒腦,雖然比較復雜,但得到的結果相對而言是最靠譜的。
不過,這個方法也必須在達到特定條件時,才可以逆推出來准確時間。就比如說,時柱管晚年,所以未到晚年時,是不是很難確定呢? 時柱為子女宮,未到有子女時,是不是也很難確定呢?
因此,對於大家而言,可能前幾種方法要更實用些,也更好操作。
對於反推出生時間的方法鯤就先總結到這里
各位「六字黨」趕緊去嘗試一下吧
希望你們都能早日成為「八字黨」的成員
E. 農歷和陽歷一天的時間怎麼換算
每月初一叫做朔,最後一日叫做晦。農歷十五或十六或十七叫做望,望的後一天叫做既望 所以每年春節的大年三十並不在同一天。農歷的基礎是「回歸年」和「朔望月」。「回歸年」是太陽接連兩次通過春分點所需的時間,即365.2422日(365日5小時48分46秒)。「朔望月」是月球接連兩次朔(新月)或兩次望(滿月)相隔的時間,即29.5306日(29日12小時44分3秒)。
由於12個「朔望月」只有354.3672日,跟「回歸年」的365.2422日相差超過10日,把相差累積起來便成為閏月。早在公元前五、六百年的春秋時代,中國歷法便採用十九年七個閏月的安排
但中國的農歷和西藏的農歷以及韓國的農歷計算方法不一樣,一般要相差一二天。
陰歷日期是以月亮的圓缺為計月單位,其以逢朔為初一,以月望為十五(大月為十六日),以月晦為二十 九日(大月為三十日)。然而目前記時通常用陽歷日期表達,如欲將陽歷日期換算成陰歷日期可以用以下兩種方法:其一是查《新編萬年歷》,如查1984年6月8日是陰歷幾日?翻開萬年歷6月10日是陰歷十一,則逆推6月8日是陰歷初九。其二可以利用公式推算陰歷日期:
設:公元年數-1977(或1901)=4Q+R
則:陰歷日期=14Q+10.6(R+1)+年內日期序數-29.5n
(注:式中Q、R、n均為自然數,R<4)
例:1994年5月7日的陰歷日期為:
1994-1977=17=4×4+1
故:Q=4,R=1 則:5月7日的陰歷日期為:
14×4+10.6(1+1)+(31+28+31+30+7)-29.5n
=204.2- 29.5n
然後用29.5去除204.2得商數6......27.2,6即是n值,余數27即是陰歷二十七日。
F. 《信條》背後的真實科學問題:我們能否逆時間而行呢
物理學家把時間不對稱性的概念融入到著名的熱力學第二定律之中,該定律可以表述為:一個封閉系統的熵(entropy)永遠不會減小。大體上說,熵可以度量一個系統的混亂程度。19 世紀,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格·玻爾茲曼(Ludwig Boltzmann)用物體的微觀狀態與宏觀狀態間的差異來解釋熵。如果讓你描述一杯咖啡,你提到的很可能就是它的宏觀狀態,比如溫度、壓強和其他整體性質;而微觀狀態是指這杯咖啡中每一個原子的確切位置和速度。任何一種宏觀狀態,都有許多微觀狀態與之對應:我們可以把一個原子挪來挪去,沒有人會在宏觀尺度上注意到這些變化。
換句話說,真正的挑戰不在於解釋宇宙的熵為什麼明天比今天高,而在於解釋為什麼昨天比今天低,而前天又比昨天更低。我們可以遵循這種邏輯一直逆推到可觀測宇宙的時間開端。因此,時間的不對稱性最終是一個需要用宇宙學來解答的問題。
G. 關鍵路徑法的時間計算
在進行計算時,箭線圖和前導圖的計算過程有所不同。 箭線圖(ADM)的計算一般有正推法(Forward Pass)和逆推法(Backward Pass)兩種,正推法用於計算活動和節點的最早時間,其演算法如下:
⒈設置箭線圖(ADM)中的第一個節點的時間,如設置為1。
⒉選擇一個開始於第一個節點的活動開始進行計算。
⒊令活動最早開始時間等於其開始節點的最早時間。
⒋在選擇的活動的最早開始時間上加上其工期,就是其最早結束時間。
⒌比較此活動的最早結束時間和此活動結束節點的最早時間。如果結束節點還沒有設置時間,則此活動的最早結束時間就是該結束節點的最早時間;如果活動的結束時間比結束節點的最早時間大,則取此活動的最早結束時間作為節點的最早時間;如果此活動的最早結束時間小於其結束節點的最早時間,則保留此節點時間作為其最早時間。
⒍檢查是否還有其它活動開始於此節點,如果有,則回到步驟3進行計算;如果沒有,則進入下一個節點的計算,並回到步驟3開始,直到最後一個節點。 活動和節點的最遲時間採用逆推法(Backward Pass)計算,逆推法(Backward Pass)一般從項目的最後一個活動開始計算,直到計算到第一個節點的時間為止,在逆推法的計算中,首先令最後一個節點的最遲時間等於其最早時間,然後開始計算,具體的計算步驟如下所示:
⒈設置最後一個節點的最遲時間,令其等於正推法計算出的最早時間。
⒉選擇一個以此節點為結束節點的活動進行計算。
⒊令此活動的最遲結束時間等於此節點的最遲時間。
⒋從此活動的最遲結束時間中減去其工期,得到其最遲開始時間。
⒌比較此活動的最遲開始時間和其開始節點的最遲時間,如果開始節點還沒有設置最遲時間,則將活動的最遲開始時間設置為此節點的最遲時間,如果活動的最遲開始時間早於節點的最遲時間,則將此活動的最遲開始時間設置為節點的最遲時間,如果活動的最遲開始時間遲於節點的最遲時間,則保留原節點的時間作為最遲時間
⒍檢查是否還有其它活動以此節點為結束節點,如果有則進入第二步計算,如果沒有則進入下一個節點,然後進入第二步計算,直至最後一個節點。
⒎第一個節點的最遲時間是本項目必須要開始的時間,假設取最後一個節點的最遲時間和最早時間相等,則其值應該等於1。
H. 學校組織同學春遊,離開學校的路上用了20分鍾,9:05到達目的地,那麼他們是什麼時間出發的
這道題到達時間減掉路上用的時間就可以算出出發時間。
9:05到達目的地,路上花了20分鍾,所以是8:45出發。
這個時間只要逆推相減一下就可以得出答案。
數學邏輯專注在將數學置於一堅固的公理架構上,並研究此一架構的成果。就其本身而言,其為哥德爾第二不完備定理的產地,而這或許是邏輯中最廣為流傳的成果.現代邏輯被分成遞歸論、模型論和證明論,且和理論計算機科學有著密切的關聯性。
I. 怎樣把年月日時換成天乾地支來表示
對於現代人來說,判斷自己的生辰八字,已經不是很容易的事了,因為大多數人都以陽歷,就是公歷來記自己的生日。所以在這里介紹一下怎樣從陽歷生日來推算生辰八字。
生年的天乾地支表示最好找到。它的一年就是陰歷的一年,從初一到除夕。只要查一下年歷就可以了。如果沒有當年的年歷,可以根據今年的年歷逆推。在知道了今年的天乾地支後,可以參看本書第二章第二節中的六十甲子表,依次逆推就可以了。比如1998年除夕以後至1999年的除夕是戊寅年,那麼逆推可知1997年是丁丑年,1996年是丙子年,1995年是乙亥年,1994年是甲戍年等等。
生月的天乾地支也不難推算。陰歷以十一月為子月,十二月為丑月,一月為寅月,以下依次為二月卯月、三月辰月、四月巳月、五月午月、六月未月、七月申月、八月酉月、九月戍月、十月亥月。但相者所說的十二月有所不同,是以二十四節氣為標志的。每年的立春之日至驚蜇之日為一月即寅月,驚蜇至清明為二月卯月,清明至立夏為三月辰月,立夏至芒種為四月巳月,芒種至小暑為五月午月,小暑至立秋為六月未月,立秋至白露為七月申月,白露至寒露為八月酉月,寒露至立冬為九月戍月,立冬至大雪為十月亥月,大雪至小寒為十一月子月,小寒至立春為十二月丑月。這樣,只要知道了生日是陰歷幾月,就知道了生月的地支。生月的天干怎麼辦呢?這里有一個表,第一行是各年的天干,豎列是各月的地支,表中列出了各月的天干:
月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
年
寅一丙寅戊寅庚寅壬寅甲寅
卯二丁卯己卯辛卯癸卯乙卯
辰三戊辰庚辰壬辰甲辰丙辰
巳四己巳辛巳癸巳乙巳丁巳
午五庚午壬午甲午丙午戊午
未六辛未癸未乙未丁未己未
申七壬申甲申丙申戊申庚申
酉八癸酉乙酉丁酉己酉辛酉
戍九甲戍丙戍戊戍庚戍壬戍
亥十乙亥丁亥己亥辛亥癸亥
子十一戊子丙子庚子壬子甲子
丑十二丁丑己丑辛丑癸丑乙丑
比如說甲子年、甲寅年等所有以甲為天乾的年,則一月的天干是丙,為丙寅月,三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月,等等,而天干為已的年如己巳、已卯等等的月的天干也與甲天下的年一樣。
生日的天乾地支的推算是非常復雜的。它是由古代相者定下了某一天的干支,然後依次推下來的。要知道生日的干支,只能查萬年歷,而且是陰陽歷對照的萬年歷。如果不知道生日是陰歷多少,都可以查萬年歷。
J. 為什麼某地日出時間該地夜長數一半
不知道怎麼推出這個理論的。但是是可以逆推滴。
網路某個地區的日出時間,日落時間,驗證一下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