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每日運動時間,一天運動健身多久適合
序言:有很多人想讓自己的身體狀態越來越好,於是選擇健身。小編建議大家在健身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時間,如果運動10分鍾的話,完全達不到健身的效果。如果運動時間太長的話,容易傷害到我們的膝蓋。小編建議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如果是第1次運動的話,一般來說,進行半個小時左右的有氧運動就可以啦。在自己的身體完全的適應運動狀態之後,大家就可以延長運動的時間,這樣就能夠讓我們看起來更加的健康。
B. 不經常健身人的可以把鍛煉時間延長嗎
主要是看你是否在鍛煉的那個狀態,判斷的依據就是前天鍛煉後第二天的身體狀態。鍛煉雖然很累,但適應鍛煉的會恢復的很快,不會影響第二天的工作。如果第二天身體虛弱,疲乏。說明你還沒有適應訓練,或者任務過重。
回到正題來說,如果你身體感覺很好,可以適當延長加重任務,但不要超過2個小時。如果感覺不適,訓練強度,量度降低,先讓身體適應訓練計劃,你能進步的更快。
C. 健身鍛煉最好幾天一次
建議一周保持4-5次的頻率即可。
不管健身時為了減肥還是增肌,最好是一次能鍛煉30-60分鍾。有氧健身運動需要在20分鍾以後才能有效燃脂,30-60分鍾的鍛煉能更好的幫助燃燒體內多餘脂肪。
(3)運動幾天時間可以延長擴展閱讀
健身運動是一項通過徒手或利用各種器械,運用專門的動作方式和方法進行鍛煉,以發達肌肉、增長體力、改善形體和陶冶情操為目的的運動項目。
健身運動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已形成兩個相對獨立的運動項目,即競技健美運動和競技健美操運動。
D. 關於健身,每天健身多久才有效
對於增肌人群,每天50-120分鍾之內最好,最好保持在1個小時左右。
健美王者羅尼·庫爾曼每次力量訓練的時間大約在1小時到1個半小時。
①訓練過久會導致肌肉量下降。
不論什麼訓練,都需要消耗能量,過久會消耗脂肪的同時,也會消耗肌肉。
②訓練過久導致肌肉疲勞,關節受損。
如果肌肉沒力氣了還堅持訓練以為這樣效果更好,其實在你疲乏做的動作很可能不標准,從而你的關節可能會受損。且可能影響下一次得訓練。
③訓練量少沒感覺。
肌肉是有記憶性的,你在長時間做同等量的動作,肌肉必定會適應你這樣的鍛煉方式,所以你需要不停的變換你的動作,組間時間,訓練組數……這些東西都需要時間。
希望我能夠幫助到您。
點點贊(。ò ∀ ó。)
作為一個業余的健身愛好者,我保持著每天健身的習慣,只要時間允許,我會做60分鍾左右的力量訓練再加30分鍾左右的有氧運動。這樣的訓練時常給我的感覺最為舒適,能夠達到健身的效果,每隔一段時間都有進步,身體的恢復也能跟得上不至於影響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具體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可能適用於我的健身時長未必適用於其他人,有些人可能短時間20分鍾的TABAT或者HIIT之類的高強度訓練就能夠達到自己的健身效果,有的人可能需要1-2小時的有氧來訓練耐力。
所以沒有必要完全確定健身多久才有效果,只要有一個運動健身的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於普通的健身愛好者來說就已經足夠了。
對於健身時間的長短,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答案,有些人會說自己身體素質比較好,那可能會時間比較長,身體不太好的,可能會短一些,在這里建議大家可以採用循環訓練,這樣15~20分鍾就足夠了。盡管如此,每次應保證至少鍛煉30分鍾。最理想的是每次鍛煉應該持續45分鍾,最多可達1小時。
因為健身效果和健身時長是成反比的。每次健身的專注時間大約在40分鍾到60分鍾左右,一些健老手都是最多不超過90分鍾的。也就是說在健身房呆的時間越長,健身的效果會隨之下降。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1、隨著時間的增加,我們的專注力會下降
在心理學上,我們對健身、運動這類活動的專注時間大約在45分鍾左右,之後隨著時間的增加,我們的注意力會隨之下降,大家都知道尤其在力量訓練中,神經支配是否能舉起重量,意念則要集中在肌肉上,感受肌肉的收縮,才能達到最好的鍛煉效果。
但如果單次訓練時間超過了這段時間,專注力下降,神經系統變那麼出現動作變形、受傷、力量下降的機率會增加,直接影響健身效果。
尤其對於剛開始健身的朋友,其實太長時間,可能會出現一些情緒上對健身的厭惡和疲倦。
2、訓練強度比訓練量更重要
訓練強度和訓練量是世仇,而我們一般選擇訓練強度來作為提高訓練效果的關鍵,訓練量就是指一次健身運動的量、時間,訓練強度可以代表負重、速度、休息時間長短等,特別是對於健身水準更高的朋友們來說,訓練時間可以短,但是訓練強度肯定不能小。
3、訓練強度>訓練時間
至於要如何安排這短短的40到60分鍾,必須以提高訓練強度為主,首先,提高自己的訓練負荷,增加重量或者組數次數,再來嚴格控制每組間的休息時間,控制休息時間非常重要。
在健身房裡,大家普遍不注意自己的休息時間,可能一組練完,隨便玩玩手機,就5分鍾過去了,所以,合理安排訓練強度、控制訓練時間是有效健身的一個重要原則,若把握住,會發現盡管訓練時間減少了,但是能獲得平時長時間健身都得不到的健身效果。
最後在跟大家說一點,就是盡可能的用(練習動作+組數)進行,如一個動作先試著做一做,看一次性能做幾個,這樣分成5組左右,沒組間隔20秒休息,然後在進行下一個動作,以此類推,相信這樣的強度時間的安排會適合你的。加油!
首先健身多久這個問題並不是一個回答非常固定的問題,他需要根據你個人的身體狀態,個人的身體素質而定。健身包含的種類也有很多,比如無氧運動和有氧運動,而你需要根據你個人的體態來決定你都健身目的,從而製作出一個屬於你自己的健身方案。如果你體態偏胖,那麼就一定要多做有氧訓練,每天都要堅持,時間大概在一個小時左右。
如果你的身材比較勻稱,或者身材偏瘦,那就要多做無氧訓練,時間大概在每天一個小時左右,每周三至五次即可。因為無氧訓練對於人的肌肉消耗是非常巨大的,並且他對於肌肉的恢復周期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一定不要每天練上很長時間,並且一直堅持這樣會你的身體受損嚴重。
這就是我的觀點,謝謝。
健身多久才有效呢?
關於運動「多久」一定是時間的概念,決定這個時間長度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您的運動經歷、有無與運動相關的風險疾病、目前的身體素質,這些因素構成了你的健身目標,有可能是增強心肺功能,改善靈活和穩定性,增強肌肉量,減肥瘦身等等
目標 1
增強心肺功能
提高心肺能力一定要做有氧訓練,比較適合大眾的訓練方式就是跑步,因為跑步不受場地和時間的制約,隨時都可以訓練。訓練強度要根據自身的需求,比如你平時久坐少動,只是想改善一些心肺功能,那麼每周3-5次,每次30分鍾左右的中強度的跑步是對你的心肺功能非常有幫助的。
但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運動表現,比如要參加馬拉松比賽,那麼需要更專業的運動計劃來幫助你,這強度可能要通過心率與步數訓練來獲得訓練強度的定量指標,在有氧訓練中,通常採用心率作為評價訓練強度的有限指標。從生物學角度看,心率與心肺功能有著直接的關系。所以每次訓練的時間就因人而異啦。
目標 2 改善靈活和穩定性
關節靈活性是指圍繞關節或身體部位的自由運動范圍。關節穩定性是可以維持或控制關節運動或位置的能力。
造成靈活與穩定性受限的原因可能有不良的體態、錯誤的訓練技巧、有缺陷的運動模式,這些長時間的錯誤模式最終會導致受傷。
那麼如果需要改善自己的功能,我們需要有針對性的放鬆,拉伸和弱化肌肉的增強,這可能需要1-2小時的時間去解決。
目標 3 增加肌肉量
增肌一定是抗阻訓練+飲食+休息缺一不可。
就抗阻訓練時間來說一般差異很大,有可能20分鍾或1小時以上。因為肌肉生長的抗阻訓練計劃與自己的睾酮素與生長激素水平相關,長期的規律訓練有助於激素水平越高,訓練時間也就相當可以延長,這就是為什麼大神訓練時間比較長,而新手往往練不到很長時間。
所以在抗阻訓練時要更注重自身的狀態,不要卡時間。
目標 4 減脂訓練
減脂的成功離不開負能量平衡,那麼在運動與飲食方面就尤為重要,要更多關注攝的能量入小於消耗的能量,學會計算食物卡路里。
就減脂訓練來說,一定是時間越長越好,時間越長,消耗的就越多,特別是已經很胖的同學,做高強度的訓練並不能堅持很長時間,那麼低強度與長時間的消耗可能更加適合你自己,比如正常走路2小時+慢游泳1小時,這可能與跑步1小時的效果是一樣的
所以要根據自己的條件與需求來決定訓練的時間長短,希望這些對你有幫助。
一般一天健身時間盡量控制在半個小時以上,兩個小時以內。
低於半個小時的訓練,可能對減肥和動作學習有效果,比如碎片化減脂訓練,以及瑜伽體操還可以。
但是對於增強力量和增加肌肉這兩個方面效果不好,因為半個小時對肌肉刺激來說,可能只是個熱身程度,還達不到充分的肌肉刺激。
而高於2個小時的訓練,那這種訓練時間就太長了,如果訓練質量很高,則會出現訓練過度的情況。
如果訓練質量不高,則屬於浪費時間,而且這種訓練會造成心理上的疲軟。
強硬健身,
記得點贊關注和轉發哦!
說到健身減肥,我想到的第一個畫面,就是街上派著健身傳單的工作人員以及那些每天都興致勃勃地說要去健身的小鮮肉、小美女們。
我們都知道,健身有利於 塑形 、有利於 身體 健康 。 但是我們堅持去健身的積極性又有多高呢 ?
之前我看過一個笑話,說的是教練和健身的小鮮肉之間發生的尷尬的事。教練問他,你今天還來健身嗎?而小鮮肉說,我不來了,我渾身都不舒服,喘不過氣。而教練說,是嗎?烤魚好吃嗎?我就在你後桌。
看完之後,你是不是也哈哈大笑。是的,辦了卡又不想去健身的大有人在。
想一想,如果你是胖子,而你又不想運動,想一想你的健身卡是不是忘了在哪個角落了?
如果你是寶媽,想一想有多久是因為要照顧孩子而沒去健身了?
如果你是上班一族,時常要加班,想一想你辦的健身卡是不是早已蒙上一層灰了?
其實,我們都說時間是擠出來的。而那些有時間而又不想去健身的人,他們是因為懶惰嗎?
但是他們在別的事情上面又非常勤快和積極。
我想,可能是因為,他們的 運動積極性不高 吧!
運動積極性包括一個人的 爆發力、無氧運動能力、耐力、代謝效率 等..
有研究發現,運動積極性是一個人主觀能動性的表現,同時 運動積極性還和人的基因有關。
那我們怎樣才能得知自己不想運動是因為懶還是因為運動積極性不高呢?
其實現在我們可以通過 基因檢測來進行檢測 。這個基因檢測在家就能進行,而且只要刮一點口水就能知道檢測的結果,簡便快捷,准確度還比較高呢!
我之前就做了一下這個基因檢測,檢測顯示我的運動積極性是比較高的,也是很准確的!
最讓我驚喜的是,檢測的分析不僅 全面易懂, 而且檢測結果還附帶有安我基因專家根據我自身的狀況所提供的專業意見。
讓我更加有針對性地健身,從而擁有一個 健康 的身體!
其實,研究還發現,一個人只要多運動,他就容易得到快樂。多健身、多運動,擁有一個好身體和好心情,讓我們運動起來吧!
關於訓練時間,其實是要看你是以什麼目標來健身的。
如果你的目標是減肥,那我訓練時間應該是固定在每天45分鍾到90分鍾那樣子。
因為在這個期間,你不只是在做有氧運動,你還要做無氧運動。事實上如果你覺得自己可以延長自己的減肥周期的時候,你甚至可以不用做有氧運動。
關於這一點,你們大家可以去看我上一個問題的回答,裡面會有詳細介紹。
如果你的目標是增肌,那麼你們的訓練時間應該是隨著增肌周期而不斷拉長的。
什麼叫做增肌周期呢?在大家開始了解增肌周期之前,先來看一下什麼叫做漸進性超負荷。
漸進性超負荷指的是在一段時間內不斷地增加自己的訓練容量。
訓練容量=組數×次數×組數。
大家可以把自己的增肌周期規劃為6-9周,然後在這6-9周以內不斷增加自己的訓練容量。隨著訓練容量增加,我們的訓練時間肯定會被拉長。
我的增肌周期是6周,第一周訓練的時候,每天的訓練其實不超過45分鍾。
但是到了第6周以後,我每天的訓練時間都是在90分鍾以上,甚至2個小時。
總之沒有什麼固定的訓練時間,不管是增肌還是減脂,訓練時間都要根據自己的訓練安排和目前的身體情況來做調整。如果你感冒或者發燒的話,那麼你肯定不能訓練太久。
每天練多久才會有效這個取決於你的訓練目的,我們可以大致把它劃分為三類人群。
如果是以促進人體 健康 健身目的,那每次的訓練時間保持到30-60分鍾之間,就可以達到效果。
每次保持60鍾左右,時間太短,對肌肉的刺激不會太好,如果時間太長,我們人體的蛋白質會參與代謝,如果蛋白質參與代謝,對於我們的肌肉增長是不利的,會造成肌肉流失。
可以在訓練當中使用支鏈氨基酸,支鏈氨基酸,它可以有效的防止肌肉的流失。
每次訓練保持60-90分鍾,如果時間比較短,減肥效果不會太好,而時間過於的長,我們蛋白質參與代謝的比例會不斷的提升。
就像上面我們說過的一樣,蛋白質參與代謝會造成肌肉的流失,因為減肥,我們主要針對的是脂肪,都不希望肌肉被流失掉。
實打實的說,健身這個事情,投入和回報一定成正比
哪怕你健身1分鍾,都會有1分鍾的收益
只是,太多人可是連每天健身這件事情都堅持不下來,更不要奢望什麼回報啦……
-------------------------------
假如你希望制定一個科學的計劃的話
建議你把健身時間控制在30分鍾到60分鍾之間
無論你是希望增肌還是減脂,在新手階段這個時間段都是最合理的。
從減脂角度說:
大家基本都知道,有氧減脂運動的脂肪消耗,是從30分鍾左右才開始進入熱量消耗的旺盛期的
在30分鍾到60分鍾之間,脂肪的燃燒最為劇烈
其實一些體質好,能量儲備充分的人,到達90分鍾都可以持續這個狀態
不過普遍的來看,90分鍾的有氧會對肌肉的損耗有些大
因此推薦初階減肥者60分鍾足夠
從增肌的角度說:
一般小肌群訓練,安排在30分鍾就夠了
什麼二頭肌和三頭肌之類的,全部控制在這個時間長度內
大肌群的訓練,則可以延長至60分鍾內
類似胸,背,大腿這些肌群,60分鍾是合理的安排
超過了這個時限,就會有睾丸酮濃度降低,運動效率和增肌效率雙雙下滑的趨勢
------------------------------
再就是你所說的每天健身
並非一個最優的計劃
尤其是對於力量訓練而言,每周的方案是訓練和休息都要兼顧的
休2練5,或者休3練4,都是廣泛運用的計劃安排
希望有幫到你。
E. 跑步多久能夠增加持久力
我不確定您的體重,這點其實很重要,那就是如果您超重了的話,就不能按著一般性的跑步方式鍛煉自己,否則容易為身體帶來另外的負擔。
看過您的介紹,感覺您在跑步後的那些狀況都屬於正常范疇,我的建議是:
1、跑步鍛煉身體貴在堅持二字。
2、速度不用太快,也不需要中途加速和全速跑,勻速慢跑對身體是最好的,鍛煉效果也是最佳的。
3、關於跑步的時間,我認為跑到輕喘吁吁,身體發熱,微微有汗比較合適,如果覺得喘不上氣來就休息一小會兒,跑到腿發酸發脹就停止。
4、跑步姿勢請端正,步頻要合適,胳膊要積極擺動,勻速呼吸,深呼吸
5、配合您的運動請改善飲食結構,肉類要適可而止,平時多吃水果蔬菜,飯吃7成飽。飯後1小時內不要跑步。
6、請在跑步前做熱身運動,跑步結束後做些伸展運動
F. 怎麼才能夠加長運動的 時間
可以通過下面幾個途徑來加長運動的時間:
1.利用好下班時間
上班帶上跑步裝備,一下班就更衣並進行拉伸准備,待到高峰過後,直奔健身房鍛煉或是跑步回家。盡管跑得大汗淋漓,但可以驅散一天的勞頓。
2 .遠離電視、電腦
許多人把大把時間用來看電視和玩電腦,卻在抱怨沒有時間跑步。對這種「潛在的運動者」來說,與其把時間浪費在獲取無聊的垃圾信息和慢慢發胖中,還不如痛下決心出門跑步。據調查,大部分人平均每人每周要花23個小時看電視,更可怕的是,每1個小時的電視節目,就有20分鍾的廣告時間!
3.設定好具體目標
很多人好高騖遠,在制定跑步訓練計劃時把時間拉得太長,有的長達半年甚至是一年。「計劃拉得越長,在你遭遇挫折時越容易放棄。」曾6次蟬聯鐵人三項冠軍說,「與此相反,你應該設定一個為期兩周的訓練計劃,並在接下去的兩周時間里嚴格落實。然後你可以接著制定下兩周的計劃,如此推進。」
4.常跑但不長跑,對初學者大有裨益
如果你是初級跑者,並且想要定期進行跑步鍛煉,那麼,相比每次跑步的持續時間,你應該注重一段時期內跑步的次數。只有這樣,跑步才能成為你生活中固定的一部分。可以這樣解釋:你應該盡量增加每周跑步次數,比如每周跑4~5次,每次15~20分鍾;而不是每周只跑兩三次,每次跑上45分鍾。
5.結伴跑步
找一位搭檔,或是加入一個跑步團體,約好見面的時間、地點以及計劃的跑步里程,當跑步與社交結合時,你「跳票」或是拖延的可能性就會顯著減小。「當你與朋友約好每周定期跑步時,它就成為你另一個每周例行的工作了。